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夫之談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中國陸軍與海軍節節敗退,至1895年2月,中國已無力再戰,慈禧太后於是宣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進京,任命他為全權代表赴日議和。時至此時,朝廷內的一批主戰派文人還在叫囂“堅決不割地賠款,遷都再戰”。戰爭上的失敗,想在談判桌上挽回,是不可能的事情。果然,日本人獅子大開口,提出了賠款三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島、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北韓獨立,開放口岸,內地航運權,駐軍軍費等議和條款。李鴻章據理力爭,在此談判期間,李鴻章還遭遇了日本激進人士的暗殺,左臉被子彈打穿,生命受到威脅。

    談判進入白熱化階段,李鴻章包著被打傷的左臉繼續與伊藤博文交鋒,當時參與談判的日方代表陸奧宗光記錄道:“會見的時間雖長,散會時已到上燈時間,而其結果,他(李鴻章)惟有完全接受我方的要求。李鴻章自到馬關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天會晤這樣不惜費盡唇舌進行辯論的。他也許已經知道我方決意的主要部分不能變動,所以在本日的會談中,只是在枝節問題上斤斤計較不已。例如最初要求從賠款二萬萬兩中削減五千萬兩;看見達不到目的,又要求減少二千萬兩。甚至最後竟向伊藤全權哀求,以此少許之減額,贈作回國的旅費。此種舉動,如從他的地位來說,不無失態,但可能是出於‘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意思。”時間定格在1895年4月17日上午11時40分,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在馬關春帆樓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承認北韓獨立;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1895年5月8日,中日兩國在芝罘(今山東煙臺)交換兩國皇帝的批准書,條約正式生效。李鴻章歸國以後,遭到國內上下的一片聲討,輿論不敢將矛頭指向當權的慈禧太后,李鴻章便成了喪權辱國的替罪羊。朝廷也解除了他長達25年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將其遣散。

    經此一役,李鴻章深感受到奇恥大辱,自此發誓終生不再踏上日本土地。一年後李鴻章訪美歸國,途經日本橫濱需要登陸換船,為了履行諾言,他無論如何都不肯踏上橫濱的碼頭,人們只好在美國輪船和他要換乘的中國輪船間,搭上一塊門板,年邁的李鴻章就踩著這塊跳板,冒著掉到海里的危險,在大洋的波濤間,搖搖晃晃地換了船。

    時間來到1900年,因義和團事件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代表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結果風捲殘雲,大廈將傾。慈禧帶著光緒皇帝一邊北逃,一邊致電李鴻章催促他上京,再次收拾這個爛攤子。李鴻章經歷了馬關的前車之鑑,加上自己已經78歲高齡,身心俱疲,實在沒有精力去支撐這麼重大又恥辱的工作,因此起了隱退之心。可是政府一再催促,他只好強撐著病體,再次踏上這條老路。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在議和大綱上簽字,華人聲討果然再起:“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李鴻章病情加重,開始咳血,他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想盡快地結束談判。可“議和大綱”簽字後,聯軍並沒有撤軍的跡象。各國的態度是: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此時的李鴻章已經沒有力氣與洋人爭來爭去了,他吐血已經吐到了“瀕危”的程度,已沒有精力面對面與洋人再論長短了。李鴻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揮著下級官員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從一開始提出的10億兩白銀降到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4億5000萬兩,是對4億5000萬華人所定的數字,“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李鴻章接受了這個侮辱。簽訂合約後不久,心力憔悴的他就病死了。臨終前,他口述了一首《臨終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 2 # 悠悠中華魂

    李鴻章的最大功勞就是直接領導私家軍淮軍和北洋艦隊,甲午戰事大敗,清政府不得已割地賠款,老百姓被拔了幾層皮,自家富可敵國,堪比和珅第二,採購回扣大王,賣國條約簽訂一條龍。李鴻章很偉大,沒有把國家虧空,還是有辱東方俾斯麥得稱號。這麼偉大的民族英雄,建議日本給李鴻章世世代代有頒發免死金牌。如此優良基因不世襲,有違天道。

    左宗棠罪惡。第一就是消滅了太平天國,沒有倒戈相向。另外罪惡就是剿滅了陝甘回亂,沒有和西北迴教聯合把西北漢族消滅乾淨,建立伊斯蘭國。最大的罪惡就是沒有和李鴻章內外聯動,珠聯璧合,竟然不顧民族英雄李鴻章的反對和阻撓收復了160多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左宗棠的罪惡真的很大,應該珠簾九族。

  • 3 # 歷史課課代表

    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前是裝病,但對於70多歲的老人來說,也確實年邁!慈禧老太太向八國宣戰在李鴻章看來簡直就是胡鬧。李鴻章“推諉不前”是在拆八國,如果八國齊心合力,《辛丑條約》賠的可不止四億五千兩,最初的文本里德國一個國家就要索賠七億兩白銀!

