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渾水摸魚的學術垃圾

    鴉片戰爭後,清國朝野上下整體還是認為自己是強勢的,少部分人意識到西洋的堅船利炮很厲害,值得學習。

    於是一期洋務運動口號自強

    指導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學器。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蕃等人建立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等一批軍工廠,由政府官僚資本建立維持,希望提升軍力與洋人一戰。各種近代軍火的推廣使了中國接入世界先進科技工具,產生了近代的特有買辦階級與工人階級。

    後來發現,軍械廠出來了,沒有相關的人才去運營,沒有經濟去支撐。於是二期洋務運動開始了,口號是求富,包括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一大批民用工廠,在官僚資本的支援下轉換為了官督商辦。在輪船,火車等技術上進行推廣,促進了國內生產力的發展與更多人對科學技術的認識。清政府開始派遣留學生出國。此後誕生了中國的資產階級,包括官僚資本家與民族資本家。

    甲午戰爭的失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短短數載擊潰清國,證明了優越的制度才是王道。中國的近代化逐漸改為政治改革,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逐漸醞釀。

  • 2 # 有時聊人文歷史

    洋務運動給清朝改革緩慢不前背了鍋。

    辦洋務並沒有錯,就像一場戰爭的失敗,不能把全部責任推到士兵身上。說到底,洋務其實就是清朝統治中樞計程車兵,一個過河的卒子。就像李中堂,平常是封建大吏,必要時也可以成為清朝背鍋俠與替罪羊。

    ……

    首先,清人對興辦洋務始終具有複雜感受,簡而言之,他們是以敗軍之將的身份在向自己的敵人學習。要知道清朝是以武立國的王朝,統治者一直對自己的軍事能力很有信心,清朝前期的戰績也很輝煌——從遼寧西部一個縣的規模,擴張達到一千二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從歷史上講,馬背民族在歐亞大陸馳騁了一千年之久,有很強的軍事自信。結果到了近代,忽然間遭遇大變局,舊戰術不靈了,軍事上一敗再敗。需要依靠漢族士大夫階層與地方實力派的幫助才能統治下去。這些情況對於清朝統治階層來講,恥辱與震動可想而知。這種思想轉彎的難度不可謂不大,且一定會有所保留。

    從某種角度講,清朝並不是保守的,或者說,清朝早期的適應能力並不弱。他曾經幾乎全盤接受了明朝的行政制度,從北方汗國體制改革為中原封建王朝體制。這是一次成功的“中原封建化”。清朝也因此入主中原,君臨天下。

    但是到了乾隆後期,世界局勢出現變化。1793年,英國使團在承德與清朝統治者接觸,六百人的使團攜帶了大量當時英國最精密的產品,並拖運來64門大炮進行實地操演。英國提出開放更多通商口岸的要求。被正在宣揚乾隆十全武功的清朝拒絕。

    乾隆並不封閉,舉例說明,他知道當時的俄土戰爭。清朝是對自己的武力過於自信才拒絕和英國接觸。清朝維持廣州對英國的一口通商,是輕視對外關係與對外貿易的體現。清朝片面認為英華人沒有茶葉與大黃就無法消化食物,錯誤的認為英國有求於清朝。而不是從平等對待的角度對待對外貿易,同時,清朝在對外貿易中又處於入超地位,這必然引發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敵對。

    經歷一鴉二鴉的失敗,清朝面臨“內憂外患”,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遭到毀滅性打擊。清朝的傳統軍力已經無力支撐清朝防務。舉例說明,在鎮壓太平天國反清戰爭的過程中,清朝已經開始抽調東北民族地區的“西丹”進入南方戰場作戰。

    西丹,為滿語。意為少年兵。清朝頻繁從東北地區還沒有貴族化,尚具有正常生產、戰鬥能力的民族地區抽調未成年男子南下作戰,這對東北族群實際上是十分殘酷的。同時也足以說明當時清朝的統治已經到了危機存亡的時刻。這種做法毀滅了清朝東北民族地區的人才儲備,造成清朝民族出身人才的輸送斷檔,同時破壞了清朝東北地區的正常生產與發展,造成東北防禦嚴重空虛。俄羅斯趁機提出領土要求,可以說是飲鴆止渴。

