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乾得堂

    大凡好書者,皆喜求捷徑。得一秘訣,私吾一人,可天下第一。吾乃大書家,而他人望風莫及。此非好書者所思。二王書,以文意暢達於心,本無什麼“核心筆法"。有的只是對於文化精神與書法功力的深刻體悟。習書,唯以功力見之,則書可應心而隨手。如此簡單的道理,現在似乎成為深不可測的無人可及。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積弊之深造成。如果說要對此加以重新認識,並以此也為改革之意,就是重樹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的基本價值認識。以重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價值認識,為書法的振興動力。自然書寫,首先必得功力方可行。無功力的書寫,一切免談,也無書法可言。(書法自寫)。

  • 2 # 微觀中國網

    這個問題太大了!我們今天在意識上、理論上、觀念上都承認“二王”的境界,都去學,卻學不來,因為時代的氣息沒了,成了一種理想,只是空談。今天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社會生活、膽識,都與古人不同,作為一個個體的人,有太多的包裝了,魏晉時期很正常的事情,在今天都看似不近情理,我們只能試圖去接近,把事情的原委都搞清楚之後,我們才能理解那時的人和藝術活動。今天學“二王”大都處於理性的、意識的層面,都認為是公理,可是為什麼我們離“二王”還那麼遠?一個是因為展廳在引導我們轉另一個方向,技法、審美、心理,都在異化。不再是“二王”、“顏柳”、“蘇黃”那個時代了,沒有那種生活和文化氛圍。如今想要把學“二王”落到實處,幾乎是不可能的,米芾尚且感慨“時代所壓,不能高古”,何況今天。但如果要繼承“二王”的藝術精神,多思考那些“妙在筆墨之外”的義理,加強“字外功”,去探索人與藝術的真正意義,也許“二王”就會在我們身邊了。

  • 3 # 王廙

    古人說文以載道,書法也叫書道,二王筆法的核心可以用道來詮釋!!

    形而上者通於道,形而下者備乎器。王羲之家族崇信天師道,所以道家思想對於王羲之的形象太大了,以至於他的兒子都和他一樣崇信天師道,名字裡帶一個之字。

    王羲之的書法體現的是道家陰陽中和平衡思想,道法自然思想,無為思想;體現的是《周易》簡易變易不易,筆簡意豐;體現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進而筆筆相生的結構章法;體現的是把道應用在器物上,筆墨紙硯均需要有陰陽中和的思想。所以說我們接下來一一分別敘述。

    (一)道家陰陽中和平衡,道法自然,無為思想。

    就說書法的結構,我們講究筆法,勢,裹束。筆法上強調以中鋒等為主,側鋒為輔,不要一味中鋒也不要一味側鋒。有中鋒才有骨力,有側鋒才有妍美豐富的筆法。而且強調我們要師大自然,從王羲之書論可以看出王羲之對大自然的形態和書法關係互為吸收,甚至鼠屎,栗子皆入書法。

    再說無為思想,王羲之的氣韻是追求散淡平和的,清微淡遠的,散淡是魏晉的佛學思想,也就是道家修為方法,講究無意於佳,心無掛礙,講究陽氣明則華壁立,陰氣泰則風神生,他是一門綜合的修為方式。

    在結構上我們的筆法講究無為而無不為,用簡單的動作,手勢,來完成更多豐富的筆法,講究流暢自然。

    (二)周易~簡易變易不易

    簡易就是概括,變異就是在不易的基礎上隨意發揮。

    筆法即中鋒,所謂中鋒即筆心在畫中間範圍即可,是強調在中鋒基礎上的豐富,而不是偏側鋒為主。這一點和今人不同。

    結構和章法上我們把書法概括為節,勢,裹束,這體現了道家思想的一體觀,透過一點進而生一筆,一筆生一畫,一畫生一字,一字為一篇之準。這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筆筆相生思想。

    (三)

    書法離不開筆墨紙硯,而器物即體現道家思想。

    筆要求散而不散,筆鋒散了則字有變化,筆鋒凝聚則可以連續書寫,任意起倒變化。

    紙張要求,滑潤而能留,吸水而不洇,柔軟而堅韌。

    墨要求潤而不滯。所以說這些都體現了陰陽平衡的中和思想。

  • 4 # 皇甫荔

    答:“二王”的核心筆法一言以蔽之即“有法亦無法,無法之法是為至法”(也就古法中所稱的“筆隨意走,意念合一,道法自然是也”)。其主要運用“衄挫、轉折、提按、拓束”等四對核心筆法,從而在書寫的過程中隨時調整筆鋒從而達到縱橫馳騁,遊刃有餘的狀態。

