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高力士在大唐那可是權傾朝野的存在,雖然表面上看他沒做什麼罪大惡極的事,但大唐的腐敗衰頹,還真跟高力士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網路配圖)

    玄宗寵信,位高權重

    大家都聽說過李白不畏權貴,讓楊貴妃研磨,讓高力士脫靴的故事。那麼高力士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高力士年紀與唐玄宗李隆基相仿,在李隆基就藩期間,盡心侍奉,很快成為李隆基身邊的紅人。隨後,高力士又在李隆基剷除韋皇后、太平公主的過程中,表現突出,更受寵信。李隆基很器重宦官,即位後就提拔了一大批寵信的太監,其中便有高力士。高力士被破格提拔為銀青光祿大夫,這可是朝廷從三品的正經文官職位,雖然沒有實權,但地位很高;高力士還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協同掌管皇宮各大宮門的禁衛;同時他還執掌內侍省,管理宮廷內部事務。也就是說,高力士在文官、兵權、宮禁這三方面,都要身份有身份,要權力有權力,其地位可見一斑。

    (網路配圖)

    插手政務,趁機作妖

    因唐玄宗的信任,高力士逐漸參與機要,全國各地的奏摺必先由他過目,其中一些小事全憑他自行裁決,他篩選過後才呈送給唐玄宗。高力士就像一個大管家似的,宮內朝外的大事小情,都離不開他,以至於他基本上就住在皇宮,幾乎不回宮外的自己家。唐玄宗常常為自己的偷懶而感慨:“多虧了力士替我應承,我才能安安穩穩地休息。”

    唐玄宗在為前期,對朝政把控的還算嚴,再加上張九齡、姚崇、宋璟、張說等幾位宰相很有才幹,高力士倒也掀不起大浪。可是唐玄宗後期自我膨脹,沉迷美色,不理朝政,高力士作為他的忠僕和身邊第一紅人,當然也要跟著作妖了。唐玄宗要美人,他便當起掮客,廣搜天下美女,取悅玄宗。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曠世不倫之戀,他扮演重要角色,而傳說中的梅妃入宮,亦是他的手筆。

    (網路配圖)

    假公濟私,胡亂推薦

    除了後宮,高力士的手還伸到前朝,因他十分受唐玄宗寵信,很多人便巴結攀附他,以求他在玄宗面前多多美言。高力士不辨賢愚忠奸,來者不拒,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安思順、高仙芝等人,都因他的舉薦步步高昇,位至將相。因高力士而得到其他官職的人,不知凡幾。其中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是什麼貨色,此處不多贅言。至於高力士舉薦的其他人,很多都是玩弄權術,相互傾軋的高手,高力士雖然自己在處理政事上沒有多大過失,但唐玄宗後期朝綱敗壞,跟他的引薦脫不了關係。

    高力士不僅在宮外有豪宅,還名正言順地娶了一個絕色的官家小姐做老婆。唐朝宦官娶妻較為普遍,高力士的妻子呂氏為啥想不開嫁太監,當然是貪圖高力士的權勢地位了。高力士的岳父從京城小吏,搖身一變,成為一方太守(唐玄宗時稱刺史),呂家子弟也都因為這層裙帶關係,各個飛黃騰達。呂氏去世時,喪禮上車水馬龍,還記得《紅樓夢》秦可卿的喪禮場面嗎,跟呂氏的喪禮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

    (網路配圖)

    權傾朝野,耀武揚威

    唐玄宗信任他,寵妃們倚仗他,朝廷大臣很多與他有牽扯,高力士可謂權傾朝野,即便是當朝太子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叫一聲“二兄”;其他皇子、公主們,為了表達對高力士的親切孺慕之情,稱他為“阿翁”,即對父輩的尊稱;駙馬們見了高力士,乾脆直接裝孫子,各個喊他“爺”。

    (網路配圖)

    會做人的好處

    不過,高力士雖然位高權重,但很懂進退,與他親近的人犯了事,他一概不救,只一門心思看唐玄宗臉色行事,因此地位能夠長盛不衰。再加上安史之亂時和新帝即位後,高力士對唐玄宗一直忠心不二,甚至因聽到玄宗的死訊而吐血身亡,他生前那些耀武揚威的事,不僅不被人們提及,反倒得了個“千古賢宦第一人”的名頭。