    同時,也可以看出,實際上清朝對關內、尤其是江南地區的重視不亞於對關外的重視。可以說是一種權衡。

    在此之後,清朝經歷了洋務派與頑固派的對峙時期。最終,清朝統治者選擇有限度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的需要。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的全面改革,從力度上說有很大區別。從範圍來看,明治維新是全國性的,而洋務運動集中於受到西方威脅嚴重的地區,遠遠沒到覆蓋全國的程度。從經營管理方式上,多為官辦與官督商辦的形式,不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的充分發展。而日本則採用政府扶持其民族企業發展的策略。

    當然,必須要說一點,舊日本的工業十分弱小,產品競爭力並不強,無法同歐美爭奪市場。所以日本才頻繁發動戰爭奪取市場與原材料產地。實際上日本要到無條件投降後才完全吸收西方技術,成為工業強國。

    洋務運動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尤其是對近代中國文化科技領域的影響極其深遠。

    軍事製造業方面,修建了江南製造局、馬尾船政局、天津製造局等一系列軍工企業。

    民用製造業領域,創辦了一系列礦業、紡織業企業,發展了電報等通訊業。

    軍事方面,組建了新式近代化軍隊。

    教育方面,興辦京師同文館,福建船政學堂,向美國等國家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

    這一系列的舉措,培養出了大量近代化人才。為今後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戰爭是最好的試金石。甲午一役,清朝慘敗,洋務派失勢,頑固派再度抬頭。清朝走向衰落。不過,戰爭後,洋務運動並沒有因此中斷。

    但是,一直到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朝都走不出“中體西用”的侷限。清朝對八旗的改革始終裹足不前,改革的阻力始終大於動力。和沙俄皇室一樣,清朝的中樞實際上也不可能完成封建化向近代化過度,不可能走近代君主立憲道路。原因很簡單——這天下是他們的老祖宗打下來的,八旗、東北、滿蒙、朝廷、乃至整個國家都是封建皇族一家的。所以才會出現“皇族內閣”。

    吃進去不容易,吐出來更難。

    這都是封建王朝的權力特點決定的。

    棋差一招,滿盤皆輸。

    ……

  • 3 # 90運動愛好者

    1、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置。

    2、建立了一批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科學技術人才。

    3、建立起近代國防力量。

    4、建立了近代工業。

    5、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 4 # 魚羊史話

    洋務運動創造了多個近代化第一。

    軍事近代化的開端,教育近代化的開端,經濟近代化的開端,外交近代化的開端等等。

    在其他的回答中,我看到最多是在工業上經濟上洋務運動創造了多少奇蹟,建立了多少工廠,下水了多少艦船,製造了多少槍炮。

    但是,我認為。洋務運動中最能體現近代化的是精神的近代化。這種精神近代化不像工業近代化和軍事近代化那樣,隨著甲午硝煙灰飛煙滅。精神不會,反而因為失敗,迸發了更多力量,去推動中國近代化歷程。這種力量,比無數個齒輪的轉動都還要大,比無數工業蒸汽還要壯觀,比無數精良槍炮還要好用。

    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自強求富的洋務思想。開始大大的把官方思想推向近代化。林則徐提出的開眼看世界,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只是為迷霧重重的中國思想界,引入了一絲Sunny而已。洋務派則把這個做的更遠,他們帶來了思想的太陽。

    早期維新思想,就孕育於洋務運動之中。鄭觀應等早期維新派代表,更是投身於洋務派的大營之中。他們幫助洋務派辦工廠興洋務。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維新思想。最後在1884年中法戰爭之後,脫身洋務派,從洋務思想的藩籬中走出來。並影響了梁啟超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這三人無論在中國革命界還是思想界,都是領袖級人物。他們的是想都曾經托胎於在洋務運動之中誕生出來的早期維新派。以這三個人為代表一大批革命者思想家。就是洋務運動推動思想近代化的思想遺產。

    在補充一點,在其他回答中我似乎沒有發張。那就是洋務運動中,完成的外交近代化。1862年,總理衙門成立。這宣告中國外交的近代化開始。中國開始積極接受國際法,遵守國際法則,派駐大使,引進外交法律。透過國際法,以曾紀澤為代表的第一代近代外交家們,以談判協商判決等等國際方式,為中國爭取權利、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止高血糖傷了腎?可以服用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