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路118

    黛玉是一個心地善良品質高潔的陽剛女孩,她的尖酸刻薄只針對她看不慣的庸俗虛榮做派。而平時的待人接物,黛玉非常寬厚。

    舉例說明。看看黛玉對香菱要學習寫詩一事,真的是誨人不倦,絲毫沒有看不起香菱的言語。對大觀園中的姐妹們和周圍的丫鬟僕人,她都能和睦相處,而且事事體恤他們。

    對於妙玉,黛玉有惺惺相惜之意。因為她們倆都是清高之人,都屬於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之人。對當時社會現狀都屬於看得清楚的人。

    所以,林黛玉尊重妙玉,對妙玉的出事為人很是贊同。對妙玉的這番話,她心服口服,不會在意更不會生氣。

  • 2 # 博而化易

    妙玉嘲諷黛玉是個大俗人,為何林黛玉不生氣?

    黛玉的小性格,大家都是知道的,面對妙玉的嘲諷,居然沒有生氣反駁回去,很奇怪,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是對妙玉不瞭解,黛玉平時袒露自己的性格和脾氣也不是隨隨便便的,都是和自己熟悉的人才這樣,妙玉很少接觸,還不瞭解妙玉的性格,不熟悉的人是不能隨便發脾氣的。

    面子上的事情黛玉也是懂得的,不是任性的大小姐,這點修養黛玉還是具備的。

    黛玉嘲笑劉姥姥,有很大原因是劉姥姥太粗俗,而妙玉本就大家庭出生,長的也美美的,黛玉同是女性,心中自然暗暗對比,女人啊就是這樣的,因為不是很瞭解,所以還處於觀察階段,用黛玉的眼睛,仔細的審視著眼前這個美人,氣質、身段、才華、品味。

    假如黛玉和妙玉認識很久,估計兩個人說話就哈哈哈了,都是聰明嘴厲的美人,估計賈寶玉沒的活了,哈哈。

  • 3 # 海闊天空詩酒花

    為什麼林黛玉要生氣呢?問出這個問題,可見對黛玉並不算了解。

    我在之前回答的《曹雪芹對林黛玉提出過批評嗎?》分析過,儘管很多人都說黛玉小性,但那只是黛玉說話直率容易導致的誤解。實際上黛玉不僅通人情世故,而且為人也大方周到,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比如黛玉隨手給丫環和婆子打賞、就連丫環都可以隨時拿黛玉當“背鍋俠”等等,這裡就不多說了。

    單說櫳翠庵品茶這次,黛玉沒有嚐出泡茶的是什麼水,被妙玉用“大俗人”奚落了一通。然而黛玉的反應僅僅是這樣:

    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約著寶釵走了出來。

    為什麼被妙玉稱為“大俗人”,黛玉也不生氣呢?

    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前面說了,黛玉本性並不小氣。在書裡,能讓她緊張和生氣的,只有寶玉的心思。至於其他人的評價,她並不放在心上。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寶黛二人彼此沒有明確心意時,總是動不動就把話說岔,一個動不動就摔玉,一個動不動就抹眼淚,看在旁人眼裡就是莫名其妙的小題大做。而第三十四回寶玉送帕子、黛玉題詩之後,兩個人的心意算是確定了,之後不但很少看到兩個人的口角,而且黛玉的情緒也好了很多,不會再動不動因為一些小事發脾氣。

    比如,寫詩詠白海棠,大家都覺得黛玉寫得最好,但李紈堅持要把寶釵的評為第一,寶玉表示了異議,但黛玉本人一點都沒有不高興的意思;

    比如,寶釵發現黛玉看“雜書”,教育了她一番,黛玉面對這個“情敵”,竟然是態度很誠懇地表示感謝,並且過後也對寶玉讚揚寶釵;

    又比如,賈母寵愛寶琴,湘雲和琥珀暗示黛玉會嫉妒寶琴,並且當著黛玉的面表達了這種猜測,但黛玉絲毫沒有生氣,還和寶琴熱絡得“直是親姊妹一般”。

    類似的例子很多,櫳翠庵品茶只不過是其中一件。可見,黛玉本來就不是愛生氣的人,她只是因為不確定寶玉的心意,患得患失所以情緒不穩定。一旦明確寶玉的心了,黛玉就顯得對誰都很大度,皆因心情好的緣故。

