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血栓形成被認為是導致腦梗、心梗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病理因素,血栓發生在哪裡,哪裡就會被堵,進而出現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因此,一直以來,對於血栓形成的預防,都是中老年人群關注的焦點。

    平時多吃魚能預防血栓、腦梗嗎?

    能食療就不吃藥,這是基礎的疾病防治原則。對於中老年人群而言,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預防血栓形成,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而魚類作為常見的肉食之一,頗受人們的喜愛。那麼,多吃魚是否能夠預防血栓、腦梗呢?

    1、多吃魚有助保護血管,預防血栓形成:相比於紅肉而言,白肉一直都是更健康的食物,尤其是魚肉。目前的研究公認,吃魚可以預防腦卒中和冠心病,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這主要得益於魚肉中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即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碳六烯酸(DHA)。

    其中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和心臟血流動力學,軟化和擴張血管,改善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減輕炎症反應,預防血栓形成等一系列作用。因此,常吃魚確實對於保護血管健康,預防腦梗、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有利。但是,常吃魚也是要有所節制的,不能過量,也得注意烹飪方式,少油炸、煎炸等手段,以清淡的蒸、煮、燉為主,少油少鹽少糖,正確食用才能起到魚肉該有的作用。

    另外,要注意選擇應以深海魚類為主。至於很多人選擇用深海魚油代替魚肉來作為 補充劑服用,王藥師也是不建議這樣做的。目前市面上魚油種類繁多,作為保健品,很難保證魚油的有效成分含量,也無法保證其效果。能吃魚就不要補充魚油,這是基礎的原則。而且,對於魚油,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是否存在效果尚且未明確。

    2、預防血栓的手段:除了多吃魚以外,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血栓形成的基礎手段,比如飲食上要注意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低鹽為原則,控制總熱量攝入的同時,也要注意少吃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戒菸戒酒;適度運動,每天進行30min的有氧運動;減輕體重,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保持充分休息;管理好個人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等,這些都是預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還需注意管理好個人血壓、血脂、血糖等健康指標,定期做詳細的檢查,以便及時干預。

  • 2 # 養髮專家宋久洪

    多吃魚 是有好處的 會對一些疾病具有一些好的作用

    但是食物只是輔助作用 不能當藥來吃

    還是要均衡的飲食 什麼都吃 身體更健康 才能遠離疾病

  • 3 #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適量的吃魚類有利於預防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包括血栓、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國內外的多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經常吃魚類,特別是海魚,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而較多的紅肉也不利於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一年一度的全球健康膳食模式評比中,位居榜首的是地中海飲食模式,近幾十年來的研究證明,地中海飲食是世界公認的健康膳食模式,它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部分癌症、肥胖、老年痴呆症以及降低全因死亡率,而地中海飲食中,肉類攝入以魚和海鮮為主,其他肉類相對較少,雖然這並不能完全證實攝入魚類有利於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這至少能說明魚類是健康膳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

    同樣,排名第二的DASH飲食,又稱膳食方式阻斷高血壓,是專門為高血壓設計的一種飲食模式,其中也強調了適量的魚類攝入,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高風險因素,控制血壓同樣有利於降低血栓、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之所以魚類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一是其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魚類中的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一定調節血脂、保護血管彈性、緩解血管炎症反應等好處。二是攝入了魚類,相對會減少一部分的其他紅肉類,過多的紅肉類攝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加速大腦的衰老。

    既然魚類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那吃多少合適?越多越好?

