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麓山夜話

    甲骨文都是幾千年前的文字,而《老子真經》才最多是兩千多年的歷史。怎麼用它來翻譯解讀?用甲骨文再厲害,也有很多深意無法表述。就如老祖宗無法解讀今天的AI一樣一樣的。

  • 2 # 小太極猴劉永明

    中國歷史上,很多大儒、帝王將相都用文字把自己對《道德經》理解著錄成書,讓後人能從不同的書中體會古人對《道德經》的不同理解體會。現代學者能利用現代考古成果甲骨文的字義來釋讀《道德經》,既是繼承古代先賢的優秀傳統,又是發展現代甲骨文專家的研究方法,更是創新運用甲骨文字義釋讀《道德經》,對甲骨文字義和《道德經》釋意都開闢了全新道路。

  • 3 # 鄭桂軍zgj

    先說老子其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看看,距老子生活年代比我們近得多的太史公都搞不清老子到底是誰了。周守藏室之史李耳(聃)?老萊子?周太史儋?到後世更是有人認為《道德經》並非出自老子之手。

    我們權且按老子就是現今大多數人認為的李聃吧,孔子曾向他請教過。他應該生活在春秋後期,距今約2500年。使用的文字應該是金文。

    再看看甲骨文的歷史記載:是商朝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中國文字演變史,不說那些至今還在爭論是符號還是文字雛形的諸如賈湖刻符、雙墩刻符等等。就從公認的具備書法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和漢字“六書”原則的甲骨文開始,往下是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等等。

    那麼,老子創作《道德經》時處於使用金文的年代,離甲骨文的年代約有一千多年,相當於我們現在看宋朝版本的文字一樣,對它的字意還是能瞭解個七七八八的。而且,《道德經》在流傳的過程中,後世陸續發現馬王堆帛本、郭店楚簡本等等,文字各不相同。《道德經》是千古名著,後世各代用當時的文字和文字載體重新編輯發行也是正常。只是,流傳過程中受儒道之爭影響、資料佔全與否和編輯者個人學識影響,一個版本一個樣,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道德經》就是今天的模樣。不斷努力挖掘史料,辨誤、證偽以還原《道德經》的本來面目,是專家們的事,我等坐享其成就是了。

    甲骨文已經發現的文字大約在五、六千個,確認字義的約一千五百個左右,未破解的三千五百個左右。用這一千多個確認的甲骨文字義去解讀《道德經》,雖然不失為一種新的探索方法,我擔心能否正確解讀。那就不是回答此問題的範疇了。打住!

  • 4 # 心智玩家

    重新認識“甲骨文”:

    對於甲骨文的認識研究,我們現在的思路是:根據後世漢字的字義,去確定甲骨文的字義。這種方法當然是對的,否則,我們都不可能認識那些甲骨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但是,用這種方法得出“甲骨文是為當時華人的語言而創造的文字”這個結論就是錯的。

    這個結論為什麼是錯的,可能需要專門的文章進行論述,我們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為語言而創造的文字,必定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最科學、最合理、也最適合的用來承載語言的方式。

    而像甲骨文這樣的象形圖示不適合去承載語言,但是,創造象形文字所需要的智慧、智力。卻遠遠要高於創造拼音文字的智慧、智力。

    一個很簡單的思考:一種很高的智慧、智力卻創造出了一種,並不適合承載語言的方式。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很簡單的答案:象形文字的出現並不是用來承載語言的,而是一種更高智慧、更深內涵的特種圖示,因為這種圖示本身所包含的智慧和內涵,被當時的人們借用來當作記載事件的文字,而這種文字在最早被借用的時候,本身也不是被當作承載語言的文字。

    這一特點就是造成中國傳統文化“文、言”分離的源頭。

    大家小時候讀古文的時候,一定有過一種疑問,古人說話是不是也像文言文上那樣講的?其實古人說話跟我們今天一樣,說的也是大家都能聽得懂的人話。但是。一旦變成文字,就變成了一種文言。文言是一種特殊的書面語,跟平時說話是不一樣的。源頭就是因為華人的象形字是借用來的,而並不是為了語言而創造的文字。

    “源頭甲骨文”是為什麼而創造的?

