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農人小雄

    水稻是中國的主要農作物之一,在眾多地區均有種植。然而,在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水稻雜草稻的問題。為了有效地控制稻田雜草稻的危害,本文針對水稻雜草稻的發生特點、危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了總結,

    1、形態特徵

    苗期雜草稻出葉快,分櫱多。拔節後。雜草稻植株生長迅速,株高明顯高出常規粳稻品種,葉片較長、寬,葉色較淡,株型鬆散。成熟期考察,雜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種稍高或相仿,分櫱成穗多,抽穗期早5—7d,上部3張功能葉均比常規粳稻長且寬,功能葉衰老速度快。田間直觀印象是葉片寬,葉色淡,繁茂性好,長勢類似雜交秈稻。雜革稻的莖稈以綠色為主,有部分呈紫紅色,少部分雜草稻出現分離現象,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也出現了大青棵。雜草稻穗型較大,每穗粒數較多,彎穗型,稻粒細而長,有芒,千粒重較低,灌漿速度快,落粒性極強,邊成熟邊落粒。穀粒黃色或黃褐色,糙米(種皮)呈棕紅色或瑪瑙色,米質適口性差。據調查,雜草稻平均穗長21.94cm,比常規粳稻長7.66cm,每穗總粒數平均為153.9粒,比常規粳稻多50.25粒,千粒重為22.83g比常規粳稻低3.64g,落粒率73.7%—96.5%,比常規粳稻高56.36%。

    2、危害

    由於雜草稻前期生長旺盛、繁茂性強且早熟,在稻田與栽培稻爭光、爭肥、爭空間,抑制了常規粳稻的生長髮育,當田間雜草稻發生佔40%時,水稻成熟期就基本上被雜草稻.覆蓋,無目標產量的形成;加上雜草稻極易落粒.產量收成很低;部分未落粒的雜草稻與栽培稻一起收穫,因其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澱,影響稻米加工和外觀品質。據報道。黑龍江省僅稽生稻一項因品質下降而造成的損失,每年至少達3億。4億元;由於其具備了休眠性、落粒性、繁殖係數高等雜草特性,生育繁殖已脫離勞作控制範圍,一旦發生粥危害多年,尤其在直播稻田和不翻耕套播稻田,雜草稻數量成倍上升。危害日益嚴重。

    3、發生原因

    雜草稻早熟易落粒,成熟時種子落入田中.翌年條件適宜時萌發成苗,這樣年復一年,繁殖蔓延。但雜草稻迅速蔓延的原因.仍然與近年來栽培技術體系的改革是分不開的。隨著稻麥免、少耕技術的推廣應用.土壤耕翻次數明顯減少,耕翻深度也越來越淺,使掉落在田間的極少量種子能夠生存繁衍:而麥套稻田和直播稻田則給常規粳稻和雜草稻提供了同樣的適宜環境,使雜草稻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而跨區機械作業和種子調運過程中混入的極少量雜草稻種子,是雜草稻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4、防治措施

    根據各種雜草的發生特點,對水稻移栽本田雜草的化學防除,當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後期。通常是在移栽後的前(初)期採取土壤處理;以及在移栽後的後期採取土壤處理或莖葉處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後10天),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為主;中後期(移栽後10-25天)則以防除扁稈藤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為主。具體的施藥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後前期和移栽後中後期3個時期進行。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劑,除要求必須撤幹水層噴灑到莖葉上的幾種除草劑外,其他都應在保水條件下施用,並且大部分藥劑施藥後需要在5∼7天內不排水、不落幹,缺水時應補灌至適當深度。排草淨、惡草靈、丁惡混劑和莎撲隆,在移栽前施用最好。水稻移栽前用除草劑,多是在拉板耮平時,將已配製成的藥土、藥液或原液,就混漿水分別以撒施法、潑澆法或甩施法施到田裡。撒施藥土的用量為20kg/畝,潑澆藥液的用量為30kg/畝。移栽後前(初)期封閉填表的處理方法,已被廣泛應用。移栽後的前期是各種雜草種子的集中萌發期,此時用藥容易獲得顯著效果。但這一時期以恰是水稻的返青階段,因此使用除草劑的技術要求嚴格,防止產生藥害。施藥時期,早稻一般在移栽後5∼7天,中稻在移栽後5天左右,晚稻在移栽後3—5天。此外,還應根據不同藥劑的特性、不同地區的氣候而適當提前或延後。藥劑安全性好或施藥時氣溫較高、雜草發芽和水稻返青紮根較快,可以提前施藥;反之,則適當延後。施藥方法,以藥土撒施或藥液潑澆為主。大部分除草劑還可結合追肥拌化肥撒施。水稻移栽後的中後期,如有稗草和莎草科雜草及眼子菜、鴨舌草、矮慈菇等一些闊葉雜草發生,可於水稻分櫱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劑進行防治。

