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米是麻麻
-
2 # 小東子zizi
不斷教育孩子,從實踐中去鍛鍊孩子的承受的痛苦,因為只有讓孩子經歷了難處,透過自己的生活經歷,加之適當的引導,這樣可以不斷增強孩子的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主要是受不了壓力而崩潰到邊緣,現在孩子都是掌心裡的寶,也正是這樣孩子心理一般承受力是不高的。現在我們教育孩子,提升孩子的承受能力主要是放手,鼓勵孩子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這樣才能不斷的去磨練他們的意志。當多次的磨合和教育及鼓勵,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在今後步入社會會有一定的好處。
-
3 # 幼師向陽
你好,我是幼師,同時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怎樣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要給到孩子,足夠的關愛,建立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這點猶為重要,只有孩子感覺安全,他的心才可能是堅強的。他才能有能力,有餘力去面對他成長過程中的種種挫折。
可是這一點從成人的角度特別好理解。因為只有你感覺你自己是安全的,你才不會焦慮。你才可能心情平和。換句話說,安全感的缺失,極易讓人鑽牛角尖,從而輕生。
那麼安全感的建立,宜早不宜晚,最好是在三歲之前,最晚不超過12歲,高質量陪伴孩子,多親親,多抱抱。
第二,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的犯錯。有時是無意的,有時則是有意的。那麼每當這時,只要孩子患的不是嚴重原則性的錯誤。家長應持有寬容的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父母過於看重孩子的成績。成績差了,不是打就是罵。無形中讓孩子對學習特別恐懼。一沒考好就害怕的發抖。
在學習上如此,在生活的其他瑣事上,更是如此。孩子因為害怕犯錯,卻往往因為緊張經常犯錯。
一犯錯就就被嚴厲責備,甚至打罵。如此惡性迴圈,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謂弱之又弱。
三、教孩子以平常心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實這句話,尤其適應孩子。在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孩子往往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比如說玩具,衣服,糖果,成績等等。那麼此時,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坦然面對。意思就是你可以傷心難過,但是你要接受現實。
四、家長以身作則感染孩子。
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有一顆不屈不饒,始終向上的心。孩子就會受到你的感染。
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你還可以對孩子加強挫折,等等等等……
-
4 # 敘暖無憂
前不久,看了一個新聞。一個小男孩因為沒做作業,被媽媽批評了幾句,就跳下了車。
這就是心理承受力弱極端的例子。現在的孩子普遍心理承受力差,歸根結底是生活太好,沒經歷過磨難。
有句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窮困的孩子,確實在承受力方面會高很多。去年冬天,在網上火了一把的雲南冰花男孩就是一例。
那麼如何增強孩子心理承受力呢?有以下幾個招數。
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父母要懂得適當放手,不要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參與決策。
父母不要過分擔心孩子受傷,把孩子保護得過於周全。在安全可控範圍內,可以允許孩子發揮最大的能動性,甚至冒險。
2,經受挫折
湖南電視臺有個變形計。不妨效仿一下,如果家裡有農村的親戚,可以利用放假的時間帶孩子去農村生活。
還有個辦法,是一個心理專家說的。我與大家分享,
讓孩子學游泳,是經受挫折的很好的方法。孩子在水中撲騰,在感覺自己要背過氣的時候,教練會適時地遞過一根竹竿把孩子挑起來。
孩子會永遠記住那個感覺,在感覺自己快要死的時候,自己又得救了。這就告訴孩子,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3,父母言傳身教
如果父母承受力弱,又怎能培育出承受力強的孩子?
父母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情緒穩定,給孩子以正面導向。切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要焦慮,不要亂得沒有章法。
父母豁達,孩子的心才會開闊。
父母樂觀,孩子的心才會明媚。
父母堅強,孩子又怎麼會軟弱呢?
4,及時溝通
經常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積極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
讓孩子對你產生信賴感,有心裡話時願意主動與你說。
與孩子成為交心的朋友,不管是開心,還是悲傷,都能對你和盤托出,毫不隱瞞。
5,不要一味誇讚
對於孩子,該批評時批評,該誇獎時誇獎。一味地誇讚,其實就是捧殺。讓孩子無法正確認識自己,一旦孩子發現真相,就會難以接受。
6,對孩子說不
不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特別是無理的要求。要讓孩子知道,你不可能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做到以上幾點,孩子的承受力就可以增強了。這些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對於孩子3歲以前是建立安全感。3歲到6歲,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好好利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教育吧。
-
5 #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特聘諮詢師陳默老師的回答:
孩子如果是一個承受力很弱的人,家長你要做的事情是這樣:
你經常要關心他是不是在幫助別人。你要問他:“是不是在幫助別人?你們班王小明鞋帶不會系,你要幫他,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幫助的。”
你要關心他是不是幫助別人。你的孩子幫助別人越多,他的抗挫折能力就越強。估計你孩子回到家,你問的大多數的問題,都是關於他在人際關係中有沒有吃虧。你只教會他如何防範別人,沒有教會他如何去幫助別人。如果你教了他幫助別人,孩子抗挫的能力就會強。
另外一點,就是現實事務處理。如果他自己能處理的話,你儘可能讓他自己去處理他自己的事情,你不要替代他去處理他自己的事情。比如說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你要讓他自己去處理。但凡他能處理的問題,你讓他自己去處理。處理的越多,你的孩子抗挫的能力就越強。能力強了以後,他對自己的信心就強了,就敢於面對困難。
不能面對困難,是缺乏信心,缺乏信心是因為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是因為訓練得少。現在孩子的現實事務處理完全被剝奪,走到哪裡家長就在後面跟到哪裡。當然,有時候這也是一個社會環境問題,有擔心孩子丟失等情況。但總之,就是孩子完全沒有現實事務處理。在家裡,經常要假設。比如說孩子現在是小學生,那孩子要給奶奶買一個禮物的話,應該買什麼呢?要問問孩子,帶他到超市去,聽聽他的意見。“給奶奶買什麼好呢,奶奶這這麼大的年紀了,以你對奶奶的瞭解,什麼樣的禮物才合適奶奶?”這就是讓孩子去判斷,然後她能夠去選擇。孩子會覺得他在處理一件事情,他的能力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就會提高,抗挫折能力也就提高了。
一是教他幫助別人,二是讓他處理現實事務,這樣,就會提高他的抗挫折的能力。
回覆列表
常常我們從新聞中聽到“某某學生因和父母發生口角跳樓自殺,某某因為考試失利而自殺等讓人驚歎的話題,回想我們還是學生的那個年代,似乎很難挺到孩子自殺的新聞,受了委屈躲在被子裡哭一場事情也就過去了,而如今的孩子是怎麼了,為何變得如此脆弱呢。 我想,這與家長日常生活中的忽略有很大關係,家長忙於工作,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環境卻忽視了心理環境的成長.那又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呢,請聽我道來: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讓孩子從小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只要不是壞事,就讓孩子自己去拿主意,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
2.賞罰分明 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對事情對其進行獎勵,做錯事情同樣要進行處罰,獎懲力度則按照事件的影響程度來定!如果只有賞沒有罰,則會使孩子養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以致於長大後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挫折和失敗.
3.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是親子間的最佳狀態,透過交談了解孩子的心理動向,透過小遊戲,小事件等進行有意識鍛鍊孩子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