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藍觀察

    炮射導彈是利用坦克、裝甲車輛火炮或地面反坦克火炮發射的導彈,也可以說是具有制導功能的炮彈。在一開始,研製炮射導彈的目的為了彌補坦克炮的不足,用導彈來提高坦克火力的射程和精度。炮射導彈主要利用坦克主炮管發射,但它並非是把導彈像炮彈那樣發射出去,而是在坦克炮膛內點火發射,以亞聲速飛向敵方目標。

    炮射導彈是導彈和火炮的有機結合,和其他導彈相比,炮射導彈可以直接使用坦克的火炮、觀瞄系統,以及指揮制導系統,不用再“另起爐灶”,所以在裝備和使用上適應性更強。

    由於炮射導彈具有優良的戰術技術性能,可以賦予坦克裝甲車等武器遠距離精確打擊裝甲目標和有限反武裝直升機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些軍事大國就開始了炮射導彈的研製。

    美國在1966年研製了MGM-51A橡樹棍炮射導彈。該導彈採用紅外-波束制導方式,導彈長度1109mm,最大射程3km,導彈最大飛行速度只有323 m/s,穿甲能力430mm,但在實際測試中橡樹棍的命中效果實在差強人意。STAFF是美國為其現役M1A1和M1A2 主戰坦克上120m坦克炮研製的一種炮射導彈,STAFF的中文意思是“末端制導發射後不管靈巧彈藥”。1990年,成功地進行演示驗證; 1992年底,美軍首次對外宣佈 STAFF將是美國陸軍裝備的第一種用坦克炮發射的靈巧彈藥; 1997年成功試射。該導彈使用一種超長的雙層藥型罩自鍛成型侵徹戰鬥部( EFP) ,破甲威力較常規彈提高33%,射程8km。同時。美國還為M1A1和 M1A2主戰坦克的120 mm 坦克炮研製了TERM-KE炮射導彈。TERM-KE的中文意思是“坦克增程彈藥計劃-動能方案”。TERM-KE 炮射導彈採用動能侵徹的穿甲原理,配裝長杆動能穿甲戰鬥部。該導彈射8km,炮口初速800m/s ~900m/s,最大速度 1650m/s。

    總的來說,西方國家在過去一段時間對於炮射導彈的興趣不大,而俄羅斯長久以來就堅持對炮射導彈的研究,研製成功並大量裝備了多個型號的炮射導彈。目前,俄羅斯的炮射導彈共有三個系列。

    9M112 眼鏡蛇炮射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用制式的主戰坦克火炮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於1976年裝備部隊,採用半主動無線電指令制導,在整個交戰過程中,炮長必須將瞄準鏡的十字線對準目標,同時用瞄準鏡內的測角儀跟蹤飛行時尾部帶有紅外源的導彈,計算裝置計算出導彈的彈道與瞄準線偏差後,透過無線電通訊線路將修正訊號傳遞給飛行中的導彈。該彈續航速度為500 m /s,最大射程4000 m,侵徹威力700 mm ~800 mm,一輛坦克標準攜彈量為6枚。其缺點是最小交戰距離在 1000 m 以上,無線電通訊線路易受干擾,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

    1980年,蘇聯開始研製9M117新型炮射導彈,該導彈彈體長1098 mm,質量 18.4 kg,最小射程100m,最大射程4000m,導彈飛行4000 m的時間為13.5 s。戰鬥部採用串聯聚能裝藥,破甲深度為600mm ,命中機率不低於0.8。該導彈採用半主動鐳射駕束制導,發射時操作手透過瞄準鏡瞄準並跟蹤目標,同時制導儀發出調製鐳射束,導彈沿鐳射束中心飛行直至擊中目標。

    9M119炮射導彈於1986年列裝,制導原理與9M117類似,也採用鐳射駕束制導方式。該導彈採用了噴射速度極高、燃燒速度極快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其最大速度可達800m/s,飛行時間更短。9M119導彈總質量 17.2 kg,最小射程100 m,最大程5000m,配用於T72B、T-72C、T-80U 及 T-80UD、T-90E 坦克的 125mm 滑膛炮,一輛坦克通常可攜帶6枚。

  • 2 # 區域拒止

    圖為梅卡瓦坦克發射炮射導彈

    事實上炮射導彈和炮彈的發射過程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利用藥筒中的火藥發射出去的,只不過在飛出炮管後,炮射導彈會點燃火箭發動機,繼續朝目標飛去,最終命中目標。