    第二,黛玉最根本的特質是“真”而不是“雅”,所以“大俗人”對黛玉來說並不是一種冒犯,黛玉自然也不必為此生氣。

    黛玉腦子轉得快,說話常常一針見血,容易得罪人,但這恰恰說明她就是有一說一的率直品性,而不是裝模作樣扮演高雅淑女的人。黛玉本身有仙子一般的氣質,詩詞造詣又高,所以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黛玉典雅嫻靜、高高在上,但實際上黛玉就是個活潑少女,一張嘴不但能呵氣如蘭吟詩誦賦,也能相當接地氣地說笑話、說俚語、促狹地捉弄別人。

    “母蝗蟲”是黛玉的獨家發明,這顯然不是一個雅緻的詞。實際上黛玉還可以說更粗俗的話,看看書中第十九回寶玉要跟黛玉躺一塊說話時的情形:

    寶玉道:“沒有枕頭,咱們在一個枕頭上。”黛玉道:“放屁!外頭不是枕頭?拿一個來枕著。”

    仙子一般的林妹妹,說起“放屁”如此自然,可見,黛玉從來都是不裝,也不端著的。

    也是在這一回,寶玉聞到黛玉袖子裡的香氣,追根究底之下,黛玉趁機嘲諷寶釵的冷香丸。

    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麼‘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製。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

    雖說主要目的是揶揄寶釵,但黛玉以“俗香”自嘲,也說明她壓根不在乎“俗”的評價。換言之,她並不以“雅”自居。

    妙玉就不同了,她在形式上是很注意跟“俗世中人”劃清界限的。給寶玉寫拜帖強調“檻外人”,請寶玉、寶釵、黛玉喝茶時處處強調不是誰都有資格喝她的茶,嫌棄劉姥姥用過的杯子,在茶具和泡茶用水方面的講究,等等,都是她用種種形式捍衛自己“不俗”的表現。

    但妙玉並不是不懂裝懂,她的問題只是過於形式主義。黛玉是個聰明人,完全能夠理解妙玉。當妙玉說她是“大俗人”的時候,黛玉知道妙玉沒有顯擺和嘲諷的意思,這不過是妙玉習慣性地表達“我對你竟然沒有跟上我的節奏而感到失望”罷了。所以黛玉完全不必跟她較真,生氣就更談不上了。

    參見之前的相關問答:

    《“舊年雨水”和“梅花上雪水”,為何黛玉喝不出來?》

  • 4 # 紅色樓閣的夢

    林黛玉為何總是生氣?難道真是傳說中的耍小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林黛玉生氣的時候好像都是由於寶玉的誤解和吃醋而引起,跟其他姐妹們生氣基本上也是剛剛接觸的時候,她很怕別人搶走她的寶玉,比如開始跟薛寶釵接觸的時候,經常因為吃醋生氣:

    寶釵笑道:“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要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從此還不改了呢。快別吃那冷的了。”寶玉聽這話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燙來方飲。 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兒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來給黛玉送小手爐兒,黛玉因含笑問他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我了呢!”

    但是最後在薛寶釵送她燕窩的時候,她卻很後悔之前誤解薛寶釵,因為那時候她已經知道寶玉對她沒意思了。

    以及對史湘雲開始的不滿,到最後跟她同起同睡:

    寶玉因跟進來,問道:“凡事都有個原故,說出來人也不委屈。好好的就惱,到底為什麼起呢?”黛玉冷笑道:“問我呢!我也不知為什麼。我原是給你們取笑兒的,拿著我比戲子,給眾人取笑兒!”寶玉道:“我並沒有比你,也並沒有笑你,為什麼惱我呢?”黛玉道:“你還要比,你還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寶玉聽說,無可分辯。黛玉又道:“這還可恕。你為什麼又和雲兒使眼色兒?這安的是什麼心?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輕自賤了?他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民間的丫頭。他和我玩,設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輕賤?你是這個主意不是?你卻也是好心,只是那一個不領你的情,一般也惱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人’。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惱他與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呢?”

    很明顯林黛玉只是為了吃醋,而不是真的耍小性……其實曹公可能想表達的並不是林黛玉小性子,而是她真實缺乏安全感,她把心都拴在了寶玉身上,我覺得這跟她沒有父母兄弟姐妹有很大關係,她對寶玉會不會移情別戀太放在心上了。這也是曹公想告訴我們的事情。

    但是妙玉這次說黛玉是大俗人,卻與往日不同,妙玉是喊大家一起來喝體幾茶的,很明顯對她們一視同仁的,而且一個出家人,黛玉也不會太多心的。所以無論妙玉怎麼說自己,黛玉都不會生氣的。

    這也變相說明了黛玉是多麼的在乎寶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銀蕨標誌的產品,代表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