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K原創

    如果條件允許,您又非常樂於帶孩子的話,就不要考慮上班的事情了。畢竟帶孩子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自己的孩子交給誰你會放心?多瞭解一下相關方面的的知識,科學帶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積極的影響。

    實在不行,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就只能選擇上班了。沒有物質生活的保障,什麼都是空談啊

    我家的經濟條件就很一般,當時我媳婦剛生完孩子,我們就商量了一下,最後的結果就是媳婦在家照顧孩子,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媳婦才回去工作

  • 2 # 藻品

    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種兩難境地也許是橫亙在所有職場媽媽心中的刺!

    以我過來人的經驗,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帶孩子,僅憑夫妻兩人帶孩子,又想工作表現突出,又想孩子帶的優秀,幾乎不可能。不是沒有,也許會有,太少了,有也是個案,不具備普適性。

    工作和家庭是無法平衡的,正如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男權社會給女性築建的神壇,如果你非要登上神壇,那最後的祭奠品只能是自己的血淚和身體。

    有一本書我很喜歡,推薦給你看。

    這本書叫《我們為什麼不能擁有一切》,作者安妮-瑪麗·斯勞特,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首位女院長,曾出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是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左膀右臂,被譽為“美國第一職業女性”。

    作為一名在職業和學術事業上均取得豐碩成果的美國第一職業女性,安妮-瑪麗·斯勞特卻以自身的經歷和故事,向社會發聲:無論女性如何努力,她們不可能同時兼顧成功的職業生涯和圓滿的家庭生活。說白了,工作和家庭的雙贏,就是個美麗的大餅!

    我們來看看安妮-瑪麗·斯勞特是如何論證這個事實的:

    1、職場女性很難得到配偶強有力的家庭支援。

    安妮-瑪麗·斯勞特認為,夫妻雙方,但凡一方取得工作成就,那一定是建立在另一方為家庭全心付出的基礎上,可是女性和男性相比沒有優勢。

    她說:“男人們之所以能幾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事業,幾乎毫無例外地是因為妻子或伴侶對他們選擇的鼎力支援。她們全職照料孩子、處理家務,或承擔起絕大部分家庭責任。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結構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而“很多在事業上登峰造極的女性,仍然承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家庭責任,其婚姻關係毫無平等可言。”

    安妮-瑪麗·斯勞特強調自己取得的工作成就與丈夫安迪全心照顧家庭和孩子分不開,但男主內的婚姻模式很脆弱,第一是男人通常無法接受伴侶的成功,第二是社會認為居家男人是“事業上的失敗者”,這使得職場女性想像男性一樣在職場毫無顧忌地勇往直前,變得非常困難。

    2、社會不重視“關愛”。

    “關愛”通俗點講就是“照顧人”、“付出關心和愛”的意思。

    安妮-瑪麗·斯勞特認為社會是對關愛者是歧視的,“如果你所做的,不過是照顧他人——一項並不比賺錢更重要、更關乎人類生存的活動,你就不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了。”

    安妮-瑪麗·斯勞特舉例說明:“如果一位事業前景光明的年輕女律師或女銀行家,決定暫時停止工作一段時間全職照看孩子,她很快就會在競爭最高職位的博弈中被淘汰出局。如果她完全停止工作,她用來照顧家人的那段時間將會是未來求職簡歷上的一個汙點;當她想重新進入職場時,她將很難掩蓋或解釋清楚這個漏洞。”

    作者就“照顧人”繼續舉例:“在我們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全國女性在家庭中完成的數以萬億小時計的照顧家人,料理家務卻沒有酬勞的工作從未被計算在內。在這兩種情況中,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關愛工作完全無足輕重,儘管這對老人、病人的尊嚴和福利至關重要,儘管這對孩子大腦發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可獲取。”

    全職媽媽沒有勞動報酬,醫院的護工收入低廉,這些事實都證明,社會認為:關愛家庭者的價值比掙錢養家者的價值更低一些。

    如果拿一個投行經理和一個全職媽媽創造的價值相比,大家通常認為投行經理更有意義,價值更高。可是“管理金錢真的比照顧孩子更困難嗎?”安妮-瑪麗·斯勞特認為,“從經濟學來說,關愛是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而人力資本是我們整個社會最寶貴的財富。”

    其實,我們國家留守兒童群體犯罪頻發,已經說明這個問題了:人比錢重要!

