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弓目

    李鴻章和賽金花是一路人,都是保慈禧的?哪你說的是賽金花比李鴻章還牛?真的是埋汰賽金花,她可是正經“愛華人士”,咋能和賣國賊相比?糟蹋了人家的好名聲!把李鴻章們高興死了!

  • 2 # 猴孩子

    處死慈禧中國會四分五裂無政府,不知跟誰談判,侵華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八國聯軍的利益。達到目的就行,處死慈禧沒意義。

  • 3 # 肖磊35301737

    慈禧誰都不用感謝,因為他知道,列強不會打她動手,她跑是因為槍炮無眼,當兵的可不管政治,萬一誤傷,慈禧老太太就得不償失了

  • 4 # 牧漁子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不是為了推翻清朝的統治,而是借清政府犯下低階的外交錯誤之際,達到瓜分中國的目的,以便於進一步擴大對華利益。一、帝國主義勢力不是針對慈禧個人

    慈禧太后是大清的實際掌權人,在戊戌變法之後,鎮壓改革派,進一步延續皇權統治。但這個時候,義和團在北方地區已經亂作一團。天津、河北地區的義和團進入京城,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直接威脅了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但清政府的態度模糊不清,一方面想借助義和團的力量向列強施壓,一方面又害怕義和團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所以,在義和團攻擊洋人,甚至攻打各國大使館的時候,清政府始終沒有能站出來維護列強的利益。最終的武裝衝突,使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很無厘頭地做出了“對十一國同時宣戰”的決定。真是無知者無畏呀!東南各省均拒絕發兵。

    不過,這麼無厘頭的決定,正好給了西方國家藉口,於是八國聯軍侵華的“庚子事變”開始上演了。更不守不住國門的清軍節節敗退,慈禧化妝成百姓帶著皇帝逃往西安。但八國聯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在華利益,至於誰執政?他們並不關心。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個在華利益的代言人而已。“庚子事變”之後,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正說明這個腐敗無能的政府是帝國主義最好的代言人。作為權力核心的慈禧不但不會被帝國主義為難,恐怕還要支援她的權力和地位。

    二、李鴻章和賽金花根本不是為了保護慈禧

    作為晚晴的股肱之臣,李鴻章保護太后的威嚴和地位是本分,但李鴻章對慈禧的做法意見可大了去了。李鴻章知道,洋人不會把太后怎麼樣,所以,受命赴京和談時,李鴻章也沒有在保護皇太后上做什麼工作。反而是簽訂這賣國條約,讓李鴻章如鯁在喉。條約簽訂後,一代名臣揹負著這千古罵名撒手人寰。

    賽金花更不是為了保護慈禧,她的做法頂多是為了影響洋人,不至於在這個特殊時期,生靈塗炭。確實,在她的努力下,也使得一些無辜的生命免於被屠殺,但終究也是個受害者,其做法不值得弘揚。魯迅先生批評夏衍的話劇《賽金花》時,明確指出,華人靠得不是女人的***,而是民族的脊樑。

  • 5 # 小鬼筆錄

    不需要處死慈禧啊,因為慈禧等頑固派保守派的原因,使得中國停滯不前,沒有改革,只有固步自封,這樣的統治階層,是有利於八國聯軍的利益的,他們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他們的商品市場,再從中國獲得原材料,清政府的懦弱無能就是他們所需要的政府,所以他們沒有任何理由處死慈禧。。。。。

  • 6 # 野史也是史

    其實想處死慈禧的只是八國聯軍中的德軍,特別是被殺的德國公使克林德的夫人,她要求聯軍司令瓦德西必須處死慈禧,而且要光緒當面道歉賠罪。議和至此陷入僵局,正是賽金花的從中斡旋,才使談判得以順利進行,使得北京城的殺戮得以停止。

    賽金花,生於蘇州虎門,原名趙彩雲,又名傅彩雲。她14歲嫁給洪鈞之前,在蘇州河上的花船上為清倌人,後下海接客。她13歲那年認識了洪鈞,次年便被50歲的洪鈞迎娶為妾。同年洪鈞受命出使德國,賽金花便一起前往。

    在德國期間,賽金花跟隨洪鈞認識了瓦德西。好多人以為是瓦德西攻入北京城後才結識的賽金花,其實這都是不準確的說法。據她的回憶錄記載,她不但結識了年輕的瓦德西將軍,還拜見過德皇德後,還與首相卑斯麥握過手。賽金花在德期間,學會了德語,四年後回國,因義和團起事,先逃往天津,後又返回北京。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後,開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以此來報復義和團殺死德公使克林德。聯軍士兵來到賽金花的住所,便要將僕人們殺死,賽金花發現士兵都說著德語,便問他們德國幾個名人的近況,又問了瓦德西,當時她並不知道聯軍的主帥就是瓦德西。士兵聽了後,馬上敬禮,說要報告主帥。