  • 2 # 老照片

    高力士(684—762年),廣東高州人,本姓馮。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入宮,被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故改姓高。宦官本質上是皇帝的家奴,其最大的本分就是為皇帝盡忠。高力士能夠被稱為“千古第一賢宦”,正是因為他對玄宗的忠誠,對朝局的正面影響。

    高力士平素為人謹慎,善於揣度時勢。玄宗李隆基還是藩王的時候,高力士就積極奉承結納,參與宮廷政變。像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力發動政變剷除韋后集團,713年太子李隆基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高力士出力頗多。李隆基登基稱帝后,論功受高力士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官從三品。對於玄宗朝的許多重大決策,高力士也多有參與,並很早就預見到了安祿山有反叛之心。

    安史之亂爆發,玄宗狼狽逃離長安,而高力士也是緊緊隨扈左右。馬嵬坡之變,為了安穩軍心,保障玄宗安全,高力士暗中參與了誅殺楊國忠、楊貴妃之事。後又扈從玄宗至成都。回京後,高力士遭人排擠,流放至巫州。寶應元年(762年),赦還,途中聞玄宗死訊,嘔血慟哭而卒。

  • 3 # 理工男讀歷史

    按這個評價,千古第一也太不值錢了,高力士無非是寄生在李隆基身上、寄生在盛世大唐的一個庸人而已。

    高力士最大的功績

    年輕時支援李隆基兵變掌權就不算了,當年李隆基從龍功臣不少,除了陳玄禮、高力士等少數幾個,其他大多在漫長的四十餘年李隆基在位期間失去信任。高力士一生最大的功績有兩點,第一是對李隆基忠誠一生,第二是沒幹過什麼太過分的壞事。

    高力士實在是沒什麼功績可以總結,只有這兩點勉強拿得出手,加分項少的可憐。

    高力士與李隆基就是一種寄生關係

    高力士可是李隆基的身邊第一紅人,幾十年陪伴從未失寵過,幾乎從來沒有惹過李隆基不高興。李隆基對高力士也是非常信任,小到吃什麼、喝什麼,大到宰相任免、太子確立,高力士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而且很多時候恰好搔到了李隆基的癢處,李隆基往往會按高力士的意見去下決心。

    但高力士最大的優點也在於此,或者說是高力士能在李隆基身邊陪伴四十餘年的原因,是他的小心謹慎決定的。用現代的詞就是求生欲特別強,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情不做。這些話或者事情,判斷標準並非道德公理,而僅僅看李隆基的好惡。

    也就是說,高力士是寄生在李隆基身上的一個特殊的存在,能夠放大李隆基心底最細微的感覺和慾望,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任何時候高力士都不會反著李隆基的想法來說話辦事,而是辦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都特別讓李隆基滿意。

    因此,當李隆基前期還是個好皇帝的時候,高力士是能夠起到正面作用的,放大了李隆基心底求上進、走正路的想法;而後期李隆基已經昏聵糊塗,高力士就放大了李隆基心底求安逸、好虛榮、追求享樂、嫌麻煩、偏聽偏信的各種負面慾望。

    高力士只是個能力和道德感都一般的庸人

    這幾十年當中,高力士在錢財上多拿多佔一些、在生活上奢侈享受一些、在親人方面多得到一些特權和額外的關照,自己多受到一些人的巴結和尊重,都不算罪過,高力士也從來不在這些方面對李隆基有所隱瞞。畢竟盛唐大河水滿,高力士這種小小的溝渠多些水不算什麼,但是,盛唐奢侈腐化的風氣就是高力士這樣的皇帝身邊近臣帶起來的。

    高力士是世界上最瞭解李隆基的一個人,甚至應該是唯一一個瞭解李隆基的人,這方面遠遠在武惠妃或者楊貴妃這些所謂的李隆基真愛之上。但正因為對李隆基過於瞭解,加上擔心自己地位失去,高力士不敢直接向李隆基勸諫,只能與李隆基君唱臣隨。

    而高力士這樣重要而關鍵的位置,陪伴李隆基四十餘年,竟然在盛唐沒有留下什麼正面、深遠的烙印,既沒有減分項,也沒有加分項,只能說明高力士只是個庸人。

    (《貴妃上馬圖》,高力士就是那個牽馬的)總之,千古第一賢宦絕對是過分了,高力士可當不起這個榮譽。這種缺乏政治遠見和識人之明的普通人,只是憑自己喜好、憑揣摩出主子的喜好來說話辦事,也就是盛唐還經得起李隆基君臣的折騰,換個別的時候高力士與趙高、黃皓之流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 4 # 冰峰2018018

