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炎戌先生
-
2 # 張春龍
無善無惡是人心之本體,有善有惡是思想在動,能夠知曉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是良知,能夠從善去惡是人最好的實踐活動。
-
3 # 風魂001
最開始是沒有善惡觀念的,就像不知道什麼是善,也不知道什麼是惡一樣。這就是心面對存在世界最遠本的樣貌,所以說無善無噁心之體。而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就如道德經說到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因為有了惡,有了不善的出現,人們對過去和現在進行對此有了感知,所以區分開了善惡,美醜。而惡的開始,以及善的開始,都是心意的動搖而產生的。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就是說,能區分開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作為。那麼這就是良知。這也就是說的,能夠明辨是非。而只有對於善的維護,以及對惡的去除才能叫做格物。也就是對事物,事件的區分對待。
-
4 # 雲外喬林
陽明先生的思想體系可以用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去理解,當然也可以要唯心主義去理解,或者神學去理解。
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去理解,可以簡單明瞭而且易懂,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文明之初沒有善惡,對於個人也是一樣,認識之初沒有善惡,赤子之心無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文明的產生首先從分辯善惡,分辯利害開始,於己利者善,於己害者惡。就像小孩有了意識就開始判斷誰對他好,誰對他壞。
知善知惡是良知,文明的產生起源於人的心靈,真正的善惡並不是教條,而是內心的觸動。但你為一件事而感動之時,這件事一定有讓你感動的善。文明的標準並不在書面的道德準則上而在我們的內心。
為善去惡是格物,知道了善就要行善,知道了惡就要避免做惡,不斷要求自己,剋制自己,這就是格物,就是知行要合一。這就是文明的道德教育。
-
5 # 衍眾玄涼
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
6 # 游泳的魚ln
王陽明是儒家之聖,他可以讓人找到內心的光明,在天泉證道中,給學生們講了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世界觀
薛侃除草總是除不盡,老師問:那草是好是壞,學生說:當然是壞的,老師說:那草要是在草坪裡呢,當然是好的。金子是好還是壞,學生說:當然是好的,老師說:那要是在人的胃裡呢?當然是壞的。所以善惡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條件下是可以轉換的,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看待事物,要先空掉自己的執見,心外無物,心要包容這個宇宙和世界。世界觀是解決我與世界,我與自然,我與宇宙的關係。
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生觀
王陽明在講學的時候對於中說,你就是個聖人,於中謙虛道,我可不敢當。王陽明說:聖人是眾人皆有的,不光是你,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於中笑而受之。每個人都有良知,良知是智慧道德於靈性的自覺,人生觀解決的是我與我的關係
知善知惡是良知——價值觀
為善去惡是格物——方法論
知行合一是在做事中修行,工作即修行,在事上煉。王陽明因為沒有買的一塊地,後悔了,內心的貪婪和私慾也氾濫了,他靜坐一會後,就覺得自己境界有點低了,不能因為一點的得失就起了這種心,用靜坐,格去私慾。
在過程中不斷反思,才能走上成長之路。
詳細講解參閱《百家講壇——五百年來王陽明24》
-
7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王陽明心學的精髓是“致良知”,而“四句教”又是王陽明心學的中心內容。
格物,誠意,正心是人的最高境界,把人的主觀精神提高到了一個空前高度。所以“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完美體現。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本良知是心的本體,無善無惡是沒有任何私慾。心即理純天理,人還沒有發覺之時是無善無惡的,是人的追求境界。在末發覺中,不可能有善惡之分,所以是無善無惡的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當一個人產生意念並有了行為之時,這種意念就在事物上體現出來。這種意念就會有善惡之分,事物就會出現偏差,就有符合天理或不符合天理,中間為善,偏中為惡。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雖然是無善無惡,卻是應該自覺地知善知惡。這個良知本體就是做人的修養,為善去惡就是良知,人就會按自己的良知去為人為事。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有時候對事物也會出現判斷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把善為惡,把惡為善,這時就是良知出現錯誤,為此格物也會誤入岐途。那為什麼會出現錯誤呢?這就是人的心有了私慾而矇蔽了,已不是天理了,這時就應該反思自已,問自己良心何在。使自己回心轉意到無善無惡的境界,這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正確的格物。
綜上所述,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理解。 -
8 # 吳公子燎
無善無噁心之體
是說心本來的樣子,也就是說心的本來面目,這個心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腦,古人的知識有限,一直認為心是思維器官。心也好,腦也罷,都只是一堆“組織”而已,本身是沒有善惡的。
但是王陽明講心,其實不是講它是客觀的東西,他的心不是肌肉組織,而且一個哲學概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什麼也沒有。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心而生。
王陽明早年修禪,所以“心學”其實借鑑了佛家的很多理論。為什麼說無善無噁心之體呢?因為眾生平等,這個平等在王陽明這裡就是這句話。
有善有惡意之動
意之動,也就是所謂的心之想,也就是說人開始想事那一刻,這個還可以用佛學來理解。二僧風幡之辨,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其實是因為風吹幡,幡跟著動,但是佛說:是心在動。王陽明的心學也一樣,心外無物,所以善恩都是人想出來的,有善惡是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知善知惡是有是非心,是有評價標準了,在這裡,王陽明開始和佛分道,因為佛講無分別心,知善知惡就是分別,不但是分別,而且王陽明說知道善惡,懂得取捨,才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為善去惡是修行的路徑和方法,因為心就是一切,除此之外別無一物,但是心中有賊,也就是慾望,慾望的指向都是惡,所以要破心中賊,為善去惡就是破心中賊的過程。
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好的一面是萬事由我不由天,壞的一面是走火入魔,而且善惡本是人為的劃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標準是什麼,誰來劃分,都是問題。王陽明創心學,當然就是說---這些都是(心)我來劃分,你們都跟著(心)我學就行了。
但是其實有一個問題,善惡的標準是變化的,另外一個就是人經常會面臨困境---比如一個人,爹媽病了,沒有錢,那麼他去搶藥店給父母治病,這個行為是善還是惡呢?
按照心學的理論,就是我想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善惡由心定,其實就是由我自己定。
王陽明的心學之所以在明朝大盛,就是因為它可以打破禁忌打破教條,因為心外無物,一切唯心,所以以前的一切標準也好,聖賢的話也好,都要用“心”來濾一遍,使人的解放有理論依據。但是凡事物極必反,看看晚明狀況就知道。更多的是打著心學的旗號為惡去善。
把王陽明說透,要一大篇文章,當然你悟性高的話,記住下面的就夠了
心先於理,心外無理,心就是理,致知格物就是強壯自心,知行合一就是事實判斷不重要,價值判斷才重要。人有心,而心是一切萬物的喚醒者,心動,世界才存在,心止,則萬物則“寂”。好比王陽明的桃花之辨,心不動,桃花則無,桃花其實還在,只是我的世界裡沒有桃花。
回覆列表
這樣道家的哲學似乎可以解釋。
道家講,萬事萬物的本源都是一樣的,也正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有人的本心都是一樣的,無陰無陽,無好無壞,只是本源的東西經過後面的造化,一分為二,二即是陰陽,也就是善惡被分離開來了,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本心。
當不停的這麼分散,生二,生四……,往下發展,也就無限的沉淪,所以老祖宗教導我們棄惡從善,控制慾望,目的就是讓我們還本歸元,從行惡行善,到最後的不惡不善,迴歸本性,似乎也就是說的悟道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