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林說

    李世民把佩劍扔給尉遲敬德:“房玄齡和杜如晦要是不來秦王府,那就殺了他倆!”

    這個情景記載於《資治通鑑·唐本紀》。

    房玄齡和杜如晦是李世民非常重要的謀士,不是到了火燒眉毛的緊急關頭,以李世民一貫禮賢下士的作風,是不會說出這麼決絕的話來。

    那麼,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什麼突然就要急急忙忙的滅掉秦王李世民呢?

    答案是,唐高祖李淵在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玩平衡玩脫了。

    自從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按習慣,李建成先生,就被當做"國寶"保護起來了。畢竟,這是未來大唐的皇帝,不能"輕涉險地"。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李建成領兵出戰的機會大大減少,客觀上造成,李世民的戰功大大高於李建成。

    而李淵為了不讓任何一方做大,就不斷地封賞李世民,直到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而這就導致了李建成和李世民身邊形成了兩大政治集團。

    關鍵是,這兩大政治集團根本毫無媾和的可能性。

    因為,李建成身邊的,都是關隴集團的老人。而李世民因為多年征戰,對地方勢力又打又拉,所以他身邊的多是收降或投靠來的新興勢力。

    代表的利益不同,政治上的訴求也就不可能一樣。

    這種態勢,李淵肯定是樂見其成的,雙方勢力互相抵消,李淵這唐高祖坐的美得很,直到,有個人,指著星星和太陽,說了四個字:太白經天。

    啥意思?咱們不解釋所謂天人合一啥啥的了。

    總之公元六二六年,太白金星在大白天的被看見好幾次。

    被吳承恩強行拉到《西遊記》裡客串了一把的傅奕指著金星和太陽說:哎呀,不得了了,看位置,看時辰,看形狀,看·······

    李淵:"閉嘴!說重點!"

    重點就是,這次的太白經天,被解釋為,李淵的帝位不穩,而替代他的,根據來自星星的提示,是秦王,是李世民。

    李淵一聽,毛了,咋辦?

    也不知道他咋想的,最終決定把這個"泡"捅破。

    李淵選擇把傅奕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了李世民!

    這就等於告訴所有人,我李淵對李世民,不放心了!

    這一來,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應,並最終失控了。玄武門之變應運而生。

    說完了李淵,再來說說似乎死的很冤,很委屈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這兄弟倆,自從知道李淵對李世民不放心開始,就各種作。

    李建成三更半夜的請李世民喝酒,喝到啥程度呢,

    沒喝多,請李世民喝毒酒。

    李世民命大,吐了三大口血。

    李淵的反應就是罵了李建成一句:以後別半夜請你弟弟喝酒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不能喝!

    這簡直是在告訴李建成,愚蠢,換個管事的辦法!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倆對李世民那真是又恨又怕。

    一會兒想著把李世民攆到洛陽遠離政治中心。

    事到臨頭,卻又害怕放虎歸山。

    然後就對李世民身邊的謀臣和猛將,

    比如房玄齡杜如晦,比如尉遲敬德等等等等。

    要麼拉攏,拉攏不成就各種陷害打擊。

    目的只有一個,讓李世民變成沒牙的老虎,沒有諸葛亮的劉備。

    而在李淵的配合和默許之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各種剪除李世民羽翼的活動竟然都成功了,成功了,成功了!?

    直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要在昆明湖殺掉李世民的圖謀被李世民知道了。

    李世民還在問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我該反抗嗎?是不是等他們動手,我再後發制人比較說得過去?

    把這一幫子謀臣們急的不要不要的,李世民還要拿出一個烏龜殼來算算該不該行動。

    謀士張公瑾進門就把烏龜殼扔地下了:刀架在脖子上了,還算個毛?!

    這才決定要搞玄武門之變。

    也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人家房玄齡和杜如晦說了,我們要遵守李淵的命令,不能和您再見面了。

    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這才拿著李世民的寶劍去做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思想工作。

    大意就是,行了,差不多了,秦王下決心了,你們也別故意氣他了。

    形勢是十分危急的,四個人還分開走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打扮成道士,

    悄沒聲的潛入秦王府。

    可以說,按《資治通鑑》的說法,李淵和李建成,李元吉逼著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按照李世民諸位謀臣的說法,

    不反抗,不僅整個秦王府的勢力會遭到滅頂之災,

    新生的大唐王朝,也會因為齊王李元吉根本和太子李建成不是一條心而分崩離析。

    所以,在這個強大的理由之下,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弄成什麼樣,都是被迫的,都是應該的,都是順應民意人心的。

    所以,事情結束之後,

    李淵說,孩子啊,我被建成和元吉給騙了,你受委屈了!

