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山海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我以為這類問題的解答,基礎仍在於孫進己、孫泓著《女真民族史》,故今天仍以這部經典為標準,對該題目進行以下闡述:
眾所周知,女真族在歷史上對中國地域的影響,莫過於金朝。其時,大量的女真各部隨著金國對中原地區的武力征服,而大量遷居至華北、西北和黃河流域,其在東北的原有領地,則逐漸被更北方的同為通古斯族系的胡裡該、斡裡朵、兀狄哈等民族侵佔,尤其在金末東北地區經歷了紅巾軍、蒙古軍、契丹叛軍、金軍、東夏軍等多股軍事勢力的反覆爭奪,原有在當地的金國官僚體系遭到了嚴重削弱,尤其在代表最後的女真政權的蒲鮮萬奴東夏國覆滅後,女真族不但在中原地區開始融合於漢族,在東北地區也日趨勢微。
雖然,元朝、明朝都把東北地區的通古斯族諸部稱之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這明顯是粗略、甚至是謬誤的稱呼。雖然有包括前金朝宗室孑遺的完顏部、前金朝顯貴紇石烈部(赫舍裡部)部分成員逃入建州一帶,但據孫先生的深入研究,建州女真的主體仍然是胡裡該人,而野人女真的主體則是更加落後的兀狄哈人,他們都不是女真人的範疇。唯有被稱為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中的哈達和輝發部的貴族世家,倒是金代滯留東北的女真人的後裔,而烏拉部是斡裡朵人為主,葉赫則是蒙古人後裔統治下的斡裡朵人。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以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家族建立的後金——清朝政權,其主體是以胡裡該各部為基礎,融合了部分女真人、斡裡朵人、兀狄哈人後所形成的滿族,滿族大家庭中含有少部分女真人的血統,但主體不是女真人,甚至連清朝皇族自身也多次明確過這一點,強調他們滿人與金代女真人並無瓜葛,這就是二者之間的關係。
-
3 # 常行居士
滿族人的女真血統佔17%,通古斯血統佔23%,漢族人血統佔32%。
可見滿族人的主體是通古斯人,後來又加入了少量的女真人和大量的漢族人,形成了所謂的“八旗”。
其實滿族人和蒙古人是最親近的,比如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的名字“猛哥帖木兒”就是蒙古名。
又比如“努爾哈赤”的滿文 nurgaci,其中 nur 是蒙古語的回鶻語(維吾爾語)藉詞,意為光明,nurgaci 意為“光明聖子”。維吾爾語裡也有這個名字,一般譯為“努爾凱西”。
所以“努爾哈赤”根本不是人們認為的“野豬皮(nuheci)”。
努爾哈赤的兒子代善、蒙古爾泰,都是蒙古名字。
皇太極的15個妃子裡就有7個是蒙古人,其中就有來自科爾沁蒙古的孝莊皇后(順治皇帝的生母)。
清朝的國號“大清”是蒙古語的 daicin ,是“戰士”的意思。
滿族的文字,也是模仿蒙古文字造出來的。
可以看出,滿族人已經被蒙古化了,或者我們也可以把滿族人看成是蒙古的一個分枝。
-
4 # 歷史課課代表
滿族作為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很多人認為滿族就是女真族的有後裔,這麼說既對又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看一下滿族的發展歷程了:
滿族又稱滿洲族,是中國第三大民族,人口數量僅次於漢族和壯族。關於滿族的起源,可以沿著中華歷史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以及後來的挹摟、靺鞨。靺鞨族在中國唐朝時建立了渤海國,渤海國立國200多年,傳襲了近20代君主,創造了輝煌的文明和歷史,最終在遼國初年被契丹人滅亡,大量靺鞨族被契丹人強制遷徙到遼國境內並逐漸同化。
後來,到了遼朝末年,女真部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抗遼國統治,短短數年時間便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亡了曾經強大的遼國,並且攻破北宋,建立了金國,隨著金朝統治的確立,大量女真人的足跡從原來的松花江流域遷徙到了原遼國和北宋的地盤上,並且,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到了金朝末年,女真族已經融合了漢族、契丹族、党項族等一些民族,一些女真族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漢族之中,喪失了本民族的特徵和習俗。而當初沒有遷徙到內地的女真族則繼續在白山黑水之間繁衍生息。元朝時,女真人臣服於蒙古。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興起,統一了女真諸部,建立了後金政權。公元1636年,後金大汗皇太極在盛京(今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同時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才是今天滿族的前身。清朝建立的八旗制度中不僅有滿洲八旗,還有蒙古八旗,後來又設立了漢軍八旗,他們都有著一個一樣的身份:"旗人"。旗人之中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北韓人,他們是在清初兩次征伐北韓中被征服的李氏北韓人。到了到了清朝末年,滿族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近200萬人。
