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淼淼116902136

    哈哈,這問題問的,難道大家都沒病找病嗎?本身這問題我就不贊同。現在社會壓力大,家庭關係複雜,每個人可能都不同程度的有抑鬱或煩躁的症狀表現。抑鬱症的人隨著張國榮和喬任梁的死,已經被人們廣為了解了,而狂躁症我看更有隱蔽性,大家可能就會覺得他們是性格或脾氣的事,他們自己也基本拒絕承認頻繁的躁狂是病態的,反正達不到殺人砍人的程度就不是病。一樣道理,就算你得了抑鬱症,沒到自殘或自殺,可能在別人眼裡看來你挺正常的,就是偶爾的心情不好。其實要是真的抑鬱了,人本能的也會抗爭的,偶爾閃念想要自殺逃避,不過有家人有責任,理性思維會盡量把你往回拉。如果在能治癒階段,你的理念的一面勝利了,你就基本能夠迴歸自己正常的自己,不過畢竟生活是無奈的,要是有什麼事偶爾刺激到你,你還是會反覆的,就這樣反覆經濟危機一般迴圈著,這個階段外人看來你可能就是裝的了,你不可能去告訴所有人,你抑鬱了,你最嚴重時曾經看著窗戶就想從樓上跳下去。所以,請正確看待抑鬱症,可能症狀輕的人就想得了感冒,今天很難受,明天就好了,你不可能瞭解和理解別人的全部生活,所以可能他的抑鬱症可能就是不太嚴重又像感冒一樣反覆,沒有利益關係沒有好處,他裝給誰看啊。

  • 2 # 心理諮詢師四四

    抑鬱症經常被大眾誤解,很多時候大家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一些有抑鬱情緒的人,會誤認為自己的得了抑鬱症,是因為對於抑鬱症的不瞭解。

    你今天考試不及格,心情低落,明天要去春遊心情又好起來了,那個低落的情緒就是不是抑鬱症,如果你失戀了,每天買醉,昏昏沉沉,想死的心都有,每次看到分手的愛人,都無比心痛,這也不是抑鬱症。這是你的情緒波動,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比起來,持續時間短,恢復快。但是影響人情緒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的心境,這是和認知結構、價值觀念、人格特徵結合起來的心理狀態,它穩定而長遠。當抑鬱情緒影響了人數週或者多個月,並且整個人的狀態都已經進入到了很“不開心”的程度,甚至嚴重影響了TA的正常生活,這可能就是抑鬱情緒了,比如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分辨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最明顯的條件就是時間的長短。

    為什麼一些非抑鬱症患者在沒有被確診的情況下就自認為自己的得了抑鬱症呢?

    1 對於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混亂,“抑鬱症”這三個字在媒體上曝光度雖然越來越高,可是大眾對於它的具體認識還是缺乏的、不具體的。

    2 對自己的過度關注,有些時候,人對自己過度關注,會導致很小的一點病痛,被自己無形中誇大,再加上外界一些渲染,就容易產生恐慌的心情,產生比實際情況更為嚴重的自我認知。

    對於這類患者,應該予以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 幫助他們積極解決問題。

  • 3 # 遼瀋名醫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很多人沒有抑鬱症卻那麼說,其實不過是說自己有抑鬱情緒,處於心情的低潮期而已。

    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也是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舒緩情緒的壓力,給自己一個除錯調整的空間。希望觸底反彈,從逆境走出來,重新的戰勝困難,成就更強大的自己。

    當然,抑鬱情緒表現也是抑鬱症的一種外在的特徵,但真正是不是有抑鬱症,還需要經過醫生的專業判定,專業的測試,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很多人把抑鬱掛在嘴邊,反映出大家對真正患者所遭受病痛的一種無知。

    要知道,很多抑鬱患者都會發生抑鬱的早醒,也就是三四點鐘難以入睡,而且這段時間也是自殺的高發期。抑鬱症患者自殺率是很高的,而抑鬱情緒的人,卻往往根本不會觸及到這麼危險的境地。

