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關說

    魏文侯和魏武侯所處的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戰略也是不一樣的。

    要了解魏國的政策,首先要了解魏國是怎麼來的。三家分晉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不細說了。因為魏國、南韓、趙國是功臣集團把國家給分裂了,所以三家非常防範下邊的人做大,對此不惜大量誅殺功臣。

    魏文侯前期國政不穩,外敵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魏文侯只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逐步的發展壯大自己。魏文侯所用的人大部分都是底層的有能力的人,很大一部分並不是魏華人,他們認可的是魏文侯這個人和魏文侯給提供的可以施展抱負的平臺,而不是魏國這個國家。這一篇功臣及他們所關聯的小集團對魏國並沒用什麼忠誠。

    魏文侯去世之後,魏文侯時期的功臣集團並不完全聽從魏武侯的指揮,而此時的魏國已經非常強大,外部的敵人已經無法對帝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到了對外釋放影響力,對外擴張時期。

    魏文侯後期,魏武侯時期積極的對外擴張政策,造成其他國家的恐慌,紛紛變法圖強。而變法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人才,所以各國的人才爭奪戰特別激烈。像秦國的求賢令,齊國的稷下學宮等等(雖然不是這個時期,但思路是一以貫之的),所以魏國的人才優勢就變的沒有那麼大了。而且魏國因為來歷問題特別怕功臣做大,對官僚機構、貴族集團有嚴厲的防範。幾個方面的原因,魏國的人才高低優勢損失殆盡。造成這種局面並不是魏武侯一個人的原因,而是環境和制度、政策各方面綜合作用,造成的結果。

    魏文侯時期主張三晉聯盟,但魏武侯時期,南韓、趙國也不太希望再聯合,怕魏國一家獨大,開始拖魏國擴張的後腿。

    魏國錯過更多的是在實力強大的時候沒有將變法進行下去,進行的是一場不徹底的變法,到其他國家強大起來之後,自己失去了變法的環境。後來秦國的變法,將整個國家打造成鐵板一塊,內部分裂的力量從根上切除,可以動員國內的一切力量(高效的)對外作戰。而魏國卻做不到這一點,能動員的力量非常有限。

    魏武侯作為帝王,要求他像學者一樣發明創造一種制度,而且還要冒著極高的風險去實施,顯然有點強人所難了。他們的思路是穩定壓倒一切,穩步前進,之後在不得不變的時候才去努力改變,而魏文侯前期就是不得不變的時候。

  • 2 # 品酒望月自逍遙

    因為魏文侯治國靠的是像李悝這樣的人;魏武侯治國靠的是則是對外示武,雖有吳起這樣的名將卻疑之忌之.,以至吳起不得不遠走他國。商鞅、張儀、范雎皆出自於魏,但魏卻不知珍惜重用,反皆為秦所納之,最終助秦成就了千秋之霸業。所以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人才都是決定事物成敗的關鍵因素,古今皆如此。

  • 3 # 歷史百家爭鳴

    戰國初期,因魏國率先進行變法,魏國迅速躋身於強國之列,成為了戰國初期的霸主。而魏國能夠成為霸主在於兩位國君,一個是魏文侯,一個是魏武侯,他們倆是一對父子。

    魏文侯當國君時,周邊是虎狼環視,魏國處於一種相當不利的局面,魏文侯只能選擇一種圖強的手段以對付危機。所以在魏文侯的執政下,魏國選擇了廣納天下賢士的措施,即只要是人才都可以來到魏國,它一概都要。李悝、西門豹、樂羊、翟璜、吳起等人本都是無名小卒,可魏文侯本著“能拔膿的膏藥都是好膏藥”的原則,對他們都大加重用,有了人才驅動的魏國自然是欣欣向榮。加之魏文侯在政治上勵精圖治,跟其他各國關係處理的不錯,為魏國發展提供了相對安穩的發展契機。

    可到了魏武侯時,魏國的執政理念就發生了相當大的變法。這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魏國實力強大,給了魏武侯任性的資本。魏武侯在位期間,對人才並不重視,喜歡猜忌大臣,還走上了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老路,導致了吳起的出逃,人才的流失使得魏國發展停滯。加之魏武侯自大,他到處樹敵,戰略眼光不足,遠不如魏文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雄才大略。

    魏文侯與魏武侯執政理念的不同,在於兩人格局的不同。魏文侯時期,魏國並不強大,這使得魏文侯要尋求多種途徑來自強。而魏武侯時,魏國已經變得強大,魏武侯有著很好的資本,他自然會更有野心,對外上更有擴張性。還有就是兩個人性格的不同,導致了兩人觀念的不同。