    不管高力士是不是第一賢宦,能夠讓李隆基這樣有才能的帝皇放心的貼身重宦,應該是個能夠提出一些利國利民策略的謀士。

  • 5 # 西安—豐鎬遺子

    高力士是“千古第一賢宦”?不知道這種稱撥出自何處!《新唐書》對其評價:“權傾朝野,生前無大過”。根據《舊唐書》134篇記載:“高力士,天寶初,加力士冠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進封渤海郡公。七載,加驃騎大將軍。力士資產殷厚,非王侯能擬.....玄宗幸蜀,思藝走投祿山,力士從幸成都,進封齊國公。從上皇還京,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五百戶....肅宗在春宮,呼為二兄,諸王公主皆呼“阿翁”,駙馬輩呼為“爺”.....力士北望號慟,嘔血而卒。代宗以其耆宿,保護先朝,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唐朝時除過漢朝以外宦官干政最嚴重的朝代,根據《舊唐書》記載:高力士作為宦官,當大將軍、封齊國公、唐肅宗稱其為“二兄”,王爺公主稱其“阿翁”,駙馬要稱其為“爺”,可見高力士權稱朝野四字實至名歸。但是高力士所處的唐玄宗時期,把持朝政禍亂朝綱的人是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高力士還真沒幹什麼出格的壞事。對於高力士的正面評價,主要在於其忠心護主方面。唐肅宗李亨繼位後,玄宗李隆基被迫當了太上皇,還都長安。李輔國想趁機殺掉唐玄宗,遭高力士怒斥。李隆基哭著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說:"多虧你呀!若不,我已成刀下鬼了。"正因如此高力士才被李輔國矯詔都流放煙瘴之地,聽聞唐玄宗死,高力士吐血而亡。明代大儒李贄稱讚:“高力士真忠臣也,誰謂閹宦無人。”可見高力士是一個忠臣,“千古第一賢宦”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畢竟《新唐書》《舊唐書》沒有高力士,主政朝局,中興唐室,造福於民的賢良之舉。

  • 6 # 驡飛九天

    很小時看過一部電視劇叫《珍珠傳奇》,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電視說的是唐朝安史之亂前後唐朝的宮廷軼事。也是透過這部電視劇知道了有高力士這麼個地位很高的宦官,記得在電視劇中就連皇孫李豫也管高力士叫爺爺的,可見其地位之高。

    有關高力士,《舊唐書》是這麼記載的:高力士,潘州人,本姓馮名元一,長壽二年(693年)因嶺南流人謀反案年幼被閹割。於聖曆元年(698年)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奉入宮,武則天嘉賞其聰慧機敏,讓他在身邊供奉。

    景龍年間,李隆基還在藩國時,高力士傾心侍奉,獲得李隆基恩寵相待。到唐隆年間(710年)因平定韋后之亂有功,晉封為太子太保,李隆基表奏高力士進入太子內坊局,每日侍奉左右,被提拔為朝散大夫、內給事。李隆基即位後,高力士參與誅殺蕭至忠、岑羲等人有功,破格授官銀青光祿大夫,任內侍省同正員。開元初年,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從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高力士先是得識於武則天,後又得寵於李隆基,最高官位做到了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這可是大權在握的三品大員啊,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能夠享受這麼高品秩官階、且是實權在握的宦官屈指可數,就連清末的當紅太監李蓮英也不過是得過一個二品的虛銜。

    我們再來看下高力士的部分歷史功績

    景龍四年高力士協助李隆基謀劃實施了宮廷政變,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使得唐睿宗得以復位,立李隆基為皇太子;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在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的幫助下,先發制人,誅殺了太平公主及黨羽,李隆基終於擺脫了有名無實的尷尬境地,當上了名副其實的真皇帝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陷兩京,力士兵隨玄宗入蜀,行至馬嵬坡,將士譁變,殺楊國忠,並脅迫玄宗殺楊貴妃,玄宗猶豫不決,力士力勸玄宗而縊殺之。