    最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確提出了魚類推薦攝入量每日在40~75克,每週280克~545g,魚類的推薦攝入量與其他肉類相同,也就是說,魚類佔總肉類攝入量的二分之一為宜。

    這裡還要特別提醒一下,我們吃魚類時的烹飪方法也是有講究的,不好的烹調方式反而會把促進健康的優勢變成弊端了,比如鹹魚、醃製魚、炸魚、煎魚、烤魚等等,不僅鹽的攝入量容易超標,煎烤中的油脂、產生的有害物質同樣不利於健康,過高的油溫還會使魚類中的有益脂肪酸變性,破壞原本的作用。

  • 4 # 只有營養師知道

    增加魚類,特別是海魚的攝入量的確是有助預防血栓或腦梗的,另外,還能預防多種心腦血管疾病,正是因為魚肉優點較多,所以膳食指南中也推薦每日的海產品攝入量在40~75g,但其實很少有家庭能做到每日吃魚蝦,很多家庭可能一個月都吃不上一次,咱們平時更喜歡的可能是豬蹄、排骨、燒雞燒鴨。一些愛好海鮮的朋友其實也並非愛吃深海魚,大家都衝著扇貝、生蠔、龍蝦、大閘蟹而來,而魚肉被放在了一邊,加上吃海鮮時啤酒的痛飲,這反倒是增加了心腦血管的風險。

    多吃海魚,那河魚海魚有什麼區別?

    內陸人群平時吃的魚大部分是河魚,如鯽魚、鯉魚、桂魚、草魚等等,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來說,其實更提倡吃海魚。無論哪種魚肉其實都屬於“白肉”,比起禽畜的“紅肉”來說,白肉類飽和脂肪含量更低,而擁有同樣豐富的優質蛋白,對於減肥、調理血脂的人群來說更加有利。兩者除了味道上有些不同,如內陸人群感覺海魚腥味兒很重,但其實沿海人群反倒覺得河魚土味兒較重,海魚還有更大的優點,就是它們脂肪更肥美,而這些脂肪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脂肪酸含量尤其豐富,對人體有重要意義,有助調理血清膽固醇,並預防多種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

    不飽和脂肪酸和預防心腦血管病變之間有什麼聯絡?

    不飽和脂肪酸和我們平時從油炸食物、膨化零食、蛋糕麵包等食物中接觸到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可就大有不同了。雖然飽和脂肪對人體沒有直接危害,但如果過多攝入會導致肥胖、高血脂的誘發;反式脂肪酸來自加工類食品,它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數量,升高膽固醇濃度,加重更多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發病機率。而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貢獻極大,它是無法自身合成的成分,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它們能維持細胞膜流動性、皮脂腺正常分泌、保護面板健康、合成多種酶;還有助抗炎、抗癌,調節血脂,穩定內環境。

    我們吃多少魚合適?

    既然從海魚中攝入的不飽和脂肪酸如此重要,我們怎麼吃魚合適?

    不一定每日都要有魚在餐桌,但一週至少應當保證1~2次魚類的攝入(280g~545g),特別是深海魚(如金槍魚、帶魚、三文魚等),有心腦血管疾病,缺乏深海魚攝入的朋友還可以購買一些優質的魚油產品,或ω3補充劑。

    魚肉的烹飪方式最好也清淡為主,如蒸、煮是較好選擇,一些魚的料理會塗抹澱粉油炸,其實這樣反倒增加飽和脂肪的攝入,也會損失魚肉中部分營養。還有一些魚肉是醃製類,其中食鹽含量較高,也不宜多吃。

  • 5 # 李愛琴營養師

    血栓、腦梗都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雖然導致結果大致相同,但是致病因素略有不同。都屬於腦血管意外。

    平時,多吃魚,特別是海魚,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EPA,DHA,n-3多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血漿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血脂異常,特別是高膽固醇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導致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素之一。

    預防血栓、腦梗,跟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人們的社會行為及生活方式,包括超重、肥胖、缺乏運動、不合理膳食、吸菸酗酒等都是危險因素。

    在不合理膳食中,比如高血壓的發生常常和食鹽的攝入量偏高相一致,血脂過高與膳食脂肪的攝入有關等等。所以改變不健康的行為與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是預防腦梗、血栓的基礎。除此之外,對各種疾病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等要按時服藥。

    經常吃適量的魚、少吃肥肉和葷油,爭取每週食用2次或以上,這樣有助於增加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對降膽固醇,預防血栓、腦梗有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做好網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