    圖為04步戰發射炮射導彈

    而炮射導彈最初被研製出了,就是為了提高坦克遠距離的攻擊能力,不過在上世紀70年代隨著火控計算機、鐳射測距儀和穩定陀螺儀等現代化火控系統出現在坦克上後,普通炮彈即可達到當時炮射導彈的水平。而且相較於普通炮彈,炮射導彈的飛行速度比不上炮彈,比如德國120mm滑膛炮發射的炮彈初速可達1750秒,命中目標只需要兩秒,而炮射導彈則需要7秒,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持續瞄準,可以說十分雞肋了。

    圖為坦克兵清理炮管

    此外許多炮射導彈的戰鬥部都還是用的金屬射流原理,對裝備了爆反裝甲的目標破壞力大大降低,所以說近年來炮射導彈主要強調的是超遠距離打擊能力,在5公里外就擊毀目標。還有炮射導彈對火炮炮管的影響和炮彈一樣,畢竟火箭發動機是在飛出後才點燃的,所以只需要向平時一樣車組一起清理炮管就好了。

  • 3 # 和風漫談

    炮射導彈是一種很有爭議的武器裝備。

    它的發射並不複雜。就是藉助坦克炮管當發射箱,以坦克自身的指揮、觀瞄、裝填系統將導彈發射出去,跟正常的箱式發射差不多。

    以蘇聯的9M117“堡壘”(北約代號AT-10“圓錐”)炮射導彈為例,其導彈就像炮彈那樣裝在金屬藥筒內,口徑100毫米,長約1米左右。藥筒內有發射藥,導彈自身有固體發動機。

    ▲9M117“堡壘”

    發射分兩步,第一步擊發,導彈接通電源,制導、控制裝置開啟,陀螺儀高速運轉起來。第二步,1.5秒延時後,發射藥起爆將導彈推出炮管,使它獲得一個100多米/秒的初始速度,發射就完成了。

    導彈出膛後,尾部彈託脫落,主發動機點火將導彈加速到400米/秒左右向目標飛去。炮射導彈的射程從最初的2000米,逐步提高到4000米,再到現在的6000多米。使坦克能在敵方坦克射程以外發起攻擊,實現了“防區外打擊”效果。

    ▲美國“謝里登”坦克發射“橡樹棍”導彈

    其發射裝置由最初的特殊炮管(美國M551“謝里登”坦克用152毫米炮管配合“橡樹棍”導彈),發展到與坦克炮合一的通用炮管。適用範圍迅速擴大,步兵戰車上的100毫米炮也能發射,具備了遠距離攻擊主戰坦克的能力。

    再說精度,這是導彈固有的優勢之一。

    第一代炮射導彈中,美國的“橡樹棍”、蘇聯的“紅寶石”、“眼鏡蛇”等都採用半主動無線電制導方式。射手要持續瞄準目標,跟蹤導彈紅外訊號,坦克火控系統計算偏差,透過無線電傳送給導彈,直到命中目標。無線電波容易被幹擾,引導期間坦克要保持靜止或低速移動,也容易受到攻擊。

    後來人們使用鐳射駕束制導方式,蘇聯的9M117“堡壘”、9M119“蘆笛”、法國的“阿克拉”導彈等都是鐳射駕束制導。以色列的“拉哈特”炮射導彈則採用半主動鐳射尋的制導技術。

    ▲鐳射駕束制導

    鐳射方向性好,精度更高。鐳射照射器發射直徑6米左右的編碼波束,導彈在鐳射波束中飛行。導彈尾部的接收器接收訊號,計算航向與鐳射波束中心的偏差,從而調整舵面飛向目標。因接收器在彈尾,只能從後方干擾,所以抗干擾能力極強,導彈精度很高,可以說指哪打哪。

    只是各炮射導彈仍要由坦克中繼制導,這是個大缺點。它攻擊的都是2000米以上的遠距離目標,飛行速度又慢,平均才300多米/秒。攻擊4000米距離上的目標要飛十幾秒,如果坦克在制導期間遭受攻擊,無法持續照射,那導彈的精度也就無法保證了。

    另外,這麼長的時間給對方留下了充足的機動和主動防禦時間,如何穩穩的鎖定目標,對射手的操作能力也是個巨大考驗。

    ▲9M112眼鏡蛇

    最後,炮射導彈對坦克炮管沒什麼影響。受精密電子裝置的影響,炮射導彈能承受的最大過載值有限,初速比炮彈慢的多,發射膛壓也低。對動輒發射初速1500米/秒以上穿甲彈的炮管來說,這毫無壓力。

    綜上,炮射導彈是一種優點缺點都很突出的裝備,爭議頗多。但它代表了坦克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坦克觀瞄系統革新,態勢感知能力增強,制導方式改變,炮射導彈將成為坦克爭霸戰場的新利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字母哥會成為下一個詹姆斯還是下一個杜蘭特?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