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默寡言型的話嘮HR
-
2 # 收穫人生後半場
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說過,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的權威性就是成就。
從德魯克先生對管理的論述,管理的有效性和終極目的體現在成果上。
管理的過程包括計劃、組織、指導、協調和控制5要素。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抓住每一個管理要素去開展,管理才能發揮其有效性。
管理要將複雜工作簡單化,管理者一定要從繁雜事務中脫離出來,實行簡單管理。
管理是實踐,管理工作在於行動。既然如此,那麼管理工作一定是個非常辛苦的工作。管理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去學習、去總結、去感悟,日積月累,逐步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有效性。
管理工作不輕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職路施語
提升個人管理能力,穩妥地管理好部屬,核心在於與瞭解下屬想什麼,需要什麼,要幹什麼,這就需要善與部屬搭“橋”,從而使上下級之間處於良好的通達狀態,再看如何管理就很清晰了。
一是善搭“感情”橋,“情感賬戶”也需充值,升值。提到賬戶,現實當中的我們至少有兩種賬戶,一類是金錢賬戶,攢得是看得見的錢;另一類就是“情感賬戶”,攢得是看不到的情。錢需攢夠,情也要蓄好,以備不時之需。
有一位部門經理,在一次外出時,手提包被偷,裡面除了常用的錢物外,還有公司的公章。
當她又內疚又擔心地站在老闆面前講完所發生的事情後,老闆沒有批評她,而是告訴她彆著急。
到下午時,又專門叫她到辦公室,送給她一隻新手袋說:“你前段時間的工作一直非常出色,公司早就想對你有所表示,但一直沒有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那位沒有暴跳如雷的老闆,用寬容的態度處理了這件事,使這位部門經理始終心懷感激,後來任憑其他公司用多麼優厚的待遇聘請她,她都不為所動,一直兢兢業業地為原企業工作。
一位好的管理者,能得到部屬真心地支援、配合及至報答,都需之前有過感情積蓄,形成厚實的感情基礎,即,“情感賬戶”有餘額才成。
二是善搭“溝通”橋,每一次善意地溝通,都是化解的問題前提。合理的溝通方法,合適的溝通渠道,有效的溝通,往往會利於恰當地化解矛盾。
研發部張經理進公司不到一年,工作表現頗受領導讚賞,不管是專業能力還是管理績效,都得到大家肯定。
但有一段時間,部門主管李副總髮現,平常很少見到張經理和他的部屬或是同級主管進行溝通。
剛開始工作運轉還算順暢,但時間一長,因為缺少了有效的溝通,張經理的業績開始出現下滑,並且部屬對部門也逐漸沒有向心力,除了不配合加班,還只執行交辦的工作,不主動提出規劃或問題,所幸,這一情況被李副總及時叫停,才避免出現更大的業績損失。
用節省時間的方式,促進工作效率固然重要,但良好的溝通絕對會讓工作進行順暢許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溝通看似小事情,實則意義重大,有時,溝通好才能做得好。
三是善搭“授權橋”,適時放手,更得輕鬆。管理是一種收放結合的藝術,做到關鍵時能“收住”,平日裡能“放開”。
曾遇到過這樣一位車間主任,大學本科學歷,34歲,正規院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工作態度端正,盡職盡責,管理有思路,外圍員工也認為這個車間的工作尚可。
但是,本車間人員卻始終不能認可這位主任,甚至與他格格不入,對他一肚子意見,車間整體工作也因此受到阻礙。
原來,車間員工對這位主任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他太親力親為了。日常工作中大事小情,事必躬親,工作不安排佈置,反而自己幹,導致形成了“領導幹,工人看”的尷尬局面,促成了員工一致的抵抗情緒。
真正的管理者,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就可以促進工作進步。想真正透過下屬實現你的預期目標,唯一要做的就是學會授權。正所謂,要想得輕鬆,除非真授權。
四是善搭“理解”橋,設身處地遠勝自以為是。匈牙利著名攝影家羅伯特卡帕曾講過一句話,“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離戰場不夠近。”
