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結合生活談談
4
回覆列表
  • 1 # 仔寶娛樂號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看完這部短片覺得太中國了,本片的暗喻非常明顯,包寶寶象徵著父母眼中的孩子。哪怕有一天他長大了,也依舊是個脆弱的大包子。他隨時會遇到各種危險。所以,母親緊緊的抓住他不放手,妄圖控制孩子的整個人生。

    可是父母忘了,孩子並不是誰的附屬品。

    他們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過分的控制慾和佔有慾最終只會毀了孩子。

    這部小短片之所以引起了一些爭議,正是因為片中母親的所作所為,擊中了一些人的痛點。

    被以母愛之名的情感所“裹挾”,明明想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卻莫名覺得羞愧。

    而另一面呢,我們的親子關係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你總不能一邊埋怨父母的專制,可是買房、買車和照顧寶寶卻拉著他們。

    尤其是照顧寶寶,我們好像是預設的。父母為我們操勞了一生,到老了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一頭扎到了尿布中。

    捫心自問,有時候你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吵鬧。為什麼會以為父母會喜歡這一切?這難道不是另一種道德綁架麼?所以,尊重和平等確實是相互的。

  • 2 # 騎機車的維尼醬

    中式父母對孩子永遠維護的心。不論他多大,面對他的交友,工作,談戀愛,我們的父母都會第一時間衝上來擋在我們面前指點迷津。

    可漸漸長得的孩子,他已具備獨立的人格,獨立的價值觀,世界觀。這些觀念甚至不同於父母。這時,衝突就在所難免。

    當有一天包寶寶長大想和心愛的人離開家的時候,傷心欲絕的母親把包寶寶一口吞下,吃掉了。這真是影片最恐怖的畫面。

    “愛”與“控制”我們永遠攪在一起,區分不開。即傷人也傷己。包媽媽面臉淚水令人動容,這時的她,無比脆弱與無助。看上去如此可憐,怎忍心去怪罪?

    願天下所有當了母親的女人,多愛自己一點。讓自己更加充實和愉悅,孩子總會獨立。不要到了那一天,才發覺自己的愛裡,潛藏著獠牙

    還有就是孩子成長中,永遠缺席的父親。以致長大了,也被邊緣化的父愛。

    這些問題下,總保藏著深深的無奈。這就是我們中國家庭。濃濃的愛與牽絆。吵吵鬧鬧間,也總會回到原點,用“包容”與“諒解”再次愛一場。

  • 3 # V月小釵023

    在短片《包寶寶》中,年幼時候獲得母愛的呵護與陪伴、青年期產生的對母愛的隔閡與疏遠,從夢中驚醒後母子相互理解,家庭再次洋溢著幸福……短片中所體現的愛與奉獻、離別與守候、傷害與悔恨,這些洞穿所謂文化差異的次元壁,讓更多人內心感受到親情的力量。

  • 4 # 寵物大機密

    怒答一記。

    《包寶寶》是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也是《超人總動員2》的貼片影片,它是第一部迪士尼裡由女性導演執導的動畫短片,當然這些跟痛點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導演是華裔,這點很重要。

    《包寶寶》講了什麼故事,一個把重心到放在孩子身上的中國式母親,一個不顧家庭的,缺失的父親,一個突如其來的包寶寶,包寶寶可以說是母親的遐想,也可以是個借代,你看母親從小對他呵護有加,可當包寶寶長大之後,建立了自己的獨立意識之後,開始遠離母親,或者說找到自己的圈子,然後找了個美國媳婦最後離開。結尾當然是包寶寶的原型回來,兒子帶來的女友與母親和解,一家人其樂融融。

    片子非常中國心,它戳痛了很多中國家庭的傷痛,最痛苦的就是母親。

    1、夫妻關係冷漠,片中父親的形象其實是缺失的,早上吃飯一言不發,吃完拿包工作,我想回來也不會關注家庭,這是很多中國父親的形象。

    2、母親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中國母親有一種“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和“把你養這麼大容易嗎”的情感投射,會用母愛綁架孩子,自己的世界是孩子,也希望孩子的世界是自己。