    從歷史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高力士雖然是個宦官,卻擁有著非凡的政治眼光,他文武雙全,果斷幹練,協助李隆基登上皇位,穩定李唐江山,自始至終對唐玄宗忠心耿耿,可謂功勳卓著。和歷史上那些靠著諂媚之術得到恩寵,恃寵而驕禍國殃民的宦官相比,高力士被稱為“千古第一賢宦”一點也不為過。

  • 7 # 甘草484

    關於高力士的評價,歷史上一直是有爭議的,首先高力士做微唐玄宗的進士第一宦官,他的詮釋是非常大的。

    在唐玄宗鼎盛時期,高力士一直作為一個有身份的人,在唐朝的宮廷出入,那他最有名的是被李白逼著給他脫掉了靴子。但這個人其實歷史上也並不顯壞。並沒有洗,有關於高力士擠壓他人,排擠打壓以及作惡的證據。

    安史之亂之後,唐玄宗被迫退位,其還是這個高力士依然兢兢業業的守候在唐玄宗身邊,為唐玄宗的暮年帶來了意識溫暖,畢竟當時的唐玄宗並不招人待見。所以高力士對於唐玄宗來說,也算是忠心耿耿。

  • 8 # 文蹤旅跡

    高力士對唐玄宗的拳拳之心,還真是少見,從這個角度說他是“賢宦”沒錯。但是評價歷史人物用“最”“千古第一”等詞語,反倒讓他們不夠豐滿。

    在武則天執政時期,高力士曾經閃現了一點點火花。但他真正發達起來實在唐玄宗李隆基時代。因為給玄宗皇帝收拾韋后和太平公主助過一臂之力,深得玄宗賞識。此後,他和玄宗基本上形影不離,是關係很鐵的一對君臣。以致於各地奏上來的文書,一般先由高力士過目,小事情,他直接就辦了。就連皇帝都把他叫做“將軍”,可見他受信任的程度超過了其他臣子。

    高力士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善於把握和皇帝打交道的分寸,他“順而不諛,諫而不犯”,也就是說能察言觀色,給皇帝說話不顯得是迎奉巴結,提建議而不冒犯尊嚴,或者說讓皇帝聽了很舒服。歷史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還真不是很多。在唐玄宗一頭扎進楊玉環懷裡之後,朝政出現了麻煩,高力士多次提醒暗示他,要對宰相李林甫和邊將嚴加提防,不能盲目樂觀。

    而玄宗躺在開元盛世的宏業上,自以為問題不大。那時候的高力士心裡那個鬱悶啊,真是的。就這樣,他沒有離開玄宗,一路西逃,馬嵬兵變後隨玄宗入蜀,沒有二心。這時候,玄宗和高力士有過一次對話,“悔不該當初不聽你的話,才導致了今天的禍患纏身。”

    在玄宗返回長安後,日子很是悽苦。高力士沒有另投新主,二是始終在他的身邊,陪他走完了人生之路。正像有人評價的那樣,“他有歷史侷限性,但他也為唐王朝的中興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對比唐王朝爾虞我詐、親情泯滅的殘酷鬥爭,他對唐玄宗致死不渝的忠誠,無疑是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一個亮點。”

    一個宦官能夠如此忠於主人,還真是沒人誰了。至於後來文學作品中的高力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9 # 美映椒房

    “千古第一賢宦”的說法有點誇張,但高力士自中宗年間開始侍奉還是臨淄郡王的李隆基開始,一直陪著玄宗走過了五十年漫長生涯。而安史之亂後,玄宗被迫退出政治舞臺,一直忠誠地維護玄宗、和玄宗相依為命的只有高力士。玄宗駕崩後,高力士也悲痛欲絕跟隨而去。玄宗漫長而複雜的一生之中,有眾多兄弟姐妹、無數后妃子女,數不清的大臣僚屬,但在政治上對他最忠誠、感情上最真摯的就是高力士了,所以高力士去世後,唐代宗特意賜他陪葬玄宗泰陵,主僕二人千載相隨。

    高力士能得到玄宗寵信和後世好評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高力士是唐朝最有才識氣度的宦官

    高力士首先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所以他才能得到玄宗的賞識。先天年間,玄宗和太平公主的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高力士以內給事的身份參與了誅滅太平公主集團的鬥爭,且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宗封賞他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

