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慶權955

    無前文無後文的,能解釋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更深層的解釋還真做不到。

    好像瘋狂好像網優就像遊戲一樣。好像是萬物之源事務的第一動力。

  • 2 # LxSd178

    名言的由來:此句名言出自 中國著名國畫家範曾先生,他講的是七若,是在談中國國畫的讚美時,講到了人生體會的綜合評價, 從一個畫家的觀點提到了“七若”:即“若狂也,若忘也,若遊戲 之狀態也,若萬物之源也,若自轉之輪也,若 第一之推動也,若神聖之自尊也”。

    範曾先生的七若,在畫界是對中國國畫之美的七大要求思想,名言也非常經典。

    這七若是 中國國畫之美的七大要求。現 只略加解釋:若狂也,即創作要張揚,要盡 性;體現了做畫時要自信要儘性。“意興湍飛”、“天馬行空”縱橫馳騁。 若忘也,即好的國畫作品應做到放得下的境 界,而不是拿得起卻放不下。若遊戲之狀態, 其大意即是說要有些"玩心",也就是說要做到 灑脫,不拘泥,不侷促;否則小家子氣,不登 大雅之堂。若萬物之源也,大意是說要達深邃 的意境,思想內容有過人之處。若自轉之輪 即有個性,顯現出自己對繪畫藝術的運用自 如、遊刃有餘的功夫。若第一之推動,即要象 那樣大氣磅礴,震撼人心,如道之無邊無際、 無所不在。若神聖之自尊也,即透過自己的作 品要能充分展現人的自尊的神聖。

    範曾先生這七若中還 苞含了:創作及作品要體現作者的審美觀,有 味道,跌宕起伏,不乏味,不平庸,啟迪觀賞 者,令之產生共鳴。展現給人真,善,美,同時也體現了畫與道的綜合思想。

    範曾先生這樣解讀:若狂也 ――這個人狂, 講範曾狂哪兒狂了, 我很謙虛地對我們導演。 不過孔子講 ,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一個真正的內心有一點狂勁的人 ,他勇猛奮進 。在孔子看來也不無是個優點。

    若忘也,―― 你一天到晚 ,既患於得又患於失, 一天到晚斤斤計較 ,那你會在痛苦中存在著。 若遊戲之狀態也, 你說中國畫家, 要是拿起毛筆來就痛苦就想自殺, 你為什麼要學畫呢, 拿起毛筆來是個快意的事情 。

    若萬物之源也 ――這就有一點, 畫家畫畫他眼中之竹,心中之竹, 和手中之竹是有區別的。 這個手中之竹出來以後 ,就是萬物之源 ,是你的創造 ,而不是自然裡攝取下來的 。

    若自轉之輪也 ――就講你的繪畫你的行動, 是自己做主 。 而不是依從一個範本, 也不是依從一個古人 ,說如此說 ,過去不講這個作詩 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 我手所欲出已出古人手 ,不生古人前偏生古人後 ,你怎麼不生在古人前面 ,古人已經這樣說過了, 你還這麼說 它不是萬物之源嗎!

    若第一之推動也 ――你畫出來以後 ,你能夠開啟人的視覺的審美 ,你不要老生常談。 別人聽了有疲勞感。

    若神聖之自尊也――這個 很重要, 剛才講座之前你問我 叫畫家好還是書法家好還是詩人好。 我說就叫範曾。 比這些事情重要的是這兩個字 就是體現範曾 ,就是你的詩,你的畫,你的書法。 最終不是體現李苦禪 ,體現齊白石 ,現在學齊白石的人不少, 畫出的蝦米, 有一個超過齊白石的嗎? 只要你們在座諸位 ,找出一個能超過齊白石的蝦米的。 我向他磕頭好不好 。超過不了對不對, 古人已經說過了 ,我之所以講範曾, 神聖之自尊 ,也是童心的體現吧 。個 人不像那些老謀深算的人, 上中央電視臺就謙虛半天, 其實全是假的 ……以上是範曾先生本人親自對七若的解釋,從多方面體現了出來。

    範曾先生在七若中也強調:一個真正內心有一點狂勁的人, 他才能勇猛奮進。細分析範曾對狂的論述, 他是分析得一針見血。我想我們都比不上範 曾的“狂”,也狂不出如範曾那樣的學富五 車。在這一點上我們是惺惺相惜的。我想他 透過自己的經歷提示了我“不能狂”,而我 也透過我的深悟在《範曾新傳》中解讀 曾狂的具體現象。很多事情除非我們自 歷過,不然很難知道當事人究竟是如何 事,他為何要說狂的還不夠?… ……