    3、兒大不由娘,兒子結婚之後的重心都放在了另一個女人身上,這讓母親會感到自己的重心沒有了,兒子不愛自己了。

    這些痛點都是中國家庭才會普遍遇到的,所以說它有個中國心。

    它戳中的是中國式家庭教育者的痛。

    用一句話結尾,“父母等待孩子道謝,孩子等待父母道歉”,中國式教育講究羈絆,而羈絆就會忽略個體的存在,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 5 # 一條魚和堆糖

    1.從包媽媽的夢裡可以看出,父母將子女盡心養大,孩子從叛逆到交友到離家的分離之痛!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全部,孩子長大接觸世界後,父母就成為了孩子生命中一部分,這份不得不的改變也反應了父母的痛。

    2.夢裡最後包寶寶選擇帶著女友離開媽媽,媽媽一口吃下包寶寶的心痛!那是愛到極點的毀滅,但也是包媽媽心裡不得已的痛!

    3.最後兒子回家,和夢裡包寶寶長得極其相似,給觀眾恍然大悟的心理變化。兒子帶回了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吃的糕點,在另一層面也是長大後的重逢,給觀眾反思自身與父母關係的空間,也是一痛!

  • 6 # 無情有情多情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華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短片火了之後,很多網友留言,“我就是包寶寶……”“真的是從小生活在媽媽的管制下,讓現在的我逃離遠方。”共鳴不少,正是因為短片直指中國式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很少被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而被視為父母生命的延續。這個過程中,理直氣壯地對孩子的生活加以干預,以愛之名實施控制、以付出為由要求回報,成為不少家庭的常態。

    我們要開車,得先學習駕駛技能;我們想跳舞,得先練習基本動作,然而如何當父母,卻並不需要持證上崗,後天的學習只能靠耳濡目染或自我領悟。這也告訴我們,如何陪伴與幫助孩子成長,真的是很難的一堂人生課。好在,近些年,自我反思的父母越來越多,在孩子長大後適當的“退場”,逐漸為人們所接受。電影《狗十三》,揭開了那些久藏的年少時的傷疤,讓很多人淚流滿面;電視劇《老男孩》中的親子教育,也給不少年輕父母以思考。應該說,親子關係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這條路,中國的父母雖然走的不快,但一直在努力。

    有段話流傳多年。“我們等了一輩子,都在等父母一聲抱歉。父母等了一輩子,都在等我們一聲謝謝。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等到。”記得當年,我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不容商量地堅持,去哪兒上大學都行,只要不留在老家的城市。然而,在離家13年後,在看了《包寶寶》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如果說為人父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適時得體的“退場”,那麼,作為子女則更應該思考如何給日漸老去的父母一些安慰。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包寶寶》這部短片不僅僅探討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也啟迪我們什麼是愛、如何去呵護愛。這個問題上,父母固然需要反思,為人子女也必須檢視自己。

    另一個層面來看,短片能在奧斯卡金像獎這個舞臺上獲得認可,甚至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鳴,也說明愛是世界共同的語言,如何處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如何在生物繁衍基礎上構築一個溫情脈脈的社會,是這個時代面臨的普遍話題。在短片《包寶寶》中,年幼時候獲得母愛的呵護與陪伴、青年期產生的對母愛的隔閡與疏遠,從夢中驚醒後母子相互理解,家庭再次洋溢著幸福……短片中所體現的愛與奉獻、離別與守候、傷害與悔恨,這些洞穿所謂文化差異的次元壁,讓更多人內心感受到親情的力量。

  • 7 # 你娛樂我快樂

    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象、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華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短片火了之後,很多網友留言,“我就是包寶寶……”“真的是從小生活在媽媽的管制下,讓現在的我逃離遠方。”共鳴不少,正是因為短片直指中國式親子關係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很少被當作獨立的個體看待,而被視為父母生命的延續。這個過程中,理直氣壯地對孩子的生活加以干預,以愛之名實施控制、以付出為由要求回報,成為不少家庭的常態。我們要開車,得先學習駕駛技能;我們想跳舞,得先練習基本動作,然而如何當父母,卻並不需要持證上崗,後天的學習只能靠耳濡目染或自我領悟。這也告訴我們,如何陪伴與幫助孩子成長,真的是很難的一堂人生課。好在,近些年,自我反思的父母越來越多,在孩子長大後適當的“退場”,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也給不少年輕父母以思考。應該說,親子關係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這條路,中國的父母雖然走的不快,但一直在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華文明的歷史究竟從何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