    而李世民則撲進李淵懷裡,

    這畫面,果然一家子的演技,都在水準線之上。

  • 2 # 方圓論壇

    殘忍?對敵人寬容才是對自己的最大的殘忍。如果你知道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對李世民做了什麼,想你會不會覺得李世民殘忍了。其實李建成和李世民不對付,這個很好理解,畢竟李世民是直接威脅到李建成太子寶座的人。而且李世民的功勞太大了,他的功勞大到連皇帝李淵都忌憚的地步,更別說太子李建成了,所以李建成為了壓制李世民,為了維護自己繼承人的絕對地位,他都勢必會打壓甚至弄死李世民。而李元吉對於李世民的種種怨恨就讓很多人不理解了。畢竟李元吉不論功勞還是地位都遠遠不如李世民和李建成,那他為何又那麼積極的要幫助李建成弄死李世民呢?

    李元吉和李建成以及李世民,同為親兄弟。為何李元吉非要分一個高低出來呢?一方面因為李元吉嫉妒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淵所有兒子中最厲害的一位,甚至連太子李建成都不如李世民,這讓心胸狹隘的李元吉十分的嫉妒。因此李元吉聯合了大哥李建成發誓要除掉李世民。另一方面李元吉也想要李建成和李世民鷸蚌相爭,他好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歷史上李元吉除掉李世民的意志甚至比李建成都強。有數次李元吉都差點兒殺了李世民,要不是李建成擔心影響不好,李世民或許早就被暗殺了。這也可以證明李世民對李元吉的恨有多深。

  • 3 # 史菌

    這個問題實際是個偽命題。

    玄武門之變是一場成功的政變活動,也是一場手足相殘的悲劇。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的關係,雖然是兄弟,更是政治上的死敵。李世民的成敗不光關係到他一個人的生死榮辱,也關係到秦王集團整體的存亡。一山不容二虎,在封建專制社會,爭奪皇位繼承權從來都是血腥而暴力的,沒有手足情深一說。

    客觀來說,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貞觀之治開創了大唐盛世。但是不消滅政敵他就難以上位,在這個問題上,李世民當機立斷,毫無婦人之仁。成王敗寇,如果當初輸的人是他,我們今天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將是完全不同的說法。就像我們覺得李建成、李元吉形象可憎一樣,很大程度上是史書極力醜化的結果。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在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援下,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並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 根據《唐創業起居注》,晉陽起兵是李淵本人的主意。但是《唐書》中卻說,這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事成之後立李世民為太子。孰是孰非,真假難辨。

    歷史,有時候就這麼好玩。

    秦王李世民當然也不是吃素的。李世民屢立戰功,威望日高,李淵先後封他為司徒(三公之一)、尚書令(相當於宰相)、中書令(亦相當於宰相),乃至無可再封時,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天策上將之職授予他,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李建成。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李世民的支持者一起形成了秦王集團,與太子黨相抗衡。

    雙方水火不容,形勢一觸即發。

    李建成、李元吉不知底細,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來到臨湖殿,二人察覺有變,掉轉馬頭準備返回。 李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搭弓射死李建成。 跟著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趕到,射殺了李元吉。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李建成身死,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此時,尉遲恭提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至此,政變以秦王集團的勝利而告終。

    李世民不殘忍的話,就得不到天下。

  • 4 # 沉墨I方之城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是有著充分的準備,其目的並不是刺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那麼簡單,李世民的終極目的是逼迫皇帝李淵。

    玄武門之變雖是李世民的陰謀,卻是李淵和李建成逼迫的。李世民本來在皇帝李淵面前誣告太子李建成與李淵的後宮有染,挑撥皇帝李淵與李建成的關係,沒成想到李淵要宣李建成、李元吉進宮與李世民對質。

    李世民本以為自己的誣告是皇室醜事,皇帝李淵肯定會顧忌皇家顏面,不會大肆宣揚,以此達到厭惡太子李建成的目的。李淵沒按常理出牌,既然你說太子與後宮有染,那大家都攤開了說,到底他與誰有染,怎麼染的,這就要了李世民的命了。

    皇帝不怕丟臉,秦王李世民卻怕丟命。

    要有行動才行,本來秦王在長安就不受李淵和李建成待見,李世民憑著軍功可以開府議事,手握重兵,這對李淵和李建成都帶來了威脅,李淵既想靠李世民幫其打天下,又要傳位給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肯定無法接受,命是我在拼,天下你來坐,誰也想不過。

