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辣條鍋
-
2 # 歷史笑春風
2012年有一部土耳其拍攝的大片,《征服1453》引起了轟動。這部土耳其拍攝的電影,說的是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佔君士坦丁堡的故事。在這部影片裡,就出現了烏爾班和他的巨炮。
在影片裡,為了得到烏爾班和他的造炮技術,君士坦丁堡一方和穆罕默德一方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終,烏爾班投奔到了穆罕默德的麾下。
從這些描述,我們可以感覺到,烏爾班和他的造炮技術,對於這場戰役的重要性。那麼,烏爾班是何方神聖?他造出的大炮,對於這場戰役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在當時,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上最牢固的堡壘。它面對大海的部分是單層城牆,面對陸地的是三層城牆。內層高40呎,有112個高達60呎的碉樓。外層是有著碉樓的高25呎的城牆。再往外是一道胸牆,由護城河的內壁構成。這個護城河有60呎寬和15呎深。
君士坦丁堡在建造好以後,就承受了無數次的圍攻。但是,它只被攻下了寥寥幾次。它作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成為這個帝國最後的部分。
但是,由於東羅馬帝國已經衰敗,這個城市裡已經民窮財盡。它甚至只能召集一支八千人的軍隊來保衛它。面對穆罕默德二世的二十萬大軍,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了。
穆罕默德二世為了攻下君士坦丁堡,調集了二十萬的大軍。在這些大軍裡,有他最精銳的軍隊“新軍”。而比他的“新軍”更重要的,在戰役中起重要作用的,還有穆罕默德的炮兵。
為了打破君士坦丁堡的堅固的城牆,穆罕默德組建了他的炮兵部隊。這些炮兵主要的都是基督徒。對於這些炮兵的作用,克里託布拉斯( Critobulus)在《劍橋中古史》中曾經說過:那是火炮決定了一切。
穆罕默德一共有十二三個“大炮”連,和14個“小炮”連,每連為火炮4門。他的最大火炮是在阿德萊羅普鑄造的,鑄造的技師是一個匈牙利人或華拉齊亞人,名叫烏爾班。據說這個烏爾班剛開始是投奔君士坦丁堡的,由於君士坦丁堡無法滿足他的薪酬條件,才轉到了穆罕默德一方。
它的炮管分為12片,每片8吋,總圓周96吋。據計算,其所射出的石彈應該重達1456磅。這個巨大的兵器需要60頭牛來拉曳,旁邊有200人一同走使其保持正當的位置,另有200人為它平路。每次裝彈藥的時間為兩個鐘點,所以一天只能發射6次到8次。
1453年4月12日,對君士坦丁堡的炮擊開始了。推到護城河邊的大炮,開始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組織的炮擊。在長期的炮擊下,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但是,由於火炮的射擊準備時間過長,摧毀的城牆很快被守軍修補好了。最後,穆罕默德採取強攻的方式,經過血腥的爭奪,最後奪取了君士坦丁堡。
烏爾班大炮在這次圍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震撼了守軍的意志,摧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它逼迫君士坦丁堡的守軍去為了爭奪和填補缺口而去血戰,得不到休息補充。最終磨滅了鬥志的君士坦丁堡守軍一敗塗地。穆罕默德二世得以佔領這座易守難攻的堡壘。
而烏爾班和他的大炮的結局,據弗南特齊斯( Phraates)在《奧托曼帝國史》中的記載,這門大炮最後爆炸了,並且把烏爾班炸死了。他們一起在歷史上找到了歸宿。
從這次戰役後,大炮的作用越來越大,而要塞學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多面堡和稜堡進入了堡壘的建築,整個世界的軍事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
3 # 漩渦鳴人yy
這門超級巨炮可沒有攻破君士坦丁堡看過拜占庭帝國滅亡那一段的人都知道拿出了這門超級武器,當時的奧斯曼仍然沒有辦法拿下君士坦丁堡,而是透過某種計策才拿下了君士坦丁堡。
這種武器設計出來的時候,本身就打算用來對付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但是呢,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總得來講有三個弱點,第一射速太慢,第二威力達不到預期,第三個技術不達標。
