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遠那些事兒
-
2 # 曜要耀藥咬搖瑤
日軍師團: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抗戰初期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
抗戰中期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抗戰後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已無四單位制師團了)。
旅團:
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到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到8000人。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
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
聯隊的編制與人數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擴充套件資料:
日本軍隊稱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扶植下重建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日本軍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方針指導下,自衛隊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北韓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佈《防衛廳設定法》和《自衛隊法》。
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併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首相,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內閣會議。“安全保障會議”是內閣在軍事上的最高審議機構,由首相、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等內閣主要成員組成,負責審議國防方針、建軍計劃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
防衛廳相當於國防部,長官為內閣成員。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和陸、海、空軍參謀長組成,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作戰、訓練和後勤計劃,蒐集研究軍事情報,在實施兩個軍種以上的聯合作戰、演習時,實施統一指揮。現任防衛廳長官石破茂(Ishibashigeru),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亨(Ishikawa toru)。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日軍軍團
百度百科-旅團
百度百科-聯隊
百度百科—日軍
-
3 # 賽門之略
抗戰初期,日軍只有21個師團,不管是原有的17個常備師團或者新組建的四個特設師團,都採取四單位制編制,即師團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轄兩個步兵聯隊,這是抗戰初期日軍一個師團最基本的編制,滿編人數在25000至30000人之間,師團轄下的旅團兵力最多可達8000人,每個步兵聯隊人數在3500至4000人之間。
但是,自從發動了武漢會戰之後,日本外強中乾的本質就暴露了出來,內耗嚴重根本維持不了持久戰,隨著戰爭的擴大化軍隊物資補給面臨著嚴重的壓力,四單位制師團已經無法適應戰爭的需求,而且國力也無法支撐這麼龐大規模的師團編制,部隊開始出現了小型化、多樣化建設。
因此,到了抗戰中期,日本不得不改變對華策略,在政治上企圖“以華制華”;軍事上企圖“以戰養戰”,在擴軍的同時師團的編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即師團被分成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而且兵力間差異很大,起初只有甲、乙師團還採取兩旅團四步兵聯隊制編制,總兵力一般在20000至25000人之間,所轄下的旅團人數在6000至7800之間,步兵聯隊人數在3000至3800之間。
除此之外,為了維持佔領區及掃蕩任務需要、或者戰場的特定作戰任務需求,日軍這一時期還成立了二十多個獨立混成旅團,這是僅此於師團的編制,直接受軍部指揮,一般下轄1至2個步兵聯隊或者3至6個步兵大隊不等,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一般在5000至6000人之間。
如在黃土嶺戰鬥間,被八路軍炸死的阿部規秀獨立第二混成旅團,就下轄五個步兵大隊,總兵力5000餘人。但也有比較特別的,就是武漢會戰間從臺灣狂奔戰場的波田支隊,也叫臺灣混成旅團,參加崑崙關戰役時下轄兩個步兵聯隊及一個炮兵聯隊,總兵力11000餘人,每個步兵聯隊人數不少於4000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開始取消了四單位制的編制,由甲級或者乙級師團中抽調出一個步兵聯隊來編入新的師團或者旅團及支隊,師團取消旅團一級建制,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此時的師團不管是總兵力人數還是戰鬥力,都大不如前,一流的師團兵力基本上都不超過20000人,二流或者三流的師團兵力不超過15000人,甚至更少。
如我們熟悉的第五師團,也是日軍師團編制比較大的部隊,滿編人數曾高達30000人,調往馬來半島前取消了“旅團”建制,抽出了第41步兵聯隊組建了東支隊,但是第五師團仍有近25000人;再如土肥第十四師團,參加徐州會戰時四單位制編制的兵力約22000人,戰後抽調出了第50步兵聯隊加入新建的第29師團,調往太平洋戰場時改編成了三單位制的海洋師團,總兵力不過14000餘人,每個步兵聯隊3200餘人。
-
4 # 清遠那些事兒
師團約25000-30000人左右;旅團大約7600人;聯隊的標準是3800人;
1、日軍的師團分等級,每個等級的人數不固定
一般分甲等乙等丙等丁等。
(1)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
2、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人--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8000人。
3、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
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
-
5 # 曜要耀藥咬搖瑤
日軍師團: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抗戰初期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
