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NIFE耐夫

    哲學是指研究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規律,包括了自然和社會的意識形態總結,是一種關於思想的認知體系。

    簡單來說,哲學就是一套關於對這個世界基本的認知理論,一種人們普遍接受的世界觀,哲學包含了對所有事物本質的解釋。

    哲學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可以說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研究所有的事物與價值,意識與形態,是一套範圍很廣思想理論。

    那麼我們又為什麼要學哲學呢?

    問題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學習,首先要明確目標,不是盲目的就開始學。

    為什麼要學哲學,這個就要了解下哲學的範疇,我個人覺得,廣義的哲學,已經涵蓋了我們日常生活,包括你的消費喜好,性格,理想等等。我大學老師給我們總結了哲學三大分支:倫理學、數學、美學。因此,從廣義上來說,你學不學哲學,都已經在你日常生活中體現了,學了當然更好。

    另外一種哲學概念,是我們通常說的,比如西方哲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笛卡爾等等)、印度哲學(佛學)、中國哲學(儒家、道家)等。這些哲學概念,相對來說已成體系,有比較完整的論證體系和思維路線,真的研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我覺你說的學習哲學,應該是指的這類範疇。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是不是非得學習哲學,才顯得自己有文化有內涵呢?在當前社會風氣來看,其實你花精力學習你的專業知識,豐富與你專業有關的其他知識面,是更實用,更有效的。《論語》裡有句話很好:“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首先要把自己本分的事做好,才是前提。

    如果你有額外的精力,學習哲學當然是好的,但是哲學的學習,往往是枯燥的、費時的,而且效果也不容易顯現。我學習哲學,是純粹對這個領域裡的知識有興趣,我喜歡探究“人存在的意義”這樣形而上的東西。

    有些人,學了點哲學,可以說一些讓人感覺很牛逼的話,說一些你沒有聽過的名詞和作家,但這些都不是哲學的益處。哲學,是讓你更加看得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一個視窗。大道至簡,真理都存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

    西方哲學,你可以先看《西方哲學史》這樣脈絡的介紹,然後對裡面感興趣的知識,再到圖書館去翻看。中國哲學同樣也適用。

    學習哲學,是為了建立一種人生態度,瞭解世界的本原,讓生活更加理性。

    學習哲學不是為了成為哲人,而學習一點哲學,可以引領我們更好的認識世界。你可以不按照規律而為人,但你應該瞭解世界變化的規律。

    哲學最重要的便是思考,當你在想“為什麼要學習哲學”的時候,思考便開始了。會思考的人,便是哲人。“學習”哲學,只是為了瞭解一些哲學方面的知識。有時,我們只知道我們應該思考,但我們卻並不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思考。但當我們真正明白“思考”的內涵時,學習哲學,便有了意義。

  • 2 # 新黔文化

    說到哲學,一般人都會覺得它是一個高深莫測的東西。生活中,人們總會問哲學是幹什麼的?哲學又有什麼用呢?學了哲學好找工作嗎?我想當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即便是作為哲學的老師、研究者,大概也會常常感到有些茫然吧!

    那從字面上來講,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我們把這個翻譯過來就是哲學。從政治課本上我們瞭解到,它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法論為研究內容的一門科學。

    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呢?就像每一門學科,它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會帶給我們一個完全不同的看世界的眼光和視角。比如,當我們學習了文學,看到的世界是充滿感情的。學習了歷史,眼中的世界變得流動、精彩。學習了數學,我們的世界充滿縝密。然而,學習了哲學,我們就會用哲學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世界的多樣性,並不只是世界本身的多樣性,增添看世界的視角,也會增添世界的多樣性內容。因此,透過哲學,我們就會多一種看世界的視角,不必到處旅遊,便也能看到一個多樣性的世界!