  • 4 # 百里不奚

    魏文侯和武侯治國理念為什麼不同

    1. 文侯三晉止戰vs武侯三晉內鬥

    三家分晉後,魏國所處的周邊環境很複雜,魏文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圍攻,面臨亡國的危險。趙獻侯想聯合魏文侯消滅韓氏,趙、魏平分韓氏。韓武子想聯合魏文侯消滅趙氏,韓、魏平分趙氏。對於趙、韓的提議,魏文侯均給予了明確的拒絕。

    首先,韓、魏都清楚聯合趙國攻擊對方是自取滅亡,與趙國平分對方的想法更是與虎謀皮。形勢使韓、魏必須聯合。

    但是韓、魏聯合攻趙的想法也是不現實的,趙國的實力太強了,韓、魏聯合也只不過與趙國能打個平手。雙方硬拼的話,必然是兩敗俱傷。而且即便趙氏被擊敗了,韓、魏也必然會繼續內鬥。

    晉地披山戴河,比較封閉,身處其中的趙、魏、韓只有趙國向外伸出了代和邯鄲兩個觸角,但由於身後韓、魏的威脅,趙國也無力透過這兩個觸角繼續向外擴張。趙、魏、韓三國緊鄰,必須要和平相處,如果內鬥,就會被拖在晉這個封閉的環境裡,誰都無法發展。趙、魏、韓只有聯合起來向外擴張才有出路。對於魏文侯的聯合發展策略,趙獻侯與韓武子都表示同意,透過這次會談,三家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局面。趙、魏、韓暫時放棄了內鬥,走上了各自發展的道路。

    到了武侯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公子朝不滿,率領親兵欲與趙成侯血拼,爭奪君位。魏武侯派遣軍隊協助公子朝為亂,直接攻打趙都邯鄲。最終魏武侯的陰謀沒能得逞。這是魏國與趙國關係破裂的起點。三晉聯盟走到了盡頭。趙國決定走出魏國的陰影自行發展。當魏國想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擴張戰爭時,總擔心趙國會乘虛而入,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魏武侯外交策略中的最大敗筆。

    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帶領著原來的故國臣民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這雖然對趙國構成了威脅,卻也直接削弱了魏國對趙國的控制力。魏趙火併已是時間問題。

    2. 文侯任人唯賢vs武侯任人唯親

    魏文侯時期,李悝實行“食有勞而祿有功”、“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具體來說就是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改為按功勞大小和對國家貢獻的多寡,授予職位和新的爵祿。對那些與國家沒有貢獻而依靠祖輩的爵位享受特權,穿著華麗的服裝出門,乘著車馬,回到府邸又沉浸在歌舞之中,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作威作福的“淫民”則予以打壓取締。用這些爵祿去招攬四方新興地主階級所需要的人才,這樣一來就打擊了殘餘舊勢力,為新型封建階級的上升打開了方便之門,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發展壯大。

    魏文侯任用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子等人,富國強兵,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在位時禮賢下士,師事儒門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為相,樂羊、吳起等為將。戰國招賢養士之風,是從魏文侯開始的。這些出身於小貴族或平民計程車開始在政治、軍事方面發揮其作用,標誌著世族政治開始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武侯雖在作戰指揮上與其父不相上下,但在用人方面就大大遜色於其父魏文侯。

    魏武侯承繼基業,老臣猶在,但控御無道,致使人才流失。他任公叔痤為相,還聽信公叔痤讒言,懷疑吳起,吳起懼誅逃往楚國,再失之於後。至於禮賢下士,招引人才,則更無從談起。故武侯之世,文侯時“賢人是禮,華人稱仁,上下和合”的局面已不復存在。

    魏武侯一改文侯任人唯賢的原則,回到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老路,讓政治上虛腐的田文為相。魏國闢土四面,拓地千里,吳起有不可磨滅的功勳,田文只是出身顯貴罷了,認為有著顯貴的家族背景就可以揚名立萬,就可以號召群雄,遺憾的是注重家族血統的春秋時已經成為了歷史。田文自己也承認,在帶領三軍、鼓陣成列方面,治理四境、教訓萬民、充實府庫、變易習俗方面,都不如吳起。魏武侯之所以用他,是因為他出身顯貴。吳起出生不好,自然不能號召天下人。

    然而這種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不成文規定竟然最終成了魏國的國策。吳起、公孫鞅、范雎……等賢才最終離開魏國無不是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溝炎有半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