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徵辰海

    結論:印度軍工實力較弱,目前軍工實力不如土耳其。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進口額佔全球武器進口額度的12%,大部分武器購自俄羅斯。

    印度70%的武器都是來自於進口,印度的武器出口記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印度也想實現武器自主製造,奈何國內工業體系不完整,遲遲不能實現自足。莫迪上臺後,為了發展本國軍工產業,印度甚至放開了對軍工企業的限制,允許外國資本100%直接投資,這個政策在世界上也算非常奇葩了。

    但是印度的軍工依然沒有起色,每年雖然軍費不斷增長,但大部分都支付了部隊的工資,需要大量軍費的海軍和空軍並沒有得到支援。印度政府低效率的辦事風格也影響了外國資本的投資。這些都造成印度軍工遲遲得不到發展的外部原因。

    而土耳其各界領導人都將獨立當成國防工業發展的目標,將國防工業本土化作為優先事項。土耳其透過軍工還進一步推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

    雖然土耳其不具備製造戰鬥機和導彈的技術,無法挑戰主導軍火市場的美俄,但其仍能夠打入由英美德法等主導的次級軍火市場。

    與印度相反,土耳其武器自給率能達到70%,去年土耳其軍工出口額達到20億美元。土耳其武器出口的首要國家是美國,達到6420萬美元,其次是阿曼4940萬美元,然後是德國1840萬美元。

    去年對阿曼的防務和航空航天業(主要是戰車)的出口額從2017年的1300萬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53億美元。對卡達的出口增長了241%,達到了8300萬美元。此外,對荷蘭的出口飆升至7500萬美元,同比增長455%。儘管下降了33%,但印度仍是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出口額為7100萬美元。

    土耳其國防和航空航天工業產品向亞塞拜然出口增長86%,達到6300萬美元,其次是英國5300萬美元,波蘭為5100萬美元,法國為4600萬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為3500萬美元,烏克蘭為3200萬美元。

    土耳其國防工業嚴重依賴與美國的聯合計劃,並且必須為其生產的武器系統(包括髮動機和軟體)進口許多零部件。這影響了土耳其的發展能力,甚至更重要的是出口這類系統的能力。獲得美國許可證的問題阻礙了最近向巴基斯坦出售T129武裝直升機。

  • 2 # 冬雨AK

    土耳其的軍事工業是強於印度的,畢竟提起印度軍工業,有時候真是世界笑柄,這個南亞次大陸的發展中大國總能給我們的軍迷增添很多調侃的笑料,例如,建造13年下水3次卻還窩在船塢的自建航母,研製30年,淪為閱兵坦克的阿瓊坦克,只要修理就肯定墜機的斯坦航空工業,還有連自家都嫌棄的LCA光輝戰機......

    但我們還是應該對印度的軍事工業有一個 比較清醒的認識,作為大英帝國曾經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其建國後繼承的是一堆爛攤子,在上世紀60年代,美蘇為了各自的戰略需求,都給予印度一些援助,尤其是藉助兩場印巴戰爭,建立了大批的軍工廠,同時從蘇聯購買了大批的先進裝備,並透過取得生產許可和在印度生產組裝 技術轉讓等方式,逐漸擴大了本國的國防工業

    現在印度全國有8家大型國防公營公司、39個軍工廠和數百個私營企業組成的龐大的國防工業體系,能生產包括衛星、導彈、航天火箭以及核武器等各類高精尖武器裝備(產品質量咱們先不說,最起碼可以生產出來!哈哈)

    但由於印度的發展目標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在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前提下,制定過高的發展目標,造成武器質量 生產效率很低,雖然印度總希望實現武器裝備中國產化,但是現在70%以上的武器裝備仍需要進口,甚至連最基礎的子彈,都不能獨立生產,真是天大的諷刺

    再加上印度政府官僚作風嚴重 工作效率低下,貪汙成風腐敗嚴重,也大大制約了武器的採購和科研生產

    作為北約成員國軍隊規模排名第二的土耳其,在近30年裡,軍事工業有了很大的進步,著名的軍事工廠包括戈爾朱克海軍造船廠、塔什基扎克海軍造船廠、Aselasan軍用電子工業有限公司、MKEK機械化學工業公司,圖薩斯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等等。由於工業基礎薄弱,因此,土耳其走了山寨的捷徑,同時可以左右逢源,從東西兩方都能引進技術,土耳其利用自己的這種獨特的優勢,採取了“引進—消化—模仿”的方式,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土耳其軍工產業的逐漸羽翼漸豐,不僅僅能夠提供給本國軍隊,甚至已經開始向多個國家進行出口,其中卡達 泰國 巴基斯坦 菲律賓 甚至美國都是其武器出口國,甚至搶走了中國的武器出口大單(巴基斯坦採購土耳其的T-129武裝直升機,而拒絕了武直10)

