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皇家橡樹1972
-
2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為什麼俄羅斯沒有研發炮艇機?俄羅斯確實沒有炮艇機,中國也沒有。首先,炮艇機的優點是什麼?就是在空中飛行,作戰範圍大,對地火力非常強,長槍短炮什麼都有。
簡直就是一個飛翔的炮兵連,由於活動範圍大,機動靈活。在實戰當中發揮的作用甚至比1個炮兵營還要大。但是,炮艇機的缺點是什麼?那就是體型太大,速度太慢,毫無自衛能力,畢竟炮艇機是運輸機改裝出來的。
那麼,炮艇機對付什麼樣的對手最好呢?那就是在掌握了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去欺負一下缺乏防空火力的對手。美軍拿炮艇機打誰呢?在越南打南越游擊隊,在阿富汗打塔利班遊擊隊,在敘利亞打擊僱傭兵和民兵。
如果對方擁有成體系的野戰防空能力,那麼,炮艇機是沒有多少生存空間的。在越戰,炮艇機可以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主要原因是無論越南正規軍,還是越南遊擊隊,都沒有行動式防空導彈和野戰防空導彈。
越軍比較多的是固定陣地的薩姆導彈,無法跟隨越南野戰部隊進入越南南方作戰。而在阿富汗,則塔利班也沒有先進野戰防空系統,在敘利亞情況類似,雖然敘軍有一定的野戰防空導彈比如鎧甲系統。
但是,美軍還會出動F-15戰機在內的其他戰機,對戰場上的防空系統進行先期打擊。以確保炮艇機在戰場上的安全。
你看在南斯拉夫,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初期,美軍出動炮艇機去揚武揚威嗎?那怕你只有70-90年代的野戰防空系統,美軍炮艇機都不敢出來嘚瑟。中國周邊都是什麼國家?一堆世界軍力排名前20名的國家和地區。
俄羅斯周圍也是同樣的情況,俄羅斯東部周圍全是北約國家。俄軍搞炮艇機打誰去啊?有人說海外行動啊?可是海外行動,航母起降炮艇機嗎?小規模海外行動,比如撤僑,解救人質,保護重要設施比如油井。其實從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直接起降武裝直升機和武裝無人機,效果更加合適。
簡單說炮艇機最合適的目標就是游擊隊,可是無論中國還是俄羅斯,其實都沒有游擊隊要去對付。俄軍在敘利亞的目標,敘武裝組織那已經不是游擊隊規模了,而且也有行動式防空導彈和高射炮。
-
3 # DS影片
AC-130空中炮艇是一款美國獨有的近距離支援特種作戰飛機。這款武器的運用其實需要許多必要條件,而這個是美國所具備優勢的。AC-130空中炮艇是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C-130大力神中型戰術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在機身的一側安裝了多門火炮系統,其打擊的方式與一般空對地打擊還不太一樣,主要是使用運輸機沿著一定半徑進行盤旋,而盤旋的中心就是火炮的彈著點。
AC-130空中炮艇的主要武器就是一門105毫米榴彈炮,其餘還包括一些不同口徑的機炮等。AC-130是一款近距離支援作戰的特種機型,其特點是距離目標非常近,而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面對地面防空武器的威脅。
之所以說美國使用AC-130空中炮艇有其特殊性,就是獲得可絕對的制空權,被打擊的物件對於空中的目標毫無還手之力的時候才會有AC-130出現。這是美國的一個優勢,而俄羅斯目前就不具備這個絕對制空權的實力了。
美國AC-130空中炮艇打擊的物件基本上不會是什麼正規部隊,對付一些恐怖組織或者游擊隊還有點用處,因為一枚小小的肩扛式地空導彈就要了AC-130的老命。正因為如此世界各國除了美國都沒有研製類似的裝備,這個不僅僅是俄羅斯的特例。如果說平臺的話俄羅斯目前都沒有類似C-130J之類的中型戰術運輸機的研製了,這個也是其中另一個原因。
-
4 # 狼煙火燎
炮艇機真的挺適合俄羅斯的,如果在敘利亞內戰的時候,俄羅斯有幾架炮艇機參戰,那絕對是ISIS和反政府軍的噩夢,1架炮艇機的持續攻擊火力恐怕能抵上10架蘇24,而且還節約戰爭成本,可惜俄羅斯沒有研製,可能也是顧及太多吧!
個俄羅斯在敘利亞打了3年了,自己腦補了一下炮艇機參戰的畫面,當炮艇機出現在反政府軍陣地上空時,當炮艇機追著反政府軍殘餘們窮追猛打時,這些反政府軍除了投降還能做什麼。比如在東古塔戰役後期,反政府軍不是還在那裡猶豫要不要投降嗎?如果炮艇機每天飛幾圈,恐怕這些人就不會猶豫這麼久了。
其實俄羅斯完全可以照著AC130的模式改裝幾架出來,進行模組化的改裝,這樣靈活多用,必要時就可以裝上上變成炮艇機,沒有必要時就拆下來變成運輸機,敘利亞沒有看見炮艇機的風采真的感覺好遺憾,可能普京有太多的顧及吧,因此沒敢這麼做!
