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比特幣

    這個問題一下讓我想起了很多,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英雄岳飛(嶽鵬舉)還有一首關於匈奴的詩詞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青

    多麼大氣磅礴啊可惜最終被奸人損害,領人惋惜

    說完岳飛我們再來說說衛青和大英雄霍去病

    衛青字仲卿雖然非常的偉大,但是出身並不好是個私生子不多說了而霍去病也很有意思是衛青的外甥,你不知道吧?嘿嘿

    長大後的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霍去病也跟隨衛青出征。再不斷的和匈奴抗戰當中衛青和霍去病大戰匈奴於漠北。率隊殲滅匈奴主力九萬多人。

    那麼有人問了為什麼衛青和霍去病如此厲害,聽我慢慢道來

    匈奴作為草原民族,可以說是人人擅長騎馬射箭,整個匈奴是在馬背上長大的,所以要想對抗匈奴,必須要擁有可以與之匹敵的騎兵,而漢武帝對騎兵部隊的重視程度卻是空前的。

    第一皇帝非常重視

    根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時期,僅僅長安一地,就有良馬數萬,並且,漢朝引進了西域的種馬,用來改良中原馬匹的基因。並且,漢武帝還選拔不少西北邊境的子弟,因為他們適應遊牧的生活,也能夠忍耐漠北的環境和天氣。作為騎兵尤為合適。這些都為打敗匈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這次的漠北大戰,漢武帝是勢在必得的,他傾舉國之力,為騎兵部隊保障後勤的步兵輜重動用了幾十萬人。所以說準備充足也是一大原因

  • 2 # 史無止境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被派去進攻匈奴並且大獲全勝的霍去病,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大將。那年,他才20歲。霍去病是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省臨汾市)人。他父親是平陽縣的一個衙役,被分發在平陽公主家裡當差。他母親是平陽公主的使喚丫頭。霍去病出生在平陽公主府裡,從小生活在奴婢群中,被看成是下等人。像他那樣的人想要出頭,唯一的辦法就是參加軍隊,爭取建立戰功。霍去病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勤奮地練習騎馬射箭等各種武藝,希望有朝一日到戰場上去殺敵立功,以便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霍去病十六七歲的時候,武藝已經十分出眾,被選中為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他18歲那年,即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奉命出征匈奴。

    漢武帝認為這次出征十分重要,就把自己身邊的侍中官霍去病撥給衛青指揮,並且賞給霍去病“票姚校尉”的官名,叫他帶領800名最精銳的騎兵,跟著衛青去作戰。

    霍去病得到這樣一個建立戰功的機會,自然十分高興。他帶領的800名騎兵,成了這次戰爭中的突擊隊,經常被派遠離自己的主力部隊,到幾百里路以外去尋找攻擊的目標。他們一旦發現匈奴兵的力量比較單薄,或防備有些鬆懈,就像猛虎撲羊似地撲將過去,一下子把敵人消滅掉。衛青這次出征,打了不少勝仗,事後論功行賞霍去病得了頭功,被封為冠軍侯。元符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做驃騎將軍,率領精銳騎兵1萬多人,從隴西出發,去奪取河西走廊。霍去病雖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兵法,但是打起仗來很會用兵,他指揮的部隊機動靈活,勇敢頑強,打得匈奴人連聲叫苦。他們在燕支山一帶轉戰6天,摧毀了匈奴人建立的一些小王國,最後終於跨越燕支山,深入匈奴腹地500多千米,殺死了匈奴的折蘭王和盧侯王及其兵將一共000多人,生擒了渾邪王的王子和許多官吏。匈奴最能幹的兩個王渾邪王和休屠王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只好連連後退。這一年夏天,霍去病率領的軍隊和公孫率領的軍隊配合作戰。半路,迷失了方向,沒有能夠和霍去病的部隊去上,公孫敖的部隊困在沙漠中會師。霍去病設法掌握了匈奴兵的活動規律,大膽地採用孤軍深入、直搗敵人心臟的作戰方針,結果消滅匈奴兵3萬多人,俘獲匈奴單桓王及其官吏兵將幾千人,還接受了匈奴兵將幾千人投降。經過這次大戰,霍去病的威望進一步提高,和大將軍衛青齊名了。衛青、霍去病等屢次打敗匈奴,使得匈奴內部發生了劇烈的分化。