  • 4 # 暖心理

    這裡大概有兩種可能,一是當事人不知道抑鬱症的概念到底是什麼,於是當感覺自己因為某些挫折而產生了抑鬱情緒時,就誤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抑鬱症,於是向人宣稱自己“中獎”了。順帶也就引起了別人的關注。人們對一些傳說中的只聽過卻未見過的東西充滿好奇,感覺那些東西很神秘,如果自己和那些神秘的東西之間發生了某些聯絡,似乎自己也將跟著變得不一樣了。這就好像,人格分裂是種很罕見的精神疾病,平常只能在文學作品裡或影視作品裡看到,而且還是管中窺豹般地見識到。但是不少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人格分裂的傾向,甚至向人宣稱自己就是人格分裂了。但是其實只是自己在不同的時刻會表現得不一樣,這充其量只是一種心理分裂,而且還是潛意識中的分裂,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但是因為獵奇,因為不知甚解,因為想要顯得獨特,突出自己,引起他人的注意,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描述。另一種可能也和希望引起他人關注的心理有關。因為,如果只是抑鬱情緒,甚至根本只是一時情緒低落,告訴別人,想要尋求安慰時,可能只換來一句:“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於是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溫暖與關懷。因為自己的情況不夠嚴重嘛。所以,要儘可能把情況說得嚴重些,這樣才能引起周邊人的重視,獲得心中期盼的關注與關懷。

  • 5 # 了凡心療愈

    抑鬱症在臨床上的定義是神經遞質攝取不平衡導致的心境障礙,根據國際通行的DSM5的診斷標準去對號入座,你會發現大多數人會認為自己患上了抑鬱症,這是因為抑鬱症跟傳統的生理疾病不同,它牽涉到心理層面,所以它不像是感冒發燒肺炎感染那樣客觀,基於它的心理因素,它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畢竟在成為抑鬱症之前它不過是一種情緒的描述。

    所以你沒有辦法驗證對方是否患上了抑鬱症,除非他去醫院做了心理評估而被確診了,當然也不排除疑病症患者,也就是高喚醒狀態的神經質與焦慮症併發的狀態,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的反應十分的敏感,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類人,比如被小狗小貓抓撓一下就擔心自己會不會因為感染狂犬病而死去,因為有過一次不潔性接觸就不斷懷疑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艾滋病,在自己的頭腦裡不斷誇大這種不合理的思維邏輯,從而讓自己處在焦慮的疑病狀態,一點身體的不適就會大呼小叫,好讓全世界都知道!

    除此之外,因為人們對於抑鬱症的誤解,認為抑鬱症就是精神出了問題,所以抑鬱症一般會給人帶來一點點病恥感,沒有人喜歡廣而告之自己的抑鬱症,除非是自己比較親密的人,那麼他們跟你透露自己的抑鬱症,是表示對你十分的放心,你能帶給他們安全感,而如果不是出於這種心態,有可能是為了逃避某種責任,但是你可以從他們的言行上很容易察覺出來,抑鬱症是持續的鬱鬱寡歡的是沒落的是沉淪的,好像是拖著生命在負重強行,跟情緒不同之處在於, 情緒是二元對立的週期,也就是說,人們可以自行在好壞情緒之間來回切換,可以自己走出來,壞情緒之後就是好情緒,好情緒之後壞情緒如影隨形,這就是抑鬱情緒。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方是你很重要的人,當他向你透露了自己患上了抑鬱症, 你也要引起重視,因為有時候人們為了掩飾自己會強裝歡顏,這就是常說的微笑型抑鬱症,如果你不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你根本不會將他們跟抑鬱症聯絡起來,這在我的心理諮詢生涯中遇到很多這種情形。

    有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畢業後從事保險工作,面對客戶的時候每天都保持Sunny開朗的笑容,但是一回到家就跟父母頂嘴,說自己有抑鬱症,父母不以為然,認為是不想工作而找的藉口,直到一天父母發現了她的遺書才感到事情的不對勁,可是向她的同事打聽,也沒有諸如情感糾葛之類的問題,這讓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在面對這種狀況也不能掉以輕心,關鍵就是要接納他的心態,不要一開始就武斷的認為對方在作妖。

    有時候這是很難做到的,他們可以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可一回到家就會伴隨吵鬧而矛盾升級,這其實就是“小我”的偽裝,透過偽裝獲得外界認同很高的讚譽,回到家就不需要偽裝,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對抗,而往往我們大部分的生命就浪費在這無意義的“偽裝”上。一旦處於對抗的狀態那麼對抗越強烈,反作用力就會越大,處在對抗中的兩個人,他們的情緒會一個比一個激動,聲調會一個比一個高,肢體語言一個比一個誇張,這種情況會出現在比較親密的人之間,透過言語上的攻擊貶低對方,進而試圖控制對方,而對方的“小我”絕不允許我們這樣做,而實際上如果愛一個人,我們就應該和他一致並接受他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做使用的物件,這種愛就是小我表現出來的共生性依戀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

    如果我們想要讓這一切開始改變首先得學會接納,只有徹底無條件不帶評判的接納自己的真實存在,我們才能夠有所變化,才能超越自己現有的存在樣式,小我只有在感到安全的前提下才會放鬆警惕,才會與心的本體和諧共存才會交出控制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滅亡後,故宮有好多珍貴文物儲存下來,明朝滅亡時文物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