    李鴻章第一種策略拖!

    當時慈禧逃往西安,身為兩廣總督李鴻章正在廣州做著總統夢呢,慈禧太后在西安出現了,一道聖旨下來,李鴻章乖乖的去當他的直隸總督,他這輩著就是一個忠臣命,他自許位他就是大清朝的裱糊匠,糊窗戶的一層紙,但他經不住風雨,老頭78了,從廣州起身奔向北京談判,走到上海老頭不動了。

    老頭就在上海坐著等著,八國聯軍那邊在北京急等著李鴻章來北京談判,各國公使等不急了,紛紛跑到上海來見李鴻章,各國公使勸老人家趕緊來北京,我們好談賠錢的事呀,老頭說:不著急,我在上海休息休息,你們都到上海來了,我們也可以先談一談呀。

    李鴻章第二種策略離八國!

    把美國公使叫過來,李鴻章對美國公使說:你看我這根柺杖,是你們前總統格蘭特將軍親自送給我的,哇,格蘭特是我們美國內戰的英雄!北方的統帥,後來當上了美國總統,送給了李鴻章一根柺杖,美國公使哈喇子留下來了,太崇拜你啦。李鴻章:好,你出去吧。

    把俄國公使叫過來,咋們原來商量那個事還可以再商量一下嗎?俄國公使:好哇。你出去吧,俄國公使出去了,俄國公使和美國公使出來時臉上都面帶著微笑,其他公使琢磨著,他們說什麼了?李鴻章給了他們什麼好處?為什麼李鴻章不去北京,在上海見了俄國公使和美國公使,而不見我們這些公使?於是其他各國公使便問他倆,李鴻章跟你們說什麼了,那倆傻缺湊一塊說:沒說什麼啊,越說沒說什麼,各國公使越覺得他們說了些什麼,李鴻章為什麼這麼做呢,拆八國聯軍,因為八國合在一起太強大,李鴻章知道自己不是八國的對手,讓他們窩裡鬥,八國在窩裡鬥,李鴻章的負擔也就減輕了許多。

    李鴻章第三種策略不承認宣戰!

    李鴻章最後進北京還得跟十一國談判,雖然動兵的是八國 但是還有西班牙、比利時、荷蘭雖然沒出兵,也是戰勝國,一共十一國,在北京十一國公使入座,李鴻章也入座,首先,八國拿出起草文案,大清是戰敗國,請在戰敗國的合約上簽字,李鴻章:誰是戰敗國?你說誰是戰敗國?我們不是,我們就不是!十一國暈了,你不是戰敗國我們幹嘛來了?咋們談什麼勁啊,你說你為什麼不是戰敗國。李鴻章把鬍子一撅,我們沒宣戰啊,我們也沒打過仗啊,為什麼叫戰敗國呢,戰敗國需要打仗對不對,我們沒跟你們打。十一國:明明我們派兵來的,佔領你們首都,你怎麼說沒打仗呢?李鴻章說:你們把宣戰詔書拿出來,我們還有12份呢,英國說我有倆。鐵證如山,李鴻章馬上說:這個不算,你們查查你們的檔案,當時這個詔書我知道,我是兩廣總督,我跟你們打沒打,呦~您好像沒打,我當時給你們回覆說什麼?一查檔案,李鴻章早有準備,他當年接了這個詔書以後。身為兩廣總督的李鴻章理應宣戰,但外交公使備案寫的是什麼呢?

    “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是胡鬧,我們廣東不聽,這是皇上和太后被壞人劫持了,這個詔書是假的,所以我們從來就沒跟你們宣過戰,沒有宣戰,就沒有戰爭,沒有戰爭,就不存在戰敗國的問題!這哥十一個蒙了,好像挺有道理哈!李鴻章就是豁出這張老臉不要了,明擺著耍賴,最後就談吧,八國已經來了,路費、軍費你大清要給我們報銷!李鴻章說:你們來幫我鎮壓義和團,肯定給你們錢,要多少說話,要土地沒有,要錢好說,大清國窮的就剩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陋習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