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哥新語

    荀子是屬於儒家的,但又近乎法家.戰國著名的法家大成人物韓非子和秦相李斯就是其弟子,可想而知他的法家學術成就可觀.而法家在秦以後的中國歷史上和儒家被統治者並行採用,外儒內法.

    在儒家思想上,荀子提倡性本惡,與孟子的性本善相左,各有一定的意義,出發點不同.但總體上還是對孟子一派思想上是相敵視的,各自以為正確.孔倡仁,孟導義,荀子重禮法.都對後世影響極大.

    其中其法學對後世影響極大,以直流傳到清末.

  • 2 # 明理致用

    孟子講性善,著眼於教化;荀子講性惡,是致力於禮法。

    荀子,進一步細化落實了孔子“不佔而已矣”的觀點,提出了“善為易者不佔”的最高追求,成為歷代學易者的終極目標。

    荀子精於《易》,在他的書中有四處言《易》。其《大略》篇說:“善為《易》者不佔。”他不把《周易》看作純粹卜筮之書。同篇還引小畜初九爻辭“復自道,何其咎”,說明秦穆公能悔過自新,故《春秋》以為賢。《非相》篇引坤六四爻辭“括囊,無咎無譽”,以刺“腐儒”。《大略》篇又說:“鹹,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聘士之義,親迎之道,重始也。”指出鹹卦體現夫婦之道。這些都與孔子《易傳》的觀點一致,即解《易》注重義理。

  • 3 # 儒者讀書

    荀況,字卿,戰國末期趙華人。出生於約公元前313年,死於公元前238年,“百家爭鳴”中最後一位大師。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經過幾百年的“百家爭鳴”,隨著戰國的落幕,也迎來了自己的尾聲。諸多針鋒相對的論戰,也在對抗中迎來融合。

    荀況曾三次作為稷下學宮的祭酒,作為當時諸子百家學術交流的中心,這給了他廣泛接觸其他學派的機會。在荀況一生中,對諸子百家進行了廣泛的批判,包括儒家。

    據此,他提出了“明於天人相分”的自然主義天道觀、“化性起偽”的性惡論、所積而致的成聖之道,“明分使群”的古今、禮法之爭和“虛壹而靜”的認識論。雖然不一定全面超越先人,但是其思想顯然融會了多家思想流派。

    新文化的開創者

    荀子的文章說理性很強,讀起來爽朗上口,尤其是《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賦”這種文章型別: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傳統儒學的突破者

    最初,以孟子、子思一脈的儒家並不認可荀子,因為荀子的主張在根本上是否定了二者的,而且荀子明確表示自己和“思孟學派”不同,他認為自己和子弓才是孔子的正統繼承人。

    這樣一來,荀子的主張對於打破越加僵化的思孟學派有積極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儒學的生存空間,給傳統儒學注入了新的內容。

  • 4 # 國內ERP專題

    荀子出道時,百家爭鳴已近尾聲。

    爭鳴是從墨子批儒批孔開始的,這是春秋與戰國之間的事。但墨家學派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並未能真正撼動儒家的根基。

    墨家之後,儒家的主要對手是道家。

    戰國早期,有老子;

    戰國中期,有莊子。

    孟子雖然與莊子同時,卻批墨不批道。他既沒跟莊子過招,也隻字不提老子。

    如果沒有荀子,爭鳴很可能就會不了了之。荀子卻要來算總賬。

    荀子是先秦儒家第三位大師

    孔子、孟子後面就是荀子。

    作為戰國晚期的思想家,他很希望做一次總結性發言,何況儒家思想也需要與時俱進。歷史的使命,就交給了荀子。

    荀子總結了天道和人性

    天道即天命,包括天和命。命,有兩種。一是性命,二是命運。前者表現為生與死,後者表現為貧與富、貴與賤、窮與達。貧富,指有錢沒錢;貴賤,指地位高低;窮達,指有路沒路。大道康莊就叫達,走投無路就叫窮。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裡面的意思非常清楚: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並不以社會的集體意志或某人的個人意志為轉移。荀子說,天,不會因為人們害怕寒冷,就沒有冬季;地,也不會因為人們害怕遙遠,就不再廣闊。那麼,一個君子,難道會因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動了嗎?當然也不會。由此,荀子得出結論──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道,就是規律;數,就是法則;體,就是標準。也就是說,天有恆定的規律,地有恆定的法則,君子有恆定的價值觀,也有恆定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 5 # 鐘鳴谷應

