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顯然不是啊,周朝的齊國為姜姓,當時女子沒有名字,以姓氏相稱,齊姜指齊君的宗女,

    晉文公重耳的夫人齊姜,是齊桓公之宗女,是他逃難時,齊桓公嫁給他的

    晉獻公夫人齊姜,是齊桓公之女,生穆姬(秦穆公夫人)和申生,齊姜本是他父親晉武公的妾,

  • 2 # 詩尚凝寒

    嚴格來說,應叫文姜、獻姜或晉姜。但因為晉文公、晉獻公都是死後諡號,故其生前之妻可稱齊姜。

    《周語·富辰》:齊許姜呂由大姜。齊國為呂尚封地,呂尚姓姜,又稱姜子牙。故齊王之女(田氏代齊之前)統稱齊姜。嫁入晉國後,可稱晉姜。

    申侯之女嫁鄭武公,稱武姜。

    陳國為媯姓。息侯取陳公之女,息夫人名息媯。

  • 3 # 鄭國柱

    我們先看一個成語“秦晉之好”,指的是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世代聯姻。與這個詞相關的還有“秦晉之緣”、“秦晉之盟”、“天合之作”,當然,弄不好就有“反目成仇”了。

    周朝的齊國為姜姓。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稱,齊姜指齊君的宗女。

    女子以姓氏相稱沿襲了2000餘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農村中很多婦女的名字中還帶有自己的姓,姓李的女子嫁給姓張的男人,她的名字就叫張李氏;姓何的女子嫁給姓鄭的,就叫鄭何氏。

    ▲齊秦劇照(網路圖)

    這兩個齊姜不是同一個人

    晉武公(前754—前677年),在吞併晉國前稱曲沃武公。兒子晉獻公(?—前651年),名詭諸,在位26年。

    晉獻公有6位后妃,其中一位名齊姜,是齊桓公的女兒,她生了穆姬和申生。申生為太子。另一位名狐季姬,晉國大夫狐突之女,生了重耳,就是後來的晉文公(前697—前628年)。還有一位名小戎子,狐季姬的妹妹,生了晉惠公。

    ▲齊秦劇照(網路圖)

    《史記·晉世家》(卷39)對上述情況有記載:

    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

    齊秦為晉獻公生穆姬和太子申生,後不久便去世。

    重耳娶的秦姜是怎麼回事呢

    獻公二十一年,晉獻公殺死太子申生,晉獻公的第5位后妃驪姬,總是在晉獻公面前進讒言,重耳害怕哪天被害,沒有向晉獻公告辭就到蒲城守城去了。

    第二年獻公派人去殺重耳,他就先逃到狄國,狄國是母親的國家。當時重耳已經43歲了,在狄國住了5年後,晉獻公去世了。

    晉國派人來接他回國繼位,他不敢回去,他的弟弟夷吾即位,是為晉惠公。重耳在狄國居住12年後輾轉到了齊國。

    ▲齊秦劇照(網路圖)

    齊桓公對重耳厚禮款待,將宗族的女兒嫁給他,送他80匹馬,重耳安於在齊國的閒適生活,兩年後齊桓公去世,齊孝公即位,他在齊國住了5年。

    《史記·晉世家》對此有明確記載:

    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齊二歲而桓公卒。

    這說明,重耳娶的不是齊桓公的女兒,而是宗族的女兒。雖然也叫“齊姜”,但和申生母親不是同一個人,申生母親早就去世了。這時的重耳至少是55歲了。

    後來重耳的隨從趙衰等欲回晉國,在桑樹下密謀回去的辦法,被侍女聽到了,侍女就把這事告訴了“齊秦”,“齊秦”怕事情外洩,就把侍女殺了。她勸重耳回國,重耳不肯,最後重耳被灌醉,裝進車裡送回去了。重耳做了晉文公,迎“齊秦”為夫人。

    ▲齊秦劇照(網路圖)

  • 4 # 易花得木

    用你的腦子想想,這可能嗎?!這種問題太幼稚而且太齷齪。不過還是針對你這種不好好看歷史的解釋一下,筆者有一篇文章《春秋五霸之間錯綜複雜的輩分關係淺談》,摘錄其中一段:

    古代女子沒有名字,只有姓氏,出嫁後隨夫家姓,齊國宗室為姜姓,因而女子為姜氏。晉獻公的齊姜,是齊桓公的宗女,嫁給晉文公的爺爺晉武公作為姬妾,晉文公父親晉獻公繼位後私通父妾並且予以扶正,生下太子申生和公主穆姬(秦穆公夫人),從這個輩分來看,齊桓公長晉文公兩輩。但是到晉文公在齊國避難的時候,齊桓公又把宗室女齊姜(另一個)嫁給了晉文公重耳,並且在晉文公復國的時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晉文公繼位後被立為夫人,因此齊桓公和晉文公應該算是翁婿關係。

