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態三農

    螃蟹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養殖專案,頗具經濟價值。而在螃蟹的養殖過程中,常常會感染上一些疾病,如顫抖病、水腫病、蟹奴病等,將會嚴重危害到螃蟹養殖的經濟效益,應當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那麼,螃蟹疾病該如何防治?現將螃蟹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螃蟹顫抖病

    顫抖病在發病初期,病蟹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蛻殼困難,活動能力減弱或呈昏迷狀態。隨著病程發展,指節變紅,而且不斷向上蔓延。步足易脫落,螯足下垂無力,步足連續顫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稱為“顫抖病”,有時可見病蟹步足收攏,縮於頭胸部抱成一團,或撐開爪尖著地,若將步足拉直,鬆手後又立即縮回,亦有人稱為“環腿病”,解剖蟹體,可見體內積水,肌肉萎縮,鰓絲髮黑或呈黃色,三角膜水腫,並呈現粉紅色,胃腸無食。

    防治方法:預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以生態防病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注重提高養殖環境質量。病蟹用外消和內服方法綜合治療,外消藥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藥,內服蟹抖靈等,7天為一療程;全池潑灑生石灰,調節池水成弱鹼性。

    二、螃蟹水腫病

    螃蟹水腫病大多為腹部機械性損傷後感染病菌所致,患病螃蟹腹部、腹臍及貝殼下方腫大,呈透明狀,河蟹匍匐池邊,不攝食,最後病死。

    防治方法:每公斤蟹取0.1-0.2g土黴素或紅黴素,拌入餌料投餵,7天為1個療程;或全池潑灑濃度為0.5-1mg/kg的呋喃西林溶液。

    三、螃蟹蟹奴病

    由於水中含鹽量較高,使蟹奴大量繁殖,幼體擴散,感染蟹體,病蟹腹部略顯臃腫,揭開臍蓋可見寄生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狀蟲體。雄病蟹的臍星呈橢圓狀,整足小,絨毛少。病蟹生長緩慢,病情嚴重者,蟹肉有異味,不可食用。

    防治方法:往蟹塘內注入新鮮、乾淨的淡水;將已感染蟹奴的病蟹捕出,專塘飼養,能有效抑制蟹奴的擴散感染。

    四、螃蟹蛻殼障礙病

    當螃蟹有疾病或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時會患蛻殼障礙病,螃蟹無力蛻殼或僅能蛻出部分蟹殼,頭、胸部與腹部出現裂痕,周身發黑,最後死亡。

    防治方法:檢查螃蟹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對症下藥治療;或將蟹殼(禽蛋殼亦可)碾碎後拌入飼料中投餵;或全池潑灑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濃度為15-20mg/kg),每5天1次,連續3-4次。

    五、螃蟹聚縮蟲病

    由於池水過肥,水質不良,聚縮蟲大量繁殖、寄生於蟹體,病蟹體殼汙物較多,活力、食慾逐漸減弱,嚴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細鏡檢,可發現病蟹額部、步足、貝殼及腮等佈滿聚縮蟲。

    防治方法:用5-10mg/kg的高錳酸鉀與0.5-1mg/kg的新潔爾滅混合液浸洗病蟹;往池邊、水草等河蟹密集處潑灑0.2-0.3mg/kg的孔雀石綠溶液。

  • 2 # 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

    現將螃蟹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螃蟹顫抖病

    顫抖病在發病初期,病蟹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蛻殼困難,活動能力減弱或呈昏迷狀態。隨著病程發展,指節變紅,而且不斷向上蔓延。步足易脫落,螯足下垂無力,步足連續顫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稱為“顫抖病”,有時可見病蟹步足收攏,縮於頭胸部抱成一團,或撐開爪尖著地,若將步足拉直,鬆手後又立即縮回,亦有人稱為“環腿病”,解剖蟹體,可見體內積水,肌肉萎縮,鰓絲髮黑或呈黃色,三角膜水腫,並呈現粉紅色,胃腸無食。

    防治方法:預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以生態防病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注重提高養殖環境質量。病蟹用外消和內服方法綜合治療,外消藥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藥,內服蟹抖靈等,7天為一療程;全池潑灑生石灰,調節池水成弱鹼性。

    二、螃蟹水腫病

    螃蟹水腫病大多為腹部機械性損傷後感染病菌所致,患病螃蟹腹部、腹臍及貝殼下方腫大,呈透明狀,河蟹匍匐池邊,不攝食,最後病死。

    防治方法:每公斤蟹取0.1-0.2g土黴素或紅黴素,拌入餌料投餵,7天為1個療程;或全池潑灑濃度為0.5-1mg/kg的呋喃西林溶液。

    三、螃蟹蟹奴病

    由於水中含鹽量較高,使蟹奴大量繁殖,幼體擴散,感染蟹體,病蟹腹部略顯臃腫,揭開臍蓋可見寄生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狀蟲體。雄病蟹的臍星呈橢圓狀,整足小,絨毛少。病蟹生長緩慢,病情嚴重者,蟹肉有異味,不可食用。

