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知

    直接原因是蒙古當時的大汗窩闊臺去世,蒙古汗位懸而未決

    其妻子乃馬真後想立自己的兒子貴由當大汗,需要召開忽裡臺大會來推舉新大汗取代窩闊臺死前已指定的繼承人,而急招蒙古大軍回國。為了等待西征大軍歸來,乃馬真後稱制兩年蒙古進入無國君時期。

    為什麼要西征大軍回國

    忽裡勒臺是蒙古帝國和元朝的諸王大會、大朝會用於推舉首領,決定征戰等大事。

    此時西征的蒙古大軍其中不僅包括其兒子貴由,並且由於此次西征又稱“長子西征”,軍中有眾多蒙古貴族宗王其中包括統帥成吉思汗長孫拔都和後來的蒙古大汗託雷長子蒙哥等等有資格且需要他們回來才能召開忽裡臺大會。

    因此可以知道為什麼在歐洲節節勝利,還在沿著多瑙河向西攻打的蒙古大軍,在接到窩闊臺大汗去世的訊息後會即刻返回。

  • 2 # 火器工坊

    蒙古第二次西征,在歷史上被稱為“長子西征”,這一次蒙古人在拔都的帶領下,橫掃東歐平原,征服了大片的斯拉夫地區,一直把戰線推到多瑙河附近,多次擊敗波蘭和匈牙利的軍隊。但令人遺憾的是,兇悍的蒙古大軍卻止步於此,沒有繼續前進。

    而導致蒙古西征戛然而止的事件,是發起者窩闊臺大汗的死。在西征之前,窩闊臺已經拿下了金國、花剌子模,實力空前的強大,而南宋一時間難以攻下,這才有了向西征討的想法。

    不過蒙古此次西征最遠也只是到了多瑙河下游,並未到達亞德里亞海濱,要不然的話,怕是十字軍也不用繼續東征了。

    可能題主想的是為什麼窩闊臺汗一死西征就結束了,換個大漢繼續不就完了?事實上卻沒有這麼簡單。因為窩闊臺並沒有立下遺囑說明把汗位傳給誰,而根據鐵木真定下來的規矩,就要透過忽裡臺大會由諸貴族推選而出。因此自凡是有身份和大功績的人就有機會成為新的蒙古大汗,當時貴由生母乃馬真後暗中收買大臣,保障了貴由的繼承權。但是論功勞,最大的卻是西征領袖拔都。因此在窩闊臺死後,拔都馬上中止西征,並試圖趕回蒙古高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蒙古染指西歐的可能性被中斷了。再後來蒙哥汗統治下的第三次西征中,也是因為蒙哥汗戰死釣魚城下,引發了汗位之爭,從而中斷了旭烈兀繼續西征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

  • 3 # 龍文說史

    蒙古第二次西征已經達到了極致,按當時根本就推行不下去,原因是拉得戰線太長,有些吃不消。古往今來像蒙古這樣的遊牧民族去歐洲放牧多不勝數,但除本地以外,像塞外的以匈人為例,匈奴王阿提拉就是一個最出色的人物,可惜最多撐死只到萊茵河畔,在當時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而北歐地區大都處在原始狀態,阿提拉從東歐平原到來也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這樣有人會把他和漢朝匈奴人聯絡在一起,是漢朝北部的壓力讓匈奴人不得不西遷,但總的來說匈人不好對付漢朝,可讓羅馬帝國吃了不少苦,他要比任何遊牧都善戰,這樣瘋狂的搶金掠財,從而導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阿提拉帝國也因此形成,之所以能很好經營歐洲,主要在於它的核心還仍停滯在歐洲,由於東羅馬的硬實力仍在,但是並不能全面佔領西歐。

