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十點讀書

    明明很相愛,為什麼總是吵架?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明明很愛你的家人,有時卻是控制不住地用暴力語言傷害他們,同時也忍受著來自他們的暴力語言的傷害。

    比如▼

    明明是想關心丈夫,讓他晚上早點回家,早點睡覺,結果脫口而出的卻是:“你個死鬼,每天晚上這麼遲迴來,怎麼不乾脆不回來了?”

    再比如▼

    明明是想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學習,到了嘴邊卻成了:你再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跟你爸一樣沒出息。得,這會兒傷害的不僅是兒子,連丈夫也被你傷了。

    明明很相愛,最終卻因為不妥當的表達方式,弄得經常吵架,並且在無限迴圈的吵架怪圈中,矇蔽了自己對愛的感知能力。

    為什麼很多人會使用暴力語言?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使用暴力語言的人,往往是內心的寧靜遭到了破壞,於是選擇用暴力的方式來維護或尋求心靈的平衡。

    二是很多人不太瞭解什麼是暴力語言,也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是“暴力”的,往往傷了人而不自知。

    如何走出語言暴力的怪圈

    暴力語言的對立面是非暴力語言,在《非暴力溝通》中,正確的溝通方式有四個要素,幫助你更好地認識哪些語言屬於暴力語言,並且在內心失衡時如何正確地溝通。

    1. 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清楚地表達觀察到的結果,而不去主觀評判別人。

    2. 接著表達你的感受。你所觀察到的這些事情,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開心、興奮、悲傷、自卑、委屈或是其他什麼,清晰地表達出來。

    這裡說的感受,要與看法做一個區分。

    舉個例子。

    你住在宿舍,舍友把音樂開得很大聲,你怎麼樣也睡不著。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是“我覺得她不應該開這麼大聲”?還是“聲音太大了會影響到別人”?

    其實這兩種都不是,這是看法,而非感受,感受應該是“她的音樂太大聲,我很煩躁。”

    現實中的我們,似乎很喜歡用“我覺得你怎麼怎麼樣”這四個字來表達很直接的想法,然後還怪對方不理解你,卻很少用“我內心感覺到什麼什麼”來表達你內心真實的想法。

    將感受和看法混為一談,很容易導致溝通雙方兩敗俱傷。

    溝通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資訊的傳遞,還在於心靈的互動,培養表達感受的能力,可以讓雙方情投意合。

    3. 明白你的需要是什麼。這裡的需要,指的是你的哪些需要(或價值、願望等)導致你產生好的或壞的感受。

    在表達失望或不開心的心緒時,往往有兩種表達方式:

    甲:你每天吃這麼多零食,媽媽很不開心。

    乙:你每天吃這麼多零食,媽媽很不開心,因為我想要你的身體健健康康。

    甲的表達方式重點在於“你”吃很多零食,導致“我”很不開心,語氣中含有指責的意味。而乙的表達,重點在於我不開心是因為我希望你健康的願望沒有被滿足,是從自身的感受出發。

    我想,如果你是令媽媽不開心的人,應該比較喜歡聽到乙的表達方式吧,下次,你不用媽媽督促,就能開心地把飯吃完。

    如果我們透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對方的反應往往是申辯或反擊,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明明是為了對方好,本身也沒有指責的意思,可話一說出來,總是會引來對方的反駁。

    而若是我們直接說出需求,對方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迴應。

    4. 說出你的請求。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就是明確地提出你的請求,清楚地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什麼。

    關於如何給出詳細的請求,可以看看這個例子。

    林女士對丈夫說,希望他能少花一點時間在工作上。結果他的丈夫確實少花時間在工作上了,但是去打球了。如果林女士能清楚地告訴丈夫“我希望你能少花點時間在工作上,早點回來陪陪我和孩子”,相信她的請求就能比較容易被滿足。

    所以,你在提出請求時,一定要足夠具體,如果意思含糊不清,對方難以瞭解你到底想要什麼,便不能做出積極的迴應,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埋怨與指責。

    再者,提出請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別讓請求變成了命令。

    如果你想表達的是“我希望你今晚能早點回家”,但說出來的是“你今晚必須要早點回來”,用這種命令式的語氣,會導致對方心裡非常不舒服,從而產生反抗的心裡,牴觸你的請求。

    因此,在提出請求時,可以多用一些這樣的詞彙:麻煩、希望、如果你能.......就太好了等,避免使用:必須、應該、無論如何都要、我有權......

    非暴力溝通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講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看起來顯得有些散,現在給大家舉個例子,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

    近來一週,每晚媽媽回到家,都發現兒子在打遊戲,而作業還有三分之二沒做完。於是忍不住對兒子咆哮到:“你個不上進的東西,作業不做,整天就知道玩遊戲,你怎麼不乾脆書也別讀了,輟學在家玩個夠。”

    看吧,類似的對話,是不是很常見?

    如果這位媽媽能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進行表達,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兒子,媽媽看到你最近一段時間,每天作業沒做完就在玩遊戲(客觀地說出你觀察到的情況),媽媽很不高興(說出你的感受),我希望你能少花一點時間在遊戲上,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更有出息(你的願望是孩子能好好學習,有一個好的未來),你以後能不能先認真把作業做完,如果還有時間,再玩一會兒遊戲呢?(說出具體的請求)”

    如果換這樣的表達方式,你的孩子雖然不見得會完全按照你的意願來行事,但至少不會因為嚴厲的批評而產生逆反心理,甚至跟你吵架。

    也一定會知道,你是真的為他好,也會認真地思考你說的話,從而給出比較積極的迴應。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有的時候,言語上的指責、否定、說教、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論,會給人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而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可以轉變我們談話和聆聽的方式。與親密的人交流時,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瞭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有意識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請求。

    這樣,在每一次的交流中,我們便能減少吵架的頻率,與相愛的人更加相愛。

  • 2 # 安肯心理

    戀愛期間為什麼容易吵架?

    發生矛盾時,女生更關注的是對方的態度和情感,男生關注到的是事件的對錯。

    男生會把抱怨當成責備,女生把沉默當成遺棄。

    男女吵架的常見模式:

    1、女生不停的抱怨男生各種不對。(但其實女生是缺乏安全感,擔心對方變得不愛自己,陷入這種情緒中的女生表面歇斯底里,實際內心脆弱。她們只是想跟你分享她此刻的心情,想要得到安慰和心理支援)。

    2、男生聽到女生的抱怨,會認為對方在責怪自己,首先就會思考和反省這件事到底誰錯的多,如果篤定是對方的錯,則會進行教誨,或試圖“感化”點醒對方。(男生似乎解讀錯了,一段關係中不需要太過理性,很多矛盾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3、男生的另一種呈現方式是“沉默”。也許是自己做錯了不想解釋,也可能是解釋過了但沒有用而感到疲倦。

    4、當女生髮現男生開始沉默,選擇逃避時,情緒更是會加劇。在女生的世界裡,沉默代表傷害、不信任和準備離開,持久的沉默就是遺棄。有些女生會選擇繼續zuo,zuo到男生道歉為止,因為她們想聽到男生的承諾來確保他沒有變心,對自己的愛意沒有減退。

    也有一些女生從此變得敏感和過度依賴,擔心失去對方,從此變得過度依賴另一方,由此來獲得內心的安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消逝的光芒什麼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