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林帥哥

    水鏡先生的能力如何,因為老先生沒從政,也沒有指揮過戰鬥,所以真得很難說。

    但有一件“小事”,足可證明其實力非凡。

    正當劉備準備到隆中去請諸葛亮時,司馬老先生來了,聲稱“聞徐元直在此,特來一會”,劉備回答:“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馳書,喚回許昌去矣。”司馬徽懊惱地說:“此中曹操之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操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緊接著,老先生又說出了最終結果:“今若去,母必死矣……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

    徐庶赴曹營的結果,真得被水鏡先生說中了!

    但是在徐庶辭別劉備之後,曾到臥龍崗見到過諸葛亮,並說明了投奔曹操的原因“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舍之前往”。但是那麼聰明的諸葛亮竟沒有看透曹操的這點“貓膩”,致使徐庶與劉備再也沒有了合作的機會。

    從這點小事上,可以看出,水鏡先生司馬徽確實比諸葛亮略高一籌。

  • 2 # 古梁鏞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除去左慈于吉這類仙人,剩下的人中,諸葛亮可以稱為“半仙”,而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出現的水鏡先生和諸葛亮去世前大喊的龐德公,這兩個人雖然沒有出仕,但是他們的才華和能力素來被歷代史學家探討。

    那麼,這位“水鏡先生”才華到底如何呢?

    小哥詳細分析

    神秘的三華人物

    在《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個章回中,司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現的。當時劉備駐紮在新野,他在“馬躍檀溪”倉惶逃命的時候,遇到了水鏡先生。

    《三國演義》小說中描寫司馬徽形象的就八個字“松形鶴骨,器宇不凡”;而在和劉備討論天下形勢的時候,劉備認為自己手下文才濟濟,武將一流,但是司馬徽直接告訴他,你手下這些人,小打小鬧可以,要是論“經綸濟世”之才,你手下那些人可差的遠呢?然後略加分析了一下劉備手下的人,最後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想詳細打聽這兩個人,司馬徽就開始賣關子了,搞得劉備雲裡霧裡,不知如何是好。

    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中,劉備再遇司馬徽,這次交談不多,司馬徽簡潔明瞭的告訴劉備,臥龍先生的才華“超乎管仲、樂毅之流,“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這就更加堅定了劉備要得到諸葛亮的決心。

    在司馬徽送別劉備以後,司馬徽感慨的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句話就非常厲害,因為看看《三國演義》後來的發展,諸葛亮鞠躬盡瘁,為蜀漢操勞一生,終生也沒有完成興復漢室的理想。

    難道這司馬徽能“未卜先知?”

    歷史上的司馬徽

    司馬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一位人物。

    李瀚《蒙求》詩曰:“司馬稱好。”這位李瀚是唐昭宗時期的一位狀元郎。

    《世說新語·言語篇》注引《司馬徽別傳》更是對司馬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

    水鏡先生住的地方-水鏡山莊的有關記載最早見於乾隆《襄陽府志》。據該書卷四“山川”南漳“玉溪山”條記載,玉溪山“山峰高聳挺秀,山下有溪,水聲淙淙如玉佩。”“有石室曰白馬洞,為漢水鏡先生棲隱處。”

    《襄陽記》載:朗師事司馬德操。(郎為向郎,三國時期蜀國官員,學者。)

    水鏡先生是荊襄高才,和龐德公、宋忠交好,平輩論交,司馬徽尊龐德公為兄,而司馬徽的才華和大儒宋忠齊名。

    司馬徽的學生

    司馬徽的學生有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 益州涪人尹默、李仁、諸葛亮、徐庶、石韜、孟建、崔州平、伊默等。而龐德公的侄子龐統曾經也跟隨司馬徽學習過。

    司馬徽才華如何呢?透過他的學生我們可以窺得一二。

    司馬徽的才華在三國時代排名如何

    在討論三國風流人物,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覺得蜀華人才濟濟,吳魏則相對略低一籌。但是在《三國志》中,因為作者陳壽對蜀漢丞相諸葛亮有所偏見,並且《三國志》成書於晉朝,所以整體而言,有美化司馬家族的嫌疑。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龐統都是當世一流人物,而這些人只不過是司馬徽的學生,而龐德公更是荊襄高才的領袖人物,他對司馬徽的才華也非常認可,讓自己的侄子龐統跟隨司馬徽學習,就可以看出來司馬徽的才華當不下於龐德公。