  • 5 # 欲雲談史論今

    首先明確地說,兩位齊姜並非同一人,但都是齊女。

    對於太子申生之母,《史記·晉世家》記載,是齊桓公之女。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很不可靠。按《左傳》記載,晉獻公夫人是賈國之女,沒有生下兒子。“烝”於齊姜後,才生下了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所謂“烝”,“上淫曰烝”。也就是說,齊姜原本是晉武公的姬妾,晉獻公與之私通而生下了太子申生。齊桓公在公元前685年才回到齊國成為國君,而晉武公在公元前677年去世,明顯年齡大過齊桓公一輩甚至兩輩。齊桓公把自己女兒嫁給晉武公的可能性有多大?況且晉武公時代的晉國,才剛被周王室承認代晉,影響力弱小,齊桓公似乎也沒有必要將女兒嫁給大數十歲的晉武公來拉攏晉國。

    因此,晉獻公所“烝”的齊姜肯定不是齊桓公之女,從年代推斷,更有可能是齊僖公之女。不管這位齊女是誰的女兒,她生下的一兒一女都成了影響晉國政壇的關鍵性人物。

    太子申生長期被當作嗣君,也因此而成為了晉獻公寵妾驪姬的眼中釘、肉中刺。為除掉申生,驪姬千方百計離間晉獻公與申生之間的父子感情。雖然太子申生非常努力地想贏回父親信任,但在驪姬的百般陷害下,最終還是無力抵抗,成為晉國宮廷權力內鬥下的犧牲品,被迫害致死了。

    太子申生之死,引發了晉國史上又一場長期內亂。

    晉獻公死後,申生之黨發動內亂,殺死了驪姬及其妹妹所生的兒子,準備改立國君。從此在晉國形成了“夷吾黨”與“重耳黨”,彼此混戰不休。直到十九年後,重耳回國為君,這場內亂才徹底結束。

    秦穆公夫人穆姬在公元前655年嫁入秦國,併為秦穆公生下了兩兒、兩女(也有說一女)。在晉獻公死後,晉國大臣殺死驪姬兒子準備另立國君,“重耳黨”與“夷吾黨”爭執不下,最後呂甥提議由秦穆公代為抉擇——之所以能被晉人普遍接受,就是因為秦穆公是晉國女婿。

    在韓原之戰後,晉惠公被秦穆公俘虜,身為秦國夫人的穆姬帶著兩兒兩女以死相逼,讓秦穆公釋放弟弟回國,足見穆姬雖嫁,但仍心懷故國。此後,秦穆公又多次幫助晉國,得到的回報卻異常之少。很難說,這背後不是穆姬在其中推動。

    因此,雖然對晉獻公所“烝”的這位齊姜人們知之甚少,但其兒女在歷史上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晉文公所娶的齊姜,是他流亡到齊國時所娶的夫人。

    晉文公到達齊國時,已是齊桓公晚年,齊桓公求賢若渴的心態遠不如他執政初期。因此,他將晉文公當作普通大夫對待,僅賜予馬二十乘。至於嫁給晉文公的齊女姜氏,《史記》的說法是“宗女”,也就是宗室之女。晉文公在齊國與姜氏生活了數年,雖然沒有子嗣,但安逸的生活已經讓他失去了鬥志,一度想在此終老。

    為此,跟隨晉文公流亡的狐偃等人私謀對策,被隱藏在桑樹上的蠶妾偷聽到。蠶妾將此事告訴了姜氏,姜氏為避免訊息洩露,便將蠶妾毒殺,並勸說晉文公離開齊國。可晉文公卻執意不肯。姜氏無奈之下,只得與晉文公親信狐偃商議好,把晉文公灌醉後,綁架他走出了齊國!

    姜氏之舉,讓普通人很是難以理解:小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趕走丈夫,逼他踏上那條前途渺茫的回國爭位之路?

    數年後,晉文公回國為君、且成為天下霸主之時,人們才真正理解姜氏的抉擇:原來潛龍就不應該困於淺水之中!

    總而言之,兩位齊姜肯定不是同一人,可兩位齊姜卻都非尋常之人:前者生出了不同尋常的一兒一女,後者促使晉文公成為了東周新一代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家族到底是不是真的要賣草鞋那種?