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混雜眼淚的微笑
-
2 # 歷史紅塵
公元211年,曹操攻打漢中張魯,但是要經過西涼馬超的地盤,曹操的所作所為馬超有所耳聞,他認為這是曹操“假道伐虢”之計,馬超啊,勃然大怒,不顧父親馬騰和兩個弟弟馬休馬鐵還在曹操手下打工的處境,在潼關將曹操殺了個人仰馬翻,曹操躲在樹後面,心急的馬超一槍戳在樹上,曹操得以逃脫,馬超窮追不捨,對手下說,長鬍子的事曹操,曹操就割了鬍子,馬超又喊,短鬍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刻下旗角然後包住脖子逃跑,逃離險境後,曹操羞憤難當說“馬兒不死,我死無葬身之地啊”!曹操氣急敗壞,回到許昌,將馬超的父親和弟弟全部處死,只有堂弟馬岱逃出生天給馬超報信!馬超也成為三國第一“坑爹娃”!
-
3 # 九龍王龍九
講這個話題,先要了解馬騰這個人。真實歷史中的馬騰與演義中的馬騰是兩個不同的人。真實的馬騰並不忠於漢室。相反,他是一個叛亂份子,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
其實,早在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之前。東漢帝國己經烽煙四起!在帝國的北部(幽州)和西部(涼州)都有規模較大的少數民族叛亂和異族入寇侵邊掠劫,而內地的小規模農民起義和暴動此起彼伏(162年 漢延熹五年 長沙蠻起義 長沙、零陵農民起義,163年 漢延熹六年 桂陽農民起義,165年 漢延熹八年 朱蓋、胡蘭起義,172年 漢靈帝熹平元年 許生起義,180年 漢光和三年 蒼梧、桂陽農民起義 “黃穰起義’)東漢朝廷無力兼顧,只有任命一批邊境上的豪強為官吏,藉助他們的力量鎮壓動亂,抗擊外擾,漢末群雄軍閥最早就是來自這批豪強,北有公孫瓚,西有董卓,韓約(後改名韓遂,後文一概稱韓遂),馬騰也是其中之一!
中平元年(184年)春,黃巾大起義爆發,同年十一月,羌人反叛,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邊允(又名邊章,後文一概稱邊章)與涼州從事韓約劫為人質脅迫入夥,羌胡漢多路叛軍會盟共推舉邊章,韓遂為首領。中平三年(186年),韓遂發動兵變,將邊章與北宮玉、李文侯等叛軍首領殺死,加上先後連敗皇甫嵩、張溫、董卓等名將,擁兵十餘萬,韓遂成為了割據涼州的一大勢力!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四月又有狄道人王國以及氐、羌等民族造反。在此情況下,朝庭徵召馬騰為軍從事,統領部曲,參與鎮壓叛亂。因有軍功提升為軍司馬,後又升遷為偏將軍。但不久之後,馬騰便派人聯絡韓遂,並與王國合兵,自號“合眾將軍”,共同推舉王國為主帥,共同叛亂,史稱三輔作亂。綜上,可見馬騰並非什麼忠君愛國之人,反而是一個政治上的投機者,一個野心家,一個叛亂份子!
在此期間,馬騰與韓遂相互勾心鬥角,爭奪勢力!
李催和郭汜把握朝政期間,這些西北軍閥時而內鬥,時而和平,為了拉攏馬騰和韓遂。為了壓制朝內的反對者,最後李傕等人與馬騰、韓遂講和,任命馬騰為安狄將軍,韓遂為安降將軍。兩個叛將軍閥搖身一變成了漢軍的大將,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不久,李傕與郭汜相互攻擊,長安動亂,馬騰為自保與韓遂相聯合,結為異姓兄弟。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平定西北,剪除了李催郭汜之亂。(曹操才是當時國家的棟樑,人民的救星,漢末為國為民的英雄),但此時關中軍閥還有十幾家,為了平定局面,曹操採用荀彧的建議,派鍾繇以侍中的身份代理司隸校尉駐長安,持節督關中諸軍。鍾繇到達長安後,寫信給馬騰、韓遂,陳述利害關係,於是馬騰、韓遂願意歸順,各自送來兒子作人質,他們二人勢力最大,起了帶頭作用,因此西北(關西)軍閥大都接受了曹操的招安。
袁曹戰爭之中,馬韓二人站在了曹操一方,並派出萬餘人助戰曹操。戰後,因為有功,曹操上表拜馬騰為徵南將軍,韓遂為徵西將軍,俱開府。此時,由於爭奪地盤和彼此部下的矛盾,馬騰、韓遂二人又撕破了臉,韓遂還殺掉了馬騰的妻子,二人連年交戰(黑社會的本質)。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派鍾繇、韋端前去勸和,並以馬騰為前將軍,改屯於槐裡,假節,封槐裡侯。連年爭戰讓馬騰身心疲憊不堪,張既趁機勸說馬騰放棄兵權,入朝為官(其實就是招安),馬騰幾番猶豫,最終答應,但遭到了其長子馬超反對,馬超的理田很簡單: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有兵才有地盤,有地盤才有錢和權力。馬騰也奈何不得(可見此時馬騰的軍隊實際上已經由馬超控制)馬騰只好留下馬超,自己帶上家族中的大部分人上許都。曹操上表封馬騰為衛尉(九卿之一,部長級),封馬超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屯於原地,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同其餘家屬徙往鄴城。(可見曹操當時根本不想殺馬騰,而且對他不錯)
