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兵說
-
2 # 魔尊萬年
唐昭陵墓只有找到他本人的墓穴確認後才能判定,蘭亭集序就算被盜了也不知道被誰盜了,現在到底在誰的手裡這依然是個千古謎團,其次就算沒被盜可能因為古代儲存文武手段和技術不夠成熟,可能也面臨被毀的可能
-
3 # 讀中玉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並且是世人公認的中國文化中一個品位很高的藝術種類。現代書法家沈伊默先生曾說:“書法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引人欣賞,心暢神怡。”可以說,書法蘊含了中國最基本的文化元素。只有懂得了書法藝術,才能認識到中國的美學真諦。所以自古以來,書法倍受關注,所流傳下來的古人書法作品也不少。其中行書《蘭亭序》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流傳了一千多年。但是關於《蘭亭序》真跡的下落,一直都是個謎,讓人充滿了好奇。
《蘭亭序》是東晉時期書法家王羲之趁酒興,揮毫寫就的一幅行書。東晉穆帝(司馬聃dān)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當時名士孫綽、謝安等四十一人,為禊事活動,在蘭亭宴集。與會的人士都有詩作,事後把這些詩篇彙編成集,《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所寫的序言。
《蘭亭序》整幅作品,行筆不激不厲,揮灑自如,收放有度,點畫從容而神氣內斂。注重提按頓挫,精到而多變。同一筆畫,變化無窮,無法勝有法。結構強調欹正開合,生動而多姿。同一字形,絕不重複,能盡字之真態,寓欹側於平正。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自始至終流露著一種從容不迫,瀟灑俊逸的氣度,給人以高雅,清新,華美,蘊藉的藝術感受。堪稱是神來之筆。據說王羲之寫完之後,又寫了幾遍,怎樣也達不到原來的效果。好像在當時那一刻有“書神”附體一樣。
歷朝歷代以來《蘭亭序》被譽為瑰寶,王羲之也因之被尊為“書聖”。可是,這件藝術瑰寶,早已不知所蹤。唐太宗李世民愛好書法,設法從王羲之的後人手中得到之後,如獲至寶,把玩欣賞,愛不釋手。並且誇讚說:“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可見唐太宗對它的熱愛程度。據說唐太宗一生都沒有看夠,還吩咐人等自己百年後,隨葬於昭陵。可是,愛好書法的並非唐太宗一人。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也對《蘭亭序》相當的痴迷。有人說在李世民駕崩後,武則天偷偷用別的作品替換掉了枕在李世民頭下的《蘭亭序》,之後又隨武則天進了乾陵。
還有傳說真跡早已被李世民燒了。因為李世民得到《蘭亭序》之後,命當朝的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還有馮承素等人,大量的臨摹,然後分給大家一同欣賞。由於真跡是他派人從人家那裡騙來的,恐怕人知道,所以謊稱真跡被自己燒掉了,也是有可能的。反正作為皇帝,毀掉任何東西都是在一念之間,別人也拿他沒辦法。
別管怎麼說吧,《蘭亭序》這麼一件極品書法真跡,自從唐太宗與唐高宗爺倆之後就沒了下落,流傳下來的都是當年那些臨摹品。其中以馮承素臨摹的最為神似,也流傳最廣。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也就是馮承素的手筆。
《蘭亭序》,對於歷代書法愛好者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難成真的夢。就像廣大“紅學”愛好者做夢都想看到《紅樓夢》的後半部一樣,越是得不到,就越覺得它好;越覺得它好,又越想得到,真是千古哲理啊!興許有一天,《蘭亭序》在某個地方出土,重見天日了。大家一擁而上,終於一飽眼福,結果卻發現還沒有馮承素臨摹的水平高也是有可能的啊,哈哈!您說呢?
-
4 # 古古閣100
《蘭亭序》真跡可能還藏在紹興雲門寺?
寺廟孤僧清慧法師出語驚人
不因醉本蘭亭在 兼忘當年舊永和
雲門暮色
記載:
蘭亭序被唐太宗騙走了,隨他埋入了昭陵,可是五代節度使溫韜盜墓的實物清單中,早期史料上都沒有列上《蘭亭序》。
猜想:
同樣熱愛王羲之的唐高宗,也許根本未遂父願,讓蘭亭序陪葬,而是悄悄把它留在身邊,最終葬在了乾陵。
歷史撲朔迷離,都無法說服人。也許,都是子虛烏有。
那麼,《蘭亭序》真跡消失,不是終結,只是千萬種有趣說法的開始。
雲門寺現在的孤僧清慧法師說,這些年來,住在寺裡,他總覺得蘭亭序的神韻在身邊繚繞,似乎很近很近,所以他說:“我想,蘭亭序也許真的一直未曾離開,它還在雲門寺某個角落!”
