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V看歷史
-
2 # 一貳一橙
看三國的時候,總是會想著:如果劉備在東征的時候把諸葛亮和趙雲都帶在身邊,那是否能扭轉戰局呢?
在後來積累多一點認識後才發覺,劉備此戰本就是必敗之局,不要說帶諸葛亮、趙雲,就算是關羽重生也挽救不了。
天時、地利、人和,劉備三者都不佔第一說天時:劉備的想法不錯,從公元223年春天出兵東征,還特意安排了吳班、陳式為水軍,控制長江兩岸,動用了五溪蠻王沙摩柯的部隊,威脅東吳左翼,讓黃權率兵北上,牽制住東吳的江北軍隊。這些安排還算妥當,諸葛亮來了也做不出過大的調整。
可陸遜卻一直避戰,硬生生地把戰局從有利於劉備的春天,拖到了有利於東吳的夏天,最後因為酷暑難耐,劉備急於決戰才被陸遜捉住了破綻。所以除非諸葛亮有辦法逼迫陸遜在春天時就決戰,否則的話,劉備大軍依舊躲不過酷暑的侵襲。
第二說地利:雖說是敵國作戰,但荊州畢竟是劉備經營了數年的地盤,對其地理位置是有一定認識的。所以在戰爭的一開始,劉備軍隊可謂是勢如破竹,一路攻到夷陵——猇亭一帶。
夷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是長江上中游的分界點,水流湍急,地勢險峻,號稱“三峽入口”,也是因為這樣,劉備才不得已把吳班、陳式的水軍調上岸,改水陸並行為單路出擊,替陸遜解除了水路之憂。而且陸遜一路撤退到猇亭才停了下來,並堅守不出,把延綿數百里的山地全部留給了劉備,可以說夷陵的水、猇亭的山,是劉備夷陵慘敗的主要原因,這一點即使諸葛亮在也改變不了什麼。第三說人和:陸遜雖然名聲不顯,不受江東功臣宿將的待見,可孫權給予了他至高的權力:“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像朱然、韓當、徐盛這些老將都要聽從他的指揮,有著戰時生殺大權的陸遜,在夷陵之時可以隨心所欲地實行自己的戰略規劃。
而諸葛亮卻不行,因為當時軍隊的最高統帥是劉備,就是諸葛亮有多少建議,只要劉備不聽的話還是一紙空文,對戰局根本不會有所影響。何況戰爭一開始,東吳方面個個摩拳擦掌,都要和蜀漢幹一架,可劉備方面,諸葛亮、趙雲等僅剩的元勳都堅決反對征伐江東,最後一個留守成都,一個被安排在後方運糧。連劉備最信任的嫡系都反對他,更不用說其他派系的了,所以這場戰事一開始,劉備就已經失去了引以為傲的人和了。
劉備不但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勢,更糟的是,戰局從頭到尾都被陸遜看得透透的,而劉備卻是屬於走一步想一步,並沒有全盤計劃。或許劉備只是以怒興師,戰要打到什麼程度,打到哪裡,這些全部沒想過,就算把諸葛亮帶上,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炊了。
-
3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劉備東征吳國,如果諸葛亮隨行的話,歷史不會改寫。
首先,諸葛亮對劉備伐吳的態度是否定的,雖然從《三國志》記載中沒有看到諸葛亮勸諫劉備伐吳的記載,但是諸葛亮必然是反對伐吳的。聯吳抗曹是諸葛亮“隆中對”戰略規劃的基本一環。吳國和蜀國兩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如果兩國陷入戰爭,任何一個國家被滅,另一個國家都不能獨自抵抗魏國。因為君臣的戰略理念不同,在戰爭中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這樣對戰爭取勝來說是不利的。因此,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征,因為戰略思想不同,就有可能在蜀漢陣營中出現不同的聲音,對軍心不利,恐怕局面更難收拾。
其次,諸葛亮在劉備伐吳期間留守成都,這樣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與《三國演義》小說不同的是,在歷史上劉備征伐期間,諸葛亮更多是在留守後方,很少在前線出謀劃策,劉備征討益州時,他和關羽留守荊州,後期才與張飛、趙雲等人入蜀分定諸縣;在漢中之戰時劉備、張飛、黃忠、趙雲、法正在前線作戰,諸葛亮同樣是留守成都。劉備舉傾國之兵伐吳,既要奪取荊州,更要保住益州這個根本。當時,益州內部仍有反對勢力,外部需要在漢中方向防備曹魏進攻。這時縱觀蜀國上下,確實沒有比諸葛亮更合適的人選。而且劉備還把趙雲、魏延這樣蜀國一流的戰將留給了諸葛亮,可見劉備雖然伐吳,對後方也是非常重視。如果諸葛亮跟隨劉備伐吳,就會導致後方空虛,如果被曹丕所乘,或者後院起火,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到時候對劉備來說才是真的滅頂之災。
