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四撩藝術

    西夏在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有充分的畜牧業發展,可以養戰馬。在古代戰爭中騎兵,尤其是重甲騎兵是主要戰力,1萬騎兵對5萬步兵都有獲勝的機會。西夏是全民皆兵,平時養馬放牛,發生戰爭了,就成為士兵。

    還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一般皇帝都不相信武將,處處限制武將權利,還會派什麼以士大夫為主監軍。宋朝軍事弱有很多原因,我提到的只是其中的幾點。就因為這樣,西夏可以一直和宋對峙。

  • 2 # 史說新傳

    西夏能與宋朝相持,倒不是說西夏有多少人,多大面積,多少耕地,其實跟宋朝、跟當時的地緣政治有直接關係。當時,北有遼,中原有宋,西有西夏,雖然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但建國後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並立時期的格局,也反映了歷史上中國版圖的一個沿革過程。

    其實在唐末,以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為首的党項人就已經成為了地方蕃鎮割據勢力。北宋建立以後,北宋統治者也不是不想繼續再現當年唐帝國的雄風,開始也是對北方的幽雲十六州念念不忘,採取了多項措施剷除藩鎮割據的基礎,以加強中央集權,這其中就包括西夏李氏家族。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趙光義就把西夏李繼捧家族遷到京城,開始削藩,但是李繼捧有個叫李繼遷的弟弟知道凶多吉少,藉故逃離。到了雍熙二年(985年)李繼遷起兵造反,與宋朝鬧翻,形成事實割據政權,但還未明確建國,直到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徹底與宋朝關係破裂。這樣,西夏就成為中國歷史上以銀川為中心建都的王朝,差不多統一了西北廣大地區,先後與北宋、遼、南宋、金並立,立國近190年,傳10代帝王,1227年亡於蒙古。

    在與北宋的關係中,由於宋朝統治者起初是重遼輕夏的,導致早期對西夏的制衡不是很順利,尤其是李元昊時期,宋軍沒少吃虧,這一點,跟宋朝內部"冗兵、冗官、冗員""重文抑武"不無關係,趙匡胤建國後大宋朝就落下了積貧積弱的病根。

    而且宋朝對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始終是一種和戰並存的民族關係,不僅與西夏,在與其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遼、金之間是有戰有和。更主要的是,在當時北宋與遼國南北對峙,西夏就成了維繫宋遼間平衡的砝碼,也形成了並非勢均力敵的三國鼎立局面。

    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讓大宋統治者越來越沒有信心去開疆拓土,能守住祖宗的基業對他們來說就很不錯了。當然,像西夏這樣的國家並沒有保持住建國初期的軍事勢頭,在大宋軍隊調整軍事策略之後,也就很難再沾到什麼便宜了,這種相持的格局直到1125年金滅北宋。

  • 3 # 德全不畏

    我很喜歡宋史,也思考過西夏的問題,我就來談一下我的理解吧。

    首先,我們看一下地圖。西夏所在區域與中原的宋朝相比,自然條件要惡劣許多。這裡寒冷乾燥,農作物產量低,人們生活所需的物資匱乏。由於此處遠離中原經濟區,道路難行、交通不便,難以發展商業貿易。所以,西夏人的生活水平比中原地區差了很多。

    這種經濟方面的差異,導致宋朝人與西夏人對戰爭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宋朝人對戰爭中的戰利品的渴望,遠不如西夏人那麼強烈。得自於宋朝的戰利品對西夏人來說,意味著很大財富;如果打勝了就可以改善生活。往往西夏人比宋朝人更渴望戰爭,以便於從中取利。“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是這個道理。

    西夏所在地區,自漢朝以來一直被中原王朝所經營,文化和科技水平還是很高的。西夏人的軍事裝備和理論的水平是很不錯的,並不比宋朝人差。西夏的人口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漢族的混合體,性格遠比純農耕社會的宋朝強悍,並且好戰、富有侵略性。

    還有就是,西夏所處的環境有利於馬匹的繁殖和生長,西夏擁有騎兵方面的天然優勢。騎兵有速度和衝擊力方面的優勢。在冷兵器時代擁有騎兵優勢的一方,會擁有更大的機動性,易於獲取主動權,並在短兵相接時擁有巨大的衝擊力。

    其次,宋朝的統治者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以文官為主導的朝廷為經濟利益考慮,常常極力反對對外戰爭。如果不是破不得已,是不會主動發起戰爭的。同時,文官集團為了自己的地位,總是竭力壓制武官,限制武官的權力。極大的抑制了軍事指揮官的主動性和作戰水平的發揮。使得宋軍在戰場上,進退呆滯,難以發揮應有的戰力。宋朝統治者總讓人覺得是在自廢武功。

