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主家的傻土鱉

    “汗血寶馬”,學名叫阿哈爾捷金馬,原產地在今天的土庫曼。古人傳說,這種馬奔跑起來,流出來的汗水像血一樣鮮紅,因此才被稱為“汗血寶馬”。汗血寶馬真的流汗如血嗎?經過多年研究,目前學者們有以下幾種看法:有學者認為,有一種寄生蟲,特別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鑽入馬的面板內,馬的面板上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還有學者認為,汗血寶馬在奔跑時體溫上升,使得少量紅色血漿從毛孔中滲出,出現“汗血”現象;而汗血寶馬產地土庫曼的養馬專家認為,汗血寶馬的面板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溼,棗紅色或栗色的馬出汗後,區域性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這種馬體形優美,速度極快,物種稀有,在今天也是土庫曼饋贈他國的貴重禮物。西漢時期,圍繞汗血寶馬,甚至發生過戰爭。

    約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得到一匹汗血寶馬,非常高興,將其稱為“天馬”,還專門作詩歌詠。當時,為了和匈奴騎兵作戰,漢朝需要大量良種馬匹,因此,漢武帝想得到更多的汗血寶馬,用以裝備漢朝騎兵。當時,西域的大宛國是汗血寶馬的產地。漢武帝先派出了幾百人組成的使團,帶著一個用純金製作的馬模型,作為禮物,前往大宛國,請求交換幾匹汗血寶馬回漢朝。然而,大宛國王當時在西域一帶稱霸,不願與漢朝交好,拒絕了使者的請求。隨後,在使團返回漢朝途中,大宛國王垂涎金馬,派人打劫使團,殺害了使者。剩下的隨從逃回漢朝,將經過報告了漢武帝。漢武帝勃然大怒,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公元前104年,命令將軍李廣利攻打大宛國。

    李廣利大軍從首都長安出發,行軍幾千裡後,到達大宛國,但出師不利,只得退回敦煌,等待時機。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出征。這時,大宛國發生政變,主張與漢朝和好的貴族殺掉了國王,另立新王。新王與漢朝講和,並允許李廣利大軍自選優質馬匹數十匹、中等以下馬匹3000匹,並約定以後每年向漢朝進貢兩匹好馬。

    漢武帝出兵攻打大宛國,除了獲得汗血寶馬、維護國家尊嚴的目的外,還與當時西域形勢有關。大宛國在西域稱霸,影響了漢朝在西域的交流發展,因此,打敗大宛國,還關係到打通西域交通要道,提升漢朝在西域諸國的影響力。

  • 2 # 熟睡的土撥鼠

    汗血寶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拉丁學名:Akhal-teke horses),原產於土庫曼。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德、俄、英等國的名馬大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的血統。汗血寶馬是土庫曼的國寶,並將其形象繪製在國徽和貨幣上

    根據中國《史記》中記載,汗血馬並不在土庫曼。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宛國(今費爾幹納盆地),曾經見過一種良馬,這種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驚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故稱「汗血寶馬」。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在古代大將騎馬作戰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這也是汗血馬在古代中國消失的原因。

    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馬史專家認為,汗血馬其實就是現在還奔跑在土庫曼的阿哈爾捷金馬。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在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都有阿哈爾捷金馬,總數量為3000匹左右,其中2000多匹都在土庫曼。聽說中國境內純種此馬11匹。

    同時,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自古以來為掠奪此馬經歷過無數次戰爭。

  • 3 # 子由拍案驚奇

    首先,我們先說“汗血寶馬”,所謂的汗血寶馬,它的產地就是現在的土庫曼。這馬的真正名字叫阿哈爾捷金馬。

    這種馬四肢修長,體態勻稱,步伐輕捷,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因為這種馬的面板較薄,所以在馬奔跑起來的時候,甚至能看到血液在血管裡流淌,這馬的汗腺極其發達,出汗的時候,區域性地方顯得鮮豔,乍一看,像流血的顏色,所以叫它汗血馬。

    至於說漢武帝當年為了汗血馬而發動戰爭,這種說法不正確,應該這樣說,有些相應的因素,但是,絕不盡然。

    那麼,到底是怎麼個情形呢?且容我慢慢道來;