這句話告訴我們,欲得實情、解難題,就必須親臨一線,換位思考,糾偏正向。
自己的一位同學阿趙,從名校管理學碩士畢業,出任某大型企業的製造部門經理。剛一上任,便著手對製造部門進行改造。為了更好地推進改造進度,阿趙設計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生產報表,從報表中可以看出生產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本以為,依靠每天上報的生產報表,就會得到生產的第一手資料。可是一次大的品質事故,卻讓阿趙發現報表的資料都是隨意填寫上去的。
事後瞭解才得知,現場的操作工人很難理解阿趙的真實目的,因為資料分析距離他們太遠了。大多數工人只知道好好幹活,拿工資養家餬口,對報表工作絲毫不感興趣。
後來,阿趙下到車間一線,與操作工同吃、共住,一道分析研究制定問題解決辦法,將生產報表與業績獎金相掛鉤,才使情況得以改觀,最終成功順利地完成部門改造。
世界有兩件難事,一件是將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另一件是將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
不要簡單地認為所有人都和自己的認識、看法、高度是一致的。對待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模式,要用聽得懂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協作,才能利於目的達成。
五是善搭“迴路”橋,不遷怒,不嗔怪他人。物理學上有一種原理叫作力的作用與反作用原理,講得是力量總是會反彈的,有發力就一定會有回力。
曾看到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經理早上起床晚了,急忙開車去公司,為了趕時間,連闖紅燈終於被交警攔了下來,開了罰單。
到辦公室看到桌子上還有沒發出去的信件,把秘書叫來,批頭蓋臉一頓痛罵。
秘書很委屈地出去了,找到總機小姐一頓狠批,總機小姐被罵得很受傷,借題發揮找到清潔工指責了一番。
清潔工憋了一肚子氣,晚上回到家見到讀小學的兒子趴在地上看電視,書包、衣服亂扔,便把兒子打了一頓。
兒子憤憤不平,見到家門前一隻大懶貓,狠狠踢了一腳。剛好那位經理從門前路過,被那隻貓抓了一下。
透過一系列連鎖反應,我們可以看到,衝動是魔鬼,不要輕易遷怒他人,嗔怪他人,在部屬面前請儘可能保持一份善意的微笑,當你播散一片笑容時,迎來的將是暖暖的春天!
回覆列表
說到管理能力,就涉及到管理自我和管理他人。管理自我包括:時間管理,危機管理等等;管理他人:衝突管理,溝通管理等。
首先,如果在管理過程中覺得累。那麼可以猜測是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有時我們覺得是“好心沒好報”。這時,需要我們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溝通方式是下屬不願意接受的,是不是我們剝奪了員工獨立完成工作的機會,是不是沒有想好就匆忙下了工作命令?
有機會可以看看《亂了頭緒的經理人》,其中的故事應該會讓您很有共鳴。
其次,如果您在兩方面都想有所提高的話,我的建議如下,僅供參考:
1. 平時可以看一看管理類的書籍,比如《水煮三國》,這本書把管理的理論寫的通俗易懂,讀起來不枯燥;
2. 可以找資源來參加培訓。可以網上搜網課,也可以找線下的培訓班。聽一聽領導力培訓、《亂了頭緒的經理人》這些,都會對自己有幫助;
3. 培養自己的管理思維。可能我們不做管理工作時,只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完成了任務就直接找領導交差。做了管理,就要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指導下屬完成任務。所以平時無論遇到什麼事,都可以假設想著自己如果是領導,該怎麼佈置任務,怎麼定期讓員工反饋工作進度。多思考,有益於進步;
4. 做好自我提升。從自我管理入手,提升自己的說話情商和技巧,提升談判能力,多去溝通,瞭解對方可以接受的談話方式。可以參考時間管理的四宮格(重要而緊急的事,重要而不緊急的事,不重要而緊急的事和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合理安排時間,工作中從容不迫;
5. 和朋友、同行溝通。多和做管理工作的人溝通,和他們分享探討心得體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時候合理的借鑑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