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rongs龍吟
-
2 # 李白微課堂
胡惟庸事件迫使朱元璋廢相殺將,內部又進行了怎樣的制度調整?
在回答好這個問題之前,千里百豬認為有必要把胡惟庸及其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先看看胡惟庸簡單的仕途史
胡惟庸,生年不詳,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開國第一功臣、淮西朋黨集團領袖李善長是同鄉兼姻親關係。胡惟庸於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3年(洪武六年)經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1377年(洪武十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再簡要說說胡惟庸事件的經過
胡惟庸事件又稱胡黨之獄,簡稱胡獄,為明初四大案之一。事情經過是這樣:1380年正月(洪武十三年),時任左丞相的胡惟庸說自家舊宅的水井湧出甘甜的泉水(史書記載為醴泉),認為這是祥瑞,邀請皇帝朱元璋來家觀賞。朱元璋在來的半路上,被一個叫雲奇的太監攔住,指著胡惟庸家不讓他繼續往前走了。朱元璋覺得不對勁後急忙返回,待他登上高高的宮城後,看到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牆道都藏有士兵,於是龍顏大怒,當天就以謀反之罪處死胡惟庸。然後就牽連出一大批人,其中就包括開國第一功臣南韓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勳宿將。因為這個案子,朱元璋殺紅了眼,從1380年一直殺到1390年,總共殺了牽連者三萬多人,這就是標題所說的朱元璋廢相殺將。
為什麼會發生胡惟庸案
在分析這個問題時,先來講講丞相制。說起丞相,大家容易聯想到宰相,並且有點分不清。其實丞相和宰相是相通的,準確說,丞相是一個正式官職名稱,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和皇帝走得很近的官員或是為皇帝處理重大事情的官員也叫宰相。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丞相分設左右,以右丞相為上,有時設中丞相,中丞相一般由宦官來擔任。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因此,宰相的改變歷經了一系列的變革,是變化最多的官職,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最終以相權的消弱和君權的增長而結束。
所以,我們只用記住一點,丞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是百官之首,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胡惟庸案發時,他正任左丞相。胡惟庸掌握大權後,自身很多問題逐漸顯示出來,比如為人過於獨斷專行,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在朝廷中與宋濂、劉基(劉伯溫)等為首的一派鬥爭中,淮西朋黨集團佔了優勢,逐漸形成一家獨大趨勢,胡惟庸可是與淮西朋黨集團領袖李善長有著同鄉兼姻親的關係,所以,從胡惟庸案後續事件中受株連的李善長一事來看,淮西朋黨集團勢力的強大已經讓朱元璋非常忌憚。至於受胡惟庸之邀去舊宅看醴泉一事,也就是胡惟庸案爆發的導火索,很多史學家認為有編撰的成分,爭議和疑點很多。這裡姑且不表此事是否屬實,單從發現胡惟庸有謀逆跡象後就立即處決胡惟庸這一情況來看,當時的皇權和相權之爭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此後十年間,朱元璋仍然以通“北虜南倭”(即通北蒙古和南方日本倭寇)等牽強附會的罪名來繼續肅清胡黨,直至肅清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朋黨集團,我們就不難理解了胡惟庸案的發生只是遲早的事情。
那麼,朱元璋廢相殺將後,內部又進行了怎樣的制度調整?