第三,諸葛亮認為能改變劉備敗亡的只有法正一人。在劉備兵敗以後,諸葛亮曾說過“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諸葛亮認為如果法正還活著,能夠制止劉備征討東吳,即使劉備去征討,也不會導致這麼大的失敗。《三國志》記載“亮每奇正智術”,連以智慧著稱的諸葛亮都佩服法正的智術。正是在法正的輔佐下,劉備才能斬殺夏侯淵,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可以說,法正對於鞏固蜀漢的局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劉備連營七百里時,當時連曹丕聽說後,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可見,劉備當時犯的是個軍事常識錯誤,不是蜀國君臣不知道,而是當時劉備身邊沒有了像法正那樣能勸諫劉備的人。如果法正當時還活著,劉備伐吳的局面應該會有很大不同。
-
4 # 樂來經史人生
正如那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如果諸葛亮隨行的話,後來的歷史肯定會有所不同。但是,這種變化有個程度和機率的問題,是不是就能達到“改寫”歷史的地步,也就是使蜀軍變慘敗為大勝,導致蜀漢強盛東吳衰微,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曹魏黃初二年)七月,劉備率蜀漢大軍伐吳,次年夏六月被陸遜率領的吳軍擊敗,幾乎全軍覆滅,史稱夷陵之戰,也叫猇亭之戰。在這次大戰期間,諸葛亮鎮守成都,沒有隨劉備上前線。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可見劉備在前方征戰,諸葛亮負責鎮守後方、保證後勤供應,已是慣例。在劉備生前,諸葛亮主要是發揮政治和後勤方面的才能,他和劉備之間的分工合作關係,類似於蕭何與劉邦的關係。
至於前線的戰場指揮方面,劉備也不是沒找謀士。入蜀奪取益州時,劉備身邊有龐統出謀劃策。在漢中之戰時,則有法正運籌帷幄。在夷陵之戰時,此二人雖已亡故,但是劉備身邊還有黃權。《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傳》記載,在漢中之戰時,黃權參與謀劃有很大貢獻。“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在夷陵之戰中,黃權也向劉備進諫:“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但是劉備沒有采納。
綜合上述兩方面的情況,我們可以試想:如果夷陵之戰時劉備帶上諸葛亮隨行,諸葛亮也未必能夠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
其一,諸葛亮此前主要從事的是政治與後勤工作,在前線決策指揮方面,他是否能提出關鍵性的能使蜀軍轉敗為勝的建議,還是存在疑問的。
其二,即使他提出了正確的、高明的建議,也未必能夠得到劉備的採納。
從諸葛亮本身的性格特點來看,“諸葛一生唯謹慎”,面對吳軍依託長江三峽出口險要地形的固守,可能更傾向於和吳軍對峙一段時間後撤軍,這樣雖不能取勝但也避免了大的損失,但是從劉備發起戰爭的目的和情緒來看,這樣的保守策略大概不會被劉備採納。因此,總的說,“改寫”歷史是不可能的,只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戰役的程序與結局。
回覆列表
劉備東征吳國,如果諸葛亮隨行,蜀漢能贏。從以下四個方面分析:
第一,諸葛亮善謀,劉備善斷。百里連營結寨的情況首先就會被諸葛亮制止,漢軍會採用得當的謀略,在戰略方向將不會出現差池。兩人的配合將會展現一場精彩的戰爭。
第二,蜀漢精兵強將雲集,士氣高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漢軍前期攻城掠地,勢不可擋,馮習、張南、傅肜、沙摩柯、黃忠等大將更處於巔峰期。而東吳將領多是後期之秀,難以與之爭鋒。
第三,蜀吳國力更勝一籌。戰役開始,戰爭的天平已經傾向於漢軍一方,劉備更是帶上文官,攻取一地,便任命官員統治一方,這種以戰養戰的戰略,使得漢軍實力穩步上升,百姓民心向漢。
第四,東吳前後受敵。魏國在長江北岸虎視眈眈,漢軍從西面攻城掠地。諸葛亮使用相關謀略,魏國南下,則勝敗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