    第二天,瓦德西便派了一輛馬車接賽金花到軍營,此時二人已10年沒見面,瓦德西印象已經變得模糊起來,但最後還是認出了賽金花就是當年出使歐洲的公使夫人。瓦德西請賽金花吃了頓飯,並送了一套新衣服和1000塊大洋。

    後來瓦德西請求賽金花幫他辦理軍糧等事,賽金花就藉機說:“殺死克林德公使的是義和團,與北京的民眾和慈禧無關,慈禧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自聯軍進城後,義和團早被殺盡,北京已無義和團一人。你放縱士兵濫殺無辜,恐會影響你軍隊的聲譽。北京城裡已滿城死屍,女哭男嚎。我如果沒有將軍的保護,恐早死於亂軍。北京已經民不聊生,還請將軍安撫民心、整肅軍紀。”

    賽金花說了很多關於老百姓的苦難,瓦德西還是能深明大義的,同意賽金花的請求,第二天便下令停止士兵胡作非為的行為。遭受了五天蹂躪的北京城恢復平靜,這是賽金花為北京城老百姓和慈禧做的第一件善事。

    庚子議和的時候,瓦德西經過賽金花的多次解釋,已明白了中國的情況。但克林德公使的夫人提出許多苛刻的條件,要慈禧償命,皇上道歉,但這些都不可能辦到。主持議和的李鴻章,他此時也毫無辦法。於是賽金花毛遂自薦,經瓦德西的引薦,去勸說克林德夫人。

    克林德夫人表示,不答應她的條件她是不會罷休的。賽金花勸說:“中德兩國向來都是和平相處,朝廷對克林德公使也很尊重。這次事變,的確是因為無知的義和團,如今人死不能復生,夫人如退一步,中德便可以恢復邦交。”克林德夫人態度緩和了一些,但還是堅持要報仇。

    賽金花接著說:“夫人所指的仇人不就是義和團嗎?他們要麼被殺,要麼逃跑,中國的王公大臣,有的被賜死,有的被問斬,還有什麼仇沒報呢?夫人,如您能放下仇恨,我們將為克林德公使立一座牌坊,來紀年克林德公使。”公使夫人聽後,熱淚盈眶,點頭答應了繼續議和。

    議和因此開啟僵局,前提就是為克林德公使建立牌坊,還要開一個追悼會。牌坊建成以後,段祺瑞還發表了講話,並留影紀念。相片裡立在前排的一箇中國小女子,這便是滿城皆知的賽金花。如果你有幸看到這張相片,你就能找到她。這便是賽金花為清政府和慈禧做的第二件善事。

    綜上所述,八國聯軍侵華時,放棄處死慈禧,慈禧應該感謝的人是被稱為賽二爺的賽金花,而非是李鴻章。

  • 7 # 阿呆有點呆

    應該感謝賽金花,這裡得特別提到所謂的「賽瓦公案」,在以上這六個時期中,也有它本身的六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在庚子(一九○○)年八國聯軍佔據了北京,西太后挾帝奔西安的時候。這時樊樊山作了一首〈後彩雲曲〉長詩(前彩雲曲也是一首長詩,寫彩雲嫁洪鈞),他在序中說:「彩雲侍德帥瓦德西,居儀鑾殿……儀鑾殿火,瓦抱之穿窗而出……」詩中說得更多,活神活現,好像親眼見到一般。第二個時期,是一九○三年,曾樸接手寫《孽海花》,他在書中說,賽金花隨洪鈞出使西歐,在德國戀上一位德國青年軍官瓦德西,而且兩人有私通關係。

    第三個時期:是一九三四年,北大教授劉半農,和他的博士班的學生商鴻逵,為賽金花寫了一本《賽金花本事》,賽在書中說:以前並不認識瓦德西,庚子年北京見面後兩人交情很好,但彼此間是清白的。

    第四個時期:是賽死後,齊如山寫了一篇〈關於賽金花〉的文章,文中說:「我測度她(指賽)沒有見過瓦帥,就是見過,也不過一二次,時間上也一定很短暫。」第五個時期:是一九八○年,魏紹昌在日本《清末小說研究》

    第四期,發表一篇〈關於賽瓦公案的真相〉論文,文中說:「其實,世間並無賽瓦公案其事,原來是一個彌天大謊。」第六個時期,是一九八九年,趙淑俠寫了一篇〈賽金花隱沒於紅塵盡處──代序〉,她在該代序中說:「瓦德西以征服者的身分到中國,遇到當年故舊,尤其見洪鈞已死,賽金花淪落為妓,現又受戰亂之害缺衣少食,同情與今昔之感不會沒有……瓦氏在遙遠的中國,生活枯燥寂寞,與賽金花這位老朋友相遇,自是很愉快的事,跟她多聚聚談談,煩她做嚮導四處看看逛逛,屬於人情之常,不見得就表示跟她有戀情或床第間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職場中有哪些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