  • 3 # 鮑爾金vs巴特爾

    拿印度與土耳其的國防工業及國防科技來做比較,我肯定的回答印度比土耳其強了一個數量級。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先從兩國的經濟總量來分析2018年度土耳其人均GDP為0.872萬刀,這是土國經濟萎縮及貨幣大幅貶值的效果,不然的話比中國的人均GDP還要高;而印度的人均只有0.203萬刀,但是印度人口整體龐大呀近十億人口,這樣算下來印度的GDP總量為2.716萬億刀,經濟增長為7.4%;而土耳其在得瑟了一段時間後,其GDP總量是0.774979億刀,經濟增長點為2.6%,是不是差了一個數量級?有錢了什麼都好辦,自己沒有的要不就去買,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動手做。有很多印度有的,土耳其只能看的,比如印度海軍的航母、核潛艇;印度有核威懾;印度有運載火箭可以發射衛星。再看看兩國的國防工業及體系,印度擁有8個大型國防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約40家兵工廠,擁有約700家配套企業,初步形成了一個國防工業產業鏈。可以配套飛機、艦艇、航空、衛星、航天、導弾、核子武器等國防武器的生產。而土耳其的國防科技及工業就相當薄弱了,造成一下中小型國防武器還可以,再大一點的就難說了,它的國防工業及科技完全被美國和北約所制衡。然後看看兩國在權威機構的國際軍事排名,據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軍控與裁軍組織經過各方面的綜合比對,釋出了全球最權威的國際軍事實力的排名1US、2CN、3RU、4lN、5FR、6UK、7JP、8TR、9DE、10lT。最後我們看看兩個新興國家國防產業的相似度,那就是買,印度近70%的常規武器是進口的,飛機✈️、潛艇、導彈等等無所不及,這是因為印度的製造工藝落後,生產週期長,產品質量低劣、設計理念落後等諸多原因造成印度國防工業產出比低下,只能買餅充飢。土耳其的國防工業基礎薄弱,完全依賴北約和美國,只能山寨,同時也可以買到北約國家和美國的先進產品,但是突厥人的大腦比較聰明,他們不僅買而且還會逆向測繪然後再山寨,這使他們在某些方面比印度又值得稱讚。

  • 4 # Global防尉

    印度和土耳其兩個國家可以說是一方強豪,根據全球火力排行榜可以看出,印度的軍事實力全球第四,土耳其全球第八所以說兩方對比的話,印度還是要略勝一籌的,但是在兩方各自的鄰國中,是作為大哥的一種存在。

    印度在我們大部分人的印象裡似乎並不好,很多人稱呼他們是印度阿三,其實這算是一種戲謔的稱謂,我們都知道印度的基礎建設非常的落後,比如很多地方連最起碼的廁所都沒有完善,電力系統各個分割槽也是相當的凌亂,醫療設施等也是富人的後院,這些都是為外界所詬病的,他們的種族主義問題也是相當嚴重,女性遭受到巨大的摧殘,等級劃分也是別具一格。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他們在軍事實力上卻能居世界第四,印度對於國防的重視以及軍事實力的發展不容小覷,印度的軍工實力雖說不能和中美俄這樣的國家相提並論,也沒有世界上最頂級的武器,但是自衛和反擊能力也是能獨當一面的,他們擁有兩艘航空母艦,分別是在建中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和維克拉馬蒂亞號,在海上是擁有不弱的航母戰鬥群的,他能還有很多導彈驅逐艦如德里號、孟買號等,海陸空總兵力127萬,陸軍火炮集團等都有所發展,但和美俄等國還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土耳其現役兵力只有60餘萬,工業以及海上力量還比不上印度,不過,土耳其不久前從俄羅斯買入了S-400導彈防禦系統,也算是為國防,做足了準備。總體來說印度的軍工實力算不上世界頂尖,但是相較於土耳其還是略勝一籌,只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先進的武器資源都會共享,所以未來會不會有什麼變化也是值得期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趙雷被安排退出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