    匈奴人既然做不到,蒙古人更別提,蒙古似乎走的是匈奴的老路,但是它的核心沒有在歐洲,仍在東亞地區蒙古高原心臟地帶處,對於這麼長橫線距離,自然對歐洲還是蓋不住,也很難統治那裡。加上帝國內部間隙加深,家族矛盾佔有第一位置,佔有歐洲一隅的朮赤家族與在帝位的窩闊臺家族一直不和,尤其是太宗窩闊臺長子貴由,他當元定宗後,以欽察汗拔都不來為由百般刁難,雙方個人間仇怨愈深,致使貴由駕崩,所以窩闊臺家族不會為朮赤家族擴大領地,也不情願。

    相反貴由當蒙古皇帝時卻對歐洲一直示敵視態度,有想撇開朮赤家單幹,以證明窩闊臺家權威所在。從貴由給教皇的一封信就可以看出,他是在極力彰顯自己,恐嚇對方,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臣服,原因當時蒙古二次西征剛結束,蒙古與歐洲矛盾仍未緩和。貴由頭一句就是憑長生天之氣力大蒙古國致教皇書,當即送貢品致吾國,吾乃天之驕子,從日初落地皆歸於吾,如敢扛吾者,是敵人,必令其亡。

    除了內部矛盾以外,還有就是貴由的父親太宗窩闊臺突然駕崩,那是蒙古二次西征退出的主要原因,這時蒙古西征軍算得上長勝軍,一路所向披靡,在南俄駐紮3萬,其餘13萬一起向西,從羅斯諸國一直到匈牙利,國王貝拉逃亡克羅埃西亞,一直追最後遇到王國越來越多。波蘭,德,奧也被捲了進來,頓時引起歐洲恐慌。蒙古一支在拜達兒率領下在德國裡格尼茨,擊敗了由德國,條支騎士團和日耳曼聯軍,南路由拔都率領攻匈牙利,追擊再逃國王。但是大汗卻突然病故,庫裡臺規定蒙古諸王必須返回奔喪,對於朮赤家族拔都而言,作為臣子,不得不從,一些厭戰且各懷異己的將領也就等於以此為口實半路折回,他們從亞德里亞海返回。

  • 4 # 巴山夜雨涮鍋

    謝謝邀請。蒙古軍不接著進攻西歐,一方面因為大汗窩闊臺病死,另一方面歐洲人展現出的實力也讓蒙古不敢小看。

    歷史上,蒙古帝國曾經三次西征。第一次西征主要針對的是中亞的花拉子模,但速不臺、哲別率領的一路蒙古軍也曾越過高加索山進入羅斯地區,打敗羅斯各部。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拖雷尊奉窩闊臺為大汗。窩闊臺派兵先後消滅了花拉子模、伊朗、金國,大舉攻打南宋。

    1235年,窩闊臺下令朮赤之子拔都率軍15萬西征,各支宗室、各級將領均以長子出征,史稱長子西征。這次西征主要針對目標就是歐洲。數年之間,蒙古軍掃蕩今天的俄羅斯歐洲地區,攻滅各國,1240年已經打到了波蘭、匈牙利。

    面對蒙古騎兵的威風,西邊的德意志諸侯還有條頓騎士團趕緊派來了援軍。1241年夏天,蒙古軍在勒格尼茲(今德國東南)對敵波蘭、日爾曼、條頓騎士團的聯軍,用詐敗誘敵、四面包抄的戰術全殲3萬敵人,生擒西里西亞國王亨利並斬首示眾。隨後,蒙古軍直逼匈牙利首都佩斯城而來。

    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堅守佩斯城不出。蒙古軍百般誘戰,貝拉四世只是龜縮。蒙古軍發動猛攻,卻又在堅城面前損兵折將。同時天主教援軍源源不斷進入城中,很快聚集約十萬人。蒙古軍見敵勢強大,遂向東撤退。貝拉四世這才出城追擊。蒙古人退到塞約河東岸,貝拉四世把大軍追到河西,與蒙古人隔河相對,並專門派兵守禦唯一的橋樑,以為這樣該沒事了。誰知蒙古軍在夜裡兵分二路,一路從正面用火炮奪橋,一路迂迴到下游渡河,再包抄過來。匈軍一覺醒來,發現蒙古騎兵已經四面包圍,亂箭雨點一樣往中間分來。蒙古兵騎射天下第一,笨重的歐洲兵士就是活靶子。他們孤注一擲,向西邊突圍。蒙古軍呢,夠狠。他們故意在西邊閃開一條路,讓敵人往這個缺口逃命。匈軍自相踐踏,在蒙軍的射擊下傷亡慘重。此後,蒙古輕騎就如同打獵一樣,跟著狼狽奔逃的歐洲軍邊追邊射。等到匈軍逃回佩斯城,已經損失了七萬多人。隨後蒙古軍乘勝攻城,奪取了佩斯。