    荀子生於戰國末期。當時東西方諸國有極大的文化差異。不算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燕國,齊國在東,秦國在西,趙、魏、韓在中。從文化格局看,越往東,學術越興盛。東方是春秋時代的齊魯,禮樂學術都在這裡,稷下學宮鼎鼎大名。西方以前是蠻貊之邦,不開化,孔子西行都不去秦國。正因如此,秦國沒有太多歷史上的包袱。一個國家的文化積累越深厚,制度變革的阻力往往就越大。秦孝公用商鞅之術,廢井田開阡陌,數年國富兵強。但這種做法很難在齊國推行,因為井田是傳說中的上古三代之制,孟子還盛讚過這種制度。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法家學說大行其道,當時叫“刑名之學”,代表人物是申不害、韓非。申不害是鄭華人,後來南韓滅掉鄭國,申不害成為南韓人。韓、趙、魏都屬於以前的晉國,它們和秦國都是法家學說的試驗田。秦晉之地,充滿了務實進取的精神。

    荀子就出生在三晉之地。他是趙華人,15歲去齊國遊學。一方面,學到了東方的禮樂學術,將其精髓納入囊中;另一方面,他本身有三晉的務實精神,在學習東方的儒術時,能深刻認識到其弊端。《荀子·非十二子》一一批判了諸子百家的學說。荀學是不同文化土壤上的思想,經過劇烈碰撞後產生的。

    荀子的時代,天下兼併已經開始了。富國強兵的學說,成為流行的思潮。很少有人再傾心於注重歷史文化精神的儒家學術。因此,荀子的兩個徒弟,韓非和李斯,都沒有繼承到他儒家精神的一面,只繼承了他務實的傾向。荀子雖然務實,卻不失理想主義。他認為秦國在政治、風俗上是先進的,但也批評秦國沒有文化思想上的巨匠(無儒)。韓非、李斯只能肯定前者,卻沒有認識到後者的重要。李斯後來勸說秦始皇“以吏為師”,乃至焚書坑儒,也是這個原因。蘇東坡《荀子論》說:“荀子明王道,述禮樂,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

    究其實,在於法家的學說過於急功近利,缺乏理想主義精神。曾鞏《筠州學記》說:“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其間的不同,正是儒家和法家的區別。儒術和刑名之學,適用於不同的歷史時期。刑名之學好比猛利的補藥,儒術則類似運動鍛鍊。身體極虛弱的人,需要服用大量補藥,卻不宜靠運動來恢復身體。而一旦元氣恢復,再進食補藥反而有弊,依靠運動鍛鍊倒是好辦法。秦國之所以能得天下,正在於秦國法令的繁複與嚴苛。而秦國失天下,原因也在此。所以賈誼《過秦論》裡總結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到了漢朝,經過文景時代的休養生息,武帝時代,社會的元氣已經基本恢復,崇經尊古就成了大勢所趨。一個時代一旦富足,理想主義的精神就體現出來了。

    荀子激烈地反對百家學說,包括儒家的先賢孟子。但荀子對孟子的反對,在很大程度上,是時代的原因。假如荀子出生在孟子的時代,他就未必會反對孟子的學說。孟子的時代,楊朱墨翟的學說盛行天下,孟子要高舉儒家的大旗,就不得不反對楊、墨。而到了荀子的時代,在亂世傳承孔子的真精神,就不得不反對十二子。所有高明的議論都不能空發,而要切中時弊。

    一個時代盛行什麼學風,往往要到幾十年數百年之後才能看出來。當時的人,卻容易對此視而不見。荀子和孟子都是極有遠見的思想家,能夠透過時代的重重迷霧,看見時代學術風氣上的弊端所在。

  • 6 # 素絮飄飛

    荀子屬於儒家學派,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哲學上提出了“人定勝天”的命題,要“制天命而用之”。他持“性惡論”,強調後天學習和教化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張禮法並重,王霸並用。荀子的散文以論說見長,論證嚴密,文風樸實。他還有用楚民歌形式寫成的詩篇《成相辭》,還寫了《賦篇》等,對賦體創作有開啟之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蘇-57,北約給它起的綽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