    對甲骨文有興趣的人一定知道甲骨文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對稱性、相反性。很多甲骨文。造字都是一對一對出現的,每一對甲骨文字都一正一反。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源頭甲骨文”是為了向後世人類傳遞一種在很高深、很超前的,對真實世界的認識——“重疊結構世界”。

    什麼是“重疊結構世界”吶?

    “完整的世界”由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時同地重疊存在,這兩個不同的世界都是物理意義上的真實的實在的世界。

    其中一個世界是我們人的感官能感覺得到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顯性世界”。

    其中還有一個世界是我們人的感官無法感覺到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隱性世界”。

    “完整的世界”的主體。不是顯性世界,而是隱性世界。也就是說,在顯性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的主體都在隱性世界中。在顯性世界中所發生的所有一切。其內在的原因、動機、動力也都在隱性世界中。

    既然“完整的世界”是重疊結構的,那麼,存在於“重疊結構世界”中的人自然也是重疊結構的。

    在“重疊結構世界”中的重疊結構的人,要比“重疊結構世界”本身更為複雜。

    因為“重疊結構的人”同時擁有三層人體、三層意識。在這三層人體與三層意識中,又組成了兩套“心智系統”。

    所以,也就又帶出來一個新的課題:在“重疊結構人體”中如何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

    所以,“源頭甲骨文”不僅記載著“重疊結構世界”原理,還記載著如何進行“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方法。

    這是“源頭甲骨文”被造出來的真正目的與作用。

    老子在函谷關是用“源頭甲骨文”字義寫下的《老子真經》

    我們現在把“老子曾經當過周朝圖書管理官員”這一歷史事件,僅僅當做是老子的人生經歷。其實,正是老子的這一人生經歷,讓老子擁有了能夠了解接觸、研究、學習“源頭甲骨文”中的“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

    老子練成“心智系統轉換”以後,在函谷關自然也是用“源頭甲骨文”字義把他所學習到的和練習的心得都寫了下來。

    “源頭甲骨文”在老子那個時代。也沒幾個人能懂,因為其中所包含的“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的方法,在當時的社會文化知識背景下,根本不可能用基於共同經驗而產生的語言進行交流。

    也就是說,當時的人,拿著《老子真經》,即使老子用當時的語言給他們很詳細的進行解釋了以後,也是很難理解的,因為聽的人是基於“單一結構世界”的經驗。是無法透過語言來理解老子對“重疊結構世界”的經驗與感受。

    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道德經》,其實就是後世的人在看不懂《老子真經》的情況下,用當時的知識背景對《老子真經》的重新理解,並且運用了通假字、衍文、缺字等方法對《老子真經》進行了重新的校注。

    所以《道德經》與《老子真經》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本書。

    “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

    最近出版的《老子真經》這本書是用“源頭甲骨文”字義對《郭店楚簡·老子甲》(上篇)進行了解讀。

    《郭店楚簡·老子甲》總共21章,上篇17章,下篇只有4章。

    上篇總共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共4章,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總體原理以及練習前的準備。

    第二部分共7章,是“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基本功與總體練習的構成。

    第三部分共5章,是老子自己練習“心智系統轉換”以後的心得以及對其中在初期和深入期會遇到的問題的提醒。

    第四部分只有1章,是老子對於“心智系統轉換”練習者在練成以後如何到社會中去推廣的建議。

    下篇一共只有4章,是一個專題性的論述。是老子專門用來論述。元神本體如何回收流散在重疊結構人體中的能量的問題。這部分內容尚未出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北宋建都如此隨意,把都城選在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而且還時常有水患的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