1、第一顧及就是當時干預敘利亞時,土耳其和以色列都是潛在敵人,而且土耳其還偷襲擊落了一架蘇24,後來因為陰差陽錯的原因,俄土關係得到空前改善,而以色列也主動與俄羅斯示好。
2、美國一直在敘利亞干預俄羅斯的行動,甚至F22利用隱身性多次追蹤蘇24,甚至可以想象F22恐怕還多次模擬鎖定過蘇35和蘇30SM戰機,而且美國還多次對敘利亞進行空襲,因此對此有些顧及!
3、在敘利亞出現過毒刺導彈,併成功擊落過一架蘇25,現在還不清楚敘利亞反政府軍是如何搞到毒刺的?是以前美國提供給阿富汗的殘留被反政府軍收購到,還是美國提供無從得知,而炮艇機一旦被防空導彈鎖定,根本沒有任何逃命的可能性,唯一的可能就是硬抗導彈被擊傷而飛回去,畢竟毒刺的戰鬥部就那麼大一點!
反正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吧,俄羅斯並沒有在敘利亞改裝炮艇機,其實感覺挺遺憾的,這種長時間制空、長時間研製地面火力平臺,在取得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俄羅斯真的可以嘗試一下,很香的!
回覆列表
其實,美帝開始使用“炮艇機”的時候用的是C–47為平臺而非C–130,運輸量那麼大,並且飛機緊張哪有多餘的C–130去改造?所以,使用較老的、存量較多的C–47改造,甚至還使用過C–119運輸機,用這兩型老運輸機改裝成AC–47和AC–119,上面圖片上就是AC–47,裝備3挺M–134型7.62㎜加特林機槍,由於採用電驅動每分鐘射速達到了4500發。但是,由於C–47滯空時間短、加特林機槍射速雖然快,但是威力小、射程近,非常容易別越共擊落……在看到了AC–47的巨大威力後,1967年美軍隨即在C–130上加以改進,也就是AC–130。那麼,同樣是為了對付阿富汗游擊隊,為何當時的蘇軍沒有裝備“炮艇機”?其實,蘇軍也有類似美軍C–47或者C–130的飛機,就是上面圖片裡的安–12和安–26,這兩型運輸機憑藉蘇聯航空工業的水平改造成“炮艇機”易如反掌!但,侵阿蘇軍並不需要“炮艇機”,原因是越南戰場與阿富汗戰場地形地貌不一樣,當時越南運輸隊在“胡志明小道”運輸物質的時候雖然是在夜間,但美軍“炮艇機”首先在高空利用“機載紅外夜視器材”對地觀測→發現有異常馬上在目標上空投擲“兩萬倍燭光”亮度的照明彈→然後進行攻擊…“胡志明小道”雖然隱蔽性好,但畢竟是在明面,而阿富汗則不同!雖然植被少,但由於是“喀斯特地貌”山體內山洞多如“蟻巢”,洞洞相連,加之還有大量的“坎兒井”…阿富汗游擊隊利用這種地貌,白天在洞裡“蟄伏”夜間運輸,蘇軍就算髮現了他們也會迅速的“鑽洞”,而“喀斯特”是石灰質,硬如高標號水泥!對山洞打擊是徒勞的!所以,根據上述的地形條件不同,蘇軍也就沒有必要改造“炮艇機”。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價格非常便宜,比一輛T–64“高檔坦克”都便宜,而且還可攜帶8名士兵。
另外,“炮艇機”在時效性上未必要比武裝直升機好,後者在野戰機場的起降要比“炮艇機”適應性好了很多,並且在前線對於維修的要求也比“炮艇機”低,米–24這種“粗暴的傢伙”火力並不比“炮艇機”差!多個57–80㎜航空火箭彈巢,打擊一般性目標非常管用!通常情況下蘇軍執行剿滅游擊隊作戰,都是由8架米–24和4架米–8組成一個大編隊,到達目的地後米–24首先進行“死亡之環”打擊,然後米–8進行機降士兵殲滅殘敵……整個戰鬥也就30分鐘!這種戰法在游擊隊“毒刺”導彈沒有以前,效果非常好!
武器裝備的發展,要根據戰場是否需要而定!有些裝備只能在特定戰場才能使用,“炮艇機”也是越南戰爭的特定裝備,而沒有在這種特定戰場打仗的國家就不一定要用它,並且有裝備可以起到作用和它相類似,也就沒有必要發展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