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活生
-
2 # 竹隱閒士
這算遺棄?還是身不由己?
網上隨意搜尋“身不由己”,有了如下“異地戀”故事。照單全收實錄如下:
“我和她,在一起1500天的時候,終於提了分手。我很愛她,她也很愛我;我們整整哭了一個晚上沒睡著。我是浙江的,她是遼寧的,我們倆隔了大半個中國。
我們分開最主要的原因,第一,我不能跟著她去北方生活。因為大學期間我的父親得過腦血栓,而且兩年內復發了一次。我是單親家庭也是獨生子女,從小我爸把我養大,當時生病的時候連夜趕回去籤病危通知書你們是不知道我有多絕望!唯一的親人,所以我是必須要回南方工作回去照顧我爸的;我爸一個人我肯定放心不下。第二個原因,她不能來南方。她雖不是獨生子女,她有個弟弟、有個妹妹。但是她爸始終不同意她遠嫁,怕她受委屈,堅決拒絕去南方。她爸很寵她,如果我過去北方還可能同意我們倆,但是原因我剛剛也說了我不可能去北方的。
她說我沒有錯,應該照顧爸爸的。所以為了各自不耽誤 ,最終決定和平分手。那晚不知道哭了多少遍;我實在是難以接受被這種現實擊敗的痛苦。但是我身不由己,我不願意她因為我和家裡人撕破臉皮;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不會幸福。因此彼此放手,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一個恩愛男女無奈分手的故事。男人說他“身不由己”!
提到男女無奈分手,我想起古賢韓非子的一個寓言:
有個衛華人在女兒出嫁的時候鄭重教導說:“你嫁過去之後,一定要找機會多積攢些私房錢財。為啥呢?你看這社會,做人家的媳婦被遺棄回孃家的太多太多啦!不被遺棄,夫妻能夠白頭偕老的實屬僥倖,太少太少啦!”老爸潛臺詞是“現實所迫、身不由己”!
他的女兒到了婆家後,果然拼命積攢私房。婆婆一看,這哪是來過日子呀?簡直是來抄家啦!嫌該女子私心太重,於是把她趕回了孃家。
我想該女子帶著私房錢回孃家一進門,一定會撲進老爹懷裡說:“爸呀,您太英明瞭!事先就料定這結果了。”其實,設身處地想一想:婆婆才真是“被逼無奈、身不由己”。再深入一步思考:“多年媳婦熬成婆”,老太太怎麼就那麼不理解人呢?兒媳婦不過是怕被遺棄而已。能卸下她的心理恐懼,也就沒這悲催結局啦!這婆婆水平不夠。也不是什麼“身不由己”!
人世間的所謂“身不由己”,大多數都是這一類。第一例異地戀分手看不出有多少“身不由己”。本來,“兒大不由娘”,女方有弟弟、有妹妹,難不成跟爹過一輩子嗎?再說男方,父親病勢沉重,來日無多。怎麼就不能克服一下短期困難呢?第二例《衛人嫁女》那個蠢爹的思維看似“現實所迫情不得已”。其實不過是“防敵成敵、防醜變醜”的古代版。
“身不由己”本意:身體不能由自己做主。引申意:指行為不能由自己支配;或者表達心裡不想這麼做,但實際情況、環境氛圍不允許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行事。表達一種被逼無奈的狀態。
所以,“身不由己”不都一樣。那麼,有哪些種類的“身不由己”呢?哪些是真的“身不由己”?哪些是可以解脫或者能預防的“身不由己”呢?
