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花開影紫一院丁

    出自明代詩人周燦的《盛澤》,原詩全文如下:

    吳越分歧處,青林接遠村。

    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

    尚利民風薄,多金商賈尊。

    人家勤織作,機杼徹晨昏。

    原句翻譯:

    吳、越故地相聯的地方,蒼青叢林連線著遠方的村落。水鄉繁華昌盛自成一座城市,其間絲綢銷往中原大地。人們崇尚金錢利益,民風淡薄,富裕的商賈之輩多得尊重。

    【作品賞析】

    此詩為五言古詩,八句,寫出了盛澤最典型的特徵——絲綢之都。詩的首句就交代了盛澤所處的地理位置:吳越邊界,盛澤的南面就是浙江嘉興。詩中圍繞“絲綢之鄉”的特點展現了當地的民風民俗:雖是小小水鄉,卻儼然已成了熱鬧都市;別看只是一個小鎮,出產的絲綢卻銷往中原各地,溫暖了華夏子女。因為生產絲綢,家家戶戶都有織機,不分日夜,兢兢業業,勤於紡紗織布,機器轟隆聲響徹晨昏。因為經濟發達,人們生活富庶,鎮上商賈雲集,當地人更看重金錢利益尊重從商之流,而民風人情淡薄。“人家勤耕作,機杼徹晨昏”可以看出當時農村人們忙於耕地、紡織的情景,說明當時仍是耕織結合的生產經營方式。

    【背景拓展】

    盛澤鎮之所以經濟如此繁榮,跟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盛澤鎮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中心,東連上海,西瀕太湖,北依蘇州,南接浙江,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盛澤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如今與蘇州、杭州、湖州享有中國的“四大綢都”之美稱,而只有盛澤只是一個小小鄉鎮級別而已。

    盛澤鎮,其絲綢業的發展源遠流長。明代嘉靖年間就已成為“以機為田,以梭為耒”的絲綢專業市鎮。明末時已是全國“商賈絲綢集散中心”。到了清代乾隆年間,盛澤絲綢更是盛況空前,條條弄堂、座座莊面上都是“風送萬機聲”、“晴翻千尺浪”。桑祥遍地、蠶花盛開的盛澤自古迄今走出了一條“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絲綢之路。

    盛澤之名何來?也許與它的繁盛發達有關,而“澤”乃是湖泊眾多之意也!當地人流傳的說法很多,據清乾隆《盛湖志》稱:“宋南渡後,臨安盛章以建都之所第宅叢集一廛,月數十金,遂遷吳江之二十都(亦有它志稱遷一都)。後論功封章為吳江開國伯,食邑於此,土田第宅在在有之。一都為盛莊,二都為盛家舍,四都為盛烏田,十七都為盛墩,其地(他)若盛家田、盛家廊、盛家匯,不一而足。而二十都其舊居也,東西連大澤,遂名盛澤;市東猶有盛家港、盛家蕩,至今子孫猶居之。”時至今日,盛澤南境尚有盛家埭、盛塘村、盛家木橋等小地名,還有聚族而居的盛氏後人。

    【作者簡介】

    周燦,生卒不詳,吳江盛澤人,詩人,明崇禎進士,是明末復社的重要成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唐的初期為什麼會短暫出現女主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