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然的線條
-
2 # 墨尚點點
今人練習書法,大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故練習十年,二十年,也不見多少長進。還美其名“吾學書二十年、三十年有餘”,在專業人士眼裡,只是徒增笑料罷了。
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主張學古,曾言“書不宗晉,終入野道”,認為只有入古,才能出新。他自定書課,一日臨帖,一日創作,以此相間,終生不易。王鐸為後繼者樹立了正確學書的榜樣。
下面用幾個小故事來講講古人是怎樣勤奮練習書法的。
張芝(?—約192年),字伯英,漢族,敦煌郡源泉縣(今屬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聖”、其書法被譽為“一筆書”。
張芝練習書法特別刻苦,“臨池”這個詞就來自於張芝學書的故事。傳說為了便於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丈的洗硯池。一天的書法練習完成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餘墨洗滌乾淨,以延長使用壽命。他每天堅持練習,長年累月,終於有一天,整個池塘裡的清水竟然被染黑了。後來,人們把刻苦練字稱做“臨池”。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代表作有《蘭亭序》。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饃饃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懷素,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與張旭合稱“顛張醉素”。李白詩云: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山中兔……
懷素對於書法的熱愛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書寫不易,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竟禿筆成冢,洗墨成池,懷素也終成一代“草聖”。
學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古人尚且如此努力,才能成功,何況我們呢?選擇了書法,就是選擇了與寂寞為伍,與青燈為伴……書法學習沒有捷徑可走,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要想成功,唯有多練。
-
3 # 藝術追夢人
古人練書法比現在人刻苦認真,一般以拓片作為模本,或以家學老師的手本作為臨摹版本。如王獻之學王羲之。還有利用一切時間和不同載體練習書法,如狂草懷素就經常在芭蕉葉上練習書法,米芾就經常在袖籠裡練習,過去人都穿長袖衣,以至於長期手指默練,把袖口都磨出了洞。聽說王羲之經常晚上睡覺時用手指在他夫人身體上練字。夫人煩說:老在人家身體上摹畫,自己沒有體呀。一句話提醒了王羲之,是呀,我應該有自己體呀。後來王羲之就開創了自己的書體,被稱為書.聖。總之,古人學書也是多種多樣,多種形式。
-
4 # 龍灝堂紫砂藝術
先列一個名單:
王羲之、王獻之、王薈、王徽之、王珣、王僧虔、智永;
歐陽詢、歐陽通;
顏滕之、顏協、顏之推、顏勤禮、顏昭甫、顏惟貞、顏真卿;
米芾、米友仁;
趙孟頫、管道昇、趙雍、趙奕、趙鳳、趙麟;
文徵明、文彭。
如果你對書法史、藝術史有點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上面這份名單的秘密:與大書法家同一家族的那些兒孫輩們寫字都不賴,而且似乎更容易成為書法家。
中國書法在早期幾乎都是以家族為單位傳承的。魏晉時期,儒學大族多是書法世家,如潁川鍾氏、荀氏,京兆杜陵杜氏和韋氏。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所屬的衛氏家族,在東漢書壇上的影響力就很大了,到了魏晉更是聲名顯赫。
可見找個好老師有多重要。
重要在哪裡?中國書法在發展過程中,不同朝代呈現出明顯的風格化傾向,比如後人概括的“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趣、清人尚樸”等等。這種現象的產生,固然有後人對前人加以改造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法的失傳。
比如,還有一份名單比文章一開頭的那個還要玄乎,這個不是我整理的,而是收錄在唐人張彥遠的《書法要錄》裡,叫《傳授筆法人名》,裡面這麼說,筆法啊是從蔡邕那裡開創的,一直傳授到王羲之手上。王羲之傳給兒子王獻之,王獻之傳給外甥羊欣,羊欣傳給王羲之五世孫王僧虔,王僧虔傳蕭子云,蕭子云傳給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智永傳給外甥虞世南,虞世南傳給兩個徒弟歐陽詢和褚遂良,當然李世民也是虞世南的徒弟。歐陽詢又將筆法傳給虞世南的外甥陸柬之,陸柬之傳兒子陸彥遠,陸彥遠傳外甥張旭,張旭有仨徒弟,李白、顏真卿、徐浩,然後顏真卿傳給柳公權、懷素、鄔彤。
特點很鮮明:不是傳給親兒子、親外甥,就是傳給親徒弟。
名單到這裡就結束了,結束的時間就在唐朝,筆法的傳授至此中斷。所以我們看宋代人面對唐朝書法就很不自信,歐陽修說“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蘇軾說的更徹底:“自顏、柳氏後,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
意思是,筆法的傳授在唐代就終結了。
技法的失傳,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消失,比如一個技巧高超的書法家直接死亡,沒有傳人。另外一種情況是消散,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走樣最終失傳。