    在現實生活中,放眼望去,我們看到的 書畫,文化很大程度上總是與藝術家的狂傲或 自大扯在一起。

    從這個角度上說你在《範曾 新傳第六章:範學有道新解》中寫到:範曾 據老子道的意義,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 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提出了修道 的方法,把論述修道之“德”的“道在物 中”、“道不可致”、“道不當言”,只從 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範 曾之道”的提綱挈領,實已是把範曾思想的 內容都概括無遺,儘可能擯棄那些矯揉造作 的故作高深。

    按青年批評家馬忠的說法:文 化狂人範曾將是永不落幕當代的孤獨者。範 曾何以狂,還非常不謙虛?《範曾新傳¨ 針對這一現象寫出了範曾的狂之所以為, 它是在於狂的相對性,而不在於狂者的 言行是多麼如此真狂?

    七若與範曾思想在當代也充分體現了老子之道與文化領域的高深境界。他的七若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的。

  • 3 # 踏歌悠行

    “若狂也、若忘也、若遊戲之狀,若萬物之源也、若第一之推動也”最早出自於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由於譯作版本不同,引語略有出入,但萬變不離其宗。

    尼采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西方近現代哲學開創者。尼采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家庭,這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家庭。然而,尼采5歲時,父親不幸患病去逝,家庭的突然變故,讓幼小的尼采覺得上帝不再愛他們,並逐漸形成了尼采鬱鬱寡歡的性格,同時也使尼采開始深沉思考人生的哲學問題。

    尼采20歲那年,在一箇舊書攤買了一本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華成了青年尼采心中的偶像,事實上,他也成了叔本華唯意志論的繼承者。在他成名不久,他對上帝進行了無情地批判,指出上帝是該殺的,認為基督教倫理約束著人的心靈,使人的本能受到壓抑,要想獲得自由必須殺死上帝。在沒有上帝的世界裡,人們會獲得空前的機會,必須要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而不是以上帝為中心。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學,將生命意志置於理性之上的哲學,非理性的哲學。作為向理想發起的挑戰,他提出了強力意志力說,用強力意志力取代上帝,肯定生命的力量,肯定人生。強力意志力不是世俗的權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決定著人生的意義。 尼采比較了強力意志力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靜,精確,邏輯,生硬,節慾。強力意志力的特性是:激情,慾望,狂放,活躍,爭鬥。強力意志力源於生命,歸於生命,它就是現實的人生。人生雖然短暫,只要具有強烈意志,創造意志,成為精神上的強者,就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尼采認為:精神有三種變形方式,即精神變成一隻駱駝,又從駱駝變成一頭獅子,最後再從獅子變成一個小孩。駱駝並不是強者,它承載了沉重的精神負擔,急匆匆地向荒野進發。它只好被動地聽命於命運的安排。精神後來變成了一頭獅子,它一心想要抓住自由,成為這片荒野的統治者,它要化被動為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責任。最後,獅子卻想成為一個小孩。這是一種“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遊戲,一個自己轉動的輪子,一個神聖的肯定。

    我們瞭解了尼采的思想脈絡,也就不難解釋“若狂也、若忘也、若遊戲之狀,若萬物之源也、若第一之推動也”這句話了,也就是說:精神從駱駝形變到獅子,又從獅子變成了赤子。一朝呱呱墜地,人生的天地混沌初開,從此,日新月異,氣象萬千。意志發揮出無窮的魔力,如瘋如痴,如醉如狂,不知紅塵煩擾,輕裝待發,去追求人生之理想。不受約束,沒有羈絆,宛如遊戲境界。人之初,如玉璞,如初升的太陽,天地萬物為我感知,因此,我就是萬物之源,神秘的第一次推動,皆由我而始,一切運動變化,一切偉大創造,一切的一切,皆由我主觀意志迸發出超乎尋常的力量。

    顯然,我們今人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尼采的人生思想,因為我們是生活在現實的客觀世界中,我們必然會受到客觀世界的制約,我們不能隨心所欲。但我們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活出對自身對社會都有積極意義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業餘乒乓球愛好者如何選擇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