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風浩蕩

    一個學說是怎麼幹擾對其它學說的學習的?這學說還能成個有我無他唯我獨尊的宗教派系?

    能被別的學說“干擾”的學說,怕是同時也會被天文地理古往今來干擾到。

    不同視角,只會增加互相校驗互相印證的角度,只會有益於真實之理的顯現。

  • 2 # 節度使95

    那麼,混淆思維的根子在哪呢?哲學這個詞是日本人翻譯時使用的中文漢字,然後被當時的華人借用了,這樣就混淆了我們對哲學的理解。道是完整的世界觀,含人、環境、我們人類與環境的依存關係。

    因為西方沒有世界觀,所以現在學西方哲學的人很多煩惱,反而一些教管理、自修中國文化傳承的人能把世界觀應用於生活所以日子過得舒心。所以世界觀應用於指導人生,這叫哲學。西方愛智慧學科重在思辨這是方法論,而且所謂哲學家總在割裂精神和身體的關係――專注精神的容易精神分裂如尼采,專注物質的成了唯物主義者忽視了精神的作用,這和人體是精神思維與肉體的統一相違背。結論西方只有愛智慧,沒有哲學。

    回頭來說先秦學派,錢穆當時準備把諸子整流歸類,後來幹不下去了。因為他把儒、儒家、聖人之道混淆,以為孔子是儒家,儒家後分裂為儒家墨家諸子歸於兩家,這是他在《先秦諸子系年》序言裡的表述。

    我來說說問題所在。先秦諸子是論管理、求治決策思維大綻放,並不是什麼學派,這是不能正確認識先秦諸子的第一個原因。

    二,儒、人需,儒家是貴族為治之學,人生觀價值觀本位和人需有區別。聖人之道強調行為與思維的對應然後提升,對所有人適用的思維是聖人之道,但若把聖人之道當學術那當然是無用的了,聖人之道是決策思維論管理求治大同。

    三、“儒以道導民”,儒道在先秦不分家,同為求治。所有專研道、陰陽之術的實際是儒下一支。

    四、法是治理手段如我們的管理制度,“德政並行”就是“禮法並用”,當時也不存在法家。

    五、墨家主要倡導勞作和奴隸者權利,這個能劃破貴族為治的禁錮。但人道不止有勞動者,墨家解決不了決策者的思維綜治的問題所以被湮滅。

    所以我回答一句,追本溯源,學以致用這才是聖人之道的意義。聖人之道論管理,不是什麼學術流派,用學術流派理解先秦諸子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 3 # 晴之黎明

    西方文化對我們的文化影響是正面的,但它的主要問題是對我們文化的影響過度,以至動搖了我們自身的文化根基,而這是如今我們需要正確看待的。

    西方文化的思想特點是建立在“分”之上的

    先說說西方文化的思維特點吧,因為總的來說,西方文化,在對世界的認識上,較多的屬於預設論,或者說本體論。怎麼解釋呢,就是我們在研究一個物件的時候,先假設它是存在的,這就是本體論。這種觀點的表現就是把終極問題推給上帝。所以西方的知識體系是帶著一切是“有”的觀點去認識世界的。所以在一切以“有”為預設的思想基礎之上,西方的文化思想體系,是帶有極強的“分”的特點的。

    從這一點說,他是單向的和碎片的。但是在觀察自然和物件的時候,這種方法近於客觀,對於探測物件的性質又無比犀利。所以沿著這一路走下來,人類不斷推進碎片化的認知並研發出了無數的科學成果。而隨著這種理智發達到極致,各種碎片化的知識客觀上又開始融通,自然的開始走向合。但這是理智成就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其本質的出發點和方法還是立在分,和本體預設論之上,沒有變。

    東方文化的特點是一種整體論重點在“合”上

    古老的東方哲學和這種西方的分和預設論為主的認識系統,其基礎認識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隨便找幾句先秦的論述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不同:

    比如道德經中,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再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以及我們文化中常提及的 天 地 人 思想。

    我們從中很明顯的就看到了,我們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目前知識體系的典型不同。對於存在的哲學,首先我們是沒有預設一個“有”的,而是把他歸為道,宇宙法則,在整體思想上東方文化不執著一個“有”,而是在“有無”一體上去看問待題。所以我們的文化本質從一開始就超越了單純的“有”為起點的文化認識。它更趨向於整體和各自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合”的思想。

