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星耀中華
-
2 # 風落客前花
很多時候人生需要進行賭博,因為不賭,自己將永遠處在原點。諸葛亮的人生最終目標是什麼?就是匡扶漢室,如果諸葛亮堅守在蜀國,會出現什麼情況?蜀地也許可以守上很久很久,但是諸葛亮死後,蜀國將沒有可能逐鹿中原。隨著魏國的逐漸穩定,天下人對漢室的淡忘,最後漢將會失去新一代人的支援。當時有很多人都是忠於漢室的,即使是一些重臣,比如荀彧這樣的人。時間一長,下一代人還會有忠於漢室的心嗎?大多是是想改朝換代,蜀國的一大優勢就會被慢慢磨滅掉。
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很多時候都是有機會擊敗魏軍,進攻長安的。只要諸葛亮可以拿下西涼,穩固住,隨時都可以直取長安。而此時吳國在南方施壓,魏國兩邊都顧不上,亡國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為什麼都是無功而返呢?
其一,失去荊州加上夷陵之戰,其實蜀國已經沒有什麼精銳部隊可以用了,只要被大敗一場,隨時可能被滅國。所以這導致了諸葛亮後來事必躬親,什麼事都想得很周到,打仗更是隻能採取穩打的方法。
其二,吳國方面實在是無能,對於蜀國來說,吳國方面的最大貢獻莫不過於當初的赤壁之戰。後來就是眼紅劉備,而孫權自己打不過合肥的張遼,天天送經驗。動起了對荊州的歪腦筋,這導致孫劉聯盟的實力大大下降。
其三,蜀國北方打不過,而吳國只能固守,出擊的只有送。再加上魏華人才實在是比蜀國多,蜀國各方面都是被碾壓,諸葛亮如果不自己主動去六出祁山,待諸葛亮死後。蜀國就是待宰的羔羊,事實證明確實如此。蜀國後來存活不到30年,畢竟諸葛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
3 # 暮雨夜行歸何處
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重臣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後,拼盡一生的精力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那麼許多人會問了,為什麼諸葛亮要六出祁山?為什麼才智絕倫的諸葛亮會無功而返?
在下面,我和大家一同分享自己的幾點看法。
先說一下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的原因:
一 受君重託,不可不為猇亭大敗而歸的梟雄劉備在兵敗的恥辱和失去兄弟的悲痛雙重打擊下,在白帝城一病不起,託孤諸葛亮,把年幼的兒子和元氣大傷的蜀漢這堆爛攤子都給了諸葛亮,諸葛亮這種忠義無雙的能臣接受到劉備的遺命,便把“克復中原,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併為之奮鬥了一生。
二 情勢所逼,不得不為前面說過,劉備白帝託孤,給諸葛亮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看一下當時蜀漢的形勢。
先是關羽敗走麥城,蜀漢丟了重地荊州;再者劉備夷陵大敗,蜀漢折了數萬精銳;蜀主劉禪,年幼難當大事兒;南部蠻夷,素來不服,經常擾邊;蜀漢新敗,曹魏和孫吳虎視眈眈。
虧得西川地勢多山,依險自守。蜀漢也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休養生息了好幾年,情勢大為好轉。
但是一味地修養是對的嗎?都知道,無論人口、土地、財政收入,蜀漢在三國中都是最差的,一味地修養,還能比得上其他兩國?如果只是一味的守備,之後被人慢慢蠶食。
再說,西蜀的民眾在蜀漢領導階級接連大敗的情況下,對君主的信心不足,民怨很重。為了轉移民怨,也為了不讓蜀漢被慢慢蠶食,諸葛亮也必須北伐,這是情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再來分析一下諸葛亮為什麼北伐多次無功而返:
一 實力不夠,無能為力前者已經說過了,蜀漢經歷了兩次大敗,元氣大傷,兵士十不存六七,已無力和曹魏和孫吳爭鋒,諸葛亮集全國之力才召集了十萬兵眾出祁山,結果人家曹魏光是來支援的張郃和司馬懿等人帶來的兵眾就不止十萬,更不別說西北本身的守衛部隊,兵力差距太懸殊。
二 蜀道艱難,後勤不力有時候我真覺得,蜀漢“成也艱險,敗也艱險”,蜀漢依靠地勢險要而能立身於三國,同時也因為地勢太過險要而使得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糧道難做,諸葛亮好多次北伐都是因為糧食不夠而無功而返,司馬懿也正是知道這一點,對陣諸葛亮的時候也是堅壁不出,消耗蜀漢財力民力。
這一點也正可以說明為什麼諸葛亮要先去打涼州三郡,只要拿下涼州三郡,就可以把他作為後勤基地,供應兵士、糧草,以支援北伐。
可惜,得到了卻沒守得住。
總而言之,諸葛亮那麼聰明,估計他也知道,六出祁山,北伐曹魏註定沒有結果,但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蜀漢,真的只能“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個人覺得,這絲毫不影響諸葛亮的偉大!