抗戰中期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抗戰後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已無四單位制師團了)。
旅團:
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到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到8000人。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
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
聯隊的編制與人數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擴充套件資料:
日本軍隊稱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扶植下重建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日本軍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方針指導下,自衛隊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北韓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佈《防衛廳設定法》和《自衛隊法》。
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併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首相,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內閣會議。“安全保障會議”是內閣在軍事上的最高審議機構,由首相、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等內閣主要成員組成,負責審議國防方針、建軍計劃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
防衛廳相當於國防部,長官為內閣成員。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和陸、海、空軍參謀長組成,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作戰、訓練和後勤計劃,蒐集研究軍事情報,在實施兩個軍種以上的聯合作戰、演習時,實施統一指揮。現任防衛廳長官石破茂(Ishibashigeru),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亨(Ishikawa toru)。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日軍軍團
百度百科-旅團
百度百科-聯隊
百度百科—日軍
-
6 # 賽門之略
抗戰初期,日軍只有21個師團,不管是原有的17個常備師團或者新組建的四個特設師團,都採取四單位制編制,即師團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轄兩個步兵聯隊,這是抗戰初期日軍一個師團最基本的編制,滿編人數在25000至30000人之間,師團轄下的旅團兵力最多可達8000人,每個步兵聯隊人數在3500至4000人之間。
但是,自從發動了武漢會戰之後,日本外強中乾的本質就暴露了出來,內耗嚴重根本維持不了持久戰,隨著戰爭的擴大化軍隊物資補給面臨著嚴重的壓力,四單位制師團已經無法適應戰爭的需求,而且國力也無法支撐這麼龐大規模的師團編制,部隊開始出現了小型化、多樣化建設。
因此,到了抗戰中期,日本不得不改變對華策略,在政治上企圖“以華制華”;軍事上企圖“以戰養戰”,在擴軍的同時師團的編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即師團被分成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而且兵力間差異很大,起初只有甲、乙師團還採取兩旅團四步兵聯隊制編制,總兵力一般在20000至25000人之間,所轄下的旅團人數在6000至7800之間,步兵聯隊人數在3000至3800之間。
除此之外,為了維持佔領區及掃蕩任務需要、或者戰場的特定作戰任務需求,日軍這一時期還成立了二十多個獨立混成旅團,這是僅此於師團的編制,直接受軍部指揮,一般下轄1至2個步兵聯隊或者3至6個步兵大隊不等,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一般在5000至6000人之間。
如在黃土嶺戰鬥間,被八路軍炸死的阿部規秀獨立第二混成旅團,就下轄五個步兵大隊,總兵力5000餘人。但也有比較特別的,就是武漢會戰間從臺灣狂奔戰場的波田支隊,也叫臺灣混成旅團,參加崑崙關戰役時下轄兩個步兵聯隊及一個炮兵聯隊,總兵力11000餘人,每個步兵聯隊人數不少於4000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開始取消了四單位制的編制,由甲級或者乙級師團中抽調出一個步兵聯隊來編入新的師團或者旅團及支隊,師團取消旅團一級建制,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此時的師團不管是總兵力人數還是戰鬥力,都大不如前,一流的師團兵力基本上都不超過20000人,二流或者三流的師團兵力不超過15000人,甚至更少。
如我們熟悉的第五師團,也是日軍師團編制比較大的部隊,滿編人數曾高達30000人,調往馬來半島前取消了“旅團”建制,抽出了第41步兵聯隊組建了東支隊,但是第五師團仍有近25000人;再如土肥第十四師團,參加徐州會戰時四單位制編制的兵力約22000人,戰後抽調出了第50步兵聯隊加入新建的第29師團,調往太平洋戰場時改編成了三單位制的海洋師團,總兵力不過14000餘人,每個步兵聯隊3200餘人。
回覆列表
師團約25000-30000人左右;旅團大約7600人;聯隊的標準是3800人;
1、日軍的師團分等級,每個等級的人數不固定
一般分甲等乙等丙等丁等。
(1)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鎦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準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鬥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
2、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人--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8000人。
3、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
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藥排,三個31人的炮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