  • 2 # 農家小陳和朵朵

    水上漂(眼子菜)以地下莖越冬。防治適期應在插秧後15天,此時根莖萌發,萌葉尚未繁殖。新的越冬芽尚未形成,極易殺死。據我省及吉林、雲南等地試驗,單用二甲四氯或與五氯酚鈉混用,對水上漂有明顯的滅草效果。如丹東五四農場於水稻分櫱末期每畝施二甲四氯0.7~1.5兩.防除效果達83%以上

  • 3 # 辣椒姐的鄉村日記

    稻田水上漂(眼子菜)以地下莖越冬。防治適期應在插秧後15天,此時根莖萌發,萌葉尚未繁殖。新的越冬芽尚未形成,極易殺死。單用二甲四氯或與五氯酚鈉混用,對水上漂有明顯的滅草效果。水稻分櫱末期每畝施二甲四氯0.7~1.5兩.防除效果達83%以上。

    稻田上漂又稱眼子菜、牙齒草、“貨郎蓋”、鴨嘴草,稻田區分佈很廣,是一種多年生惡性雜草。水上漂葉片浮在稻田水面,既降低水溫、土溫,又消耗土壤大量養分,受害水稻葉黃而細弱,不擴權,減產嚴重。

    如何防治:

    眼子菜,又稱案板芽、水上漂。系眼子菜科眼子菜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是為害水稻生產的惡性雜草,它可透過根莖和種子繁殖。由於該害草生活力強,人工薅除費工、費時,效果不佳,很難達到滅草增產的預期目的,特別是在冷浸田、冬水田中滋生繁殖的眼子菜,常造成水稻的產量和品質,重害田將減產30%以上。採用化學藥劑防除,有除效高、成本低、節時、省工的優點,只要正確掌握化除技術,適時施藥,就能達到不傷秧苗只殺雜草的預期目的。採用化除每畝可節省耘田勞為5-10個,增產稻穀10%以上,同時對野慈姑、四葉萍、水綿等其它多年生雜草亦有良好的防效。

    摺疊施藥時期和方法

    眼子菜通常在水稻分櫱盛期至末期(栽秧後20-30天),牙齒草基本出齊,大部分葉片由茶色轉為綠色時是施藥的最佳時期。因此,適時準確地施藥是保證藥效的關鍵。施藥採用淺水層毒土法均勻撒施,施藥後7-10天內保持淺水層7-8釐米,不能放"跑馬水"。若田水乾了可適當緩緩補充。施藥後15天內不能下田攪動泥層或薄草,也不能讓鴨子下田,以免發生藥害。

    摺疊農藥的選擇

    眼子菜每畝每次用藥量,可任意選用以下一種,但應注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熱區,用藥量應酌情減少,取下限數(即最低量)。

    ①50%的威羅生(排草淨)乳油100-150毫升;

    ②50%的撲草淨可溼性粉劑70-90克或25%的敵草隆可溼性粉劑70-90克;

    ④50%的撲草淨可溼性粉劑50克,加50%的殺草丹乳油150克;

    ⑤50%的撲草淨可溼性粉劑50克,加26%的敵草隆可溼性粉劑50克。以上任選一種除草劑,拌細潮土30-40千克均勻撒施即可。

  • 4 # 豫鄉苗苗

    稻田水上漂在我們這有一個別名叫(眼子菜)以地下莖過冬,說起這水上漂農民朋友都應該熟悉,大家都對它相當痛恨。

    1.它會搶稻田裡水稻的營養,導致農作物生長不良,造成水稻的產量和品質,重害田將減產35%以上。

    2.水上漂生長密集繁殖快,會造成水中氧氣不足,如果結果不清理,來年又會生長更多。

    瞭解水上漂它的危害了,那麼想要除去要在插秧後半個月左右,此時根莖剛萌發,尚末繁殖,新的過冬芽還沒形成,比較容易殺死,這一項試驗在大部分地區試驗過,效果顯著。

    藥物用法:單用二甲四氯或五氯酚鈉混用,對水上漂有明顯的滅草效果,每畝施二甲四氯0.9一2兩,防草除草效果可達85%以上。

  • 5 # 何家小飛

       水上漂(眼子菜)以地下莖越冬。防治適期應在插秧後15天,此時根莖萌發,萌葉尚未繁殖。新的越冬芽尚未形成,極易殺死。據我省及吉林、雲南等地試驗,單用二甲四氯或與五氯酚鈉混用,對水上漂有明顯的滅草效果。如丹東五四農場於水稻分櫱末期每畝施二甲四氯0.7~1.5兩.防除效果達83%以上。牡丹江地區農……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小黑戰記》豆瓣評分很高,為何票房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