我們今天看古人書法作品,感覺平平常常,也就那樣。但其實背後卻隱藏了許多我們看不見的複雜技巧和用筆習慣,指腕的配合、書寫姿勢等等。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學習者親自在場觀看,恐怕很難習得。
比如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有人認為是顏真卿的晚輩寫的,但幾乎可以亂真。因為顏體中隱藏的複雜技術,不親眼觀看其書寫,很難模仿,所以這個帖子很可能是跟隨顏真卿學習的晚輩的作品。後世修煉顏體者,幾乎難有神形兼備的,只有一個錢灃算是成就較高的。
《自書告身帖》
再舉個關於古人追求筆法的例子。
鍾繇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名家,被稱為“正書之祖”,他是王羲之最佩服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張芝)。鍾繇對書法痴迷地要死,據說當時另一位書法名家韋誕,他手上有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勢》,因此書法水平很高。鍾繇非常想借這本書看看,但韋誕不肯,三番五次拒絕,氣得鍾繇捶胸吐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他一命。韋誕去世後,將《筆勢》也隨葬進墓裡。鍾繇竟然僱了一批盜墓賊,挖開韋誕的墓得到這本書。此後發奮研習,終成一代宗師。
鍾繇《賀捷表》
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卻說明了很多問題。書法的傳承其實很脆弱,香火單薄,稍不注意,一個天才書法家,終其一生修煉出來的筆法技巧,就可能失傳了。
也許有人會說,古代有很多書法家臨摹的作品也很像。比如米芾就曾經號稱,他臨摹的王字可以亂真。但人家是天才,而且看的是真跡。想要透過看作品甚至複製品,揣摩書法家原來的筆法,是非常之難的,沒有超常的悟性和基礎,可以說這條路很難走通。
所以中國的書法史,往往是後人對前人改造的歷史,大師的筆法失傳,後來者在揣測、復原前人技法的基礎上,又演繹出新的風格。比如趙孟頫,一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追隨王羲之,反而形成另一種風格。明人學趙孟頫,又是一種風格,清人再學前人,又學成另一種樣子。
所以,要想得到真傳,還是親眼觀看書寫過程才好。
-
5 # 自然的線條
古人學書是口教手授,老師會告訴橫怎麼橫,怎麼入筆怎麼收筆,多少種橫等等,然後老師書寫做示範。從魏晉一直到唐代,都屬於直系。宋代以後到現在就更多自我摸索了,所以臨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也是觀察古人的字帖去揣摩他們的用筆方法。
-
6 # 墨尚點點
今人練習書法,大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故練習十年,二十年,也不見多少長進。還美其名“吾學書二十年、三十年有餘”,在專業人士眼裡,只是徒增笑料罷了。
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主張學古,曾言“書不宗晉,終入野道”,認為只有入古,才能出新。他自定書課,一日臨帖,一日創作,以此相間,終生不易。王鐸為後繼者樹立了正確學書的榜樣。
下面用幾個小故事來講講古人是怎樣勤奮練習書法的。
張芝(?—約192年),字伯英,漢族,敦煌郡源泉縣(今屬甘肅酒泉市瓜州縣)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聖”、其書法被譽為“一筆書”。
張芝練習書法特別刻苦,“臨池”這個詞就來自於張芝學書的故事。傳說為了便於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丈的洗硯池。一天的書法練習完成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餘墨洗滌乾淨,以延長使用壽命。他每天堅持練習,長年累月,終於有一天,整個池塘裡的清水竟然被染黑了。後來,人們把刻苦練字稱做“臨池”。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代表作有《蘭亭序》。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饃饃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懷素,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與張旭合稱“顛張醉素”。李白詩云: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山中兔……
懷素對於書法的熱愛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板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板光滑,不易著墨,書寫不易,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 由於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捨不得摘,於是想了個辦法,乾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著鮮葉書寫。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竟禿筆成冢,洗墨成池,懷素也終成一代“草聖”。
學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古人尚且如此努力,才能成功,何況我們呢?選擇了書法,就是選擇了與寂寞為伍,與青燈為伴……書法學習沒有捷徑可走,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要想成功,唯有多練。
-
7 # 藝術追夢人
