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彩虎
-
2 # 雲石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不久後爆發十月革命,布林什維克奪取政權,俄羅斯進入蘇聯時代。
從20世紀10年代末到30年代末,蘇聯因大力推動國家的工業化,實力急劇增加,到二戰前,蘇聯躍居全球第二工業大國,僅次於美國。
第一點,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普及。俄羅斯地處歐洲文明圈邊緣,自然環境惡劣,沒有較好的出海通道,依然保留著極多的農耕時代殘餘,因此其文明發展水平遠落後於其他列強。只不過俄羅斯憑藉巨大的體量,彌補了質量的不足,才維持了列強的臉面。
不過,隨著19世界下半葉工業革命成果大範圍的普及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歐洲文明整體躍進,英、法、德、美等國因機器大工業國力得到質的突破。而俄羅斯因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社會結構,在機器化大工業模式的轉型初期遠遠落後於其他列強的腳步。太過落後的文明質量,已無法用規模優勢進行抵消,因此,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淪為“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
不過,在布林什維克崛起時,情況好轉。蘇聯於1922年正式成立,距18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已過去半個世紀。
50年的時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階技術變得更為成熟,推廣和普及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和實用性大大提升。這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個好的局面。
俄羅斯地處苦寒之地,自然環境惡劣,導致一些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較難在俄羅斯運用——比如鐵路,惡劣的環境大大增加了技術難度和建設成本。這也是俄羅斯在19世紀後半葉中衰落的一個主要因素。
但到了20世紀20年代,機器化大工業技術逐漸成熟,成本降低。使俄羅斯具備了大範圍運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可能——西伯利亞鐵路就是在1916年全線通車的。
俄羅斯終於等來翻身的機會。擁有兩千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俄羅斯,其地緣潛力是世界一流的。科技水平的提高,讓俄羅斯有能力對大量凍土荒漠進行初步的規模工業開發,也讓俄羅斯的地緣潛力變現,國力得到大幅提升。
當然,蘇聯的崛起除了客觀物質層面的因素外,還離不開蘇共自身。
第二點,蘇共採用極端暴力的方式,顛覆舊有社會關係,建立以工業化為標準的社會結構。蘇共提託社會下層民眾,以暴力革命奪得政權。這樣的方式雖然用最短的時間一舉清除了原有社會關係和組織架構,但也存在著弊端。那就是,這樣的方式過於殘酷,短時間內會給社會帶動極大的動盪和經濟損失。因此,如果只是普通的政權更替,暴力革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蘇聯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取代了沙俄。沙俄因經濟基礎層面保留大量農耕文明殘餘,所以其內部的利益集團也是基於這種經濟結構建立,並構成政權統治的根基。
落後的利益結構決定其必然成為俄羅斯大規模工業化的絆腳石——工業取代農業時,自然會嚴重損害利益集團的原有利益,而農業轉型到工業新的經濟結構並不能保證其利益和社會地位,所以,他們牴觸經濟轉型。
如果不是用暴力革命,而是採用內部改良或較為溫和的革命,俄羅斯的工業化革命將會受到利益集團的阻礙,那麼自然就嚴重阻礙了俄羅斯的快速崛起。
因此,暴力革命是讓俄羅斯快速崛起的一劑良藥。
當然,暴力革命在短時間內,快速消耗了國家的財富,因此,一個家底殷實的國家,採用這樣的方式並不划算。
但是,當時的俄羅斯家底並不豐厚。工業化轉型的遲滯讓俄羅斯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國力就不斷頹靡,在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消耗,讓俄羅斯幾乎山窮水盡。因此,對於窮家破業的俄羅斯來說,暴力革命並不會讓其受到太大的損失。因此,布林什維克的暴力革命,對俄羅斯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第三點,蘇聯的政治體制助推了蘇聯的快速崛起。蘇聯要積蓄國力,就需要在全國搞工業化開發。但這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大多為凍土和荒漠,不適宜人類生存;二是,俄羅斯疆域遼闊,在地緣和人文機構上較為複雜,大量的少數民族缺乏對國家的認同感,集居在各邊緣板塊。