    高力士除了負責宮廷禁衛,還負責傳達聖旨和掌管內務。高力士傳達聖旨時,從不挑撥離間,也並非一味唯唯諾諾,而是奔走君臣之間,努力協調關係,可謂思慮周全。比如他曾主動為玄宗和宰相姚崇之間解除雙方誤會,又曾為宰相張說說情。因此唐人讚美他“傳王言而有度”。

    開元末期,武惠妃僭殺玄宗三子,玄宗為立壽王還是立忠王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一度茶飯不思。這時高力士私下說道:“推長而立,誰復敢爭?”立長子顯然最有利於此時朝局的穩定,果然玄宗聽後非常高興,下定決心立了忠王李亨為皇太子。

    天寶末年,玄宗寵信宰相楊國忠,楊國忠專擅朝政、矇蔽皇帝,唐朝軍隊在雲南全軍覆沒,楊國忠居然能吹成勝利;當年秋天又發生了嚴重的水災,楊國忠仍然隱沒災情,百官無人敢出聲。憤怒的高力士兩度尖銳指出實情,多次提醒玄宗威權不能假手他人,反對邊將擁兵,反對奸相專權,表現了遠見與卓識。

    高力士對唐玄宗無與倫比的忠誠和愛護

    高力士對玄宗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曾這樣剖白過心跡:

    臣生於夷狄之國,長自昇平之代。一承恩渥,三十餘年。嘗願粉骨碎身,以裨玄化;竭誠盡節,上答皇慈。

    這是出自他的肺腑之言,而且也用一生的行動奉行了此言。

    高力士長期負責宮廷警衛,玄宗曾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意思就是高力士不僅辦事精明強幹,而且他的忠誠也讓玄宗放心,可以睡得安穩,這對靠多次政變上臺的玄宗來說,真的是極高讚美了。

    而且,玄宗還把高力士留在禁中,四方的上表和奏文,先讓高力士處理,然後才向玄宗報告。高力士可以單獨處理小事,部分代天子行事。他權勢如此顯赫,當時皇太子稱呼他為“二兄”,諸王公主呼他為“阿翁”,但高力士卻小心恭謹,不僅性格和藹,得寵卻從不驕橫,得勢而不專斷,因此得到了從玄宗到士大夫的一致好評。

    安史之亂後,玄宗帶著親信逃跑到蜀地時,剛出發不久,玄宗另外一個寵愛的宦官袁思藝就偷偷溜走投奔了叛軍,不僅如此,玄宗寵信的大臣陳希烈、寵愛的女婿張垍等都投奔了安祿山,玄宗的落魄可想而知,但高力士一直堅定地維護玄宗,馬嵬之變時,在陳玄禮和韋見素叩首流血的苦諫之下,面對著還試圖保住楊貴妃的玄宗,也最終是高力士開口之後,玄宗才明白已經無可奈何。

    在肅宗收復兩京,玄宗迴鑾長安後,高力士一直忠心耿耿地維護著失去了權勢的太上皇。肅宗一直對父親玄宗有很深的猜忌之心,他的心腹宦官李輔國曾帶著五百兵士持刀威脅玄宗從興慶宮遷居太極宮。在這個千鈞一髮的緊張時刻,又是高力士當機立斷呵斥住李輔國,恩威並施軟化兵士態度,最終讓玄宗平安體面地實現了遷居。事後玄宗老淚縱橫地對高力士說:沒有你,阿瞞(玄宗小名)今天就成了刀下鬼!

    正是因為高力士才高又有膽氣,而且對玄宗忠心耿耿,所以猜忌成性的肅宗不顧父親和高力士已經年高近八旬的事實,仍然強行把高力士從玄宗身邊帶走,以其“潛通逆黨”的罪名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陽一帶),幽禁在太極宮的玄宗在孤獨寂寞中去世。

    玄宗去世後不久,遇赦回來的高力士,行到朗州時,聽到太上皇駕崩的訊息,當時就悲號不已,傷心過度的高力士當即病倒,不到一個月就嘔血而死。時人都為他和玄宗的主僕情誼感慨不已,唐代宗恢復了高力士的官爵,追贈他為廣州都督,並賜他陪葬玄宗泰陵。

    由於安史之亂導致唐朝國力衰退,因此玄宗的泰陵制度非常卑小冷清,但陪著他的還有一個高力士,這是很合適的,畢竟畢生忠誠於玄宗的,唯有老奴高力士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遼曾跟隨多位主公,卻默默無聞,為何跟隨曹操後能一戰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