    其實,任何的思想,都是需要放進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當中,用更全方位的視角去看。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往往就會讓很多有趣的道理成為笑話。如這句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經典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按照00後的思維這三觀和邏輯是有問題的,應該是“生命誠可貴,愛情無所謂,若是你愛我,我也不反對。”我想,這便是哲學所存在的意義吧。

    擁有這種“與時俱進”的視角,就像處在狂風暴浪的浪端,即使外面變化萬千,我們也依然能夠把握住自己的核心,不會輕易被各種各樣的思想和別人的看法左右,偏離自己原有的軌道,能在人生前進的過程當中,握準自己的方向盤。

    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呢?因為哲學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認識歷史和未來、認知自己,更好地理解各國文化。總之,學習哲學是一段有趣的旅程,它可以讓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視野維度去思考更深度的問題,建立屬於自己思考體系。

  • 3 # 40後17

    哲學是什麼?為什麼要學哲學?這個問題窄一聽起來給人的感賞就是太深奧,太神密了。因為它包含的內容太多,設及的面太廣。有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等等。要想真正懂的,確實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才行。但做為普通人,又不要把它說的太神乎其神。能掌握其要領,加以運用完全可以受益一生。以下是我對哲學的理解,說的不對清不要見笑。

    哲學是什麼?最簡單的回答:思考,智慧和為什麼。哲學是要人用智慧去想事情,多從為什麼的角度去想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辯證的看問題。我舉個很具體的例子說來聽聽。我四十四歲年,當了個小頭頭。由於工作太忙太累,再加上生了一肚子氣。得了乙型肝炎住院了,當時的轉氨酶1000多,肝大6公分,病情很嚴重。當時和我一起住院的,病情也差不多,年令也相仿的,走了好幾個。一開始我也有些擔心和害怕。兩個孩子還小,老婆一個人怎麼能擔了 ?反過頭來我又想,那怎麼辦?等死嗎?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把病治好。這時我想到了毛主席曾經給王觀覽的一句話:即來之,則安之……。於是我這時完全把生死置於度外。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外,我靜下心來專練氣功(讀了不少有關氣功的書)就這樣經過半年的治療和練功。各項指標全都正常。以後仍然堅持練氣功達廿多年,直至現在有時還練練。我舉的這個例子實際上是屬於心理學的範籌。心理學也屬哲學範籌。

  • 4 # lihuazhang2017

    哲學是研究終極目標的學問,是用人的方式方法尋找真理的學問。它的好處是使人明哲,可以運用哲學知識尋找到事物事件的本質或者事物事件的普遍規律。使人進步,也使人不容易被紛紛攘攘的表象所迷惑,使人能第一時間看透事物或事件的本質或者規律,並能及時作出快速反應和對策。

    哲學的壞處是,由於是用人的方式方法,由於是用人的知識,因此容易進入死衚衕,走不出來,最後,會以為生命沒有存在價值,會以為人生沒有存在意義,會以為世界是一遍虛空,一切都是捕風。

    由於哲學是用人的知識、人的方式、人的方法來尋找真理,所以,會出現永遠找不到真理的現象,會產生虛空和厭世,內心深處永遠沒有滿足,最後的結局可能會自殺或者他殺,甚至可能出現有組織性流無辜人血的事件,比如法西斯主義,,,,等。

    這些,都是哲學的壞處,而且是近代在世界歷史上多次岀現,反覆出現,現在還有在進行的事實。有些還是血淋淋的。

    更有甚者,有組織性的使壞,將某個哲學當作科學和真理來洗腦,使被統治者腦殘,弱智,然後變成工具和打手。

    本來哲學是沒有什麼壞處的,是一種探索事物事件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手段。哲學,不是科學,更不是真理,只是一個認識事物事件的工具。如果,把某個哲學體系,抬高到科學的地位,抬高到真理的高度,甚至認為這個哲學體系就是終極真理,哪麼,壞處才會出現的。

  • 5 # 團山子3

    哲學講的是世界觀問題。分為唯心論和唯物論。精神與物質,思維與存在的關係,誰決定誰。這又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如何處理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從你認為的出發,還是從實際出發?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與80後創業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