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克觀察
-
2 # 健康養生老白貓
目前特朗普有顧忌,是戰還是和都兩難。原來我料定不會戰,是因為雙方都不想戰,現在形勢變了,一方面,特朗普走錯一步,盲目神經病發了似的竟把精神領袖列入黑名單,從此關閉了和談大門。另一方面,國內意見不一,反對派大力攻擊,勝選難度很大,逼迫特朗普鋌而走險,會失去理智開戰,以集中吸引國內注意力。
下一步要調兵遣將,準備開戰。我們拭目以待。
-
3 # 華眼觀世界
美對伊擊落美全球鷹無人機後以博爾頓為首的主戰派:力主對伊朗開戰,特朗普極不情願的批准了,但在開戰前最後十分鐘又突然決定停止戰爭行動,維持了目前不戰不和狀態。主戰派和主和派在對伊問題上吵吵鬧鬧以至於使特朗普險些違背了自己一貫主張極限施壓、兵不血刃使伊朗屈服的政策。凡是稍有頭腦的人都會清醒看到美國發動了對伊朗戰爭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就伊朗的軍事實力遠在當年伊拉克之上,而伊朗背後又有許多國家特別是幾個大國支援。過去凡美國發動戰爭必有一堆盟國參與,但現在盟友們不但不支援,甚至歐盟二十八國宣告反對美對伊動武!發動對伊戰爭的理由是不許伊朗擁有核武,但伊朗人家明確宣告永遠不會想去擁有核武,因為這不符合教會的宗旨。在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發動一場名不正言不順的戰爭,那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要遠遠超過歷次中東戰爭。想想開戰後成千上萬傷亡的美軍士兵,想想那數以幹億、萬億的美元開支,想想深陷泥潭不可自拔的悲慘狀況。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會去冒這個險嗎?而且上臺前後特朗普就對美國曆屆政府在中東花費數萬億美元,犧牲萬幹名美軍士兵而一無所獲而大加批評,並保證上臺後要撤回美國在世界各地駐軍,不再當沒有任何利益的世界警察。而這次如果真爆發了戰爭顯然違背了特朗普的初衷。而接下來2020年美國又要總統大選了,對伊宣戰容易,可是結束戰爭可就沒有時間表了。無論是打勝或打輸美國都付不出這麼大的代價,因而明年總統連任在反對黨攻擊和民眾反戰示威聲中很可能失敗。這真是忙裡忙外空歡喜,到頭來為了他人做了嫁衣裳!所以特朗普是絕對不會發動戰爭做這賠本生意的。而他的團隊主戰派博爾頓為首的一些人力主對伊宣戰可不是為了特朗普的政策考慮,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考慮,為了他們自己的名聲,當年幫助布什策劃了伊拉克戰爭,現在博爾頓又要策劃對伊戰爭,他們的戰爭計劃得到了部分美國好戰人士的支援。至於戰爭後果,以及特朗普是否還能連任下一屆總統那可不是博爾頓關心的事。這也就是特朗普一再批評博爾頓誤導了自己的原因,博爾頓的被辭職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
4 # 梅絲露
白宮當前鷹派鴿派爭著出頭,特朗普自己主意一日三變,難以琢磨。美國整個國際政策一片混亂!
特朗普一邊違約退出《伊核協議》,一邊又要東北亞的年輕對手相信只要放棄核武器,美國就會能信守諾言,做到“和平相處”;特朗普一邊和東亞大國在貿易上左衝右突,一邊又要求人家在東北亞幫著出力使勁;美國一邊對著歐洲盟國揮舞鋼鐵關稅大棒,一邊又要聯合歐洲對付亞洲崛起;一邊取消印度的最惠國待遇,一邊又希望拉攏印度對東亞實行合圍。特朗普就是這樣在自己創造的一片混亂政策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在伊朗問題上,特朗普到底是要推翻伊朗政權,還是隻要伊朗放棄核武器?或者要伊朗放棄導彈開發計劃?又或者,只要伊朗同意和美國談判,給美國一個臺階下,特朗普就會接受所有的條件?