-
4 # 不平之見B18
諸葛亮因承諾【託孤之重】,【鞠躬盡瘁】諾言,明知【天下三分】,後期西蜀尚自保不力,還是用殘生餘力,【六出祁山】,實踐諾言,以慰承諾託孤標誌這其實都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筆下描繪人格巧妙藝術,留給人間【人道酬誠】的好評
-
5 # 阿呆夢話
這個問題其實阿呆昨天剛回答過一個同樣的問題。
這裡阿呆簡要分析一下。
諸葛亮北伐,是在劉備去世後7年,也就是228年正月開始的。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諸葛亮是在透過親自帶兵南中平叛,從李嚴手裡奪來兵權。從而將軍、政大權都抓在手上了。作為託孤大臣、蜀國丞相,手握重兵。這是很危險的。以李嚴為首的東江集團,以譙周為首的本土集團,與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在蜀國內部實現了三足鼎立。
作為丞相,手握兵權是不合理的,會遭到彈劾的,是有“謀反”嫌疑的。
所以,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後,直接移師漢中,駐紮在漢中。
手握兵權,擁兵在外,這是最安全的。既遠離皇城,沒有謀逆的嫌疑,又威脅那些有異心之士。這是諸葛亮在自保,在保命。
要想把兵權抓穩,就得打仗。
沒有兵事,作為丞相,拿著兵權不放,就有圖謀不軌的嫌疑。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有機會成功的。可以,這次投機沒能得逞,因為馬謖沒能完成固守街亭的目標,導致這次北伐前功盡棄,無功而返,退回漢中。
228年到234年,六年間諸葛亮共北伐五次。均為無功而返。
其實,諸葛亮也很清楚後面的四次北伐,都是徒勞,成功不了的。
第一、實力差距太大。蜀國全國能徵用之兵,不過十萬,能出兵北伐的超不過八萬。而曹魏呢,僅僅在關中和涼州的兵馬都在十五萬以上。
第二、後勤保障差距大。蜀國北伐是要跨越秦嶺的,道路遠,且險,很難走。曹魏兵馬,以逸待勞,軍備充足。後勤決定著戰局,所以,幾次北伐都以缺糧為由,退兵。
第三、蜀國上下不支援北伐。北伐的勞民傷財,搞得蜀國痛苦不堪。無論是東江派李嚴、還是蜀地派譙周,都是很反對北伐的,抵制北伐的。李嚴也因籌糧出問題,被諸葛亮彈劾,遭貶。
第四、翻越幾百裡的山路,用疲勞之師去攻打強敵。就如同一個疲憊不堪的病人,找上門去挑戰一個強壯的大漢,沒有勝算的。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還是要北伐呢?
如果根據秦嶺屏障的險峻來防禦曹魏的話,那是漢中太守、門牙將軍魏延的事情,與丞相諸葛亮沒多大關係。秦嶺天塹是魏軍無法逾越的。
諸葛亮不北伐就得交出兵權,交出兵權的話,諸葛亮就可能小命不保。不管能不能勝利,北伐必須進行。
-
6 # 木槿各類教學影片
六出祁山是因為諸葛亮自己的夢想:北伐中原,當時蜀道難,都是山路,要大規模出兵必須有一塊相對開闊適合屯兵的地方。
在此之前,關羽大意已經失了荊州。東吳唯一的孫劉聯盟鐵桿支持者——魯肅已經去世,孫劉聯軍再打下去這個計劃就面臨破產被曹操各個擊破,沒辦法只能出祁山
至於失敗的原因,就一條《孫子兵法》第一篇講的“地者,遠近,廣狹,死生也”遠近就是距離問題,當時交通不發達,糧草運輸十分困難。
司馬懿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讓邊境軍隊開田種糧,而諸葛亮那邊都是山種啥都困難,“隨便你諸葛亮出什麼招,我就一招,耗死你!勞資大魏就是糧草多……”這種無賴大法,就像沒有吸血跟破甲的戰士面對一個帶反甲一身防禦裝的坦克一樣……
回覆列表
諸城小葛,六出祁山,本是一場騙局,騙孫權,騙阿斗,騙蜀國!沒騙過魏延!一場笑話!欺騙自己,欺騙世人,竟騙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