一種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比如,人們經常提到的“隨份子”。有的人明明自己的財力、家庭經濟狀況支撐不了,借錢舉債也要去隨行就市做人情,由人情世故、情非得已導致的身不由己。確實裡面有無奈、有心酸。但是也並非完全不能克服:假如,拋棄一些顧慮和雜念,拋棄對“不懂事兒”、“不合群兒”後果的恐懼和擔憂,你完全可以打破這種人為怪圈。不去“隨份子”。這也就不算是真的身不由己。 時下的“官場潛規則”、“酒桌文化”大多如此。
另一種是酒後失德、身不由己。有的人確實酒後無德,行為失控:打鍋摔碗、打爹罵娘、家庭暴力,甚至殃及四鄰。等到他酒醒以後又萬分懊悔,道歉賠償的戲碼不斷重複。但當時醉酒時確實不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也算是一種身不由己,但是這種“身不由己”值得商榷:明知道自己不勝酒力,酒後無德那為什麼不能控制喝酒、避免醉酒呢?不喝酒就不至於有這種酒後失德的“身不由己”的後果了。這本是可預防、可避免的身不由己!這就不算是真的身不由己。是應該遭到譴責的。
真正的身不由己是“人在船上、身不由己”:你下不了船,只好船到哪兒人就到哪兒!這是真的“身不由己”。比如說你生而為人,必須承擔起你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必須上養老、下養小,無可逃避。所以你必須要上學、要就業、努力工作、掙錢養家。而且,作為一個社會人還必須盡到的公民義務。要遵紀守法,按社會的行為規範、基本規則行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
是一種身不由己。你必須工作、貢獻社會然後才能取得自己的那份報酬;不能幻想不勞而獲 。另外,作為個公民最好還能做到見義勇為,盡一份“額外”社會責任。這是正能量的“身不由己”。是我們贊同和提倡的。
所以,“既在江湖上,都是命苦人”。多一點頭腦清醒,少一點“身不由己”!
-
3 # 少俠留部
身不由己:身體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為不能由自己支配。
看到這個四個字,第一個會想到的是: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這句話出自古龍: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寸心之爭,生死忘矣。什麼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裡有兒女情長,有恩怨情仇。任何人都有他最壓抑最痛苦的時候。也許這個人是個萬眾矚目的英雄,也許這個人是個家喻戶曉的名人,也許這個人不怒而威,光芒萬丈,也許這個人你每次見到他他都是那麼堅強,充滿活力,似乎一切都不能摧毀他擊垮他。但是他也有他脆弱的一面。堅強和脆弱本來就是一個人的兩面。正所謂: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
4 # 新芽寫作
人生在世,身不由己。
人不能獨存
凡人從來都不是遺世而獨立,在芸芸眾生中,被推著走,被浪拍到岸邊。
在一個沒有人的境地,處處都不方便,沒有音樂、沒有書籍、沒有交流,空空如也,時間也會過得緩慢,人在一個集體中才會有歸屬感,才會得到滿足。
人世的規則
要在世間生活,就要遵循世間的規則,宗教、法律、親情、男女有別……種種的規則約束著你,這些規則就像蛛絲,層層疊疊、曲曲繞繞,約束著你的手腳,身體雖然是自己的,但想要走過人世,必然身不由己。
打破規則
在我認為,從幼稚到成熟或許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懵懵懂懂,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時常碰壁,時常奮起。
第二階段:大徹大悟,安分守己,再也沒有胡思亂想,日復一日重複的生活。
第三階段:大智若愚,知道規則的殘酷,明白生活的真相,卻還是對生活抱有希望,人世間的遊戲本就在這兒,老子的道,規則要自己定!
雖身不由己,但我心痴狂,總要看些不一樣的風光!
回覆列表
理解成語先看本義體會意境。“身不由己”原意指身體不由自己掌控。
該詞最早見於南宋戲文《張協狀元》:“張協本意無心娶你,在窮途身自不由己。況天寒舉目又無親,亂與伊家相娶。”
我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梗概:張協趕考途中遭遇強盜,落魄時被貧女所救,張協便與她成親。婚後貧女剪髮賣錢為張協籌得赴京趕考的盤纏。
張協高中狀元后卻變了心,嫌棄貧女面容醜陋、出身貧寒,痴心的貧女千里尋夫只換來惡語和毒打。
後來貧女被大官王德所救並收為義女,又招張協為婿,夫妻二人歷經波折最終重歸於好。
這裡面張協的表現可謂忘恩負義,渣男無疑,在他的口中“身不由己”與貧女成親,是真的無可奈何嗎?當然不是,張協的選擇更多的是基於利用貧女使自己擺脫困境。
身不由己更多時候為自己的行為找的藉口。
另有《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中寫到:關公回到高阜去處,升帳而坐。群刀手押過於禁來。禁拜伏於地,乞哀請命。關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憐憫,誓以死報。”公綽髯笑曰:“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
關羽襄陽城外水淹七軍,抓獲于禁、龐德。于禁向關羽求饒,而龐德寧死不降。
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或者蓋不由己)這句話其實大家很常見,多用於表現戰爭中因身處不同陣營,而被迫對立廝殺的無奈。
同樣是為了言行所找的藉口,但這裡更偏向於受限於實際情況的束縛而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