    李淵宣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進宮對質,李世民謀劃的時間很短,在侯君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的支援下,下定決心就在那一天在玄武門埋伏殺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難道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萬事大吉了嗎?李世民沒有那麼傻,李淵也沒有那麼弱。李世民能夠殺自己的親兄弟太子和齊王,再殺個父親皇帝也沒什麼心理負擔。如果李世民在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後無法確保自己的地位,皇帝李淵在事後肯定會清算他,重新找個兒子來繼承皇位還是容易的。

    所以,李世民要做的不單是殺李建成和李元吉,關鍵是要逼迫皇帝李淵給予他比太子地位還高的權力。

    李世民的計劃很周密,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他帶領尉遲敬德等人進入玄武門埋伏,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城門後,玄武門關閉,三兄弟一場大戰,李世民和尉遲敬德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在玄武門外的府兵聽聞裡面的打鬥聲,傻子都知道發生了什麼,肯定要進來救援,同時還有人通知了太子的親軍和禁軍。大隊人馬直奔玄武門,帶隊的將領是大唐的名將薛萬徹和謝叔方。太子的人馬眾多,秦王的軍馬抵擋不住,如果讓太子援軍進入玄武門,就算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無法達到目的。

    因為,李世民還沒有做第二步:逼迫皇帝李淵。

    必須平息太子的親軍的反撲,這個時候尉遲敬德割下了太子李建成的腦袋,高舉其首級來到玄武門城樓,對太子親軍展示太子首級,告知其部下太子以死,救援太子沒有任何意義。

    太子親軍看到李建成已死,大勢已定,都一鬨而散,局面才被穩定了下來。尉遲敬德又提著血淋淋的刀找到了還在划船遊玩的李淵,說太子、齊王謀反,秦王已經平息叛亂,清皇帝李淵給予秦王掌管太子所有軍隊的權力等等,也就是變相的逼迫李淵承認李世民政變的合法性。

    李淵雖然無法接受李世民發動政變的事實,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將太子和齊王的兵馬歸於秦王府,確保了秦王李世民的地位。沒過多久,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稱帝。

  • 5 # 國史春秋

    縱觀玄武門之變的整個過程,不難發現,是李世民走了一招險棋。因為,同東宮正面較量,他勝算的機率並不大,所以只能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既然是險中求勝,自然會用到一些奇特的招數,如此便為李建成死去又被砍頭埋下伏筆。

    為什麼是險棋呢?分析便知

    一、就整體實力而言,李世民並不如大哥李建成。李世民手下將有尉遲敬德、侯君集,謀士有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可謂人才濟濟。而李建成手下有猛將薛萬徹兄弟,謀臣有魏徵等人,可謂是藏龍臥虎。

    另外,李世民雖暗藏了800忠義之士,以備不時之需,而李建成豢養了2000精銳枕戈待旦。因此,雙方如果擺開陣勢決鬥,李世民不可能是大哥的對手。

    二、玄武門之變前夜,李世民向父親李淵上奏說建成、元吉淫亂後宮。先不論此事是否屬實,但李淵肯定會召二人當面質問清楚,如此李世民便巧妙的佈下“引蛇出洞”之計。這才是李世民得以於玄武門佈局的關鍵。

    但是李世民面聖告密的舉動已經被李淵的后妃察覺。其中尹德妃、張婕妤等人就曾提醒李建成,說李世民有異樣的舉動,不可不防。但李建成並不認為李世民膽大妄為到於玄武門動手的地步,所以只是讓自己的人馬待命,並沒有採取可能出現變故而精準的應對措施。

    試想,如果李建成知己知彼,做好十足的準備,秦王府勢力必然灰飛煙滅。所以,整個過程是李世民在玩火,在鋌而走險。不過,李世民並沒有玩火自焚,原因就是李建成自信過頭。

    李建成認為,以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碾壓李世民,而且也料定李世民不敢在他上朝的路上設伏。事實證明,是李建成預估失誤,當他同兄弟李元剛到玄武門時,便被“狙擊手”李世民一箭封侯。李元吉見狀驚慌逃竄,李世民拍馬便追。

    既然李建成已死,李世民為何還要砍下大哥的人頭呢?