像是戲說。也許真有可能。好玩。又振聾發聵。
清慧法師
蕭翼賺蘭亭
離紹興城南十五公里的平水鎮平江村,有座秦望山,因秦始皇曾經登臨而得名。雲門寺,就座落在山腳的幽谷裡。
我們先簡單回顧傳統最權威的故事:
雲門寺曾是王獻之的故居,後來被舍宅為寺。一百多年後,王徽之的第六代孫在此出家,法號智永。智永書法,最得王羲之真傳,《蘭亭序》儲存在他手中。他圓寂後,交由徒弟辯才保管。
蘭亭景區
到了唐朝,唐太宗愛王如痴,蒐羅天下羲之真跡,多次向辯才索要《蘭亭序》,辯才堅決否認。於是監察御史蕭翼上場,來到雲門寺,想方設法與辯才混成知己,終於發現寺廟房樑上的藏書秘洞。改日,趁辯才不在寺時,成功偷走,獻給太宗。太宗教人臨摩了多個版本。他駕崩後,《蘭亭序》真跡陪葬照陵。
蕭翼賺蘭亭圖
遐想開始了
五代節度使溫韜瘋狂盜墓。他挖開了昭陵,但在離他最近的《舊五代史》及其他文獻裡,在盜品清單上,都沒有提到有《蘭亭序》。只有到後來北宋《江南餘載》書中,突然講《蘭亭序》在清單中。但這是否屬臆造,無從考證。
於是,各類遐想都開始了。有的說,《蘭亭序》被溫韜挖出後,流落民間,不知所終;有的說,高宗根本沒有讓《蘭亭序》陪葬太宗,而是自己悄悄留下,並帶入乾陵……
據說,前幾年,還有臺灣人拿著十三代祖傳的《蘭亭序》“真跡”,來紹興找王羲之後人王雲根,請他辨別。聚訟千秋不易評,這真真假假,誰又能說清楚呢?
《蘭亭序》也許還在雲門寺
荒煙蔓草間的雲門遺蹟
今天的雲門寺,門戶矮矮的,顯得謙遜而單薄,讓人覺得實在難以載動這裡千年的風流。在荒煙蔓草間,四處散落著殘垣舊石,見證著這裡曾經擁有的輝煌。
雲門古剎現存《募修雲門寺疏》碑一通,碑文由明朝王思任撰寫,範允臨行書。董其昌、陳繼儒、董象蒙三人題跋。這是真正的鎮寺之寶。在碑的背後,有一池,傳為王獻之的“洗硯池”,池水已不太清澈,像歷史老人的渾濁之眼。
募修雲門寺疏碑拓本
孤僧清慧法師,來自四川遂寧,已在雲門寺修行十多年。他說,既然《蘭亭序》不知去了哪裡,那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哪兒也沒去,《蘭亭序》還深藏在雲門寺某處。
清慧法師這一說法,乍一聽,我們都“哈哈”起來。他說,不要只是笑,真有這可能。也許《蘭亭序》真跡一直未曾離開,它還在雲門寺某個角落!大家想想,辯才和尚與皇帝鬥智鬥勇,那麼聰明,誰能保證蕭翼賺去的《蘭亭序》,不是智永或辯才精心臨摩的雁品呢?
一切皆可能,《蘭亭序》去向成謎,更加娛樂後人
回覆列表
在唐朝十八座皇陵中,目前為止,只有乾陵尚未發現有被盜過的痕跡。至於昭陵,它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早已經被各朝各代的盜墓賊光顧過無數次,就連著名的“昭陵六駿”都被其盜走了!五代時期,軍閥割據時代,在陝西關中一帶任節度使的溫韜,是一個喜歡盜掘古墓的人。他在職七年,挖了七年,他把“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就連李世民與長孫氏的昭陵也未能倖免!不過,據史書記載,溫韜的盜墓品目錄中,並沒有發現《蘭亭序》。 後世,有很多文物研究者對《蘭亭集序》真跡是否陪葬在昭陵產生了懷疑!甚至有人認為:真跡埋藏在乾陵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由於昭陵尚未完全發掘,墓道和地宮的情況依然是一個十分誘惑人的謎團。據史料記載:昭陵從墓道至墓室深約七十五丈,前後設有五道石門,墓道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石函內裝著鐵匣,匣內裝著珍貴的陪葬品。但願傳說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就藏在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