    此後,蒙古軍隊渡過多瑙河,繼續挺進,分兵蹂躪東歐地區,有一路還一度打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附近。

    這就是第二次西征的巔峰時期。但是蒙古方面也並沒有繼續西進。1242年,窩闊臺大汗去世的訊息傳來,蒙古軍拔寨東歸。

    從時間上來說,窩闊臺之死是第二次西征結束的直接原因。但即使窩闊臺再多幾年壽命,蒙古軍應該也很難打西歐。

    畢竟,當時歐洲的軍隊在裝備和戰術上也很強,正面衝突蒙古佔不到多少上風。雖然因為歐洲聯軍指揮不當,協調混亂,以及對東方戰術缺乏瞭解,導致前期吃了不少敗仗。但是,身披重甲的西歐騎士,以及他們展現出的鬥志,還是很令蒙古人看重。

    如果蒙古軍隊執意繼續西征,首先他們將在中歐地區遭遇神聖羅馬帝國的主力。隨著蒙古大軍的進逼,西歐一方可能會更團結和凝聚。另一方面,蒙古大軍身後的防線也會吃力。10多萬大軍放在一個戰場是鋪天蓋地,但對於數千公里長的戰線則是不敷使用。

    此外在蒙古西征之前,原本西歐的天主教勢力、東歐的東正教勢力和西亞的伊斯蘭勢力正打得激烈。蒙古軍隊這麼插進去,等於把自己放在了四面受敵的位置,戰略上也是不利。

    綜上,蒙古軍隊打到東歐基本上就是強弩之末了。窩闊臺大汗之死不過是給了他們一個比較合理和體面的撤軍藉口。

  • 5 # 讓歷史告訴未來

    蒙古人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率領。在次第蕩平俄羅斯諸公國後,又在匈牙利草原進行一場空間規模的大決戰,史稱賽約河之戰。這場戰役以匈牙利軍的覆滅而告終。這是一場典型的蒙古式的殲滅戰,拔都汗在橋頭誘敵,速不臺繞到敵後夾攻。這是騎兵運動戰的經典案例之一。匈牙利軍受到打擊後潰散,沿著蒙古軍留出的通道奔逃,被騎兵用箭雨獵殺。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僅以身免,蒙古軍乘虛攻下匈牙利。

    拔都汗的十萬大軍尾隨貝拉四世,來到了亞得利亞海的海濱。成吉思汗的長孫遙望大海,問左右曰,這是最後的海洋嗎?左右說,聽說在西邊還有個大帝國叫法蘭西。拔都汗說,法蘭西應該是我治理下的最後一個地方。

    探子回來了,向拔都汗講了一條情報。俄羅斯北方地方的諾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在冰湖上打敗了條頓騎士團。另外,後方傳來另一個訊息,窩闊臺大汗去世了。對於後者,拔都汗不是很在意。由於父親的身世疑雲,他沒有希望競爭新汗,所以沒有興趣回到和林去受那鳥氣,他決定在西方安家,遠離後方的流言蜚語。於是,前一條情報讓他很是憂心。伏爾加河是他的根據地,一定要防範亞歷山大這個年輕人羽毛豐滿起來,威脅他的汗國的安全。

    拔都汗下令班師,忘了法蘭西吧,亞歷山大已經成了氣候了,此子不除,我無法安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大群人聊天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