    其實不光是李建成,就連李元吉也被砍了頭。因為李世民靠秦王府的實力不能掌控局勢的惡化,只能用二人的頭顱來扭轉劣勢。

    原來雙方正在玄武門混戰的時候,李建成的隨從已經跑回東宮報信。所以,東宮2000人馬傾巢出動,很快將李世民的人馬包圍。由於實力懸殊,秦王府的人馬很快敗退,東宮人馬轉而圍攻秦王府,準備去端李世民的老窩。此時的東宮人馬並不知道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喪命,所以士氣很高,秦王府岌岌可危。

    幸虧尉遲敬德急中生智,想到了“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於是速迅將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砍下,然而飛身爬上城樓,拎著兩顆人頭向下大聲喊話。當東宮人馬看到兩位主人已經斃命時,立馬士氣大衰,驚駭之餘,大部分轉而逃竄。如此一來,局勢才得到控制,接下尉遲敬德才從容地去挾持李淵。隨後李淵下令東宮人馬停止拼殺,李世民大獲全勝。

    彙總主題:

    儘管李世民的這一招數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但是難免遭受非議,兄弟手足何至於此 。但是冷靜看待,如果李世民不採取這樣的特殊手段,自己的人馬必會被剿滅,就連自己的妻兒都不能倖免。因為,東宮人馬一旦攻入秦王府,肯定也不會手下留情。所以,李世民雖然心狠、殘忍,畢竟是無奈之舉。而宮廷權力爭鬥的本質就是拋棄了許多常人無法捨棄的東西。

  • 6 # 生活雜論說

    之所以能有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和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間早就水火不容。當時的太子是李建成,他認為李世民可能會威脅到自己坐上皇位,幾次設計想出掉李世民。李世民之在玄武門殺了自己的哥哥,才順利的登上皇位。

    玄武門事變是三兄弟最慘烈也是最後的交鋒。李世民和自己的親信,埋伏在了玄武門附近。然後就派人假傳聖旨,通知太子李建成,說是父皇要見他。李建成也預感到事情肯能有蹊蹺,帶著自己的弟弟去見自己的父王。兩個人來到玄武門看到了李世民,四目相對的時候,李世民拉弓射箭,一箭命中太子。太子死於非命。

    李元吉見了這種情況,調轉馬頭就想跑。這時候,尉遲敬德帶著人衝了出來,李元吉的馬被尉遲敬德的手下射中,從馬上跌下來。李世民的馬也受到驚嚇,李世民也從馬上跌下來,摔得很重。李元吉衝過來,準備用把李世民勒死。尉遲敬德一刀,就把李元吉砍死。

    知道里面發生了內戰,李建成的部下率領兩千人馬在攻城門,情況十分的危急。掌管玄武門衛兵的敬君弘出戰被殺,守門士兵面對前來攻城門的太子、齊王的部下有點寡不敵眾,太子的親信領副護軍薛萬徹決定攻打秦王李世民府邸。此時李世民的府邸沒有兵馬,李世民急中生智,下令尉遲敬德砍下李建成、李元吉首級,懸掛在門上。告訴攻城的將士,太子已死,眾人看見李建成、李元吉已經被殺死的時候,才紛紛逃散了。

  • 7 # Q小琪

    首先,李建成當時的存在就對李世民存在威脅

    其次,生長在帝王家,最終是要登上九五之尊的,在最高的權力面前也就沒有什麼親情可言

    最後,我們不能以現在的道德觀念去評價封建社會。在皇位爭奪上,很難有誰對誰錯,誰和諧誰殘忍之說。

  • 8 # 三十剛出頭

    震懾敵軍

    李建成與李元吉經過玄武門是沒有防備的,但李世民卻早已精心策劃。因此李建成突然被射殺後,他的部下馮立以及李元吉手下薛萬徹聽說玄武門有變後,立即率領人馬向玄武門衝殺過來,他們試圖救李建成與李元吉。

    雖然玄武門守將張公謹被李世民收買,此人有萬夫不擋之勇,但玄武門畢竟人數有限。而守將敬君弘和呂世衡出來與薛萬徹等人迎戰時,打不過而被殺死。馮立與薛萬徹一看玄武門攻不下,他們決定向秦王府進攻,這就讓李世很很被動,如果秦王府被攻下,李世民的正義性就打折扣。因此必須及時阻止二人進攻,於是就必須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進行震懾。

    實踐證明,李世民讓尉遲敬德割下李建成與李元吉的首級的確起到了震懾作用,李世民也收降了薛萬徹,甚至把妹妹嫁給她。因此,對於李世民這一動作,沒必要通過人性一面去質疑他,或者通過各種因素去分析他。

