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我們的眼裡是個什麼形象?婆婆媽媽、嘮嘮叨叨、不分青紅皁白,簡直是取經小分隊裡,拖後腿的存在。他最慶幸的應該是,如來給他派了猴子幾人保護他一路到西天,不然僅憑他一人,是無論如何都取不到真經的。
我們一直認為唐僧寶寶被保護的妥當,卻沒有注意到這一幕,唐僧曾經見到過自己的屍首,既是見了屍首,唐僧為何還能夠取到真經?最重要的是,凌雲渡為何只有唐僧的屍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跑哪去了?
這廂,唐僧們走到最後的落腳地點,這裡沒有妖魔鬼怪,只有奉命等著他們的金頂大仙,不僅安排他們吃齋,還給唐僧沐浴,看到這裡的讀者,應該乖乖坐好等大結局了吧。
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金頂大仙只負責招待唐僧,為他指明道路,其餘的就不歸他管。
師徒幾人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往西天,還得經過一個凌雲渡,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河水,唐僧過不去。猴子倒是發現了一個好辦法,旁邊立著一根獨木,只要踏過去,去西天不成問題。只是,這麼危險的行為,只有猴子一人願意嘗試,膽大如八戒都要往後退。
場面僵化時,出現了一個老叟,他從遠方撐船而來。這樣的出場方式,是不是很容易想到,這名老者是不是妖怪,不然為何憑空出現?最為奇怪的是,猴子居然沒有一棒子招呼上去。
其實,還是因為猴子早已識破對方的身份,來人是接引佛祖,既是接他們的,又怎麼可能出問題。另外,接引佛祖撐得船不是一般的小船,而是無底的。唐僧見此,立馬慫了,哆哆嗦嗦不願意上去,還是猴子推了一把,才把人送上去。
唐僧上去後,直接跌到水裡,接引佛祖將人扶起,接著,唐僧看到什麼呢?水裡面浮著一具屍首,細看一下,竟然就是他本人。同行的猴子幾人也見到了,他們是什麼態度,我們先看原著:
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都見著屍首了,這幾個人為何滿臉笑意?報私仇不能挑這個時候吧,而且,接引佛祖也說了“可賀可賀”,事情變得有意思起來,關於原因,老吳也解釋了一番,且看原著: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原來,水裡的屍首是唐僧的肉身,只有脫去這一副軀殼,這次的取經才算圓滿。
那麼,他為何漂浮著不沉呢?不知大家還記得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頭顱不沉的事嗎?蝸牛在往期文章中,就給大家分析過,不沉的原因,是他們功德並不淺,所以弱水中也不是沉的。
那麼,真正取到經的,究竟是誰呢?金蟬子!因為唐僧只是他的凡體而已。他的本尊,經過凌雲渡時,必須甩掉凡體,才能到靈山成佛。
可能有人問了,為何釋迦牟尼還有其它不少人都是肉身成佛,唐僧為何就不可以呢?這是因為唐僧出生於東土,在如來眼中,東土是愚昧之都,來自這裡的人,是沒資格成佛的,因此,金蟬子不脫掉原來的肉體,就不可能成佛。
就像從農村考進城裡的大學生,他們要融入城市,必須脫掉農村的軀殼,不然就會被城裡人看不起。比如有些嫁入城裡的孔雀女、鳳凰男,他們的父母、他們的親戚,往往很難被城裡人看在眼裡,就是他們自身,有時也嫌棄父母的土。
這就像金蟬子,要走進上流社會,必須扔掉土的過去,才能真正成佛。可是,自從他成佛,就再也難回掉東土了。
唐僧在我們的眼裡是個什麼形象?婆婆媽媽、嘮嘮叨叨、不分青紅皁白,簡直是取經小分隊裡,拖後腿的存在。他最慶幸的應該是,如來給他派了猴子幾人保護他一路到西天,不然僅憑他一人,是無論如何都取不到真經的。
我們一直認為唐僧寶寶被保護的妥當,卻沒有注意到這一幕,唐僧曾經見到過自己的屍首,既是見了屍首,唐僧為何還能夠取到真經?最重要的是,凌雲渡為何只有唐僧的屍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跑哪去了?
這廂,唐僧們走到最後的落腳地點,這裡沒有妖魔鬼怪,只有奉命等著他們的金頂大仙,不僅安排他們吃齋,還給唐僧沐浴,看到這裡的讀者,應該乖乖坐好等大結局了吧。
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金頂大仙只負責招待唐僧,為他指明道路,其餘的就不歸他管。
師徒幾人只能自己想辦法,去往西天,還得經過一個凌雲渡,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河水,唐僧過不去。猴子倒是發現了一個好辦法,旁邊立著一根獨木,只要踏過去,去西天不成問題。只是,這麼危險的行為,只有猴子一人願意嘗試,膽大如八戒都要往後退。
場面僵化時,出現了一個老叟,他從遠方撐船而來。這樣的出場方式,是不是很容易想到,這名老者是不是妖怪,不然為何憑空出現?最為奇怪的是,猴子居然沒有一棒子招呼上去。
其實,還是因為猴子早已識破對方的身份,來人是接引佛祖,既是接他們的,又怎麼可能出問題。另外,接引佛祖撐得船不是一般的小船,而是無底的。唐僧見此,立馬慫了,哆哆嗦嗦不願意上去,還是猴子推了一把,才把人送上去。
唐僧上去後,直接跌到水裡,接引佛祖將人扶起,接著,唐僧看到什麼呢?水裡面浮著一具屍首,細看一下,竟然就是他本人。同行的猴子幾人也見到了,他們是什麼態度,我們先看原著:
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
都見著屍首了,這幾個人為何滿臉笑意?報私仇不能挑這個時候吧,而且,接引佛祖也說了“可賀可賀”,事情變得有意思起來,關於原因,老吳也解釋了一番,且看原著: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原來,水裡的屍首是唐僧的肉身,只有脫去這一副軀殼,這次的取經才算圓滿。
那麼,他為何漂浮著不沉呢?不知大家還記得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頭顱不沉的事嗎?蝸牛在往期文章中,就給大家分析過,不沉的原因,是他們功德並不淺,所以弱水中也不是沉的。
那麼,真正取到經的,究竟是誰呢?金蟬子!因為唐僧只是他的凡體而已。他的本尊,經過凌雲渡時,必須甩掉凡體,才能到靈山成佛。
可能有人問了,為何釋迦牟尼還有其它不少人都是肉身成佛,唐僧為何就不可以呢?這是因為唐僧出生於東土,在如來眼中,東土是愚昧之都,來自這裡的人,是沒資格成佛的,因此,金蟬子不脫掉原來的肉體,就不可能成佛。
就像從農村考進城裡的大學生,他們要融入城市,必須脫掉農村的軀殼,不然就會被城裡人看不起。比如有些嫁入城裡的孔雀女、鳳凰男,他們的父母、他們的親戚,往往很難被城裡人看在眼裡,就是他們自身,有時也嫌棄父母的土。
這就像金蟬子,要走進上流社會,必須扔掉土的過去,才能真正成佛。可是,自從他成佛,就再也難回掉東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