    第一, 汗血寶馬、大宛、匈奴。

    漢武帝當年,確實聽說了汗血寶馬之後,很感興趣,因為當時漢朝的軍馬,的確需要改良,所以,就囑咐去西域的使團,帶上黃金,甚至說用黃金鑄成金馬,去換回一匹汗血寶馬回來,總體來說,就是叫人去大宛,談一下,以購買的形式,把汗血寶馬弄回來看看。

    當時的西域地區,漢朝的影響力基本沒有多少,甚至可以說很微弱,西域地區的掌控權在匈奴的手裡。匈奴是漢朝的天敵,他當然不願意看到西域各國與漢朝交往,所以,他就不但自己屢次截擊漢朝的商隊和使團,而且慫恿、脅迫其它西域小國也這樣幹。

    當漢朝的使者到了大宛,說明意圖,果然就遭到了拒絕,而且,使團回來的路上,還被搶劫走了黃金。

    漢武帝知道之後,很生氣,因為一個小小的大宛,就敢這樣蔑視大漢天朝,這樣下去,西域各國互相仿效,口傳心授,在他們眼裡大漢朝豈不是比一羽還輕?

    最重要的是,匈奴一直在西域地區設定官吏,徵收賦稅,西域各國基本都已臣服匈奴,漸趨不知有漢的架勢了。

    最後一點尤其嚴重,匈奴每次出兵犯邊,都有西域各國的人參與,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匈奴與漢朝漠北大戰之後,急需休整,所以,它嚴密控制西域,不準西域各國與漢朝來往,襲擊漢朝商隊、使團不遺餘力,大宛也參加了這些襲擊漢朝的行為,最後,張騫兩次通西域所形成的絲綢之路都被匈奴切斷。

    正是經過這些考慮,漢武帝決定征伐大宛。

    第二, 一徵大宛

    太初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以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率領正規漢軍6千人,又以欲立功自贖的刑徒數萬,征討大宛。

    這次出征,起首就有問題,主帥李廣利是漢武帝的大舅子,很大程度是為了透過這次遠征而給他積累軍功,再有,朝野上下以為西域諸國名不見經傳,難擋漢軍一擊。甚至後勤補給上都沒有充分準備好,就出徵了。

    果不其然,到了西域,發現西域諸國對大漢朝的軍隊並不怎麼在乎,一律拒絕為漢軍補給糧草,這樣,別說打仗,行軍都困難,只能攻擊一些小的城堡,尋找補給,等捱到了大宛,早已經軍無戰心,攻擊幾下,人家巋然不動,自己損傷慘重,這期間,就折騰有兩年的時間了,漢軍損失十分之八,貳師將軍李廣利竟然引軍而返。

    漢武帝氣的嚴令李廣利,不準進入玉門關,於是,這殘餘的漢軍,只能蜷縮在敦煌一帶,等待命令。

    三, 二徵大宛

    轉過年來的夏天,漢武帝又排程漢軍並民夫近10萬人,派了過來,要說漢武帝也真是有主意的人,第一次出征,朝內大多數人反對,這一次再徵大宛,朝議可想而知,但是,漢武帝強力力排眾議,周密佈置這次戰役,僅僅運輸糧草,就徵集了10萬頭,4萬匹騾馬。

    所有軍兵,著李廣利指揮,繼續攻擊大宛。

    西域各國這次見到如此規模的大軍撲來,也都慌了神,都趕緊提供方便,只有輪臺一處抗拒漢軍,當即被大軍屠城剿滅,一時西域震動。

    經過對大宛的數月圍攻,大宛自己內部起了紛爭,城內貴族殺了自己的國王,拎著國王的頭出來和漢軍談判,說如果赦免我們,就請漢軍進城,汗血馬你們隨便挑,如果不赦免,那我們城裡的人就只能殺了汗血馬,血戰到底了!

    李廣利與眾將商議,見好就收吧,遂準其投降,進城後,選了3000多匹汗血馬帶走了。

    綜上所述,要回答“汗血寶馬”的傳說是真的嗎?漢武帝真是為得到它而發動戰爭嗎?”

    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汗血寶馬”明確的存在,漢武帝發動戰爭卻不是隻為了得到“汗血寶馬”!

    漢軍兩次遠征大宛,消耗國力,死傷亦多。

    但是,不但征服了大宛,也威震西域各國,他們紛紛以子弟為質,為大漢藩屬,確保了絲綢之路的暢通,漢朝開始開發這一帶,驛站、營壘、烽火臺、遣兵戍守,進行屯田,為中華大一統起到了先導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一篇關於“晶梨(貢品)”的文言文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