所以說,今天的滿族人既是女真人的後裔,同時又是多民族融合繁衍的產物,在中國,已經很少有哪個民族沒有經歷過民族融合了。
-
5 # ZT流水線二組組長
1、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為建州女真首領,其子皇太極改女真為滿州族,後自稱為"滿族";
2、女真只是一個龐雜的民族集合體的概稱,類似於突厥系,分支眾多,而滿族特指皇太極系;
3、皇太極改族名原因:第一,清朝統治者對於自己的先人曾受到明朝的統治,十分避諱;第二,古代漢人對女真族有普遍的仇恨心理,因為女真所建立的進政權,經常下南掠奪百姓,為了避免漢人的仇恨,緩解國內的矛盾,因此皇太極將“女真”改為“滿洲”。
-
6 # 天文八卦520
滿州族前身就是女真族,在1635年皇太極將女真族改名為滿州族。 兩者關係歷史資料: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 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 1615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稱為“大金”,史稱後金。1635年皇太極改為滿州族。 女真族內容介紹: 女真族,別稱女貞與女直,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基本形成民族形態的時期大約是在唐朝時。“女真”一名最早見於唐初。 滿族內容介紹: 滿族,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散居中國各地。源於女真。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洲(Manju)簡稱滿族。
回覆列表
滿清奪取明帝國江山,軍事力量除自身滿洲八旗外,尚有蒙古八旗,主要還是使用漢軍八旗及漢軍綠營兵。
中國歷史上北宋時期,東北強悍勇猛的“馬背民族”女真族所建王朝——大金國,曾經把同為“馬背民族”的大遼國擊敗。
大金鐵蹄,進而南下中原,直擊北宋帝國首都開封,擄掠北宋徽宗皇帝趙佶、欽宗皇帝趙桓及皇后妃嬪、皇子皇孫、除趙構外的全部皇族,以及後宮佳麗三千餘人盡數驅趕北歸,徽宗皇帝、欽宗皇帝父子,被金人囚禁於今黑龍江省依蘭縣五國城“坐井觀天”。
金人遂使漢族人的北宋帝國滅亡。
北宋徽、欽二帝被金人北擄五國城,史稱“靖康之恥”,大金國滅亡北宋之後,頻頻南下,將南宋高宗皇帝趙構追得無路可逃,甚至浮舟海上。
女真族的大金國,與漢族人的大宋帝國,爭鬥仇殺逾百年,漢族人的大宋國對女真族的大金國有切齒亡國之恨。
金人擄掠五國城“坐井觀天”北宋徽、欽二帝
明朝末期,東北的女真族在清太祖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領下,再度興起,建國號仍稱大金,史稱後金。
清太宗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意欲取代漢族人的大明帝國,入主中原,為避免歷史上金人辱宋所致的漢族人仇金心理,因而改大金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為滿洲。滿清趁明末農民起義軍“闖王”李自成把明帝國打得分崩離析、奄奄一息時,勾結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大舉進攻,終於圓了其祖先沒有取代宋朝入主中原夢,奪取大明帝國江山,一統天下,建立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族主政中國中央政權的大清帝國。
滿清其自身20萬軍隊征服上億漢人,力量微不足道,加上蒙古八旗也不多,主要還是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等漢軍降將,在征服李自成、南明政權戰爭中,衝鋒陷陣為主力,立下赫赫戰功,因而,這幾人都獲封清廷異姓王爵。
滿族建立大清帝國後,軍事統治力量也主要是漢軍綠營兵。
滿洲八旗分駐全國的14個駐防將軍,統率的滿洲八旗兵,最多的盛京將軍,1萬7千人,最少的成都將軍,不足2千人。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