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40119262927

    我們常聽說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那同是消化道的大腸會不會得潰瘍呢?大腸同樣也會出現潰瘍性病變,但是患病率要低於上消化道。

    通常大腸的潰瘍性病變常見於兩類疾病,一類是炎症性腸病,另一類是潰瘍性的大腸癌。炎症性腸病的英文縮寫是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其發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通常認為與遺傳、免疫及感染等因素相關,但未發現該病可以傳染。這類疾病在西方人群中高發,如美國、北歐國家等,但隨著華人飲食結構的改變,ibd在中國也有發病率增高的趨勢。ibd好發的年齡段在1525歲之間,也可見於兒童和中老年人。ibd患者通常可表現出腹痛、腹瀉、發熱、便血及消瘦等症狀,結腸鏡檢查中發現大腸潰瘍者並不少見。診斷ibd其實並不困難,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透過結腸鏡檢查,取出活檢標本,結合結腸鏡下影象和病理結果常可明確。輕症ibd患者病變程度和症狀均較輕,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不大,但如果患者忽視ibd的存在常可導致嚴重後果,一旦病情發展可引起很多併發症,大出血、腸梗阻及腸穿孔的情況也可以發生,有時會危及生命,所以一旦診斷為ibd,需要定期隨訪複查,進行規範的治療。細心的朋友可能不難發現,ibd患者有很多症狀在大腸癌患者也可以出現,那麼ibd與大腸癌有什麼關係呢?因為ibd和大腸癌均存在複雜的病因,且與環境、遺傳等因素相關,所以兩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絡。雖然ibd只是炎症,但是研究顯示ibd患者日後發生大腸癌的可能性要明顯高於普通人群。ibd病變位於左半結腸時,大腸癌發病率是普通人的2.8倍,如果病變累及全結腸,大腸癌的發病率可達到普通人的15倍,幼年起病者日後大腸癌發病率更是高得驚人。炎症程度和持續時間也與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相關。雖然年輕人發生大腸癌的機率不高,但是出現便血、消瘦等症狀時不可誤以為痔瘡,更不可掉以輕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巴勒斯坦有核彈,會不會像以色列這樣一直捂著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