我們先說一下第一個點射速太慢。這門火炮仍然使用的是老式的填裝,也就是在火藥的前方體裝炸藥,然後再放入鐵球,最後在後麵點燃引信,接著火藥引爆,然後把鐵球給推出去,由於這門火炮特別大,所使用的炮彈也特別重,所以這一門火炮它的射速特別慢,基本上你一炮打出去剛把城牆轟出來,一個洞,人家自己就拿著碎磚頭碎石頭把這個洞給補上了,你下一發泡還沒打出來。
這一點怎麼講的,就是沒有補刀,你把人家打了一道傷口正好上去補刀的時候你會發現誒,你的刀鈍了,趕緊去磨一下刀,然後再回來砍人,結果人家已經傷養好了就等著你過來複仇,然後在躍躍欲試你們倆還得再打一架。
第二點,威力達不到預期。這個威力太弱了,雖然口徑比同期的火炮都大,但是由於還是使用實心刨,但由於他還是使用的黑火藥,在那種技術條件的限制之下,這個武器為了提升可以說少的可憐。
如果說能夠把同等重量的炸藥給投送過去,然後在敵方的城牆上面發生爆炸,那所造成的威力絕對能夠讓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不是出現一個大洞,而是直接出現一個缺口,只是可惜的就是這個武器的設計者在設計這款武器的時候太過於的受制於那個時代,很難考慮到這些武器的發展。
第三點技術不達標。也就是歷史上面記載的這門火炮最後奇葩的歸宿,他不是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後受到英雄般的歡呼,然後被載入史冊,而是自己炸膛了……
火炮在那個時代為什麼口徑都偏小?不是說當時的人想不到把火炮的口徑給變大,而是當時的金屬也只能夠承受這種膛壓,火炮在發射出去的時候,是由火炮內部的火藥點燃,然後引發壓縮氣體,最後將炮膛之中的炮彈直接給推射出去。
火炮威力越大,火炮所需要的這種壓力也就越大,這對於火炮的管壁要求特別高,那麼對於你的金屬要求特別高,如果達不到要求,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炸他炸膛那問題就大了,旁邊都是火藥,最後就會造成自己人的損傷。
雖然卯足了勁兒,並且在各方面都已經做了考量,但這門火炮由於達不到火力的標準以及涉訴的標準,所以短時間之內不能夠拿下君士坦丁堡,因此增加了這個火炮的使用頻率,所以火炮最後他的炮管實在承受不住壓力炸膛了,榨膛的火炮給當時的奧斯曼軍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這也就是為什麼奧斯曼軍隊在前線進攻了一段時間以後,最後自動放棄了,全線進攻拿不下來各種手段都用了都拿不下來,所以只能夠另闢蹊徑了。
回覆列表
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中有一集提到烏爾班大炮,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中所使用的超級巨炮,這座大炮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場戰爭的勝敗。
此炮的設計師來自匈牙利,名叫“烏爾班”。當時烏爾班擁有最先進的鑄炮技術,他來到了君士坦丁堡,為了尋求一官半職。君士坦丁堡也想極力留住這位天才,無奈因土耳其大軍多年的侵犯,連年的戰亂導致國庫財政幾乎枯竭,無力支援烏爾班造的青銅大炮,就連薪水也無法按時支付。烏爾班對現狀不滿,後來“跳槽”到了奧斯曼土耳其,當時的土耳其國王默罕默德二世希望他能造一門能夠攻破君士坦丁堡堅實城牆的重炮(當時該城牆一共遭受過23次圍攻,卻未果),烏爾班信心滿滿的說“這座城牆我相當的瞭解,我的大炮攻破它沒有問題!”
比起君士坦丁堡的清貧,富足的奧斯曼帝國給烏爾班提供了製造大炮的所有原料,這是史上最大體積的大炮,採用青銅鑄造,炮長5.18米、重17噸、炮口的厚度約20釐米,口徑約762毫米(30英寸),所用花崗岩炮彈重約680公斤,1452年在皇宮外進行第一次試射,巨大的轟鳴聲,炮彈落入一英里之外,烏爾班大炮就此誕生。
威力巨大的火炮成功地製造出來了,可如何搬運到140英里以外的君士坦丁堡,成了難題。據說前後一共動用了四百人和六十頭牛參與搬運,工兵隊在前方修路架橋,行進過程極為緩慢,每天只能走2.5英里。在當時年代,要使用這門巨炮可不是那麼容易,向炮筒內裝火藥,再將炮彈小心放入,為了瞄準目標調整炮身的仰角,士兵們在炮架下方嵌入石塊木頭等,也起了減震的作用。
烏爾班大炮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命中率極差,即使城牆目標很大也不見得能發發命中。關鍵是這種炮使用的花崗岩炮彈奇缺,而且上一次彈需要進三個小時。可就是這樣的一門大炮,決定了戰役最後的勝利。
在軍事對抗中,人才至關重要,假如君士坦丁堡傾其所有留住這位鑄炮天才,為本國效力,那麼戰爭命運或許會被改寫,但真相又會有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