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是不是從另一方面加速了鴉片戰爭?
10
回覆列表
  • 1 # 會游泳的小老頭

    不是,人家蓄謀已久,英華人想要改變貿易逆差,真金白銀都都流入了中國,文的不行,就來武鬥,所以想方設法來挑起戰爭。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英國那時候資本家當政,一切向錢看,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 2 # 蕭蕭勁竹

    正如黑子難掩太陽的光茫,林則徐不是聖人,些許瑕疵在所難免,但這並不影響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在華人民心中的光輝形象!

    一、主張嚴法禁菸,成績卓著

    十八世紀開始,英國就逐漸將鴉片賣入中國,隨著吸食人口的增多,鴉片貿易量急劇攀升,不但嚴重損害了華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許多社會問題,而且致使貿易失衡,大量白銀外流。1835年以後每年輸入的鴉片超過3萬箱,禁菸前四十年,流出的白銀超過3億兩。國內市場凋敝,百業蕭條,清政府財政日趨枯竭。雖然清政府多次下令禁菸,但收效甚微。官商勾結,走私鴉片大行其道,使得禁令成為一張空文。

    面對日益嚴重的鴉片問題,道光帝讓群臣商討對策,1838年6月,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上奏《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支援禁菸派黃爵滋的嚴刑峻法主張,並提出禁菸方策6條。同時在湖北湖南兩省實行禁菸,不但強制收繳煙具、煙土,而且還組織人員試製成功戒菸藥丸,散發給有煙癮的吸食者。禁菸成效顯著。10月林則徐再次上《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尖銳指出“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而戶部存銀由7000萬兩下降到不足1000萬兩的嚴酷現實,終於使得道光下決心禁菸,他即招林則徐進京,並連續八次召見,商討禁菸之策。

    1838年12月,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1839年3月開始,以強硬手段收繳英華人2萬餘箱鴉片。6月虎門銷煙。道光帝閱畢報告讚譽“可稱大快人心事”。至此林則徐的禁菸可以說非常成功。

    二、鴉片戰爭前中英雙方衝突的實質是治外法權問題,林則徐捍衛的是國家司法主權

    虎門銷煙前後,林則徐為了同西方國家交涉,曾請人翻譯《國際法》等法規檔案,中英雙方進行的貿易談判中,依據“有人買賣違禁之貨物,貨與人正法照辦”的條款,提出英商具結“嗣後來船永遠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人即正法。”由於英國當時全球殖民,霸權主義正盛,加之其國內當時並沒有禁止鴉片的法令,英國商人認為要外華人以他們的生命對交出鴉片以及對今後任何違犯中國習慣法的行為負責是暴力行動,雙方難以調合。

    意外出現了,1839年7月7日,一夥英國水兵醉酒後在九龍尖沙咀搗毀村民神龕,引起鬥毆,結果村民林維喜重傷,並於次日身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指使另一村民給予死者家屬1500兩銀元換取隱瞞死因。林則徐派人查明真相後依據《國際法》第二百九十二條之四“往別國遵該國禁例,不可違犯,如違犯必有罰以該國例”要求英方交出兇手,遭到義律拒絕。義律於8月13日在英船上開庭審判,對五名兇手輕判3至6個月監禁便送回英國本土服刑,事後通知中國官方。這就是有名的林維喜案。

    林則徐得知後於8月15日下令禁止中英間一切貿易,並派兵進駐澳門,驅逐英華人出境,並停止供應英華人食物,撤其買辦傭工。之後英華人寄居貨船之上,面臨斷水斷糧之境。8月31日,印度總督派出的“窩拉疑”號軍艦同義律合。9月5日,義律派人進行協商,要求解除食物封鎖並恢復正常貿易,並下最後通牒。林則徐堅持要對方交出兇手否則免談,隨後英艦開炮,雙方爆發了一系列小型衝突,史稱九龍之戰。

    為了加強防守,林則徐還購買外國大炮200多門配置防守要地,並向朝庭提出動用廣東稅收十分之一300萬兩購買仿造戰艦,可惜為道光所拒。同年11月,又發生穿鼻之戰,由於林則徐積極備戰,關天培指揮得力,英軍退出了穿鼻洋。隨後的九龍官湧炮臺之戰,尖沙咀之戰英軍也沒沾到便宜。但林則徐沒有考慮到參戰的英軍只是小股艦隻,並據此認為“奸夷膽落”,並上疏報捷,嚴重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這是一個不足之處。道光帝12月下令暫時禁止廣東口岸的對外貿易,1840年初,林則徐奉命正式封港。