    最後,西夏統治者善長外交。西夏皇帝善於審時度勢,強大時對宋朝強硬,以獲取利益;力有不逮時就妥協,儲存實力。西夏還改善與遼國的關係,利用遼國牽制宋朝的力量。遼國是很強大的,在遼宋軍事衝突中,經常處於優勢的一方。西夏利用遼國來牽制宋朝,無疑能極大的減輕來自宋朝的軍事壓力。

    上面的論述,就是我對這一問題的理解。

  • 4 # 集賢院居士

    西北小國西夏,區區幾百萬人口竟然能和宋朝對抗一百多年。究其原因,個人認為有如下幾點:

    1. 西夏人狡詐反覆,不講誠信。

    2. 西夏投靠遼國作為後盾,北宋忌憚遼國的援助總是投鼠忌器。

    3. 西夏人的制鐵技術領先,使西夏軍隊的武器裝備強於北宋。

    4.西夏和北宋邊境有大片沙漠,荒漠地帶和山地。拉大了戰略縱深,因為可以大大拉長進攻一方的補給線而再防禦戰時處於有利位置。

    5.西夏漢化程度很高,有科舉制,很多政治制度都是和北宋相似的先進制度。

    6.西夏因為和北宋的互市,還有壟斷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經濟實力比較強。

  • 5 # 雄州霧烈

    “蕃戎所賴,止在青鹽。”

    宋人李繼和(名將李繼隆之弟,與李繼遷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說的這八個字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青白鹽產自西夏境內的鹽池,由於價廉物美暢銷西北,賣鹽所得的財富也成為了西夏賴以立國的重要資本。包拯(沒錯!就是包青天)就曾指出:“元昊數州之地,財用所出並仰給於青鹽。”

    鹽?就用鹽來對抗一個帝國?(一個不過癮,有時還得對付兩個。)

    沒錯!就是鹽!

    鹽是古代重要的戰略物資。最早在管仲相齊的時候就推行過鹽鐵官營,至漢武帝時,鹽鐵官營也成為了加強集權、富國強兵的重要舉措。後世基本都堅持了食鹽專賣的國策,每當國用不足之時,政府就以提高鹽價的方式賺取暴利。唐朝後期甚至因為嚴苛的鹽法激起了黃巢(黃巢本人就是私鹽販子)起義。

    而西夏也正是透過青白鹽的貿易,在宋朝境內攫取了大量財富。李繼遷及後來稱帝的李元昊用這筆錢招兵買馬,史稱李繼遷“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一時間,西夏兵強馬壯,傲視群雄,擁有了抗宋自立的資本。

    忍不住插一句,很多人將宋夏戰爭早期宋軍不敵西夏,單純歸結於宋人戰力不強,這一點多少有失偏頗。考慮到全盛時期的遼軍也曾被西夏打的大敗而歸(當時遼軍也頗為驍勇,“遼以釋廢”乃是後來之事)。西夏鐵騎兵利馬疾,確實不好對付。

    (我是西夏鐵騎,我為自己帶鹽)

    什麼?你西夏把青白鹽賣給我大宋,再用從我這掙得錢來打我?!

    宋朝果斷的關閉了宋夏邊境從事貿易的榷場,阻止青白鹽流入。並下達了嚴令:“自陝以西有敢私市戎人青白鹽者,皆坐死!”

    但市場供求關係並不會隨著北宋朝廷的強制命令而改變。

    宋朝在西北也有專賣之鹽,主要是產自山西的解鹽。其價既貴,其味又苦,西北各族人民對這種鹽很是嫌棄,完全不能同“價賤而味甘”的青白鹽競爭。榷場關閉之後,不僅西北民怨沸騰,部分已歸附的蕃落甚至降而復叛,投靠了西夏,而邊境軍民頂風作案,私下走私青白鹽,更是屢禁不止。

    宋朝焦頭爛額,西夏更不會好不到哪裡去。宋人需要(不光宋人,是人都要)好鹽補充身體必須的鹽分和礦物質,而西夏人由於食肉量大,也迫切的需要漢地出產的茶葉以解除油膩。

    (鹽池灘羊固然肥美,吃多了也膩得慌)

    無論是軍事還是貿易,北宋和西夏都鬥得心力交瘁,兩敗俱傷。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雙方不得不各退一步,以北宋賞賜,西夏稱臣,個別地區開放榷場的方式暫時終結了雙方的戰事。在隨後的歲月裡,宋夏和戰不定,青白鹽貿易的興衰也成了宋夏關係的晴雨表。

    細細品味這段歷史,不僅能夠理解為什麼看似民貧國虛的西夏能夠在強鄰環伺的險惡環境之中享國近兩百年,對於今日中外貿易的紛爭,這段歷史也不乏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魏猛將蔡佑和東魏名將高敖曹誰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