    安妮-瑪麗·斯勞特坦誠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她一向支援女性在工作上要與男人抗衡,她看不起以家庭為重的女性。她擔任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時,雖然有丈夫全力支援,但仍然無法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這時她才開始審視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問題,經過考慮,她最終選擇家庭,辭去司長一職。

    安妮-瑪麗·斯勞特用自己親身經歷證明了女性想達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併為之前自己視角的侷限性感到慚愧。

    (作者鼓勵女性向前衝時,是站在家庭條件優越、受過良好教育、白人女性的位置上看,並未考慮到大多數生活在底層的女性,是無法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

    針對女性的困境,安妮-瑪麗·斯勞特也給出措施,比如社會要給職場媽媽、居家爸爸更寬鬆的環境,公司可以實行彈性工作制,提高對關愛者的福利待遇等等。在這些建議中,我認為最具有可行性的就是“階段選擇”。

    安妮-瑪麗·斯勞特發現,想兼顧事業與家庭,就要自己當“老闆”,越早成為老闆,就越容易兼顧二者。她獲得終身教職,是普林斯頓大學院長,能靈活掌握自己的時間,單位和孩子學校很近,能自由穿插在二者之間,只是後來去華盛頓擔任司長,失去自由,就陷入工作家庭失調的泥潭中。

    對於暫時不能成為領導者的女性,安妮-瑪麗·斯勞特建議拉長職業生命,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在人生各個不同的時間段做不同的事情,比如這段時間家裡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那就把重心放在家庭,度過間隔期,再回歸工作。

    安妮-瑪麗·斯勞特同時強調“寧願推遲,也勿退出”。她說盡量不要中途退出職場,可以推遲職業晉升,設想自己事業在五十五歲或六十五歲時達到巔峰。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並不是作者的看法和建議讓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頂,而是我這些年來思考的關於女性、關於平衡、關於全職、關於自身定位的一些問題,在此書中得到一一論證,我自己在內心琢磨的想法,竟然和美國第一職業女性的觀點不謀而合,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比如關於工作和家庭平衡的問題,我早在實際經驗中得出是個偽命題。就拿我最簡單的早晨時間來說,邊看書邊做飯就很難平衡,二者若同時進行,大部分都是飯煳掉了,如若飯沒煳,那我的書一定讀得不用心。

    比如提高關愛者待遇問題,我一直在琢磨這個事情,研究全職媽媽的社會價值。當然也許大人物琢磨這個事情,比我琢磨更有意義!

    再比如階段選擇。四十歲時,我讀了松浦彌太郎的一本書《給40歲嶄新的開始》,深受啟發,我的願望是希望七十歲的自己成為一瓶陳年拉菲!

    一個人只有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最大發揮自身優勢。認真思考蓋洛普的優勢識別後,我在讀書、寫作、攝影、園藝、美食、畫畫、旅行等眾多愛好中,選擇寫作為今後的方向。寫作是我的優勢,也能讓我更自由地照顧家人。

    《聖經》說,你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開門。在我確定寫作為方向的當年,就得到平臺約稿的機會。

    雖然目前寫作尚不能養活自己,但是我知道,我會為之奮鬥,因為熱愛,因為我想自己的生命能發光。

    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些事情,有些痛,你經歷過了才會知道!

  • 3 # 熙姐呼弟媽咪

    這問題提的!上班的寶媽哪個不是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我家倆娃,一個三年級,回來要看記事瞭解作業佈置情況,督促她儘快完成和吃晚飯,二娃在此間隙中一起四五閱讀或者上半小時思維網課,晚飯後提醒大娃彈琴練視唱,二娃則由阿姨帶著去外面遛彎,黃金一小時拉開帷幕,這一小時內需要和大娃一起刷英語世界背單詞討論數學題和練習寫作,一小時後二娃歸來三人一同洗澡,收拾停當大娃自主閱讀二娃開啟繪本故事親子共讀時光,間或練習英語對話,九點半左右滿室俱暗,各自回房就寢,自此,母上大人才可以躲在客廳帶好耳機開啟Ipad,啃雞爪喝啤酒。刷劇看手機

    忠告是:娃和自己都重要,提前安排部署,別忘了忙裡偷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爾被罰出場之後,勇士替補席樂開花。考辛斯、KD大笑,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