明朝開國之初的組織架構是在皇帝之下設立三大機構,分別為:中書省(主管行政)、大都督府(主管軍事)、御史臺(主管監察和司法監督)。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吏部、戶部、兵部、禮部、刑部、工部六部管轄,六部在理論上處於平等地位,實際上都公認吏部是六部之首。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各部設定尚書一人,總管本部政務,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為尚書之副。
現在我們從明初的組織架構分行政、軍事、監察三個方面的演變來簡要概括一下。
在行政方面:從職能來看,吏部相當於現在的中央組織部,同時還兼部分紀委職能。戶部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財政部、央行的結合體,也就是管錢的部門。兵部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的結合體。刑部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公檢法部門的結合體。工部相當於現在建設部、水利部的結合體。此為中書省轉化為六部的簡要概括。
在軍事方面:原來的大都督府一分為五個平等的都督府,即我們通常所稱的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為左都督和右都督,官階都是正一品。五軍都督府掌天下兵馬大權,主導國家軍事建設,每個都督府分別管轄各省的一批都指揮使司。從職能來看,相當於現在的五大戰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從明朝中期開始,五軍都督府的許可權就被極大削弱。到了明朝後期,五軍都督府已徹底淪為一個虛有其名的機構了。此為大都督府機構的演變。
在監察方面:御史臺被撤銷後設立了都察院。最高長官為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官階都是正二品。都察院主要負責監察、彈劾、風紀管理。從職能來看,相當於現在的中紀委。此為御史臺機構的演變。
六部、五軍都督府、都察院,構成了明朝前期中央權力的核心。不過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機構權力又發生了變化。六部之上出現了內閣,五軍都督府徹底淪為“雞肋”,都察院則大體保持不變。內閣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明成祖朱棣時期,設定了以殿閣大學士為主體的內閣,主要為皇帝提供諮政建議,比如萬曆時期大家耳熟能詳的內閣大首輔張居正就是這個身份,正因為在張居正這等能人強有力的推動,才成就“萬曆新政”的改革佳話,這是與張居正掌握大權分不開的。及至後來,內閣大學士的權力越來越大,不僅僅是為皇帝提供諮政建議,還參與到軍國大事的決策。到嘉靖時期,內閣大學士上朝的班次已在六部尚書之上,成為事實上的中書省。
由於內閣權利過大,就產生了明朝特有的內閣和司禮監並存的政治體制。內閣首輔,雖然沒有丞相之名,然而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丞相,這是因為,內閣首輔擁有“票擬”權(相當於今天的批閱建議),為了牽制內閣權力,皇帝便將“批紅”(即批示閱章)的權力交於司禮監太監。想必大家有點疑惑,為什麼皇帝會把權利交給太監?那是因為明中後期,皇帝深居後宮,不問政事,比如萬曆皇帝更是連續30年不上朝,所以很多事情都交給了皇帝身邊的太監,導致太監有了很大的權利,大家熟悉的把持朝政的大太監王振、劉謹、“九千歲”魏忠賢就是這樣時代背景下出來的產物。
一句話:朱元璋時期的丞相之權,被成功地分給了內閣和司禮監。內閣和司禮監各司其職,互相牽制,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皇權的集中和正常執行。
朱元璋廢相殺將後,內部重新設立的制度真的一勞永逸嗎?答案是否定的!
有意思的是,鑑於歷朝歷代太監干政的教訓,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訓:“太監不得干政”,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仍能遵守祖訓,但是後期明宣宗朱瞻基還是把“批紅”的權利分給了太監。如果朱元璋知道他的後代讓太監干政這事,肯定氣得從棺材爬出來。
就事論事,明宣宗設定的“票擬”和“批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太監有好有壞,內閣裡面的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好人,隨後的權利鬥爭愈演愈烈,這種爭鬥前赴後繼,一浪高過一浪,直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時期,太監和大臣之間對權利之爭仍然無止無休,最終導致社會各階層矛盾集中爆發,朱元璋一手創立的大明王朝終究還是逃不過封建王朝的歷史週期律,伴隨著李自成起義大軍兵臨北京城下,崇禎跑到煤山上吊自殺,一個曾經輝煌無比的朝代就此滅亡。
回覆列表
朱元璋廢丞相,設三司,直接對皇帝負責,設殿閣大學士:太祖並設有文淵閣, 武英殿,華蓋殿及東閣,有大學士待奉左右。
所謂內閣,就是皇帝的辦公室,而內閣大學士,就只不過皇帝的秘書。內閣學士官階本來只有五品,而六部尚書是二品,可見內閣學士在朝廷地位並不高,他們只是皇帝的待從,政治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職,皇帝口授而由大學士寫出來,政治大權在皇帝而不在大學士。
內閣基本形成是在成祖永樂年間,成祖時,開始選儒臣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務,其官銜為入閣辦事,至此才正式有內閣之名,但成祖與太祖一樣,親自批答奏章處理政事,只是口頭分咐大學士代筆,大學士只如秘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