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荷666
-
2 # 阿森聊點事兒
魯迅先生的碑文很簡單,只有“魯迅先生之墓”六個字,是偉大人民領袖毛澤東所寫。
魯迅先生逝世於1936年,時年55歲。作為當代的大文豪,魯迅先生的去世給當時的社會帶來巨大的轟動。
剛得知這一訊息宋慶齡和馮雪峰等人便趕來弔唁。接下來魯迅的很多朋友都趕來弔唁,例如巴金、沈鈞儒、夏丏尊、肖軍等人,以及上海明星電影公司的歐陽予倩、程步高、姚萃農等明星也紛紛趕來弔唁。
魯迅的妻子許廣平與馮雪峰等人商議,制定了治喪委員會的名單,名單共9人:蔡元培、馬相伯、宋慶齡、毛澤東、內山完造、史沫特萊、沈鈞儒、矛盾和蕭軍。
魯迅的靈柩從萬國殯儀館出發,葬到了萬國公墓,路上社會各界將近萬人不顧反動軍警的警戒,步行十餘里,為他送葬。
魯迅先生的墓葬很簡單,只是一個土堆加一個水泥墓碑,墓碑上面鑲嵌著一塊磁製遺像,下面是魯迅之子周海嬰所寫的“魯迅先生之墓”六個字。
一九四七年,在文化界進步人士和魯迅生前好友的資助下,改建了魯迅墓,碑面上改成了周建人所書的金字碑文。
一九五六年一月,在魯迅先生逝世二十週年時,國務院決定給魯迅先生遷墓,中央撥款90萬用作工程費用。這時的墓碑改成了大墓碑,中央刻著毛澤東寫的“魯迅先生之墓”。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魯迅先生的碑文,是毛澤東所書寫的。
-
3 # 百幕大13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清晨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二十二日,喪禮在萬國公墓禮堂舉行。後遺體葬於公墓東側F區。民眾代表獻沈鈞儒所書“民族魂”挽幛一面,覆於棺上。一塊梯形水泥墓碑,上端鑲著磁製“魯迅先生之遺像”,下面是魯迅先生之子周海嬰所書“魯迅先生之墓”六個字。
一九五二年春,華東文化部等有關部門經過醞釀,選擇臨近魯迅故居,先生生前到過的虹口公園建新墓。墓穴後面是照壁式大墓碑,用斬光花崗石砌成,上面鐫刻著毛澤東主席手書的“魯迅先生之墓”六個金字,燦爛奪目。
一九八八年,虹口公園正式改名為魯迅公園,字是裁剪而成。
-
4 # 紫府74522705
對啊,怎麼沒看到一篇魯迅聲討日本侵略者的文章啊?這是什麼原因?9.18是1931年,魯迅死於1936年,為何沒有聲討日本侵略者的文章?歷史學家應該研究研究。
-
5 # 吳鉤
魯迅1936年因肺癌在上海逝世。開始葬在上海殯儀館,1953年移葬上海虹口公園。墓碑為毛澤東題字:魯迅先生之墓。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1881--1936)。文學家,教育家。
魯迅的婚姻是很坎坷的。年輕時由母親當家,娶了一個魯迅不喜歡的女人一一朱安。成婚的第二天,魯迅即遠涉重洋,到日本留學。可憐朱安雖有婚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獨守空房,一生伺候魯毌,未離開魯家半步。朱安生前提出自己死後能躺在大先生身旁,由於許廣平反對,朱安的小小心願終未實現。 許廣平,出生大家族。魯迅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時,許廣平在師大讀書。許廣平與魯迅相愛,遭到許家反對。但許廣平不顧家人阻撓,毅然追隨魯迅,最終與比自已大20歲的魯迅結婚。生一子,周海嬰。許廣平1968年三月三日逝世。生前遺言:骨灰不與魯迅會葬。經周恩來總理批准,部分骨灰撒在魯迅墓旁。
-
6 # 一葦薇薇
魯迅的墓碑上的字,竟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而是魯迅之子周海嬰的字跡。
他在《直面與正視——魯迅與我七十年》中回憶:
父親去世後,墳地選在虹橋路萬國公墓。現在看起來那裡離市區不遠,而那個年代,被視為冷僻的遠郊,所以有一大塊地方可供土葬。那是孫夫人宋慶齡推薦的,因為在墓穴的不遠處有一大塊土地是宋家墓地。