特朗普自己的團隊說不清,全世界的國際政治觀察員看不懂,說不定七十多歲的特朗普自己都沒想明白。
美國現在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沒招想招!反正特朗普的團隊沒有一個清晰的國際政策。
-
5 # 閒情散人1
時至今日美國同伊朗的對峙可謂是空前的緊張,美軍在伊朗的家門口列開陣勢虎視眈眈,真的到了劍抜弩張的地步。可是他們兩國到底能不能真打起來?這是目前全世界都非常關注的話題。
其實造成今天這種緊張局面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特朗普自己。主要起因是美國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了伊核協議。就這樣經過多國共同的努力好不容易達成的伊核協議,卻被特朗普輕而易舉的給撕毀了。美國又重新開始了對伊朗的髙強度制裁。美伊之間剛剛看到的一點和平曙光就這樣被特朗普葬送了!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已經用盡了各種制裁手段對伊朗進行打壓,就連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也未能倖免。美國政府已經是黔驢技窮,再也沒有什麼牌可打了。倒是伊朗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以守為攻,以逸待勞,輕鬆應對。
-
6 # 幸福地帶2
美國的國內最高層,一直對伊朗的政策爭論不休。有人認為應當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也有人主張以軍事的方式來進行解決。當然,軍事的方式就是對伊朗開戰,而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因此而面臨的問題,這將會是無法估量的。所以,特朗普一直反對對伊朗動武。
特朗普曾經公開指出,有人想將他引入戰爭,而有人指的可能就是博爾頓和蓬佩奧等極端的鷹派人物。
現在的美國和伊朗的軍事對峙,已經陷入到了僵持階段,而美國想要破解這個僵持階段,首先,就應當向伊朗釋放和平的訊號,如果說不是這樣,那麼,美國和伊朗的軍事對峙僵持,還將繼續下去。當然,如果美國和伊朗的軍事對峙,長此僵持下去,對美國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就現在而言,特朗普對伊朗問題仍然是猶豫不決的。對伊朗是戰?還是和?特朗普自己的心裡都沒有底。所以,特朗普也不知道該怎麼樣?而特朗普更願意聯絡更多的國家,對伊朗進行更加嚴厲的極限施壓和制裁。但是,這種效果是非常微妙的,或者是不起了什麼多大作用的。
而要緩和和徹底解決伊朗問題,個人認為,特朗普仍然需要拿出勇氣,下定決心,做一個明確的選項。否則,長此猶豫下去,是對美國而言,非常的不利的。
回覆列表
在目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宣佈正式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的情況下,為了助力選舉,美國對伊儘管可能存在小規模摩擦,但大規模動武基本沒有可能。而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團隊在對伊朗問題上一致同意對伊施壓,只不過力度與方式存在分歧,所以看似對立但是在制裁伊朗的方向上是一致的。
在伊朗擊落美軍無人機以後,美國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以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為代表的報復打擊論。這一派主張美國地位不容威脅,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不可接受。據信在早些時候特朗普決定對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進行報復性打擊的時候,就曾受到博爾頓的影響,不過好在最終宣佈撤回命令,避免事態擴大。在之後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特朗普直言不諱的表示博爾頓的主張過於強硬,已經影響他自身的決策。
另一種則是以國務卿蓬佩奧、眾議院議長洛佩西為代表的剋制制裁論。這一派主張雖然美國受到挑釁,但是在目前環境下應避免捲入軍事衝突的無底洞,轉而以加大經濟等手段進行制裁維護自身形象。所以特朗普在決定報復伊朗後,經過蓬佩奧的影響以及美軍高層的評估,最終選擇傾向剋制制裁而撤回打擊命令。
儘管美國內部對伊朗的打擊方式與力度有分歧,但是制裁伊朗的總基礎是一致的,最終還是需要特朗普本人拍板。
而對於特朗普來說,目前還是比較傾向於剋制制裁。
首先,目前他已經決定參加2020總統大選,所以為了獲得大選民意,未來一段時間特朗普的主要方向將是迎合選民。而選民的主要關注點在於美國國內事務,至於國際事務則是次要,這就決定了未來美國政府將著重解決其國內問題,而在國際事務中趨緩的整體態勢。所以在無法速戰速決的情況下,伊朗問題用軍事手段解決不符合美國利益。
其次,特朗普本身商人出身,對於事務的處理向來是謀求投資小回報高,換在政治領域就是透過恫嚇、訛詐、制裁達成利於自身的目的。現在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雖然沒有打垮伊朗,但是也達到了特朗普遏制伊朗影響力、維護中東盟友利益的心理目標,這種方式成本小,但是回報可觀,自然是未來特朗普謀求的主要方式。
所以未來不論美國政府國家安全團隊如何產生分歧,只要制裁伊朗的大方向不變就都好辦。至於對伊何去何從,特朗普最終還是偏向於經濟制裁,而非軍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