  • 9 # 搪瓷心境

    個人認為,那個事件,親情不能夠容納化解了,如果不能震懾住太子餘黨,還會有很多枝節,可能會有更多的傷亡,作為一個未來的聖明君主,這時李世民不會再顧及小家親情。

  • 10 # 嗔痴歷史觀

    涉及政治的歷史,總是變得十分殘酷,有時候讓人根本想不通事情為何會那樣發展,可是一切似乎又不得不那樣發展,這就讓人感覺實在是太有意思了。在眾多殘酷的歷史事件中,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兩的爭鬥,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有很多人十分好奇,為何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明明已經殺了李建成,還要把李建成的頭砍下來呢?實際上這個動作蘊含著很深的寓意,需要我們深入去了解整個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才能對其進行分析。

    毫無疑問,作為當時的皇帝,也是李世民與李建成的父親李淵,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的,為何這樣說呢?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李淵登基後的所作所為。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李淵在沒有登基稱帝之前,只要遇到什麼大事情,就喜歡讓李世民去解決。

    為此,李淵還答應只要自己成為皇帝,就讓李世民做太子,而實際上李淵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李建成成為太子,這無疑就是在食言,對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不予兌現,李淵究竟想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可是唐朝的發展離不開李世民,自己的皇權穩定又需要防著李世民,為了得到更好地權衡,李淵想出的解決方案就是立李建成為太子,這樣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制約李世民,達到穩定的目的,自己的江山也就不會輕易被拿走。

    這樣的如意算盤本來還是很不錯的,李建成成為太子之後,也確實對李世民的權力產生很多制約,可是隨之而來的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李世民不能公然與李淵叫板,但是李世民可以和自己的太子哥哥鬥智鬥勇啊。

    李建成與李世民的鬥智鬥勇

    李淵順利挑起了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之間的內鬥,李淵一開始覺得沒有什麼,只是一種政治遊戲而已,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當李建成與李元吉第一次想要藉助一匹烈馬送走李世民的時候,李淵不以為然。

    當李建成與李元吉派刺客去刺殺李世民的時候,李淵也不以為然,直到後來李建成與李元吉請李世民去喝酒,並且在酒裡下毒,李世民喝下之後吐血數升,李淵知道後沒有過多責怪李建成與李元吉,只是說李世民酒量不好,叫李建成與李元吉不要喊他喝酒。

    就在李建成與李元吉打算髮動昆明池之變送走李世民之際,李世民也周密計劃了玄武門之變,最終先李建成一步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無奈成為亡魂,李世民順利搞定李淵,得到太子之位。

    為何李世民殺了李建成,還要砍頭呢

    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之後,尉遲恭將李建成的頭砍了下來,有人不理解李世民為何這麼殘忍,都不能給自己的哥哥留一個全屍,實際上這件事情我們錯怪李世民了,砍下李建成的人頭,實在是形勢所迫,李世民不得已而為之。

    想要靠著武力去強制解決,顯然是不可能的,當時李世民所有兵馬加起來還沒有李建成的多,何況李建成還有李元吉的支援,要是硬拼,李世民肯定不佔優勢,當然不能輕易為之,所以必須採用智取的辦法,如何智取呢?

    古人作戰講究擒賊先擒王,所以智取的最佳辦法就是先讓李建成與李元吉的手下明白,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已經一命嗚呼了,他們是時候散去,要讓他們相信這是事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砍下來,讓部下看到人頭,自然也就相信事情真相了。

    眾人一看果然是自己老大的人頭,遂紛紛離開逃命去了,這就是人性,當已經發現現實如此殘酷之後,必然樹倒猢猻散,沒有誰會傻乎乎去送死的。李世民就是看清楚了這一點,藉助這個辦法巧妙避免了玄武門之變中的更多衝突,也因此讓玄武門之變得以迅速結束。

    結語

    帝王之間的過招,隨便一個動作,都是充滿權謀智慧的,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將會影響著很多人的命運,有時候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們在研究帝王之間的行為時,需要結合當時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得到更多準確的答案!

  • 11 # 老叄先生

    《資治通鑑》中有魯肅說孫權一句話,卿卻何往!把孫權說愣神了,孫權也想我去哪兒呢!魯肅分析說,全東吳的人都可以投降,唯獨你孫權不能投降!別人皆可活,像我這樣有才能還能個坐牛車的小官,弄好了可以做到太守,而你呢只有死!沒有別的路可走,劉綜就是現例!那麼李世民殺其兄也是當然了,不成則是李世民死!這裡的親親兄弟以退到生死的下面了!再用這些說事已無意義!砍其頭並拿到其父李淵面前,其目是震懾李淵,開始報告李淵還想斥責李世民,當看到尉遲恭戟上李建成頭時,李淵才醒,把權交給李世民,加封太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了沒有結婚,父母覺得我給他們丟人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