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環球論談

    納粹德國又稱德意志第三帝國,存續時間為1933年至1945年。納粹德國宣稱它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的衣缽。

    第一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由奧托一世於公元962年建立,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推翻。

    第二帝國指的是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擊敗法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投降而告終,第二帝國隨之瓦解。

    1933年1月,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上臺執政,

    納粹德國的統治自此開始。納粹德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

    在歷史中尋找存在感、合理性和權威性,這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這個稱謂的由來。

  • 2 # 海鏡清

    西方的所謂帝國(empire),並不是我們所狹義理解的君主制帝國,而只要是統治或支配的地域廣闊,在國際上或某一地區強盛一時的國家,就可以被稱為帝國,不論其是否為君主制。

    現代非君主制而被普遍認可的帝國,比較著名且有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羅納德·里根提出的邪惡帝國(蘇聯)、被稱為新羅馬帝國的美帝國。而後來這種概念更被應用到其他行業和領域,例如傳媒帝國、商業帝國等等。

    第一帝國

    第二帝國

    希特勒於1943年將國名改為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ß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一詞不是官方稱呼,只是納粹黨的口頭習慣(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首次使用“第三帝國”來指稱納粹統治下的德國),指大德意志帝國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962–1806)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1871–1918)。

  • 3 # 田瑞安

    早在1923年,希特勒就鼓譟推翻“出賣德國”的魏瑪共和國,建立一個繼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第二帝國)後的“第三帝國”。

    此後10年,第三帝國概念不斷深入德華人心。納粹黨在1932年底的選舉中獲勝,1933年1月,總統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當年9月1日,希特勒在納粹黨集會上正式喊出“第三帝國國祚千年”。

    1934年,希特勒探望病危的興登堡,病糊塗的老總統竟然把希特勒認成“皇帝陛下”。8月,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宣佈將總理及總統合二為一,由自己這個第三帝國元首擔任。後來,希特勒封戈林為“帝國元帥”以區別於其他元帥,流亡荷蘭的威廉二世去世時,希特勒還專門為“老皇帝”舉辦了一個小型葬禮。

    所以說,德國雖然沒有名義上的皇帝,但絲毫不影響“第三帝國”的存在。

  • 4 # 亦喻之

    首先是具有帝國特性。凡是以戰爭方式掠奪別國領土和經濟的國家,即可以稱之為帝國行徑;

    其次是源於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的說法,是列寧在馬克思分析人類社會發展階段對資本主義壟斷階段的稱呼。但最早在馬克思《資本論》對資本主義深刻剖析的基礎上提出帝國主義的並不是列寧,而是英國的一個經濟學家,他寫了一本書,就叫《帝國主義》;同時,還有一位德國經濟學家也寫一本《金融資本》的書,他們系統闡述了帝國主義的特徵,就是以資本壟斷,寡頭經濟為主體,對外進行土地掠奪、殖民統治,建立經濟、政治和文化霸權。列寧把帝國主義的概念運用到馬克思主義體系中,形成了列寧主義的一部分。

    二戰德國雖然不是君主制,但它的行徑是帝國行徑,實行的政策是帝國主義政策,以帝國稱之,名符其實。

  • 5 # 真誠地看著你

    推行霸權主義、帝國主義,沒有皇帝也可稱帝國。就好比蘇聯是社會主義,美國是共和制,但也被稱為“紅色帝國”和“大美利堅帝國”(簡稱“美帝”)。

    何況,希特勒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獨裁領袖,相當於皇帝,只不過他沒有加冕稱帝而已,性質卻不變。

  • 6 # 瘋聞

    帝國原本是指由一位皇帝(君主)統治的強大國家。二戰時德國的確沒有皇帝,德國元首希特勒的正式職位是德國總理。但是,希特勒實行的統治與君主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度集權。所以,具有這種統治特點並且足夠強大的國家也會被稱為帝國。

    要想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國這個名稱是如何出現的,就必須看看德國在二戰前的一段歷史。

    1923年,德國作家範登布魯克出版了《第三帝國》一書,鼓吹帝國是一種理想的未來制度,它對內實行領袖原則和階級合作政策,對外為保護邊境周圍的德意志民族和“東進”而鬥爭。這是“第三帝國”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十年後的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在希特勒上任後不到6個月,便透過一系列手段將國家結構由聯邦形式的複合制改為中央集權的單一制。

    1934年8月,作為納粹黨領袖的希特勒兼任國家領袖,成為德國實際上的唯一權力核心。

    1936年3月,希特勒在進軍萊茵非軍事區後,決定著手建立“歐洲新秩序”,改變歐洲原有版圖,合併所有德意志人居住區,建立“大德意志國”。

    此後,德意志第三帝國便從書中一步步來到了現實世界。

    在這裡額外說明一下。之所以是第三帝國,而不是第一和第二帝國,是因為在此之前,德國曆史上已經存在過兩個帝國。

    公元962年,奧托一世協助教皇平息了羅馬貴族的反抗,被加冕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後被稱第一帝國。

    1870年,普魯士打敗了法蘭西,德意志最終結束了民族分離的狀態。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後被稱為第二帝國。

  • 7 # 小小小百科全書

    要知道整個世界的歷史程序都是從封建社會步入到資本主義社會或者共產主義社會的。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國家在以前都是有皇帝或者國王存在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幾乎大部分的皇帝都被推翻,唯一倖存下來的皇帝也基本上都成了一個國家的象徵。並不具備實際的權力。德國在一戰時期還是有皇帝的,不僅是有皇帝,而且德國當時的皇帝就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權力那是相當的大。一戰結束後,德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從此統治了普魯士近五百年的霍亨索倫王朝退出了德國曆史的舞臺。而之後德國也進入了共和制國家。

    而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自稱是“德意志第三帝國”這也是有原因的。希特勒稱呼當時的德國為“德意志第三帝國”實際上就是表達了承接德國曆史的意思。因為德國曆史上出現過第一帝國和第二帝國。

    第一帝國就是歐洲強橫一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羅馬王朝想必大家都知道,鼎盛時期橫跨亞非歐。是當時西方最強大的國家。但隨著時間推移,當年的羅馬王朝第一帝國也逐漸衰弱,版圖也越來越小,最後甚至分裂成為十數個國家。所以說在歷史面前沒有永恆不變的王朝。後來法國崛起,拿破崙橫空出世,他帶領高盧雄雞征戰歐洲結束了第一帝國的榮耀,藉著第一帝國的餘輝踏上了歐洲霸主的寶座。

    直到後來德國又出來一個鐵血宰相俾斯麥。她被稱為“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Navigator”。他在擔任普魯士首相期間發動了“普奧戰爭”並且戰勝了奧地利。之後又發起了“普法戰爭”一舉戰勝了法國結束了法國的霸主統治,從而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也就是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19世紀末由於德國不滿歐洲利益被英法瓜分,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的時候被英法阻止。這就爆發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性的戰爭。我們也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強大點德國被更加強大的英法聯軍擊敗。也標誌著德意志第二帝國崩潰。

    相信德意志第三帝國的來歷各位也都很清楚了。一戰之後英法兩國對德國實行的殘酷的剝削壓迫。這就導致德國從心底裡憋著一股復仇的怒火。希特勒橫空出世之後,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戰爭,我們稱作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帶領德國建立了強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國”雖然當時的德國橫掃歐洲甚至差點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最後強橫一時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也瓦解崩潰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崩潰也標誌著二戰的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單詞怎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