    匈奴伊稚斜單于嚴厲責備渾邪王,督促他向漢軍發起反攻。渾邪王和休屠王月。他們派人跟漢朝聯絡,要求漢朝派人去接應。商量以後,決定投降漢朝。

    漢朝駐在河西的將軍李息接見了渾邪王的使者立即派人騎著快馬到長安去向漢武帝報告。漢武帝恐怕渾邪王的投降有詐,就派霍去病帶兵到河西去看情況受降。霍去病渡過了黃河,把軍隊排列好陣勢,要求渾邪王過來投降。渾邪王也把匈奴兵排列好陣勢,等侯霍去病去受降。雙方的陣營遙遙相望,形勢顯得十分緊張。渾邪王的部下,有些人不願意投降,想要臨陣脫逃。霍去病當機立斷,不顧個人安危,趕快飛馬衝入渾邪王的大營,親自跟渾邪王談判,下令斬殺了想要逃走的8000多人,並且叫渾邪王獨自趕到皇帝的行營去朝見漢武帝。霍去病在河西收編了4萬名投降過來的匈奴兵,把他們列成整齊的隊伍,聽候漢朝調遣,然後他自己才渡河回到長安。這次受降的成功,是霍去病的一大功勞。從此匈奴的力量大大削弱,使得漢朝能夠削減駐紮在隴西、北地、上郡等地的邊防軍隊,節省了大量的軍費開支。漢武帝元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各領兵5萬人,又一次奉命出征匈奴。

    衛青從定襄(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旗)出兵,霍去病從代郡(今山西省北部)出兵。衛青的部隊在定襄以北500多千米路的沙漠中與匈奴兵遭遇,在狂風呼嘯、沙礫撲面的惡劣條件之下,衛青指揮士兵們勇敢作戰,殲滅匈奴兵1萬多人。

    霍去病大膽使用投降過來的匈奴人,叫他們組成先頭部隊在前面開路,他們從代郡向北推進1000多千米,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間河,打敗匈奴的左賢王,奪得敵人的糧草作為自己的給養經過激烈戰鬥,俘獲匈奴電頭王、韓王,以及將軍、相國、都尉等83人殲滅匈奴兵7萬多人。最後,由霍去病親自主持,在狼居胥山舉行了封山儀式,祭告了天地,悼念了為國捐軀的戰士,犒勞了立功的英雄,然後班師回朝。漢武帝看到霍去病立下了這樣大的功勞,為了獎勵他,指派了許多工匠,特地為他修建了一所比較寬敞豪華的住宅。住宅造好以後,漢武帝請霍去病先去看看,問他滿意不滿意。霍去病看後回報漢武帝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這意思是說:“匈奴還沒有消滅,不能夠先安排自己的家庭呢!”霍去病這種為國忘家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千百年來一直鼓舞著人們。很可惜的是霍去病的壽命太短,他從18歲投入軍伍,在戰場上僅僅馳騎了6年,到24歲那年,就不幸得病死了霍去病死後,漢武帝十分悲痛,下令發動邊界上5個郡的匈奴移民,穿了黑甲,護送霍去病的靈柩,從長安到茂陵墓地安葬,並且為他修建了一座仿照祁連山模樣的宏偉墳墓,來紀念這位建立了赫赫戰功的青年英雄。

  • 3 # 星空史話

    衛青對匈奴作戰的勝利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完成的,他第一次帶領一萬漢軍攻陷匈奴祭祖聖地龍城的時候,還是他第一次帶兵,完全沒有戰爭經驗,讓他帶兵實際上也是漢武帝為了鍛鍊一下自己的這個小舅子,好讓他在朝中任職的時候能夠有點拿得出手的簡歷來震懾朝中不服氣的老臣。沒成想無心插柳柳成蔭,他不僅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更巧合的是和他一起出擊的另外三路漢軍要麼一無所獲,要麼全軍覆沒,連飛將軍李廣,也是在被俘虜後逃出來的。這種同等條件下的對比,更是將衛青勝利的光輝在漢武帝面前展現的淋漓盡致,從此以後衛青變帶領全體漢軍在大小戰役中打得匈奴滿地找牙,七戰七勝,完全扭轉了漢匈之間的戰略態勢。

    說起衛青能擊敗匈奴的原因,我覺得正好在於他沒有讀過兵書,也沒有漢軍老一套的作戰經驗,因而也沒有兵書上各種戰陣對思維的束縛。衛青早年是平陽公主府中的騎奴,負責養馬,對馬很有研究,因此衛青在領兵打仗時採用的戰法完全不是中原王朝的軍隊管用的陣地戰戰法,而更像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匈奴奔襲戰法,利用騎兵的機動性,長途奔襲某特定目標。在第一次龍城之戰大捷後,嚐到甜頭的衛青和漢武帝一直在研究騎兵戰術。

    衛青在漢朝開創的這種突擊戰法,直接影響了他的外甥霍去病,而且霍去病運用得更加到位。他第一次上戰場就脫離衛青的大部隊,帶領著800精銳騎兵偷襲匈奴後方去了,這種冒進的行為連衛青都嚇出一身冷汗。在霍去病並不長的軍旅生涯中,騎兵部隊一直是他致勝的唯一法寶。所以嚴格來說,霍去病並不是沒有作戰經驗,只不過他的經驗來自於自己的舅舅衛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佐助被斑用輪墓控制住後,為什麼不開虛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