    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正是由於林則徐一再堅持國家的司法主權,所以才強硬斷絕中英貿易,驅逐英華人並封鎖其食物供給,從而想迫使英華人接受中方要求。而英華人置《國際法》於不顧,追求治外法權,並首先開炮從而引發戰端。如果林則徐妥協,戰爭可能會推遲,從這一點來說,林則徐加速了鴉片戰爭的到來也不算錯。但妥協意味著禁絕鴉片的努力付諸東流,意味著政府放棄對本國國民的生命保護,更意味著放棄國家的司法主權,這些絕不是林則徐及清王朝所能接受的。

    另外,上面的衝突只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並不是鴉片戰爭的開端。真正的戰爭爆發於1840年4月英國國會以271票對262票透過對華軍事行動案之後。而且僅僅是報復提案,並不是宣戰。隨後的事情耳熟能詳了。英國艦隊並不在嚴密防守的廣東開戰,而是北上攻廈門,陷定海,威逼天津訛詐清庭,道光將林則徐褫職,在落後於時代的羈縻政策的主導下,清庭和戰間搖擺,損兵折將,最終割地賠款。

    三、林則徐的遠見和情操

    廣東禁菸期間,林則徐為了解西事,安排人員將英商主辦的《廣州週報》譯成《澳門新聞報》,組織翻譯了《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國志》,為了適應對外工作還派人編譯《國際法》,並在同英國的談判中靈活運用。因而被後人譽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並在奏摺中稱“中國造船鑄炮,至多不過三百萬,即可以師敵之長技以制敵。”這一觀點後來被魏源進一步發展成“師夷長技以制夷”,對後世的洋務運動起到巨大的指導作用。

    1841年6月,在被免職去鎮海前線“戴罪立功”期間,他和龔振麟等人參考《焦氏炮書》和天一閣查閱的資料,試製成功全國最重最先進的8000斤大炮。為了解決大炮移動問題,又根據實際改進英國炮車,試製成功可360度旋轉的“四輪樞機磨盤炮架”,用於鎮海防務。

    在後來被遣戌新疆期間,預見到邊疆不穩定的未來形勢和沙俄的野心,對新疆的地理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在1849年經過湖南時,特地召來左宗棠面授,而湘舟夜話時左宗棠不僅白身,而且只有37歲。後來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些資料助力不少。這種先見之明讓人驚歎不已。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林則徐自擬的這副對聯,正是他高尚情操的真實寫照。

    四、民族英雄不容汙衊,愛國主義需要傳承

    前幾年,由於歷史虛無主義氾濫,一些人打著還原真實人物的旗號,對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進行解構。

    幾十年前某史學家認為,林則徐寫給友人的信中描述了英軍火炮厲害,但囑咐友人不要讓別人看這封信,所以推斷林則徐沽名釣譽,隱瞞真實想法,不想改革云云。其實這種看法不值一駁,鴉片戰爭打了好幾個省,多處地方,那麼多朝庭官兵參戰,難道大家都是聾子瞎子,看不到英軍炮火的威力?各地相關官員給道光的奏摺中都有關於英軍情況的陳述,這些是林則徐能夠隱瞞住嗎?他有隱瞞的必要嗎?國內有些人藉此大加發揮,廣為傳播,以此來抵毀英雄形象。

    更有人拿林則徐剛開始對英軍輕敵的言論大做文章,甚至將爆發戰爭的責任強加到林則徐身上,將他描述成民族罪人。如此認知不僅荒唐至極,而且極其陰險。西方帝國主義的全球擴張決定了其同其他國家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而且為以後中國的歷史事實所證明。

    當然,作為封閉的朝庭體制中的官員,以天朝為中心,視別國為番邦夷國的思想也在林則徐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剛開始他也有輕敵思想,但是他能很快認識到差距,並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去了解學習西方,是當時的封建官僚中唯一有此清醒認識的人。在他受到免職排擠的時候,並沒有消沉沉淪。而是以強烈的責任感在新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發展到今天,國際上霸權主義依然存在。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就是實證。凝聚共識,共克時艱,離不開愛國主義的傳承。習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必將激勵著華人民積極進取,奮發圖強,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必將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期能否使用護膚品?可以的話誰來推薦下孕期可以使用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