可惜的是,二年以後,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屯兵涼州附近,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這幫軍閥只關心自己的地盤得失,眼中那裡有國家!)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西軍閥,關中的張橫、梁興、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即演義中韓遂手下的八將)等十部共十多萬人馬起兵反曹!聯軍與曹軍潼關大戰,數破曹軍,但最終聯軍大敗,成宜、李堪等戰死,韓遂投降(後又再度反叛)
建安十七年(212年),回到鄴城的曹操因馬超起兵之事誅殺馬騰,並夷滅三族。不殺說不過去,①漢律,謀反者族誅,從法律意義上,馬超造反,馬騰必須死!②潼關大戰,軍民死傷數萬,曹操部下傷亡慘重,無不憎恨馬超,安定軍心民心,馬騰必須死!③馬騰在曹操的腹心地帶做官,如果與馬超裡應外合,其害不小,從安全形度,馬騰必須死!
-
4 # 秋採楓
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因為馬騰沒有用,起不到人質的效果,因為馬超已經拋棄了他的父親,原因和清廷為殺死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一樣的。馬騰本來是一個割據的軍閥,但是後來為了安逸就接受朝廷的徵召率全家來朝為官,只留下庶長子馬超統帥部屬。曹操率軍西向關中的時候關中各軍閥害怕被吞併,因此合謀舉兵反叛,馬超不但拋棄了在朝為質的家族,還認韓遂為義父,曹操知道利用馬騰要挾馬超已經不可能了,也為了殺人祭旗壯大聲勢,作為人質的馬騰全家就成了不二之選。
-
5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不管怎樣不該殺了馬騰父子,又是至使馬超死心踏地跟了劉備,為劉備拿下了成都。應該讓馬騰軟禁好吃好喝的在曹營當人質,進一步調馬超情緒。馬騰要是不寫勸降信,就寫信給馬超,大意讓你馬超可分三步走,一交出軍權二不交軍權在外降服稱臣,三不得助力他人得勢。這樣總比要一兩個性命而結深仇,揚他人要好,馬超也有可能在外不動。要是先殺的馬騰,可能不知還有個英勇的馬超在外,以為輕而易舉。否則要顧總體戰略,著眼著手像呂蒙進荊州那樣利用情感關係,遠遠調動馬超,人死了就一切變成死局,所以馬超還在內邊馬騰也要活的,只解一時之恨,對長久不利。
回覆列表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一個叫做馬騰的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瞭解,很明顯他的名氣還不如他的兒子馬超。馬騰是東漢末年涼州一代的割據軍閥,曾經幫助董卓一步步走向巔峰,曾經與韓遂又開打又和好,也曾經奉漢獻帝的旨意去討伐曹操。那麼,這樣一位將領又是怎麼死的呢?他是被誰殺死的呢?
一向以來,馬騰忠於漢室,早期曹操控制朝廷時,漢獻帝寫下了衣帶詔,約劉備、馬騰等人起兵討伐曹操。 事件失敗後,馬騰回到西涼擁兵自重。後被曹操引誘入京殺害。
歷史上是由於馬超的起兵所以後來馬騰也遭到了牽連,不像三國演義中所說是曹操由於玉帶詔的事情殺死了馬騰。西元208年,曹操想要征伐劉表,但是又怕馬騰起兵造反,於是誘惑他到朝廷做官,馬超被任命為偏將軍,繼續留在關中來率領父親的舊部署,馬騰的家則則全部被遷到鄴城。
西元211年,曹操派下屬去征伐漢中的張魯,有停止會師。征伐漢中,很大可能是曹操的陰謀,由於征伐漢中必定經過關中,關中的諸侯勢必會起狐疑而停止對抗。關中的諸侯根本都得到了冊封,假如曹操直接去病徵伐會落人話柄,於是想了這一招。果真不出所料,關中的馬超、韓遂等人起兵對抗,曹操以離間計大敗馬超的軍隊。西元212年,曹操以馬超起義為理由殺死馬騰,並且誅殺馬騰的三族。曹操這個舉措是想報仇馬超去年的起兵,三國演義中所說馬騰奉命想要刺殺曹操而被殺是不契合史實的。
總之,馬騰算是死在曹操手上的,也算是死在自己親兒子馬超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