    防治方法:往蟹塘內注入新鮮、乾淨的淡水;將已感染蟹奴的病蟹捕出,專塘飼養,能有效抑制蟹奴的擴散感染。

    四、螃蟹蛻殼障礙病

    當螃蟹有疾病或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時會患蛻殼障礙病,螃蟹無力蛻殼或僅能蛻出部分蟹殼,頭、胸部與腹部出現裂痕,周身發黑,最後死亡。

    防治方法:檢查螃蟹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對症下藥治療;或將蟹殼(禽蛋殼亦可)碾碎後拌入飼料中投餵;或全池潑灑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濃度為15-20mg/kg),每5天1次,連續3-4次。

    五、螃蟹聚縮蟲病

    由於池水過肥,水質不良,聚縮蟲大量繁殖、寄生於蟹體,病蟹體殼汙物較多,活力、食慾逐漸減弱,嚴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細鏡檢,可發現病蟹額部、步足、貝殼及腮等佈滿聚縮蟲。

    防治方法:用5-10mg/kg的高錳酸鉀與0.5-1mg/kg的新潔爾滅混合液浸洗病蟹;往池邊、水草等河蟹密集處潑灑0.2-0.3mg/kg的孔雀石綠溶液。

  • 3 # 蘇北姐大

    螃蟹是近年來頗受歡迎的養殖專案,頗具經濟價值。而在螃蟹的養殖過程中,常常會感染上一些疾病,如顫抖病、水腫病、蟹奴病等,將會嚴重危害到螃蟹養殖的經濟效益,應當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那麼,螃蟹疾病該如何防治?現將螃蟹常見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一、螃蟹顫抖病

    顫抖病在發病初期,病蟹攝食減少或不攝食,蛻殼困難,活動能力減弱或呈昏迷狀態。隨著病程發展,指節變紅,而且不斷向上蔓延。步足易脫落,螯足下垂無力,步足連續顫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稱為“顫抖病”,有時可見病蟹步足收攏,縮於頭胸部抱成一團,或撐開爪尖著地,若將步足拉直,鬆手後又立即縮回,亦有人稱為“環腿病”,解剖蟹體,可見體內積水,肌肉萎縮,鰓絲髮黑或呈黃色,三角膜水腫,並呈現粉紅色,胃腸無食。

    防治方法:預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以生態防病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注重提高養殖環境質量。病蟹用外消和內服方法綜合治療,外消藥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藥,內服蟹抖靈等,7天為一療程;全池潑灑生石灰,調節池水成弱鹼性。

    二、螃蟹水腫病

    螃蟹水腫病大多為腹部機械性損傷後感染病菌所致,患病螃蟹腹部、腹臍及貝殼下方腫大,呈透明狀,河蟹匍匐池邊,不攝食,最後病死。

    防治方法:每公斤蟹取0.1-0.2g土黴素或紅黴素,拌入餌料投餵,7天為1個療程;或全池潑灑濃度為0.5-1mg/kg的呋喃西林溶液。

    三、螃蟹蟹奴病

    由於水中含鹽量較高,使蟹奴大量繁殖,幼體擴散,感染蟹體,病蟹腹部略顯臃腫,揭開臍蓋可見寄生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狀蟲體。雄病蟹的臍星呈橢圓狀,整足小,絨毛少。病蟹生長緩慢,病情嚴重者,蟹肉有異味,不可食用。

    防治方法:往蟹塘內注入新鮮、乾淨的淡水;將已感染蟹奴的病蟹捕出,專塘飼養,能有效抑制蟹奴的擴散感染。

    四、螃蟹蛻殼障礙病

    當螃蟹有疾病或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時會患蛻殼障礙病,螃蟹無力蛻殼或僅能蛻出部分蟹殼,頭、胸部與腹部出現裂痕,周身發黑,最後死亡。

    防治方法:檢查螃蟹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對症下藥治療;或將蟹殼(禽蛋殼亦可)碾碎後拌入飼料中投餵;或全池潑灑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濃度為15-20mg/kg),每5天1次,連續3-4次。

    五、螃蟹聚縮蟲病

    由於池水過肥,水質不良,聚縮蟲大量繁殖、寄生於蟹體,病蟹體殼汙物較多,活力、食慾逐漸減弱,嚴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仔細鏡檢,可發現病蟹額部、步足、貝殼及腮等佈滿聚縮蟲。

    防治方法:用5-10mg/kg的高錳酸鉀與0.5-1mg/kg的新潔爾滅混合液浸洗病蟹;往池邊、水草等河蟹密集處潑灑0.2-0.3mg/kg的孔雀石綠溶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應該給婆婆帶孩子然後自己去上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