    所以說,假如諸葛亮、龐統和徐庶是三國時期一流人物,那麼龐德公和司馬徽當屬絕頂人物了。

  • 3 # 五色土聊歷史

    三國時的水鏡先生,和春秋戰國時代鬼谷子,有點相像,都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智慧通達、經天緯地的奇人。

    他們以出世人的眼光看世間風雲際會, 潮起潮落。都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靜觀時局的變化, 培育良才,佈局謀劃的的高手,智慧和謀略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的境界。

    鬼谷子培育了張儀、蘇秦、 孫臏、 龐涓等高徒。水鏡先生培育了諸葛亮、龐統、徐庶等英才。

    真正的高人,都不會太看重名利,因為看重名利,你就會不由自主地裹入紅塵之中,一旦你投入紅塵之中,你又如何能看得清天下的形勢呢?只有跳出紅塵,在紅塵之外,你才能把天下看明白。

    水鏡先生把諸葛亮和龐統推薦給劉備,也是基於他對劉備的瞭解,他覺得以劉備的能力可以掌控諸葛亮和龐統,而且諸葛亮和龐統,是能力大,但是野心不大的人,劉備是可以駕馭的。

    而司馬懿,水鏡先生送給司馬懿的別號是冢虎, 水鏡先生曾建議司馬懿投奔曹操,因為水鏡先生了解曹操,曹操是說一不二,殺罰果斷的人,司馬懿既使再有能力再有野心,他也不敢在曹操面前得瑟, 以曹操的能力和脾氣,駕馭司馬懿是小菜一碟。

    水鏡先生是操盤者,臥龍、鳳雛、冢虎都是棋子,天下是棋盤(魏蜀吳),你說水鏡先生能排第幾呢???

  • 4 # 密探零零發

    三國的水鏡先生,就是那個向劉備極力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的世外高人。在三國中,他雖然鮮有出場,但是他舉薦的諸葛亮、龐統等人都有曠世奇才,成就了不朽之功業。那麼,他的才華到底如何,在三國中能夠排上號,與諸葛亮相比孰高孰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瞭解水鏡先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三國的水鏡先生,就是司馬徽,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的大隱士,精通兵法、奇門遁甲,一個無所不通的世外高人。他本在河南老家做自己的道士,後來他南下客居荊州的襄陽。由於他的名氣很大,很多優秀的人才慕名而來,拜他為師,他廣收弟子。在此期間,諸葛亮、龐統、徐庶、黃承彥等人與其交往密切,特別是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很有可能就是他老人家的弟子,這就是為何後來司馬徽非常自信的說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為俊傑,並極力向劉備推薦二人。

    後來的結果證明司馬徽的眼光真的很獨到,諸葛亮不負眾望,幫助劉備打下蜀漢基業。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司馬徽有諸葛亮、龐統這樣的高徒,或者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知這個司馬徽的才華不一般。同時,司馬徽準確地預測到“孔明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可見司馬徽的厲害,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總之,司馬徽沒點真材實料,劉表、劉備、曹操三位大佬也不會先後請他出山,要委以重任。

    據說一些專家考究,認為司馬徽與司馬懿為同族,有著血緣聯絡,並且在八代之內。由此,更有學者認為司馬徽的弟子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又分屬魏蜀吳三國不同的勢力,實則是司馬徽和司馬懿一起聯手佈下了三國鼎立的大棋。他們一起將水攪渾,最後他們司馬家猥瑣發育,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最終不僅取代曹魏,更是一統天下,建立晉朝,成為三國最後的贏家。

    在這盤棋局中,劉備、曹操、孫權都是他司馬徽手中的棋子,司馬徽的才華要遠遠地高於諸葛亮和龐統,是當之無愧的的三國第一大佬。只是他作為這一切的幕後大佬,只能躲在幕後,鮮有出場的機會。因此,眾人都不知道司馬徽的曠世之才。再後來,人算不如天算,在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司馬徽被曹操所得,並且要對其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因病去世,就此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司馬徽死後,司馬家謀劃天下的重擔都交給了司馬懿,司馬懿憑藉著自己的隱忍,最終實現了這個驚天大計,司馬家成為最後的贏家,也成就了司馬懿的威名。總之,三國的水鏡先生司馬徽絕非等閒之輩,他的才華不僅在三國中排的上號,並且還是位於最頂層的。各位,你們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聯盟到了6級有高爆發的英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