我沒有跟隨母親去看過墓地的印象,只有和母親、孫夫人宋慶齡、茅盾夫人孔德沚和嬸嬸王蘊如這幾個人一起去挑選棺木的記憶。那是在萬國殯儀館職工來移走父親遺體後的次日。我們是早晨乘汽車去的,先看了幾家華人開設的棺木店,店鋪陳列的棺木,有些檔次很高,也有平民化的。它們清一色是中國式的棺木,板材有些很厚,顯得很笨重。油漆上等,光澤鑑人。也有本色的,未曾油漆過。走了幾家都不中意。聽到大家議論,傾向買西洋式的,既大方又符合父親的身份。因此,轉回到萬國公墓附設的售棺展示室,從西洋式裡挑選合適的。我看見母親反覆巡視,打算選定一具中等價位,經濟上能承受的棺木。她們邊看邊議,最後大家讓母親買一口相當昂貴的西洋式棺木,也就是人們在葬禮照片裡所看到的那一具。我感到母親的猶豫。但時間過午,不再尋找另一家,便這樣確定了。
有一天母親拿來毛筆、硯臺和一些紙,囑咐我書寫父親墓碑上的字。我從未練過毛筆字,真是惶恐之極,面對這令人畏懼的工具,突然變得十分可怕,它們豈是我小孩子所能使的?父親天天用毛筆寫字,因此我認為這應當是大人的事,做夢也想不到會要我寫毛筆字。而且寫的竟是父親墳上的碑文。但母親堅持鼓勵我寫。她說:“爸爸的墓碑,誰寫都會受到牽連,你是兒子,又是孩子,他們抓不到把柄的。”就這樣,萬國公墓裡這塊字跡幼稚的“魯迅先生之墓”,總算是我獻的醜。這水泥舊碑現儲存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裡。每當我走近它,都會感到又傷感又慚愧。
-
7 # 民國年間那些事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上海去世,年僅56歲。
魯迅去世後,墓地選在虹橋路萬國公墓,萬國公墓所在地當時距離市區很遠,屬於冷僻的遠郊。之所以將墓地選在這裡,據周海嬰回憶,是因為孫夫人宋慶齡先生的推薦,宋慶齡對這一帶非常熟悉,在附近不遠處,有一大塊土地就是宋家的墓地。
魯迅墓碑,上面的字是許廣平扶著海嬰的手所寫
在海嬰記憶裡,萬國殯儀館來人運走魯迅的遺體後,母親許廣平便與宋慶齡先生、茅盾夫人孔德沚周建人夫人王蘊如等去選擇棺木。先看了幾家華人開的棺木店,不太中意,後來大家一致決定購買西式棺木,既大方又符合魯迅身份。許廣平和大家反覆巡視,最後決定買一具中等價位的棺木。但宋慶齡等人不同意,她們讓母親買一具昂貴的西洋購買。多年以後,海嬰在文章裡回憶,他感到母親的猶豫。
魯迅去世幾天後,海嬰坐在父親的書桌便留影
許廣平之所以猶豫是因為經濟上的關係,當時許廣平並不寬裕,後來人們傳言魯迅殯葬費用是由宋慶齡和救國會負責,後來周海嬰多方調查葬禮經手人和參與人,發現並無其事,所有費用都是許廣平個人承擔,一共花了3000多大洋,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
許廣平、海嬰、蕭紅、蕭軍在魯迅墓前
魯迅最初的墓碑不大,我們發現上面的字非常稚嫩,好像是個小孩子寫的。著名畫家陳丹青在他的《笑談大先生》序言中這樣寫道:“記得魯迅初葬的那塊碑,字跡拙樸,筆鋒轉折中竟有魯迅手書的圓潤和內斂。誰寫的呢?動問海嬰,原來竟是他七歲喪父時,由母親扶持著,一字一字親手寫成的。”
原來如此!
-
8 # 怡陽母嬰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上海的魯迅公園是魯迅安息的地方,墓碑上有毛主席的親筆題字”魯迅先生之...
魯迅公園原來叫虹口公園,在虹口區四川北路2288號,乘坐515、723、817路公交車在花園路站下車。地方有點難找,當時一路問了好些人才找到的。公園門票9塊錢。其實魯迅公園就是一個街心的小公園,周圍是鬧市,而公園座落於此,真是鬧中取靜的好地方。魯迅先生經常來這裡散步,公園有點英式小公園的氣息。1956年魯迅逝世20週年時,靈柩由萬國公墓遷到這裡,並在此建了魯迅紀念亭、魯迅紀念館等。和魯迅有關的地方去了很多,北京的魯迅紀念館、紹興的魯迅故里、青島的魯迅公園,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上海的魯迅公園是魯迅安息的地方,墓碑上有毛主席的親筆題字”魯迅先生之墓“,墓碑旁邊有兩棵松柏,是魯迅夫人許廣平和魯迅的兒子周海嬰親手栽種的,給公園裡增添了幾分莊重和肅穆,魯迅紀念館裡陳列了許多資料,展現了魯迅在上海生活的十年間的活動和生活。
回覆列表
記得魯迅墓碑上的字是,毛澤東題。
魯迅公園的題字就不知誰題了。
毛澤東很少給墓碑題字,魯迅先生的是惟一,或是很少之一說不準。兩人一生未曾見面,但卻是相互尊重,作為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