    從這一點來看,東西方文化實際上市走上了不同的思想發展道路的。東方強於“合”,西方強於“分”。而從我們觀察的現實來看,世界渾然一體,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分界線。那麼實際上我們所分的不過是我們的認識。就究極實質來說萬物無界,分只是人為。所以東方哲學在於整體上的思考,是更加貼近於萬物本質的。

    東西方的思想體系本質上是互補的

    看到這裡,其實我們說東西方思想的分法也是不成立的,只是為了方便論述而說。因為東方人也會用西方的思考方式,西方人也會用東方的思考方式。在文化大交通之前,一般不太容易發生,但也絕非不可能。而如今的世界卻是一個文化大交通的世界,受益於這種文化大交通,我們近代的發展就是很好的例子,看看我們今天思想上總體的西化程度就是佐證,我們還是原來那個東方嗎?

    但是東西方文化思想確確實實是一種互補思想,如車之兩輪不可偏廢。因為“分合”本身就是一體之下所呈現的現象。但是現在認識上卻有些偏頗,不是認為西方好,就是認為東方好,卻很少有論述東西方文化之間是個什麼關係的,共同於人類又有何指導意義的。

    根據觀察,西方思想體系的優勢在分,在這種分的思想體系下構建了龐大的知識體系和文明成果。它的特點猶如階梯,非常的紮實,所以在階梯的支撐之下,人類一步一個腳印的登上了高峰。但是一路分下去,知識是無限的,就容易陷入只知分不知合的被動。

    雖然東方思想體系雖然更接近於事物本質,但是由於沒有這種西方分的知識體系下所搭建的階梯,所以很難紮實的前進,往往認識很深刻,但卻不能帶來社會物質上的發展。這就好比身與心的關係。西方文化主要發育的是身,東方文化主要發育的是心。

    從社會發展來看,在東方社會先發展的是心,就好比一個人心早熟但身體羸弱,外在還是弱的。而身心又是相互影響的,羸弱的身體自然也會限制心的發展。所以容易造成社會的盤旋難進。

    而在西方社會的發展,一開始發育的是身,心並沒有過分發育。隨著身體的強大,也會促進心的發展強大。隨著身體的強大逐步的征服自然,從而促進心的發展。所以容易走上階梯化發展的社會道路。這也是近代因為我們心的早熟而身體羸弱,社會發展又盤旋難進,而被西方體系下身的極度發展,社會的階梯進步,拉大差距,所被揍得體無完膚的情況。

    所以過度看重東方文化,或者過度看重西方文化。都是問題的兩端,皆不可取。東西方思想文化體系,其實可以簡化為身心發展的關係,東方側重心,西方側重身。只有身心協調發展才是最好的。只是喜歡健身的西方比我們更快的找到了平衡而已。

    西方的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正向的,只是現今我們思想上西化的厲害,以致於丟了自己的東西而不能自拔,而這才是問題。西方文化也確實影響了我們對於自身文化的解讀,因為西方腦用分的思想體系,是解讀不了中國合的思想體系下一體的思想的。從而產生一種雞同鴨講的文化鴻溝。但這都是腦筋的問題,不是優劣的問題。事實上只要不偏執於東西方,文化是很好打通的。關鍵的核心問題只是要克服人的偏執。

    而從本質上說,東西方思想體系的精髓,我們都是應該具備的,不可偏廢,所以也沒有誰好誰不好,都掌握就是好。東方思想擅長心的發展,西方思想擅長身的發展。身心都能健康發展難道對人不是最好的嗎?

  • 4 # 天上雲彩38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我們快要到了去英國學漢語、到俄國看敦煌、到越南、南韓、日本學書法、儒教、到南韓學武術、道教,到日本學中醫、佛教、到美國(俞蔭堂)學東方建築……

          中國是傳統國家嗎?

  • 5 # 靜心永恆本好紅塵笑

    只要是本來的,它就包括了一切,永遠都不會被幹擾。

    反而會照耀一切。

    沒有干擾和被幹擾之分。

    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咱們國家把宇航員送上月球再返回,大概還需要多長時間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