    元朝書畫大家趙孟頻可謂是“二王”的忠實粉絲,他不僅繼承了王家筆法成為復古追晉第一人從而名垂書史,而且也極為看重筆法。趙在《蘭亭十三跋》中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裡的用筆“千古不易”主要指用筆的原則、規律等法度,很多學者在此爭論不止,其實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君不見書史上有名的大家雖結字線條、面目因人而異,但其筆法大都是一脈相傳的,如顏魯公的筆法溯其源也是王家傳授的(其師張旭-陸彥遠-陸諫之-虞世南-智永-……王徽之-王羲之)。因此,研究“晉人筆法”仍然是當今書法界熱門論題之一。

    那麼,代表“晉人尚韻”風格的“二王”筆法究竟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們看看晉人用筆法則:“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欲橫先豎,欲豎先橫…”,正如清·笪重光在《書筏》中說的:“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將欲轉之,必故折之;將欲掣之,必故頓之;將欲伸之,必故屈之;將欲拔之,必故擫之;將欲束之,必故拓之;將欲行之,必故停之”。這就是為什麼王羲之“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的原因(出自《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其次再看看晉人的書寫用具—毛筆:毛筆在東漢時就被改良過了,東漢蔡邕在《九勢》中雲,“唯筆軟則奇怪生焉。”當時書法大家張芝、鍾繇皆用鼠須筆(王羲之《筆經》:“世傳張芝、鍾繇用鼠須筆,筆鋒強勁有鋒芒)。王羲之自然深受啟發,用這種柔韌有度的鼠須筆,故可八面出鋒,必然要應順毛筆的自然天性盡情展現出“道法自然”晉人用筆風格。只是這種鼠須筆製造工藝今已失傳,筆店所售鼠須筆,皆以紫亳充當,已名存實亡。

    第三我們再來看看王羲之如何運毫的(也就是筆鋒):書法線條的質感主要來之於用鋒,而用鋒的奧秘全在如何運筆。深入研究古人的一些書論就會發現,晉人運筆核心筆法不外乎上面總結的“衄挫、轉折、提按、拓束” 這八個字。這有史為證: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已說得十分明白:“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殊衂挫於毫芒。” 唐代張懷瓘在《結裹法》中也說過:“改置裹束,豈止於虛實展促?其要歸於互出。”上面孫過庭文中的“峰杪”便是指筆毫,“起伏”就是“提按”,“衂”字其意是“絞動”、“蠕動”、“挪動”之意,運筆中“衂”是左右的輕微運動之意,而“挫”則是前後的運動。張懷瓘文中的“裹束”,即將筆毫集中起來之意,以利繼續運動和收筆。一些老到的書家在書寫前總是在硯盤中理毫束鋒,以便“萬毫齊力”,他們在書寫後其筆鋒仍是鋒芒畢現,這就是書家的“裹束”功夫。“轉與折”則是在行筆途中方向改變的一種運筆方法。轉以圓成彎,折以方成角;轉則柔遒媚;折則剛險勁。“拓束”則是在運筆收筆時都離不開的用筆方法。“拓”乃鋪毫,展毫之謂,當然這“拓”有程度深淺的不同,表現為線條粗細的差異。

  • 5 # 玉明書法

    試先說一下大王筆法。

    王羲之的字瀟灑蘊藉,對其筆法,試著從其草書作品來探究一二。

    王羲之草書不同時期作品展現的面貌亦不同。從《十七帖》來講。

    起筆

    《十七帖》裡風格大致差不多,起筆往往直下,但是下筆的角度各不同,每個字的下筆承接上個字的最後一筆。

    行筆

    行筆以中鋒,用撥燈法左右擺動以成字(王羲當時所書之字均為小字),圓轉處帶絞轉,方折處另起筆,顯方角而不過分。

    行筆因其中鋒而字沉,圓轉處因其絞轉而顯其有萬鈞之力,方轉處換一筆中鋒搭接而顯俊拔厚重。

    收筆

    大王的字沒有一筆懈怠,力送到每個字的末端,具體到筆法就是用中鋒寫到每個字的最後之處,沒有虛飄豪擲之處。

    關於墨色

    墨色自然書寫,而自然顯其濃淡,以自然為宗。

    關於筆畫粗細

    小字多用厚筆,在一個字內不會形成太大的誇張對比。

    用筆是形成大王風流蘊藉風格的一個原因,在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因勢象形而自然舒展。看過各家作品,而大王是我最愛。

    附昨臨《寒切帖》,以求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漢開國功臣蕭何被抓進監獄為什麼能夠大難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