古人練書法比現在人刻苦認真,一般以拓片作為模本,或以家學老師的手本作為臨摹版本。如王獻之學王羲之。還有利用一切時間和不同載體練習書法,如狂草懷素就經常在芭蕉葉上練習書法,米芾就經常在袖籠裡練習,過去人都穿長袖衣,以至於長期手指默練,把袖口都磨出了洞。聽說王羲之經常晚上睡覺時用手指在他夫人身體上練字。夫人煩說:老在人家身體上摹畫,自己沒有體呀。一句話提醒了王羲之,是呀,我應該有自己體呀。後來王羲之就開創了自己的書體,被稱為書.聖。總之,古人學書也是多種多樣,多種形式。
-
8 # 龍灝堂紫砂藝術
先列一個名單:
王羲之、王獻之、王薈、王徽之、王珣、王僧虔、智永;
歐陽詢、歐陽通;
顏滕之、顏協、顏之推、顏勤禮、顏昭甫、顏惟貞、顏真卿;
米芾、米友仁;
趙孟頫、管道昇、趙雍、趙奕、趙鳳、趙麟;
文徵明、文彭。
如果你對書法史、藝術史有點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上面這份名單的秘密:與大書法家同一家族的那些兒孫輩們寫字都不賴,而且似乎更容易成為書法家。
中國書法在早期幾乎都是以家族為單位傳承的。魏晉時期,儒學大族多是書法世家,如潁川鍾氏、荀氏,京兆杜陵杜氏和韋氏。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所屬的衛氏家族,在東漢書壇上的影響力就很大了,到了魏晉更是聲名顯赫。
可見找個好老師有多重要。
重要在哪裡?中國書法在發展過程中,不同朝代呈現出明顯的風格化傾向,比如後人概括的“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趣、清人尚樸”等等。這種現象的產生,固然有後人對前人加以改造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法的失傳。
比如,還有一份名單比文章一開頭的那個還要玄乎,這個不是我整理的,而是收錄在唐人張彥遠的《書法要錄》裡,叫《傳授筆法人名》,裡面這麼說,筆法啊是從蔡邕那裡開創的,一直傳授到王羲之手上。王羲之傳給兒子王獻之,王獻之傳給外甥羊欣,羊欣傳給王羲之五世孫王僧虔,王僧虔傳蕭子云,蕭子云傳給王羲之七世孫智永,智永傳給外甥虞世南,虞世南傳給兩個徒弟歐陽詢和褚遂良,當然李世民也是虞世南的徒弟。歐陽詢又將筆法傳給虞世南的外甥陸柬之,陸柬之傳兒子陸彥遠,陸彥遠傳外甥張旭,張旭有仨徒弟,李白、顏真卿、徐浩,然後顏真卿傳給柳公權、懷素、鄔彤。
特點很鮮明:不是傳給親兒子、親外甥,就是傳給親徒弟。
名單到這裡就結束了,結束的時間就在唐朝,筆法的傳授至此中斷。所以我們看宋代人面對唐朝書法就很不自信,歐陽修說“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蘇軾說的更徹底:“自顏、柳氏後,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
意思是,筆法的傳授在唐代就終結了。
技法的失傳,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消失,比如一個技巧高超的書法家直接死亡,沒有傳人。另外一種情況是消散,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走樣最終失傳。
我們今天看古人書法作品,感覺平平常常,也就那樣。但其實背後卻隱藏了許多我們看不見的複雜技巧和用筆習慣,指腕的配合、書寫姿勢等等。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學習者親自在場觀看,恐怕很難習得。
比如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有人認為是顏真卿的晚輩寫的,但幾乎可以亂真。因為顏體中隱藏的複雜技術,不親眼觀看其書寫,很難模仿,所以這個帖子很可能是跟隨顏真卿學習的晚輩的作品。後世修煉顏體者,幾乎難有神形兼備的,只有一個錢灃算是成就較高的。
《自書告身帖》
再舉個關於古人追求筆法的例子。
鍾繇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名家,被稱為“正書之祖”,他是王羲之最佩服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張芝)。鍾繇對書法痴迷地要死,據說當時另一位書法名家韋誕,他手上有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勢》,因此書法水平很高。鍾繇非常想借這本書看看,但韋誕不肯,三番五次拒絕,氣得鍾繇捶胸吐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他一命。韋誕去世後,將《筆勢》也隨葬進墓裡。鍾繇竟然僱了一批盜墓賊,挖開韋誕的墓得到這本書。此後發奮研習,終成一代宗師。
鍾繇《賀捷表》
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卻說明了很多問題。書法的傳承其實很脆弱,香火單薄,稍不注意,一個天才書法家,終其一生修煉出來的筆法技巧,就可能失傳了。
也許有人會說,古代有很多書法家臨摹的作品也很像。比如米芾就曾經號稱,他臨摹的王字可以亂真。但人家是天才,而且看的是真跡。想要透過看作品甚至複製品,揣摩書法家原來的筆法,是非常之難的,沒有超常的悟性和基礎,可以說這條路很難走通。
所以中國的書法史,往往是後人對前人改造的歷史,大師的筆法失傳,後來者在揣測、復原前人技法的基礎上,又演繹出新的風格。比如趙孟頫,一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追隨王羲之,反而形成另一種風格。明人學趙孟頫,又是一種風格,清人再學前人,又學成另一種樣子。
所以,要想得到真傳,還是親眼觀看書寫過程才好。
回覆列表
古人學書是口教手授,老師會告訴橫怎麼橫,怎麼入筆怎麼收筆,多少種橫等等,然後老師書寫做示範。從魏晉一直到唐代,都屬於直系。宋代以後到現在就更多自我摸索了,所以臨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也是觀察古人的字帖去揣摩他們的用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