這樣的情況,會讓蘇聯在工業建設和領土開發上,面臨民眾因艱苦的條件和缺乏對國家的認同感,而不響應政府的號召。
那麼,沒有錢的蘇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只能依靠強力政治,用“強力”威懾國民,讓他們必須響應政府的號召——高強度的從事勞作而不敢要求過多報酬。透過這樣的方法,讓蘇聯花費極端的時間,就實現了國家由農業向工業的轉型,從而完成了財富的積累,助推了俄羅斯的快速崛起。
回覆列表
資本主義社會,打仗是為了更好地掙錢,不是為了出口氣或者消滅敵人。有二次核反擊能力,能夠確保摧毀資本家的老窩,那他為了自己的性命和財產就不會用核導彈來打你。全世界這麼多國家,真想著用核彈來打贏的就只有蘇聯,但它也在1982年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了,那還是最喜歡擴張的勃列日涅夫當政的時候。
在過去數十年,核武器成了各個大國的鎮國神器,有了它的護佑,世界大戰的爆發機率大為降低,的確,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核武器算得上是人類和平的守護神,但是,核武器的殺傷力仍舊讓其成為懸在人類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核戰爭的陰雲或許已隨著冷戰遠去而散開,可圍繞核武器的爭論卻從未停止,如今擁核國家都已經建立起二次核反擊能力,但不同國家對於核打擊的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第一輪打擊過後,真正能做出反擊的國家其實並不多。
我們可以試著假想和推演一下核戰爭在理論上是如何進行的,首先,第一輪核打擊和許多人想象的其實不一樣,並不是人口密集地區,而主要是對手的發射井等已經探明的發射地點,這麼做的理由很直接,就是為了扼殺對方的核反擊能力。
由於發射井往往深埋在地下,所以打擊一口井,需要動用多枚核彈進行精確轟炸,美國目前有900多座核彈發射井遍佈全國各地,同理,中俄印等領土面積較大的國家數量也不會少,而且這些國家除了固定的核彈發射井。
都還有戰略核潛艇,陸基車輛等移動發射平臺,對於這些發射點,顯然無法進行有效防備的,因此,要想完全扼殺其核反擊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倒是像英國,法國,巴基斯坦等國土面積較小的國家相對容易被核武器“洗地”,一波打擊可能還真能被廢掉。
至於核反擊,這就是徹底撕破臉毀滅對方的階段了,雙方皆會選擇對方人口密集區域下手,從而造成儘可能多的傷亡,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這種傷痛,所以,這也是核武器使用的軟肋,為了不造成這種自我毀滅的惡果,各國使用戰略核武器和三戰開打的機率無限接近於零,也就日本人捱過核彈。
另一方面來看,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則是經濟的延續,任何戰爭的爆發的本質目的都是出於經濟目的,也就是有利可圖的,而核戰爭的結果是全盤皆輸,對於這種沒有贏家的戰爭,是不可能有人會去發動的。
對於中美俄而言,核打擊力量都是有限的,無非多少而已,誰也沒法把誰一波打趴下,而招致來的後果也沒人能承受,所以不存在先發制人有優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吃虧的說法,這一點,就連曾經指望用核彈打贏戰爭的蘇聯都看清了,1982年就學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了。
這樣做,既不影響什麼,反而是種非常聰明的方法,其實在擁有核彈的那個時間點,就已經沒人敢動我們了,而我們則可以避免軍備競賽,節省下大量資金用於建設經濟,同時也讓中國在國際上建立起一個負責人,愛和平的正以大國形象。
反觀蘇聯之前的行為就很愚蠢了,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核武器數量都達到巔峰,六十年代,美國一度擁有過超過30000件核武器,而八十年代的蘇聯則坐擁著 40000件以上的核彈,總當量為100億噸,這個數字已經足夠把現代文明毀滅好幾遍了。
在海基核潛艇兵力上,蘇聯同樣壓過美國一頭,九十年代的蘇聯海軍服役了59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總計能夠攜帶955枚潛射核導彈,美國海軍則是40艘戰略核潛艇以及數目為664枚的潛射核導彈,僅為蘇聯人的三分之二。
看起來蘇聯似乎更強大,但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反而讓遠不如美國的經濟承擔著比美軍規模更為龐大的軍事,堪此重負,直接加速了蘇聯自身的解體,可悲的是,蘇聯和武器規模龐大也僅僅是虛假的幻象,受制於潛艇以及導彈可靠性問題,蘇聯實際能夠動用的核武器其實並不比美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